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金 | 老外看中国:跨国公司如何看待中国业务和全球供应矛盾?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金点睛 Author 刘刚 李雨婕等

中金“老外看中国”系列产品,旨在通过追踪全球主要跨国公司在中国区的业务情况,从海外视角透视中国经济和产业近况及未来展望。本文中我们汇总了79家全球主要跨国企业2021年四季度财报中有关中国市场经营、特别是管理层对未来业务的展望情况,归纳为周期、消费、科技等三大类别,汇总分析如下,供投资者参考。四季度以来,国内增长仍偏弱,但稳增长政策推进;相反海外Omicron疫情爆发,供需压力再次放大。跨国公司由于兼具全球视角和中国业务两个维度,因此也成为观察上述两个维度一个较好的切入点[1]。


中国区业绩:周期聚焦碳中和转型,建筑需求回落;消费企业疫情压力犹存,科技企业预计2022年供应链压力或缓解


四季度,跨国企业整体表现小幅下滑,在华业务稳定。整体收入看,基于我们统计的样本计算,四季度上述79家跨国企业整体收入同比增速为16.2%,较三季度18.8%的增速有所下滑,这一趋势与美股四季度整体业绩走势基本一致。2021年全年中国区收入可比口径增长15%聚焦中国业务,对比2021年三季度,四季度业绩有所改善。在上述样本中,4Q21中国区业绩良好的比例从三季度的55%升至73%,消费电子与软件服务表现良好占比达100%,除耐用品家电和零售餐饮酒店外,其他行业良好占比均超50%;表现不佳比例从3Q2120%降至11%,以耐用品家电、零售餐饮酒店、其他制造业等居多。具体来看:

图表:跨国企业整体收入增长情况(季度)


资料来源:Factset,公司财报与业绩电话会整理,中金公司研究部注:基于四季度可比口径样本统计


图表:跨国在华收入增长情况(年度)

资料来源:Factset,公司财报与业绩电话会整理,中金公司研究部注:基于四季度可比口径样本统计


图表:4Q21业绩良好比例从三季度的55%上升至73%


资料来源:Factset,公司财报与业绩电话会整理,中金公司研究部注:基于四季度可比口径样本统计


图表:消费电子与软件服务表现良好占比达100%,除耐用品家电和零售餐饮酒店外,其他行业良好占比均超50%

资料来源:Factset,公司财报与业绩电话会整理,中金公司研究部注:基于四季度可比口径样本统计


► 周期品:关注供给侧和稳增长政策影响、聚焦碳中和转型、但成本压力犹存。上游原材料企业如雪佛龙、费利浦、BP石油和阿克诺贝尔等均在中国“碳中和”政策影响下开始关注中国高质量发展转型,并布局相关业务如充电桩、风电、电气化等。中游制造和机械等如沃尔沃、卡特彼勒和ABB等表示中国区住房建设疲软导致建筑设备业务回落,康明斯表示卡车需求也有所回落。此外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多数企业称成本压力犹存,并有提价动作。


► 消费品:芯片问题持续改善,线上消费强劲,线下受到疫情影响;多企业提价。消费企业重点提及了供应限制造成的成本压力,并多数企业预期可能在2022年下半年有所改善。具体而言,汽车与零部件企业如特斯拉、安波福和福特汽车都有增产计划以应对供应链压力,并且汽车企业多在推进电动化和智能化发展,通用汽车预计芯片短缺2022年持续改善。奢侈品与可选消费如雅诗兰黛、开云集团、LVMH等在中国区业绩继续维持强劲,但称疫情对业绩有一定影响,国际旅游业不会在2022年完全恢复。餐饮、零售和酒店等线下服务业企业如万豪国际、星巴克、希尔顿等受到疫情反复的影响,四季度业绩有所下滑,但多家公司如星巴克、麦当劳和沃尔玛称将继续发展数字化渠道。日用品和食品饮料企业如高露洁、联合利华、泰森食品、保乐力加等均调价应对成本压力。制药企业继续拓展中国区业务,包括医疗器械产品以及医保名录等。


► 科技品:供应约束或在2022下半年改善,云服务业务增长显著。消费电子如三星、苹果等在中国区业绩再创新高,但三星称由于供应限制2022年需求预计下降。半导体企业称中国区需求向好,海力士、应用材料、英飞凌、泛林集团、美光科技、高通均表示供应限制将持续到2022年,下半年预计将逐步改善。软件服务表示云服务业务增长显著,例如微软云服务、领英及Dynamics 365等同比均大幅增长20%以上。


图表:4Q21跨国公司中国区业绩及管理层对中国业务的展望

资料来源:Factset,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展望未来,上述跨国企业展望积极的公司占比为46%,较三季度的45%持平。分行业看,基于疫情缓解和供应链逐步改善的假设,半导体、零售餐饮酒店、奢饰品与可选消费、制药医疗设备等板块中展望积极占比较高。对未来谨慎公司占比升至11%,其中消费电子、化工、工程机械/卡车等持谨慎态度较多。


