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云南大学培养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人才的探索与思考

左小麟 廖圣清 传媒 2023-08-28

进入21世纪,我国传媒业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引导下,在移动互联网及有关应用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取得了新的发展成绩,涌现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传媒集团。但从整个传媒业发展的规模和质量上来看,我们与世界传媒业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些差距突出表现在我国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相对偏弱,在国际舆论场上的话语权与综合国力不匹配,中国的国家形象被国外舆论和西方媒体歪曲抹黑的情况时有发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宣传阐释,帮助国外民众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真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而奋斗,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同时强调,“要加强高校学科建设和后备人才培养”,这些重要论述为高校培养具有党媒红色基因的国际传播人才指明了方向。具体到在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过程,要传承好党媒红色基因,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引领,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理论武装,始终保持与党和国家的国际传播工作重心完全一致, 结合中国国情、新闻实践,真实传递党的声音、传递人民声音”。

近年来,云南大学新闻学院立足毗邻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为云南提出的“努力建设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定位,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重点贯彻落实好教育部、中宣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以下简称《2.0的意见》)精神,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中彰显党媒红色基因,在本科生中选拔出一批具有坚定新闻理想、良好新闻理论素养和较全面实践能力的学生组成卓越班进行重点培养,取得了良好成效。

01

树立面向南亚东南亚培养国际传播人才的理念

南亚东南亚各国与中国山水相连、血脉相通、民族相依,有着特殊的人文渊源,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开展积极的国际传播工作,有利于树立起中国作为周边国家可信合作伙伴的良好形象,增进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合作与友谊,提升中国在南亚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云南是中国通往南亚东南亚的重要窗口和门户,地处中国经济圈、南亚经济圈和东南亚经济圈的接合部,是我国连接南亚东南亚国家大通道以及面向印度洋周边经济圈的关键枢纽。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考察云南时,为云南发展明确了三个定位,即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云南大学新闻学院紧紧围绕这三个定位,明确了学院的学科方向和人才培养方向,培养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传播人才是其中的重中之重。《2.0的意见》要求,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形成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优秀新闻传播后备人才”。云南大学新闻学院紧紧围绕上述要求,把党媒红色基因贯穿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导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发展实际,通过开设专门课程、组织社会实践,努力培养造就一批立足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为提升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能力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02

培养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人才的具体举措

要培养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一流国际传播人才,首先必须明确一流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定位和素质要求。面对新的国际传播复杂形势,要成为一流国际传播人才,“看问题要有‘世界眼光’、想问题要有‘全球意识’、办事情要有‘国际水准’、做事情要有‘中国视角’”。云南大学新闻学院紧紧围绕上述四方面要求,结合学院学生的素质基础、知识水平与能力现状,首先明确人才培养定位,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着力提升学生的国际传播理论素养并强化其实践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明确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定位。国际传播力的竞争实质上就是媒体之间的竞争,而媒体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竞争。面对当前国际舆论场话语权竞争的激烈形势和我国传媒业发展所处的具体阶段,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传承党媒红色基因,重点培养一批具有红色基因、国际视野并掌握先进传播手段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是提升我国国际传播力的一项重要举措。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跨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有着越来越多的共同利益和诉求,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传播应重点展示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成就以及为周边国家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让南亚东南亚国家民众相信中国的发展对周边国家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解决难度越来越大,世界各国都在探索新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引起南亚东南亚国家的高度关注。“国家形象的传播应该紧紧围绕国家形象的定位而进行,根据传播目标对象的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传播方式。”面向南亚东南亚开展国际传播的目标应是,通过开展有效的国际传播,着力提升中国在南亚东南亚国家民众中的形象,提高中国在南亚东南亚的国际话语权,切实维护国家利益。

在这一目标之下,云南大学新闻学院明确了开展面向南亚东南亚培养国际传播人才的定位,即培养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了解南亚东南亚各国国情和民情,熟练掌握现代化国际传播手段,具备讲好中国故事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有了明确的定位,培养国际传播人才就有了清晰的目标和导向。

2.坚持以党媒红色基因标准选拔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培养国际传播人才奠定优质生源基础。“新闻教育的原点涉及‘育人’与‘育才’两个方面,首先是通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来‘育人’,其次再通过全媒体传播能力专业教育来‘育才’。”云南大学新闻学院结合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着重选拔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意识,掌握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较强自我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的学生,集中力量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学院每年从二年级本科生中选拔一批学生组成“卓越班”,选拔比例为学生总人数的30%。选拔方式为学生自愿报名、学院组织面试考核。“卓越班”选拔的具体评分标准为:学生之前的学习成绩占20%,平时表现占20%,面试占60%,根据分数从高到低择优录取。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每年大二的100多名学生中有五成以上报名,从中择优选拔30余名学生,报名录取率为60%左右。良好的生源为培养一批具有红色基因的国际传播人才奠定了基础。

