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思政启育记 | 中国农大刘志琦:积微成著,从发掘小单元中的多个课程思政切入点开始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政育人融入教学全过程,做严谨又温暖的“最美课堂”。这于老师们而言,既是要求又是期愿,更表达了初心。不断探索思政与教学的融合策略,是老师们践行初心的过程,亦饱含了坚持。思政融入教学,并非一定宏大且凸显,更多是于细微处并在言行中,“课程思政启育记”系列专题独为老师打造,只为记录育人过程,抓住细微言行,讲述探索经历,分享实践所得,呈现课堂最美、最暖的样子。

本期经验,来自植物保护学院刘志琦老师的课堂,听刘老师讲解如何在一小节的知识点中,挖掘多个课程思政的切入点。



刘志琦 副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学院

主讲课程:《普通昆虫学》、《城市昆虫学》等


源于积淀,立于传承




普通昆虫学是我国植保专业、森保专业、生物学专业及早期昆虫学专业和动物学专业等的主干课程之一。中国农业大学是国内昆虫学教学发端之一,其教学历史与中国农业大学同步,已有百余年的积淀,几代名师(如邹树文教授、蔡邦华院士、陆近仁教授、管致和教授等著名昆虫学家)都先后讲授过此课。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大量的术语、结构等基础知识非常枯燥,而大部分学生对植物保护专业和昆虫学了解甚少,一些学生不喜欢甚至害怕昆虫,因此,在完成专业课教学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专业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昆虫学的学习兴趣,也是我们从老先生那里继承下来的光荣传统


行于团队,融于教学




近年,我们教学团队在国家级教学名师彩万志教授的带领下,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农业院校要培养“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以及每一个专业课教师应在专业课思政教育方面“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号召,结合学校专业课发挥思想教育功能专项课题——在“普虫昆虫学”教学中深化思政教育的改革与实践(2018年)的实施,我们系统挖掘和梳理昆虫学教学中与思政教育的素材,重新设计相关教学活动受到学生和学校视导组的一致好评。

下面,结合《普通昆虫学》中的“直翅目分类”一节知识单元,介绍思政育人的多个切入要点与融入思路

直翅目分类是普通昆虫学五部分(昆虫的外部形态、内部解剖与生理、生物学与行为学、分类学和生态学)中的昆虫分类的重要章节。直翅目作为昆虫纲几个大目之一,它包括了一些常见的昆虫,如蝗虫、蟋蟀、螽斯和蝼蛄等,其中蝗虫、蝼蛄是重要农业害虫,蟋蟀和螽斯是大家熟悉的鸣虫,因此直翅目在害虫防治、文化昆虫学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普通昆虫学中,这部分重点介绍直翅目特征、重要科(如蝗科、蟋蟀科、螽斯科和蝼蛄科)的分类特征、经济意义和我国的常见种类等内容。





01

 引经据典,帮助记忆

为了提高学生对昆虫学的兴趣和学习效果,介绍形态特征时,通过大量彩色的形态图和特征图,帮助学生比较直翅目常见科在触角、听器、足和产卵器的不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同时还播放蝗虫、蟋蟀发音的视频,帮助学生形象理解直翅目昆虫的发音原理;通过介绍我校已故的著名昆虫分类学家——杨集昆教授编写的昆虫科普诗(杨集昆,1986):“后足善跳直翅目,前胸发达前翅覆;雄鸣雌具产卵器,蝗虫螽斯油葫芦”,以总结该目的主要特征,方便学生记忆。


02

了解历史使命,建立直观感受

在讲述直翅目害虫危害时,从蝗虫超强的繁殖能力(一生可产卵 40次/雌,50~80粒/卵块,多时卵粒20万~40万/m2),谈到大家熟悉的今年非洲及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蝗虫迁飞(如:2020年春,肯尼亚的一个蝗虫群长40 km,宽60 km,相当于两个北京五环圈内的面积,聚集蝗虫达1.5亿只/km2,即使是一个小型蝗群每天也能吃掉3.5万人的食物)及新中国成立前的近千年中每5年3次的蝗灾发生(吴福祯,1951),使学生深刻感受到蝗虫作为世界性害虫以及我国危害最严重的农业害虫对农业生产、草原生态的破坏,促进学生对农业昆虫的危害的认识以及对植保工作者历史使命的理解


03

古法今谈,提升民族自信

介绍我国古代的治蝗经验,如:宋朝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道治蝗法规——“户部捕蝗法”,包括:以蝗易粟法:“去岁飞蝗所至遗种,恐春夏滋长。其令民掘蝗子,每一升给菽米五斗”或“一升给二十钱”;禁止人们私自捕杀青蛙等蝗虫的天敌。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也曾记载:簧火诱杀蝗虫;通过种植蝗虫不爱吃的作物和调整耕种时间来避蝗;用蒸油驱蝗;通过养鸭子等家禽除蝗。这些措施和技术,很多不仅一直沿用至今,而且与起源于国外上个世纪70年代、我们现在大力倡导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中的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足见我国古代农业的先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在直翅目昆虫中,还有很多像蟋蟀科的蛐蛐、螽斯科的蝈蝈这样的鸣虫,通过简单介绍我国各地饲养、玩赏和斗蛐等民俗活动,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传承


04

研究引领,训练严谨审辩思维

关于现代蝗虫治理的新技术,我们介绍了我校80多岁的严毓骅教授团队对蝗虫微孢子虫治蝗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使学生了解我校昆虫系教师们的科研课题,有助于学生及早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活动。

针对今年网上热议的“通过向印度和巴基斯坦运送鸭子以治理当地蝗灾的”话题,我们介绍了我校校友、现中科院动物所所长康乐院士团队2019年发表的一篇论文。该研究显示:对于我国的迁飞性蝗虫——东亚飞蝗和今年非洲、亚洲等地爆发的沙漠蝗,1)鸡鸭爱吃其散居型,但由于其群居型蝗虫会挥发难闻的苯乙腈,鸡鸭就不爱吃;2)用大山雀做实验,发现如果鸟非要吃,蝗虫在其持续攻击下,就会迅速把苯乙腈变成有毒的氢氰酸,鸟吃了未必会死,但至少会难受。说明对于群居型(包括迁飞中)的蝗虫,用放养鸭子和鸡等都是无效的。另外,通过介绍动植物检疫的相关法规,也说明此方法也是不可行的。由此,引导学生要在严谨的科学研究和遵纪守法的基础上,理性地判断和解决生活中的昆虫学问题。

在讲到蝗虫的经济意义,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其危害,其实,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的食品中,也经常可以见到蝗虫的身影,如大排档和餐馆中的油炸蝗虫和超市中的蚂蚱酱。因此,害虫与益虫的划分,都是从人的利益出发,是相对的,也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可以看出,短短的一个直翅目分类一节,在专业课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切入点还是很多的,这里有提升民族自信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培养三农情怀的专业思想教育,有与专业相结合的理学素养和审辨思维的培养。只要我们每一位专业教师用心去挖掘,就一定能做到专业课思政教育的润细无声、积微成著。


来源:本科生院 姜蔺

供稿:植物保护学院 刘志琦

责任编辑:徐颖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cauweixin@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