查看原文
其他

马云对话马斯克,如何看待人工智能。马云和马斯克为什么聊不到一块儿?

文琳资讯 2024-04-13


导读

2019年8月29日上午,马云和马斯克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聊上了。马云认为AI完全可控,基本全是好事。而马斯克生活在西方社会中,科技的两面性是常见思维方式,更愿意谈得科幻一些,把脑机也引入来。

这种反差,是二马对谈有趣的一面。马云看上去像是忽悠的大目标大梦想,是为了做实事,梦想并不离谱;而马斯克做的实事,是为了自己的天马行空,虽然在目前的技术背景下很离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两人又统一起来,所以才走到一起对谈。


2019年8月29日上午,马云和马斯克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聊上了。
2019年8月29日,上海,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开幕。上午11时,阿里巴巴创始人、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联合主席马云与特斯拉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进行了瞩目的“双马对话”。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话题一:AI


马斯克:我觉得未来的科技发展变化,将超越我们的能力。


马云:我不是搞科技的人,我是讲生活的。我不认为人工智能是一种威胁,也不是恐怖的东西,人类也可以学会。


马斯克:我们先看看 AI 这个关键词,我听说 AI 是「爱」的意思,是这个意思吗?


马云:我特别不喜欢把 AI 叫做人工智能,我把它称之为「阿里巴巴智能」。


马斯克:我也这么感觉。一般大家都会低估人工智能的能力,他们觉得可能就像是聪明人而已。实际上,人工智能比这个厉害得多,可能比最聪明的人还要聪明。面对这个状况我们应该做什么呢?我也不知道,我也不确定,但我希望 AI 会是好东西。


有一句老话,如果打不过他们就和他们组成团队吧。我所开发的公司就是这样,目的就是让我们加入到 AI 战队里面。现在我们已经和手机、电脑连在一块了,我们已经成为带有机器特征的人了,机器在你生命相当于你生命的延伸,你离开了手机像少了一个手臂。


与人的思维速度相比,现在的人工智能太慢了。假定一个计算机多几个服务点的计算能力,每个毫秒在计算机来说是极大进步,对于我们来说这不算什么。理解人类的自然语言对于计算机来说非常短,像鲸鱼在发的声音,每秒钟最多一百个字节左右的信息对于电脑来上太快太短太慢了。计算机可以超过你几十万倍数字通量的方式进行对话,机器人看到人应该会特别无聊,我想机器会比人聪明得多。这是我想说的人和计算机的差别。


马云:我特别惊讶于你对于科技的愿景。我不是搞高科技的人,我是讲生活的,我觉得 AI 能够给全世界,给社会打开一个新的篇章,让大家更好的理解自己,而不是完全理解外部的世界。


今天要预测未来很难,特别难。99.9% 的预测都是错的,只有 0.001% 的预测是对的。为什么对呢?那是运气好,很多情况 80% 的数据是错的。


对于人工智能,对于阿里巴巴的智能,我很高兴它们能够更好的理解人类的本质。很多人担心人工智能,他们需要对自己有更多的自信。今天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方案,但是未来会有,青年人会有解决方案。


我不是搞科技的人,我是讲生活的。AI 的未来很难预测,历史上,人们对未来的 99.99% 的预测后来都被证明是错的。人们应该有更多的自信,AI 不是一个威胁,也不是恐怖的东西,人类也可以学会。


我很乐观,我不觉得 AI 是一种威胁,我不认为人工智能是很恐怖的东西,因为人类很聪明。我觉得AI很好很有意思,我们会拥抱它。


马斯克:告诉大家一个事实,现在电脑进步的速度是惊人的。比如玩电子游戏,往前看40年50年,可能你会有两个方块的单机游戏,但是现在可以很多人在一个游戏平台上一起打游戏,进步巨大。越来越多的游戏做得越来越真实。科技在未来仍然会有非常巨大的发展。


人类文明有7000年历史,这个人类文明史从文明角度来看高低起伏非常厉害。我不是个天然的乐观或者悲观的人,但未来科技发展将会超越我们理解它的能力。我不知道这样是好事还是坏事。


话题二:火星


马云:听说你要去火星?我对火星没有兴趣,我刚从火星回来。我对地球上发生的一切更感兴趣,为什么大家对火星这么好奇。


对于火星,我们需要采取行动。我没有考虑过外星人。外星人在哪里,这是一个问题。为什么没有找到外星人,有些人找到外星人,说去过 51 区吗?我说别开玩笑了,有外星人我一定知道。


