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座音频|中国文化的“天鹅之歌”——程乙本校注版《红楼梦》暨《白先勇细说红楼梦》新书论坛

2017-06-16 讲座图书馆

【上图讲座音频】

编号:YP170605



 上图讲座·名家新作系列 

 

中国文化的“天鹅之歌”


——程乙本校注版《红楼梦》暨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新书论坛


白先勇 、金宇澄、孙逊


2017年6月3日  上海图书馆

 凤爪


  演讲花絮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1319cv6gtn&width=500&height=375&auto=0


  演讲选摘


白先勇:

《红楼梦》是我们中国文学最伟大的小说,这没有问题。我觉得还不止这一点,我想这和世界名著来比,如果要我挑五本世界最伟大的小说,在我的阅读范围之内,我一定会包括《红楼梦》,可能我还会把它放在第一名!

《红楼梦》了不起的地方在于架构是二元性的,上面的架构是形而上的神话、预言,下面的架构就是非常写实的架构,这两种结构合二为一。

曹雪芹无形中、无意识中写下这本书,我认为是史诗一般的千古绝唱,哀惋的乾隆盛世的记录。乾隆之后的十九世纪,我们的文化一下子衰落了,整个民族的创造力都往下衰弱了,所以这个时候是最高峰,《红楼梦》在此时成书。我在书里面提到,这好像是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天鹅之歌”。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这本书的文化意义是更加大的,而且超越了时代。

我在台湾教书的时候,把程乙本和庚辰本两个版本对着一起教,所以我就有机会把两个版本仔细对着校了一遍。我对这两个本子的比较,完全是从小说的艺术、美学的观点来比较的,我发现庚辰本有几个问题,一个是人物的个性、形象、命运,跟程乙本有的时候不一样,我就很仔细地比较了一下。

《红楼梦》的语言好处是雅俗共存,雅的地方非常雅,小姐们吟诗作赋非常高雅,俗的地方非常俗,下层的奴仆们讲话很粗鄙,这是非常写实的。虽然有那么多角色,但是每个人讲话都是有个性的。林黛玉是林黛玉,薛宝钗就是薛宝钗,贾母是贾母,刘姥姥是刘姥姥,王熙凤讲话和李纨完全是两回事,每个人的身份都分得很清楚,不会乱来。

红学家都认为后四十回是高鹗续作的,不是曹雪芹的原稿,但是近年来,很多学者就有不同的看法,认为后四十回不是高鹗写的,而是曹雪芹自己写完了这部书,高鹗只是修补、整理这部书。我个人愿意相信后四十回也是曹雪芹写的。

很多人攻击说后四十回写得不好,张爱玲就是这么认为的,她说她一生最遗憾的就是看不到《红楼梦》后四十回,她说一读到后四十回就天昏地暗,我的感觉和她不一样,我觉得读到后四十回就大放光明了。


金宇澄:

我是五十年代的人,《红楼梦》对我的影响和白老师他们这一代是不一样的。有一位很有名的女作家写道,她小时候要看《红楼梦》,她妈妈就把《红楼梦》里面所有香艳的句子用纸贴起来。她就一直就是这样看的《红楼梦》,可能影响到她后面的写作,牵涉到这一方面就不敢描写。

看《红楼梦》,经学家看到义,道学家看到淫,总之我们这一代环境上和白老师他们这一代是完全不同的。


孙逊:

一部伟大的名著可以有不同的版本,供大家一起对比。今天讲座后,大家可以把两个版本一起读,这就太好了。而且,我主张可以看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通行本,再看白老师广西师大的通行本,以这个为线索,再去追求甲戌本、鸡毛本,这样做就更好了。

我非常赞成今天的新书发布会给大家提供了和原来通行本不同的另一个版本。两个版本大同小异,所谓大同,就是人物情节都是一样的,很多小异值得我们研究。大家回去可以把这两个版本放在一起读,一边读一边校勘,然后你就可以写文章了。


  讲座音频

请在wifi环境下播放


方法一:快听音频

长按左侧二维码,

然后选择:

识别图中二维码

如要边听音频边看其它内容,请在识别二维码所转入的播放界面上方点开[···],选择“在浏览器打开”。当播放开始后,切换回微信,就可实现边听边看了。

方法二:

 移至本页底部,点按左侧的<阅读原文>。  

 

注意:为使录音连续播放,请事先在手机的设置中关闭“自动锁定”功能。



非常欢迎您在听完讲座后,把感想或建议通过本页底部的 写留言 发送给我们。


 

 

讲座引言

 

《红楼梦》是众多学者心头之爱,著名台湾作家白先勇也不例外,其毕生研读的心得体会被编撰入新书《细说红楼梦》。曾两度来过上图,刚过80岁生日的白先勇先生此次将带着新书再次莅临上图讲座,带领读者细品《红楼梦》的精妙情节和精彩人物对白,更从这一名著延展开去,漫谈文学、美学、哲学、昆曲的方方面面,织构出一座如梦如幻的“红楼”玉宇。

 

  嘉宾介绍


白先勇,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剧作家。1937年生,广西桂林人,名将白崇禧之子。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文学创作硕士。著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长篇小说《孽子》,散文集《树犹如此》等,重新整理明代汤显祖戏曲《牡丹亭》、高濂《玉簪记》,并撰有父亲白崇禧传记《白崇禧将军身影集》。近年来致力于两岸昆曲复兴与古典名著《红楼梦》的重新解读与推广。


金宇澄,原名金舒舒。上海人。1969年赴黑龙江农场务农。1977年回沪。1988年至今任《上海文学》杂志编辑、副主编,执行主编、编审,著有长篇小说《繁花》,中短篇小说《迷夜》,随笔集《洗牌年代》等。2012年,《繁花》发表于《收获》(长篇专号)2012年秋冬卷。2013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台湾印刻出版单行本。


孙逊,教授、博导,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兼任《文学评论》编委、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等,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后将视阈拓展至东亚汉文小说研究,著有《红楼梦脂评初探》、《明清小说丛稿》、《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越南汉文小说集成》等十余部有影响的专著,并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等权威刊物发表数十篇论文。


 



 

点播音频,请在wifi环境下

点击底下左侧的阅读原文

如果长时间不出现播放页面,

可接着点按右上角三个点…,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