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座音频|郁喆隽:电影中的哲学思辨

2016-12-19 讲座图书馆

【上图讲座音频】

编号:YP1611299



上图讲座·都市文化系列

电影中的哲学思辨


 郁喆隽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


2016年12月18日  上海图书馆


 

请在wifi环境下播放


方法一:快听音频

长按左侧二维码,

然后选择:

识别图中二维码

方法二:

 移至本页底部,点按左侧的<阅读原文>。  

 

注意:为使录音连续播放,请事先在手机的设置中关闭“自动锁定”功能。



非常欢迎您在听完讲座后,把感想或建议通过本页底部的 写留言 发送给我们。


 

 

讲座引言:

哲学给人的一般感觉是高深孤冷,而电影却似万花筒,无所不包。当电影遇见哲学,会擦出怎样的思维火花?讲座以5部近年来的电影作为切入点,引出若干哲学的核心问题,涉及领域包括存在主义、认识论、道德哲学、人工智能哲学、社会哲学等;讲座中将有问答、互动游戏等环节,激励听众从哲学的视角,结合自身理性能力来反观自我、反思世界。

 

嘉宾介绍:


  郁喆隽,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宗教学系副主任,德国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哲学与宗教学。长期关注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理论,著有《神明与市民:民国时期上海地区迎神赛会研究》(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著作类二等奖),翻译了哈贝马斯的作品《在自然主义与宗教之间》和《对于缺失的意识——一场与哈贝马斯的讨论》,被称为复旦大学“哲学小王子”,还被评为2014年复旦大学“毕业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相关链接: 


倘若借用文化人类学的说法,对同一个事物总是存在局内人(insider)和局外人(outsider)的不同说法。可能在局内人看来局外人是不了解他们的,反过来,局外人会认为局内人的自我理解是可笑的。但究竟哪个是正确的?我想大概两者都是正确的。二选一的问题通常是陷阱,因为哲学很难给出一个非此即彼的答案。所以我就想,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理解的差异?有时我阅读同行的论文,发现他们用了非常多的不该用的“黑话”——艰涩的专业术语。读一些论文,你完全不知道它在说什么。有一种可能是因为我们缺乏必要的阅读积累和对一些专业词汇的理解;但也很有可能是另外一种状况,即写文章的人故弄玄虚,摆弄一些艰涩的词汇。这可能是造成哲学家和普罗大众没法进行良好交流的一个原因。

    毫无疑问,在当代的学院哲学和大众之间存在非常大的鸿沟。但是如何理解这个鸿沟,差异会很大。老一辈的哲学工作者往往会说造成这样一个鸿沟的原因是大众不读书,不愿意思考。我觉得有必要反躬自省一下——作为一个局内人有什么责任,有什么担当,来消弭这个鸿沟。我觉得这个问题绝对不是单方面造成的。我更愿意从自己身上或者说局内人的角度来找这个问题。一方面,这是因为当代的学术分化非常严重。甚至一个哲学研究者,对哲学的各个领域也不是那么了解。研究西方哲学的人如果跟一个逻辑学者聊,可能完全不懂后者在干吗;一个做伦理学的老师读当代的形而上学的东西,也可能看不懂。专业过于细化、分化是当代学术的一个特征,也是通病。所以,我们需要稍微打破一下学术壁垒,才能看到问题的全貌。

    我发现在自然科学那边,各种科幻、科普作家经常参与大众媒体和大众文化的互动。他们写了大量的书,来填补专业研究者跟普罗大众之间的鸿沟,而且做得非常成功。但是为什么没有一个哲学工作者,可以来向大众说一些能够让大众听得懂的哲学呢?这是一个很大的空场。如果有科普的话,为什么会没有“哲普”?甚至很多人文社会科学都可以有这样一种普及。但是这种普及绝对不是说把它的层次降下来,而是说专业研究者抱有良好的意愿和意向,和大众进行很好的互动和交流。其实,哲学问题中有一大部分是来自于社会和经验世界。如果哲学工作者不了解当代社会,尤其是大众心里在想什么东西,这个哲学可能是不接地气,或者说是悬空的哲学——很多问题如果仅仅来自于学科的内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孤芳自赏、自鸣得意的心态。

——摘自相关讲座内容报道






 

点播音频,请在wifi环境下

点击底下左侧的阅读原文

如果长时间不出现播放页面,

可接着点按右上角三个点…,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