马斯克:我觉得我们需要更进一步了解宇宙的本质,以确保我们能够进入到不同的行星生活。这并不是因为我觉得地球没有希望了,但毕竟存在这种可能,即使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地球还是有可能会发生人类无法控制的事情,外部力量或者内部事物导致文明被毁灭或者我们受到足够的威胁以至于我们只能搬到另外一个星球去生活。


换句话说,地球 45 亿年的历史中,现在第一次有可能让生命离开地球生活,之前是没有可能的。但是这个机会窗口会有多久,长或者短都有可能。假定机会窗口不长,我们需要尽快抓住机会窗口。这是我的观点。


马云:抓住地球的未来,没有那么容易。但是未来的一百年我们要尽可能做好。我很钦佩你开发火星的勇气,我身边有很多人在尽力提升现有地球的发展。


要把 100 万人送到火星很好,但是我们要关心 70 多亿地球人的发展,让地球更可持续发展,我不是火星的粉丝,就像爬到山顶往下再走一步就去火星了,但是回不来了。我感觉去火星就是回不来的感觉,别那么做。


我也不喜欢爬喜马拉雅山,有一天如果有电梯的话,我希望能够坐上电梯到喜马拉雅顶上看看。大家在地球花非常多的时间,不管人类文明多久,一百万年,五十万年,但是每个人在地球上最多一百年的生命,我们不可能把未来所有问题都解决,但是我们必须对未来负责。


我们要很关注现在的生活怎么能够更好。通过人工智能,人类能更好理解自己的话,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提升世界。


过去的 200 年,人类希望能够更好的理解其他人,但是我对 AI 感兴趣的一点。因为 AI 可以让你更好的理解自己,更好理解人类的本质。我听说你要在地球内部往下挖,这个想法很好。我们需要像你这样的英雄,也需要我们这样的英雄在地球上工作。


马斯克:我也是支持地球的。毫无疑问,我也是支持地球的,这听起来很好。当有一天当人类成为多星球生存的生物时,人类社会将有可能实现超越地球的更大发展。从资源的角度说,比如你医疗方面要投多少钱,口红方面要投多少钱,我们肯定不会说花大量的钱来买化妆品,我也是支持化妆品的,我觉得化妆品好啊。但是我觉得用地球 GDP 的 0.5%……最多 1% 进行生命多星球的研究,并不需要太多投入。我觉得这是针对未来比较明智的一个投资。


比如用特斯拉新能源电动车解决可持续发展能源的问题,用电池、太阳能作为动力解决方案,可以部分解决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我很激动特斯拉能来到上海,特斯拉(中国)团队做得非常棒,上海的超级工厂非常让人震撼。我对特斯拉在上海取得的巨大的进步横惊喜,全世界都看到了一个好的案例,一个创新企业在中国可以取得多好的进展,这是非常令人称羡的,我向大家致敬,你们太棒了。之前我在其他地方没有看到过这样快速的发展,中国就是未来,未来是非常令人激动的。


中国的创业的火箭企业也很棒,他们已经进入轨道了,我很尊重这样的创新型的「火箭企业」。


话题三:就业


马云:再选一个话题,就业、生命选一个。


马斯克:选就业吧。


马云:可以。人工智能将为我们创造什么新工作,或者这种改变已经开始了?对此你怎么看?实际上人们所担心每一个技术的革新,过去 100 年我们一直担心新技术将会带走就业机会,实际上我们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


未来 20 年里面,大家寿命会更长,生命科学技术可以让我们活 100 年或者 120 年,甚至祖祖父还在努力地工作,但这不一定是好事。为什么要有那么多工作?我觉得一周工作 3 天,一天工作 4 小时很好了。


我们有电,电让大家有更多的时间,晚上可以去唱唱歌,跳跳舞。有了人工智能之后,人们会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作为人的乐趣。我大概去过 300 多个不同的城市,我父亲可能去过30个城市,我爷爷最多去过 3 个城市。我的孙辈可能去过 3000 个城市,可以坐特斯拉去,可以一直在路上,一直在旅行。我觉得我们不需要太多工作,今后我们需要的工作就是让大家开心,让大家快乐,让大家体验生活,享受人类的生活。


我不会太担心工作。首先我们会有很多工作,第二点我们不需要很多的工作,第三很有意思的一点,农业时代大家平均寿命大概 30 或者 35 岁,工业时代有了技术革命之后,人们可以活到 70 岁,在人工智能时代,人们可能会活到 100 年,这是我的猜测。现在有一个问题,人们生活越来越好的时候,就不想生孩子了。我们会有很多工作但是没有人想去做,我们需要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来照顾老年人。你不一定会因此很开心,因为当你爷爷的爷爷说「我明天还要上班」,这实际上是一种灾难。


