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学术

学闻 丨“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建设情况专题调研及青年学者座谈会在复旦大学举行

古文字微刊 古文字微刊 2023-06-13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建设情况专题调研及青年学者座谈会在复旦大学举行

5月26日下午,“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建设情况专题调研及青年学者座谈会在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30楼思源报告厅举行。教育部财务司司长郭鹏、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财务司预算处处长魏秦歌、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二级巡视员王丹卉、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规划协调处干部徐黎明一行五人来到复旦大学就“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以下简称“古文字工程”)相关工作开展调研并举行青年学者座谈会,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文科科研处处长顾东辉,财务与国资处处长余青等有关领导,校外资深专家,青年学者代表以及古文字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刘钊,青年学者代表等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校党委书记裘新和常务副校长许征会见了郭鹏、田立新一行。


会议合影



陈志敏代表复旦大学对教育部各位领导以及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重要批示,古文字工程是响应总书记号召,落实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提升文化软实力、国际影响力的一项重大基本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文化事业。教育部财务司、语信司两司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体现了教育部在古文字研究上的前瞻部署和远见卓识。复旦大学作为工程协同研究单位之一,将一如既往地重视古文字工程建设,为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贡献复旦智慧。


陈志敏致欢迎词


田立新介绍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一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重要论述以及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必要之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财务司、语信司两司联合调研,共同推进古文字工程建设。二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响应党中央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重要举措。深入扎实推进工程建设,让传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层面上取得更有实效的成果,是两司联合调研的共同主题。三是以复旦大学作为“点”,以点带面了解整体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找准和解决主要问题,推动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


田立新司长讲话


刘钊汇报了中心的古文字工程建设情况。2021年复旦大学入选首批由中宣部、教育部、国家语委等八部委共同启动实施的“古文字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建设单位,裘锡圭教授被聘请为工程顾问,刘钊教授为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心发展迈上新台阶。自加入古文字工程以来,中心连年入选复旦大学科研考核优秀单位,中心共承担国家级项目5项,包括国社科重大项目2项,古文字工程项目26项,省部级及其他项目12项,同时还承担参与学校重大工程项目“中华早期文明跨学科研究计划”建设;中心共出版专著20余部,其中裘锡圭教授的《文字学概要》日文版以及刘钊教授主编、陈剑教授副主编的《传承中华基因——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年来甲骨学论文精选及提要》一同入选国家语委“党的十八大以来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发展成就”并加以展示,其余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级、省部级重要奖项。中心近期还完成了《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修订、《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教程》编写两项大型的有组织的科研任务;2023年5月,中心青年团队荣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是学校获奖团队中唯一的文科团队,中心重视科研队伍“传、帮、带”,致力于培养一批能够传承学术传统、带领学科发展的新的学术骨干,两年多来有三位学者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三位学者入选上海市人才计划。


刘钊汇报复旦大学“古文字工程”建设情况


顾东辉主持古文字工程建设情况专题调研会


青年学者座谈会上,上海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宁镇疆、广州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禤健聪、中山大学中文系副主任范常喜、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副教授袁金平、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副教授程浩、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马孟龙以及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员蒋玉斌、周波,副研究员张传官、蒋文作为青年学者代表发言。古文字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朱凤瀚,古文字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武汉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简帛研究中心主任陈伟,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陈松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李守奎,刘钊作为资深专家代表对青年学者的发言进行了点评。


王丹卉主持青年学者座谈会


上海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宁镇疆发言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禤健聪发言


中山大学中文系副主任范常喜发言


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副教授袁金平发言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副教授程浩发言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马孟龙发言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员蒋玉斌发言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员周波发言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传官发言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蒋文发言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朱凤瀚点评


武汉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简帛研究中心主任陈伟点评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陈松长点评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李守奎点评


古文字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刘钊点评


郭鹏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两个结合”,第二个结合就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古文字研究是探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文化体系源头的伟大事业,古文字工程具有重要意义。他对工程的实施提出三点希望:一是专业,各单位要重视专业队伍建设,确保工程“有人做,有传承”;二是专注,要全面、系统、长久地建设工程,利用国内外优势资源,讲好中国故事;三是专项,经费来源多渠道,使用方式更灵活,尽可能地满足工程不同需求。


郭鹏讲话


田立新强调了以资深专家为代表的古文字工程专家委员会的重要作用,高度评价了青年学者的发言。她对工程实施提出要求:一是要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工程的出发点、落脚点;二是要认真落实工程的一期规划,各平台单位要积极配合,对标对表,扎实推进;三是要重视阶段性标志成果的打造,发挥其带头引领作用,呈现出中国声音、中国智慧、中国学术;四是要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利用强基计划以及古文字工程建设,凝聚更多力量;最后强调,在经费的使用上要专款专用,严格遵守国家财务相关规定。


田立新讲话


陈志敏向教育部两司领导、资深专家与青年学者致谢,并表示将认真领会并落实古文字工程的指导方针和实施要求,持续推动古文字工程的建设工作。


陈志敏致谢


 5月27日,郭鹏,田立新,古文字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黄德宽等一行还看望了复旦大学杰出教授、古文字工程专家委员会顾问裘锡圭先生,听取他对古文字工程建设的指导意见。陈志敏、顾东辉、余青、刘钊陪同看望。


两司司长看望裘锡圭先生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查看原新闻。

文字编辑:小黑胖子

微刊小编:老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