图表:对未来展望积极的公司占比为46%,与三季度展望积极的公司比例基本持平

资料来源:Factset,公司财报与业绩电话会整理,中金公司研究部注:基于四季度可比口径样本统计


图表:半导体、餐饮零售酒店、奢饰品与可选消费、制药及医疗设备等板块中展望积极占比较高


资料来源:Factset,公司财报与业绩电话会整理,中金公司研究部注:基于四季度可比口径样本统计


焦点问题:供应链扰动预计2022下半年逐步缓解,库存水平分化,下游企业提价应对成本压力


除了中国区业绩外,此次梳理我们也重点聚焦了其他几个在当前环境下较为重要的关键问题,例如供应链矛盾、企业库存管理、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压力。具体来看:


► 供应链:多企业表示紧张局面持续到2022年下半年,上中下游企业均面对供应链紧张带来的负面影响上游行业如艾利丹尼森、自由港称四季度业绩受原材料短缺和运输限制拖累,阿克苏诺贝尔预计供应限制将在2022年中逐步缓解。化工企业如PPG工业和林德集团均面临供应链挑战。中游制造表示供应限制影响集中在半导体短缺,通用、特斯拉、安波福等称芯片短缺等问题在2022年下半年有所缓解下游消费如纺织服装企业耐克表示全球工厂产量已恢复80%,其他日常消费公司表示供应限制将持续到2022下半年。消费电子和半导体企业多数表示供应链问题将在2022年逐步改善,未来需求强劲或供不应求。


图表:供应链问题在上中下游行业中均有提及,预计2022年下半年逐步改善

资料来源:Factset,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 库存:分化明显,下游和产成品缓解普遍缺少库存上游企业如阿克苏诺尔表示原材料库存与半成品之间仍存在不平衡,化工企业如PPG工业表示公司终端库存匮乏。中游制造业如斯凯孚、波音称由于产能不足,当前原材料库存水平较高;汽车零部件企业如福特和沃尔沃均表示当前销售端库存较低下游消费企业如巴宝莉和耐克均表示门店库存供应滞后于消费者需求,食品饮料、耐用品家电和日化公司表示库存水平在逐步改善。科技公司如美光科技和惠普则表示将提高库存目标水平以应对当前的原材料供应限制。


图表:库存水平分化,下游和产成品缓解普遍缺少库存

资料来源:Factset,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 成本:成本压力犹存,多数企业提价应对上游原材料和化工行业如阿克苏诺贝尔、PPG工艺及艾利丹尼森均表示将提高定价以应对成本持续上涨。中游制造业表示成本压力或持续影响2022年上半年,多家企业表示将通过提高定价和提升产能的方式提升2022年利润水平。下游消费业如日用品、食品饮料、零售酒店等公司均表示将在2022年进一步采用灵活的定价策略。


图表:价格压力:成本压力可能持续,下游公司调价应对

资料来源:Factset,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 劳动力:短缺主要集中在周期板块,零售餐饮行业有所改善。周期板块如阿克苏诺贝尔、AO史密斯、PPG工业、福迪威及艾默生电气均表示工厂面临劳动力短缺问题,从而导致旷工率较高;零售餐饮行业呈现复苏势头,万豪国际表示劳动环境正在缓慢改善,星巴克在三季度扩大薪资投资规模后,四季度公司人员周转率趋于稳定。


图表:劳动力:劳动力短缺主要集中在周期板块,零售餐饮行业劳动力短缺正持续修复

资料来源:Factset,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1]如无特别说明,本报告所涉及业绩陈述和未来展望均为上市公司业绩电话会披露材料,均为上市公司管理层观点。


文章来源

本文摘自:2022年3月22日已经发布的《跨国公司如何看待中国业务和全球供应矛盾?》

李雨婕  SAC 执证编号:S0080121040091 SFC CE Ref:BRG9627

刘  刚 CFA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080512030003 SFC CE Ref:AVH867

王汉锋 CFA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080513080002 SFC CE Ref:AND454


法律声明

向上滑动参见完整法律声明及二维码

特别提示

本公众号不是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金公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中金公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订阅者如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解读。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中金公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中金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仅面向中金公司中国内地客户,任何不符合前述条件的订阅者,敬请订阅前自行评估接收订阅内容的适当性。订阅本公众号不构成任何合同或承诺的基础,中金公司不因任何单纯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金公司的客户。

一般声明

本公众号仅是转发中金公司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所载盈利预测、目标价格、评级、估值等观点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中金研究网站(http://research.cicc.com)所载完整报告。

本资料较之中金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有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或价值走势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中金公司可能会发出与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中金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中金公司可能与本资料中提及公司正在建立或争取建立业务关系或服务关系。因此,订阅者应当考虑到中金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资料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与本资料相关的披露信息请访http://research.cicc.com/disclosure_cn,亦可参见近期已发布的关于相关公司的具体研究报告。

本订阅号是由中金公司研究部建立并维护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中所有资料的版权均为中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发表、修改、仿制或引用本订阅号中的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