我们没有办法预测未来,但是我们应该做好准备:我们将进入这样的时代,每个人能活 120岁,会有很多新的问题,这是我的看法。


马斯克:是的。今后人工智能会使得工作失去意义,可能最后的工作就是写 AI 软件,最终可能 AI 自己都会写软件了,所以我建议大家去学工程、物理或者做一些和人互动的工作。当然还有艺术。我们还要思考一下神经连接的问题,不然的话我们就要落后了。我们一定要尽快做这个工作,我们所剩的时间也不多了。


马云:我从来不担心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我让别人解决,如果没有人解决就让它去吧。


我对教育很感兴趣,讲一下教育吧。未来要我们掌握哪些知识或者技能,从而有助于我们获得更多的优势?对于年轻想要从事人工智能的年轻人你有什么建议吗?


我认为在未来不会有人工智能的专业人士。人们经常担心工作,我担心的是教育。所有的教育体系给孩子教的东西,教的方式主要是为工业时代所设计的,我相信机器会更加聪明,会比人在未来聪明很多。人怎么能够做得更好,怎么变得更智慧更聪明呢?我们应该改变教育方式,改变教的内容。


过去我们专注的都是记忆,但计算机可以比你记得更好,算得更快,你想要跑得更快,但机器可以跑得比你更快。人类要更有创意,更有建设性,怎么教孩子有更多的创意、更有建设性呢?我觉得这是教育的关键。


我们可以花更多时间来训练培训孩子去学艺术,学画画,学跳舞,这些都是创意的事情。我们要理解一点,人从来没有办法制造一个人。计算机就是机器,机器就是一个玩具。我们要有信心,机器只有芯片,而我们有我们的心,我们的心是智慧的来源。所以接下来的 10 年、20 年,各个国家、政府应该去改革教育体系来确保孩子能够在未来找到工作,在今后每周只工作 3 天,每周工作 4 个小时,这是非常重要的。


马斯克:是的。要尽可能多地多学一点,让自己能够更好地预测未来、创造未来。预测未来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创造未来。我们要评估一下自己在学的东西,是不是能够让自己预测未来,让自己减少错误?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方式来思考教育。


总的来说,马云是希望人类自身去更多改变,AI配合人类,让全人类在地球上过好日子。这还是一个比较实在的目标,马云是真指望这个梦想能实现,所以说要退休去搞教育。
而马斯克对这种“全球共同过上好日子”没什么兴趣,应该是不太关心全人类的平凡生活。但是飞出地球他是真有激情,估计以部分地球人为代价他都愿意。
从对谈中可以看出,文科背景的马云对技术其实是相当了解的,大方向的技术直觉相当好。从阿里集团的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出,马云在技术团队长期没有进展的情况下,对云计算不计成本地支持,做到了中国第一。而马斯克的激情想象,倒像是文科生。

这种反差,是二马对谈有趣的一面。马云看上去像是忽悠的大目标大梦想,是为了做实事,梦想并不离谱;而马斯克做的实事,是为了自己的天马行空,虽然在目前的技术背景下很离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两人又统一起来,所以才走到一起对谈。

马斯克没给马云上课,是你想给马云上课


“马斯克狠狠地给马云上了一课!

“不是马斯克给马云上了一课,而是你很想给马云上课。





 0 


在这两天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马云和埃隆 · 马斯克进行了一场对话。

对话围绕“人工智能”、“火星移民”、“就业”等主题展开。

总体来说,两人的观点有不少分歧:

马云认为人工智能最终是为人类服务的;马斯克认为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马云认为未来要用技术把地球建设得更美好;马斯克认为地球以后可能面临威胁,人类要到火星上居住;马云认为心是智慧的来源,未来的工作更多是享受生活,学习艺术;马斯克认为人工智能会让工作失去意义,人类应该学习预测未来,创造未来。……

于是有些人认为,马斯克才是真正伟大的梦想家,他充满忧虑却富有激情。而马云只是一个保守的大商人,安逸享乐,只看当下。

有人说,马斯克用自己的想象力和自由创新的精神,给因循守旧的马云好好上了一课。
真的是这样吗?我不那么认为。

也许马斯克自己都不认为,他给马云“上了一课”。更有可能的,是某些媒体强加情绪,自己想给马云“上课”。





 1 

他们认为马云固步自封,消解主题,用自己“伟光正”的乐观,回避人类和技术的未来。

相比之下,马斯克的发言具有前瞻性、思想性,他的悲观主义,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但世界上很少有绝对的事情。
你对一件事情乐观,就等于对另一件事情悲观。

