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业内大咖来光明了!碰撞艺术与科学的火花!

深圳光明 2024-06-03


5月27-28日

艺术与科学——

第二届光明室内乐音乐作品展演

在光明文化艺术中心盛大上演


展演期间

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及全国艺术院校的

近二十位学者、作曲家来到光明

名家们如何评价光明?

为光明文化艺术发展提出了哪些寄望?

今天就和光明君一起来看看!


艺术与科学——第二届光明室内乐音乐作品展演项目由深圳市光明区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中共深圳市光明区委宣传部、光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主办,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深圳音乐学院(筹)】承办。




大咖声音


叶小钢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创院院长

艺术与科学——第二届光明室内乐音乐作品展演艺术总监


“通过艺术的方式,表达出当代艺术家对我们飞速发展的社会物质发展以及精神文明发展的思考以及结果。”叶小钢表示,当代艺术家在创造作品的同时,艺术作品的形式无不体现了时代飞速的变迁,正如大家看到的,现在的艺术与过去相比已经大不相同,这和当代的科技科学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今年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再次与光明区合作开展科学与艺术碰撞的专题艺术活动,从去年开始,这个活动得到了光明区的大力支持。”叶小钢表示,对于“科学”和“艺术”人类思维的两个方面,争取在艺术领域做一些有意义的、深邃的探索,“我相信这个活动会一直持续下去,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对于光明区,还有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对各方面都能起到良好发展促进的作用,在不断探索艺术与科学的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争取在艺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更好的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文明。”


金平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副院长、作曲理论学部主任、国际计算机音乐协会(ICMA)理事


“艺术和科学结合,这种独特的概念定位为我们提供了艺术创作的动力,对融合的方式上相应有一些更深入的思考。”金平表示,本次研讨会围绕科学、艺术、音乐等方面,通过各位专家支招的方式,产生思想上的碰撞交流,目的就是产生更多的不同的艺术形式,以及展望科技将来在艺术创作的领域当中所起到的作用。“这对于音乐创作来说,起到了促进的作用,让艺术创作过程拥有更丰富的表现力。”



贾国平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场观众的热情、对音乐家和对作品的尊重,让我感受到了非常好的氛围。”贾国平坦言,光明区通过依托科学城的定位,将艺术和科学有机结合起来,无论是从硬件设施,还是软件配套,整体的城区面貌以及市民素养让他感慨十分。

“文化建设意义重大,我们通过开放自由的心态,将艺术的和科学的壁垒打通,将音乐创作的自由想象和科学的探索融为一体,如果我们持续性的把工作做下去,甚至我们以科学为题材来去创作,而且邀请科学家来这里来参与,可能未来发展会更好。”





陈牧声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作曲指挥系副主任


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细致美,与科技的创新合二为一?陈牧声认为,当下的高科技,甚至结合当下的人工智能AI的大数据分析方式,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重新研究和开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造,可以发挥科技的作用。”陈牧声表示,站在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点上,探索高科技跟艺术合作的可能性,这是一个极具前景的方向。



本次活动采取双轮驱动的“2+2”研讨会与音乐会并举模式,即2场粤港澳大湾区暨全国艺术院校作曲家研讨会,2场分别以《碰撞·交汇》《引领·光明》为主题的当代室内乐作品音乐会,旨在进一步推进艺术与科技的双向融合,实现创新动能的跨越式提升,助力光明区建设成有科学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修养的科技文化新城,更是为全国艺术与科学融合发展做出宝贵探索。




大咖云集光明为艺术与科学融合发展建言立论


科技的发展

对艺术创作、时代文化

产生了哪些深刻影响?

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艺术精神

和学术精神等命题如何关联?

