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师节特辑】他们是自治区优秀教师,你认识吗?

教师节快乐
师恩如灯
照我前行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表彰在学校事业发展中作出突出成绩与贡献的教职工,激励全校教职工爱岗敬业、锐意进取,不断提升教育教学与管理服务水平,弘扬人民教师高尚师德,营造尊师重教良好社会风尚,近日,自治区教育厅公布了一批2022年广西教学名师、特级教师、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其中我校教师易弋、冯丕红荣获“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周丽娟、韦丽华荣获“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在第38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学校也评选并表彰了一批2022年度广西科技大学“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其中,“优秀教师”16名,“优秀教育工作者”9名



这些受表彰的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是全校广大教职工的先进代表,他们牢记立德树人初心使命,开拓进取,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在学校发展的新征程上屡创佳绩、建功立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接下来,全小媒将推出系列报道,为大家介绍我校这些优秀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自治区和学校“优秀教师”易弋、冯丕红吧。



 易弋:把科研成果写在田间地头


“易老师这些年对我们帮助特别大,他的团队指导我们给罗非鱼正确用药后,损失小多了。现在我们养殖也比较风调雨顺了,经济效益一年比一年好。”柳州市鱼峰区水产养殖户何刚口中所说的“易老师”就是我校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易弋博士,一个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水塘泥塘边的老师、科研工作者。



坚持热爱  攻坚克难


2007年7月,易弋从四川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博士毕业,同年进入我校生化学院工作。目前主要从事水产病原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研究,了解本地水产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整体情况,为养殖户正确用药提供科学指导,在此基础上开发水产疾病的防控技术。此外,还为螺蛳养殖研制低成本微生物发酵饲料。



实验人手不够就找培养学生,既锻炼了他们的实验动手能力,科研工作又能够顺利推进,同时也是本科教学方式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学校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直接划拨了将近1000平方的实验场地,让我们建设跟柳州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办的广西柳州水生动物疫病防控监测区域中心。”随着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易弋还获得了2018年广西农牧渔业丰收奖。



发挥优势  助力扶贫



2012年,柳州螺蛳粉在《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之后“一夜红透半边天”,柳州市也把螺蛳粉产业作为重点项目推进。于是,易弋和他的团队开始了稻田螺蛳养殖技术的研究。“我发现螺蛳养殖在全国没有哪个团队专门研究过,比如生物学特性、养殖模式、营养需求、养殖品种、人工饲料等,都是空白。”易弋说。他针对螺蛳养殖实际遇到的问题,通过团队的专业分析,帮养殖户们解决了不少难题。

“螺蛳养殖适合农户自己去开展,成本也不高,很适合扶贫项目”,易弋说。这些年,他们的养殖技术培训也多在三江、融水这些贫困地区开展,带动了大概超过400户的贫困户。



教书育人  春风化雨


易弋自己常说,老师嘛,科研工作虽然很重要,但教书育人也是最本职的工作。他觉得除了传授知识外,思想引导也很重要,“一个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如果摆正了,就会主动去学习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同学们今后的成长非常重要”。



在学校工作的15年,易弋在教学、科研工作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特别在水产养殖的基层技术服务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说,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工作结合起来,就会不知疲倦、激情满满地去实现每一个目标。科研这条路很长,有很多未知的东西等待他去发现、解决,他会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全力以赴地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冯丕红:对标大先生,当好引路人


他是广西优秀教师、柳州第十一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学校“3331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学者,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思想道德建设专业委员会理事,自治区线下一流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核心成员,校级一流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负责人,他就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工作硕士生导师——冯丕红。入校8年来,冯丕红始终秉持师者初心,以实际行动对标思政教育大先生,认真当好学生引路人。



理想信念坚定思想政治素质过硬


“政治要强”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素养的核心和关键。该同志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严格要求自己。曾2次被评为校级“优秀共产党员”,连续多年被评为校级优秀党员示范岗,获得学校嘉奖“记功”奖励。所在支部曾入选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并顺利通过验收。




勇于开拓创新教学教改成效明显


冯丕红长期坚守思政课教学一线,以教学为根,以学生为本,潜心教学,认真授课。近5年,系统讲授12门课程,教学工作量饱满。

他结合教学实践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成效明显。主持完成广西教改重点项目1项,主持在研广西教改A类项目、广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各1项。曾荣获广西高校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2项,广西高校思政优秀调研报告二、三等奖各1项,广西区高校示范课堂三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在《大学教育科学》《思想政治课研究》等杂志发表教育教学改革论文5篇,参编教辅1部。



他实践课教学成绩突出,指导学生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2项,获得自治区各类比赛竞赛特等奖、一等奖多项。多次被评为校级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先进个人等称号。他始终坚持把社会实践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紧扣社会热点,积极带领学生深入田间地头、工厂、社区开展调研,竭心尽力引领青年学生成长,自己也不断追求进步。经多年积累,冯丕红撰写了20万字的走访报告《行走在湘桂之间——基层治理观察研究》今年出版。



教学科研并重科研水平持续提升


思政课教师理直气壮讲好课离不开科研的强有力支撑。冯丕红紧密围绕中华传统美德的现代承续展开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厅级项目多项,参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课题、重点课题各1项。在《光明日报》《道德与文明》等杂志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1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14篇,获得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理论文章曾在全区征文比赛中多次获奖。




































































END



图文来源:受访者本人  宣传部

责任编辑:相远方
审核:蔡亮  何月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