马云对人类的未来非常乐观,认为机器不会比人类更聪明,机器是人建造的,将为人所用。
这种对人类未来的乐观,本质是对技术发展趋势的悲观。
马斯克恰恰相反,这名技术主义者,对人类的未来非常悲观,提出了义正言辞的警告,警惕人被人工智能取代。
他对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乐观的。
我们很难给“乐观”和“悲观”下一个定义,更难去以此评判两个人谁高谁低,指指点点这人如何如何,那人怎样怎样。
他们分别代表了两个派系和阵营,一方认为人类终将获胜,一方认为机器统治世界。
更重要的是,两个派系,各有拥趸。
支持“人类必胜”的,除了马云,还有李开复……
认为“机器不朽”的,除了马斯克,还有比尔盖茨,还有霍金……
他们每个人都很厉害,每个人单拎出来,都是各自领域的专家,都能发表一番见解,都能激辩三天三夜。
事实有真假,观点无对错。他们肯定不是为了给谁“上课”,他们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
他们表达的,是对未来20年、30年、甚至50年的趋势判断,他们更多讨论的,是一些永远不会有答案的终极问题:
人性善恶的分歧是什么?技术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这是两人对话的意义。





 2 

马云认为,人是善的。人是善的,制造出来的机器也是善的。

机器,最终会为人类服务。

早在1950年的时候,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就在《我,机器人》中提出了“机器人三大定律”:

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个体,或者目睹人类个体遭受危险而袖手不管;第二定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给予它的命令,当该命令与第一定律冲突时例外;第三定律:机器人在不违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护自己的生存。
这三大定律,将一直成为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美好祝愿。
马云,显然是站在善良的一面。
但马斯克却说,不行,我们要警惕。他更多时候,站在人性恶的一面。

在人工智能这件事上,我们应该如临大敌。

有这样一种可能,这个世界上,存在着“邪恶科学家”,你不知道他们脑子里装的是什么,但他们想制造出机器人毁灭人类,包括他自己。
有一种说法是,如果把整个地球的历史,浓缩为24小时,那么人类的历史,只存在了3秒。既然如此,为什么人类一定是地球的主宰?为什么人类会一直是主宰?
只要有一个邪恶科学家,只要有一个坏的人工智能,就可能威胁到全人类。
想让全世界科学家都不反人类,我们对人性的复杂,有多大的自信?
那么,人性到底有多复杂?
---
今年1月份的时候,我去美国游学,参访了著名的Founders Space孵化器。这家孵化器的创始人,也是被称为“硅谷教父”的史蒂夫·霍夫曼(Steve Hoffman)。他孵化出的一家著名公司,叫Instagram。
他分享了很多关于未来的趋势,其中有一项技术,是和人工智能同样重要,同样被讨论最多的基因编辑。
关于基因编辑,我一直认为人类还没准备好。这会带来伦理上的平等问题,也会带来不可控的技术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去年中国科学家贺建奎宣布用基因编辑技术修改了一对双胞胎婴儿的基因,会引起轩然大波。
我问霍夫曼:“人类真的会改变自己的基因吗?
结果他反问我们:“你觉得呢?如果有一种药物,可以修改基因,让你变得绝顶聪明,充满智慧,你们会吃吗?
在场的人想了想,摇了摇头,不会。
“真的不会吗?
假如美国和伊朗发生战争,伊朗很可能打不过美国,怎么办?
如果可以用科技,用“聪明药”改变人的智商,改变基因,伊朗人会愿意修改吗?
这是比核武器还要厉害的技术。制造核武器还受原料的限制,但是基因编辑的威力却可能是无穷无尽的,人类大脑的创造力,是超出想象的。
伊朗人打不过,估计会。活下来,比改基因带来的副作用好吧。
如果伊朗人改,美国人会改吗?
如果美国人改,那德国人、法国人、英国人呢?你呢?
人性,实在太复杂。
人类社会并没有达成意识形态的共识,只要存在分歧和竞争,任何能帮助局部获得优势的技术,在动态发展的博弈中,都会不断被使用,甚至滥用。
这是不得不防的风险,人类怎么能不警惕。
所以马云和马斯克,到底在讨论什么问题?
他们讨论的问题,并不是对人类未来的悲观和乐观,而是对人性的悲观和乐观。





 3 


如果说,两个人关于人性的讨论太抽象、太复杂、太形而上的话,那还有关于技术边界的讨论:

真的有可能造出那种无所不能超级无敌的人工智能吗?
我不知道。马云认为不行,马斯克认为可以。
我可以把有关技术发展的阶段和观点说给你听,也许你听完会有自己的判断。
业界把人工智能按照先进程度,分为三种: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和超级人工智能。

你猜,下赢李世石和柯洁的AIphaGo,是哪一种?