……


5月28日

2024粤港澳大湾区

暨全国艺术院校作曲家研讨会

在光明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报告厅举行


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及全国艺术院校的近二十位学者、作曲家,以“艺术与科学”为核心议题进行研讨,与会大咖从研究成果及浸润多年的行业观察出发,结合如今科技发展趋势对音乐艺术行业、产业的影响,探讨音乐艺术的界限与空间、科学哲学与艺术哲学的交融共鸣,把握中国室内乐创作概念、内涵与形式的转向,用“艺术+科技”驱动大湾区文化发展,激发行业创造力与活力,为东方艺术走向全球化贡献“大湾区方案”。




艺术

作为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代表之一

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科技

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

既源于生活又改变生活

现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红柱,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贾国平,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牧声,中央音乐学院研究员、中国现当代音乐史博士项筱刚,中国传媒大学文艺学博士,山西师范大学教授与音乐学学术带头人丁旭东,乐评人、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评论学会会员唐若甫特邀嘉宾,以及高平、霍霏霏、金卓晟、李子傲、梁楠、潘行紫旻、王阿毛、吴欣宜、徐可、虞鹏飞、邹航等十余位当代中青年作曲家,分别从科学艺术展示、科普文化艺术活动、科学传播个性化活动等方面,探讨分享艺术之美与科学之光的融合创新、艺术与科技结合的未来发展以及中国室内乐创作的文化内涵、作曲技术和风格等内容,分享了对光明室内乐音乐作品展演活动的观察和感想,并对活动未来发展的方向建言立论。


·


据悉,本届活动立足“光明科学城”的定位,以“科学、艺术、人文、学术”为核心关键词,把握艺术与科学融合发展的未来趋势,聚焦对当前社会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艺术与科技前沿,探讨当下亟需解决的科技与人文问题。通过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暨全国艺术院校作曲家研讨会与当代室内乐作品音乐会,让“艺术之光”照进光明区这座“科学之城”,助力将光明区建设成有科学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修养的科技文化新城,同时对中国当下室内乐创作概念、内涵与形式的转向具有探索意义和导向作用。



艺术与科学“双向奔赴” 奏响“艺术与科学”的美好乐章


5月27日-28日

2场分别以《碰撞·交汇》《引领·光明》

为主题的当代室内乐作品音乐会

在光明文化艺术中心精彩上演

为市民带来了一场完美绝伦的视听盛宴



现场,著名指挥家胡咏言激情执棒,演绎叶小纲、陈永华、金平、秦文琛、高平、邹航、梁楠等15位当代作曲家的19部室内乐音乐作品,其中包含《汉诗行》《蔓萝》《太阳的影子》《秋兴八首·其一》等众多曲目,长笛、琵琶、小提琴、钢琴等融汇中西的乐器同台献艺,涵盖独奏、重奏等多种形式,音乐感染观众,现场掌声不绝于耳。



“科学与艺术总是在山脚下分手,最后又在山顶相遇。”中国文联副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创院院长、本届活动艺术总监叶小钢坦言,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交融,如何使二者的相遇迸发出内在蓬勃的生命力?通过科技的发展拓展音乐艺术的界限与空间,当下中国音乐艺术如何体现继承历史、面向未来的关系,如何处理中国室内乐创作概念、内涵与形式的转向,本次音乐展演会给予广大听众全新的答案。



当前,光明科学城的创新动能不断跃升,科学漫城、文化润城、烟火满城的独特城市魅力已经悄然形成,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引领下,光明科学城“人才高地计划”不断向纵深推进,平台聚才、产业聚才、以才聚才、环境聚才已成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


本届活动兼顾专业与惠民两个落脚点,既为作曲家们提供与艺术家、观众交流的机会,也为光明区群众提供近距离接触音乐艺术的机会,推动艺术普及,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呼应“光明科学城”的定位和发展趋势。


通过邀请科学家、创新人才、院校师生等肩负着创新使命的中坚力量,在进一步提升地域性群众的艺术修养同时,还可以为产业跨界融合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探讨,从而实现“以先导带全面,以创新带产业”的艺术与科技的“双升”局面。




科学和艺术

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双翼

未来

光明区将继续探寻

科学的真与艺术的美

让文艺渗透细微之处

塑造最具“科技范”的城市风貌

继续奏响“艺术与科学”的美好乐章

营造出“科学+艺术”的浓厚氛围

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内容来源:光明区委宣传部

编辑:李可

校审:靳峰 陈圆圆 谢燕丽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END


推荐阅读

① 6月公园活动来袭!在光明,开启科学艺术新体验


② 项目120+,交易额增长150%!文博会光明硕果累累!


③ 科技日报关注!光明打造“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样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