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丹青有约·第四十五期回顾|中文何谓,中文何为



 第四十五期 回顾



“丹青有约”是什么?




“丹青有约”由浙江大学求是学院丹青学园主办,活动通过邀请名师高人走进一流学习社区,搭建师生交流平台,以午餐沙龙的活动形式拉近师生距离,在开源对话中释疑解惑、在多维对话中迸发灵感、在平等对话中深化情感。



嘉宾主讲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6月2日,浙江大学文学院(筹)院长冯国栋教授与同学们一起探讨中文何谓、中文何为”在洋溢着欢乐与温馨的毕至居里,冯国栋教授与同学们共进午餐,分享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并与同学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

冯国栋教授首先抛出文学院要培养怎样的人才这一问题。冯老师指出,人文学的精髓在于阅读,要敢于读别人不能读的,读别人读不懂的。那么应该怎样去阅读呢?冯老师对比了《春晓》中“夜来风雨声”和“欲知昨夜风”两个不同版本,指出前者侧重视听,后者侧重推理。正如唐诗直白、宋词含蓄,不同的美学风格会带来不同的感受。冯老师鼓励同学们以兴趣为出发点,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通过不断的分析训练,最终达到研究的水平。最后回到中文何谓、何为的问题上,冯老师将中文分为文学、文献和语言三个部分,指出它们对于精神世界物质世界有着重要意义。

冯国栋教授的专业讲述和耐心解答,赢得了同学们经久不息的掌声。



交流互动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本活动设置了同学们向冯国栋教授提问交流的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冯国栋教授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关于文学、精神与历史的关系文学有限性的理解,以及语言能否视为符号系统等问题进行了耐心的解答。活动最后,冯国栋教授赠送了亲笔签名的书籍,表达了对同学们的美好祝愿。

活动结束后,丹青学园专聘副主任钱志大老师代表“丹青有约”活动赠与冯国栋教授相片留念,感谢冯国栋教授的精彩讲座和耐心解答。



师长寄语

桃李之教,如坐春风



追求“惊鸿一瞥”的尖叫,那不是我们的风格。中文系的好看与耐看,必须浸润其间,才能逐渐体会到。


人文学的精髓在阅读。要读别人不能读的,读别人读不懂的。


我们生活在过去的世界,同时也生活在现在的世界。如果没有过去的世界,现实世界不可能存在。


语言和文学,是构筑人类精神世界的物质基础。精神世界离不开语言。





所思所获

对话有约,思想有约



“中文何谓,中文何为。”自我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伊始,这就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在本次丹青有约中,我看到文学从浅层次的阅读到读懂其中的情感,再到探究它与外物的联系;看到了文字构建人类思维的谱系。文学不是追求“惊鸿一瞥”时的尖叫,而是历经岁月沉淀里仍让人回味无穷。而我想我们中文人的责任就在于用感性的思维,用理性的方式,探寻民族的基因,让人们总能看见一丝光亮。

——人文科学试验班2105王亚萍

我认识到了文学区别于其他物质的独特魅力。

——社会科学试验班2124向婷婷

    学习中文是神圣的使命。

——人文科学试验班2115汪靖姗



丹青有约,对话有约,思想有约!

感谢同学们一年的支持和陪伴

金秋九月

我们再赴这彩虹之约!


组织名称|丹青学园职业生涯规划基地

文案|丹青学园职业生涯规划基地

排版|丹青学园职业生涯规划基地

图片|陈骏阳

责任编辑|杨涵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