AIphaGo是弱人工智能。尽管你觉得它很强大,但它只能在特定领域和既定规则中表现出强大的智能。
强人工智能,不受领域和规则的限制,只要是人能干的事情,它都能干。强人工智能,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
而超级人工智能,是远远超越人类的智能。

超级人工智能什么时候会出现,2045年。提出这个论断的人,是著名的库兹韦尔。

库兹韦尔是Google公司的工程总监,美国国家科技奖章获得者、世界上最重要的发明奖Lemelson-MIT获得者,被《Inc.》杂志称为“爱迪生的法定继承人”,被《福布斯》杂志称为“最终的思考机器”,拥有13项荣誉博士头衔。

他提出了著名的“奇点理论”他认为科技发展是符合幂律分布的。前期发展缓慢,后面越来越快,直到爆发。
100年前,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今天我们想移民火星;70年前,人类发明计算机,每秒能计算5000次,现在你戴在手腕上的苹果手表,速度比它快十几万倍。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快。
他说如果以幂律式发展,2045年,强人工智能就会出现。
然后,然后,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在到达这个节点一小时后,电脑立刻推导出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而在这之后一个半小时,这个强人工智能变成了超级人工智能,智能瞬间达到了普通人类的17万倍。这就是改变人类种族的“奇点”。
耸人听闻。
反对者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比如李开复老师,就在《人工智能》中写到,这是对技术发展过于乐观,忽略了必将遇到的重大瓶颈。
比如著名的摩尔定律说,芯片的计算力每18个月翻一番,价格降一半。这个定律左右了科技界很多年,但最近也因为遇到物理极限,开始放缓。
还有反对者说,如果真的出现超级人工智能,一定会消耗大量的能源电力,按照今天的技术发展看,可能未来全世界的电力都要用上去才行。
所以马云和马斯克讨论的另一个问题,是关于技术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他们一个是对物理规律的尊重,一个是对技术发展的坚信。
不知道你听完之后,什么看法。
而我决定,保持健康,好好工作,等到2045年,再来看看两个阵营,谁对谁错。


最后的话


所以这次对话,真的是马斯克给马云好好上了一课吗?

是媒体、舆论、你、我想给马云上课。

人性到底是善是恶,技术的边界到底在哪里,这是两套截然不同的价值观体系,一个注重当下,一个看重未来。

我们不能简单说谁是乐观主义者,谁是悲观主义者;谁是地球主义者,谁是宇宙主义者;谁是人文主义者,谁是科技主义者,更不能说,谁给谁上了一课。

真要说的话,是马云和马斯克,共同给我们上了一课。

这个世界同时需要这两派人,他们同时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大家能够讨论、理解、思辨。

那么,我们到底该听谁的?回到现实中应该怎么做?

我想可以把这两种想法同时装进大脑,学着让它们和平共处,相安无事。

菲茨杰拉德有一句话:

对一流头脑的考验,是同时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想法,但仍然能够执行的能力。

我想这才是两人对话的意义。



文琳编辑

文琳资讯,每日提供最新信息。欢迎关注【文琳资讯】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1. 【读报时间】2019.08.31星期六

  2. 洞悉当下:黄奇帆最新演讲实录

  3. 上海临港新片区“50条”重磅发布!

  4. 我国28城入围!全球房价指数发布,韭菜难做?

  5. 米塞斯:通货膨胀的真相揭秘

  6. 中国工厂:困境、挣扎与转型

文琳行研报告,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

文琳行业研究 2018—2019文章汇总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1. 2019年食品行业趋势研究报告

  2. 2018年牛奶产业链全景图

  3. 2019年上半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4. 2019年上半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5. 京东生鲜行业研究报告

  6. 餐饮行业报告:火锅高速前行

  7. 2018-2019年人造肉产业深度研究

  8. 2019年火锅行业研究报告

《文琳阅读》每晚经典,欢迎关注!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阅读

  1. 人性最大的愚蠢,在于互相为难!

  2. 母亲怎样用爱和具体的帮助,让孩子顺利与自己分离?

  3. 美国史上首位华裔总统?杨安泽最新演讲振奋华人社区,华人在美国参政到底有多难?

  4. 日本拉面全解析

  5. 音乐欣赏:霍尊版《山居秋暝》清雅空灵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