3.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党媒红色基因,着力提高学生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素养。“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旗帜、道路、方向,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性问题,新闻无国界,记者有祖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培养国际传播人才必须坚持的红色基因,必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近年来,新闻传播学科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而快速变化,但无论传播技术如何发展、传播内容如何更迭,关于党媒红色基因的基本理论是永不过时的,需要国际传播方向的学生牢牢掌握。例如,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坚守,对新闻职业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对人文关怀理念的深刻认识,都需要我们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过程中加以重视,并落实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去。针对学生实际,学院除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跨文化传播”、“国际传播”、“南亚东南亚媒体概况”、“西方传媒专题研究”等一系列必修、选修课程以外,还通过读书会、阅读计划、报告会、讲座等形式组织学生们阅读国际传播方面的书籍和南亚东南亚国情方面的书籍,并进行交流分享,进一步坚定其马克思主义新闻理想,夯实其国际传播理论知识。

4.顺应传媒技术发展趋势重点抓好实践教学,让学生掌握现代化国际传播手段。近年来,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及其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我们开展国际传播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条件。媒体融合的国际传播发展趋势将网络传播推上了重要的位置,碎片化、视频化的传播逐渐成为国际传播的重要方式。同时也要看到,在移动互联网平台上,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的全方位融合诞生了许多新形式的融媒产品,对外传播所依赖的国际话语表达通过图像、视频、现场直播等可视化元素形成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表达形式,总的来看可视化、移动化、互动化成为当今时代国际传播的主要特征,这就要求培养单位更加注重学生国际传播专业技能的锻炼。为此,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在抓好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重点强调要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学院抓住学校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契机,积极争取经费支持,按照实际的融媒体中心建设标准,投入600余万元打造了现代化的“全媒体联合实验室”,为培养卓越传播人才提供了先进的实验条件。借助“全媒体联合实验室”平台,学院打造了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共享云平台,开设了一批质量较高的实验课程,把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同时推动了教学与科研的互动提升,增强了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全媒化、系统化和多样化。

5.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举办人才培养合作项目,增进学生与南亚东南亚民众的交流。开展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是密切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有关部门和民众联系的重要渠道。2018年以来,云南大学新闻学院面向东南亚国家的媒体业界和高校传媒院系学生举办了“未来传播者”国际合作项目。2018年11月,举办了首期“未来传播者”·国际实践训练营活动。活动以“快速发展的云南”(Speeding Yunnan)为主题,邀请了10位东南亚新闻媒体的年轻人到云南大学,与新闻学院学生组成数个纪录片合作创作团队,以拍摄云南建设成就为主题的短纪录片为最终活动成果。外国青年担任主创,云南大学学生担任翻译、团队成员,共完成了6部短纪录片,在云南卫视和东南亚有关国家主流媒体播出,在国内外引起了较好反响。2019年10月第二期“未来传播者”项目启动,邀请了东南亚有关高校新闻系的10位优秀学生到云大新闻学院开展为期10天的短训。由中国学生代表和东南亚学生共同组成学习小组,在完成学院开设的课堂教学任务之外,就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成就展开采访,最终完成3个全媒体作品。合作项目一方面加深了南亚东南亚国家青年对中国、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了解,增进了人文交流;另一方面,也让新闻学院的学生接触到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同龄人,了解到他们的所思所想和学习生活工作状况,增进了彼此的友谊,建立了联系交流的渠道,为今后做好国际传播奠定了基础。

6.在南亚东南亚建设海外实习基地,全面开拓学生国际视野。建设一批海外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在海外开展实习,是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国际传播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2017年,云南大学新闻学院与缅甸金凤凰中文报社签署合作协议,设立学院在东南亚的第一个海外实习基地。截至目前学院已经派出5批次15人到缅甸仰光实习,深化了学生对缅甸国情、民情和传媒发展的了解,增进了与缅甸传媒业界的交流。2019年,又与尼泊尔新闻协会签署了共建尼泊尔实习基地协议,并派出首批2名学生赴尼泊尔实习,进一步密切了与尼泊尔传媒业届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了学生对尼泊尔国情民情的了解。上述在南亚东南亚国家设立的海外实习基地,成为学生实地了解南亚东南亚国家情况、尝试开展国际传播实践的重要平台,同时也进一步拓宽了学生开展国际传播学习实践的视野,巩固提升了学生的国际传播理论素养。

03

总结与思考

总的来看,云南大学新闻学院立足区位优势,坚持传承党媒红色基因,面向南亚东南亚培养国际传播人才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形成了较有特色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为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思路和措施。当然,由于各高校新闻传播院系所处区域不同,所在高校的定位和能提供的支持也有较大差异,在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方面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方式、路径和模式,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还需要我们进一步传承党媒红色基因、厘清思路、凝练方向、创新举措。特别是如何更好地明确国际传播人才的定位,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贯穿于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整合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仍然需要新闻传播院系去进一步实践和探索。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国际传播理念进一步更新、国际传播手段进一步发展迭代,我国媒体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会进一步提升,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也会迎来新的机遇,会有更多青年学子通过培养成长为新一代国际传播人才,为提升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贡献力量。(作者左小麟系云南大学新闻学院讲师,廖圣清系云南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鲁艳敏

本文刊发于《传媒》2022年05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