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香政协:多了清气聚人气,少了官气接地气 | 政协笔记

朱永新 新京报评论 2021-06-20


自“书香政协”读书活动以来,政协“多了清气聚人气,少了官气接地气”,“有话能在政协说、有话敢在政协说,有话会在政协说”。


▲朱永新,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资料图。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文 | 朱永新


3月6日上午9时,在驻地参加共商国是活动。当天这场活动由民进界别组与九三界别组联组进行,全国政协主席汪洋、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武维华、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庆黎、刘新成、邵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联组讨论。


我结合民进中央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的实践,做了题为《全面总结脱贫攻坚民主监督成效,讲好新时代多党合作故事》的发言,谈到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给我们带来的三点启示: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有好故事、也要讲好故事。民主监督大有可为、也要大有作为。民主监督要合力攻坚,也要发挥界别优势。


汪洋主席在我发言结束以后,饶有兴致地提问:民进有多少人参与到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中来?他指出,讲好脱贫攻坚的故事很重要,中国的脱贫攻坚之所以得到国际上的普遍认同,就是因为我们的标准比国际更高,整个过程开放透明。接下来,全国政协对“十四五”规划的执行进行协商式民主监督,也要借鉴民主党派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的好经验。


民进上海市委会副主委胡卫委员就《书香政协要在“香”字上做文章》进行了发言。他结合自己参与“疫情防控读书群”的体会,讲述了读书活动以来,政协“多了清气聚人气,少了官气接地气”,“有话能在政协说、有话敢在政协说,有话会在政协说”的感受。


胡委员还对建设“书香政协”提出了三条建议:一要体现踏实的学风,委员在立足专业的同时,要放眼国家发展大局,学政治理论、时事形势,在历史与现实中读出自信,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清醒立场。二要体现朴实的文风,读书活动同专业结合、向履职聚焦;人云亦云不云,老生常谈不谈;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态度诚恳,意见明确,道理清楚,办法管用。三是体现严谨的作风,把读书和调研结合起来,深入实际掌握第一手材料,用案例、数字说话,形成有血有肉的履职成果。“书香政协,重在久久为功;内化于心,贵在外化于行。以书为媒,与良师益友同行,幸事、乐事、快意事!”


胡卫的发言话音刚落,汪洋主席马上回应:你这个发言,我们闻到“香”味了!针对胡卫提出的建议,汪洋主席也表示深有同感,政协读书群内容丰富,令人目不暇接,经常不得不“忍痛割爱”。他建议能否运用大数据“算法”推荐,帮助委员们寻找到自己需要阅读的材料。


在委员们发言中间和发言之后,汪洋主席不时提问、插话,交流互动。他感慨地说,与委员们交流,本身就是一个调查研究的过程,接地气的过程。“两会真的是能够让人接上地气”。接着,汪洋主席重点就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全面系统学习中共党史的问题做了讲话,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中共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历史中寻找慰籍,而是为了更好地书写历史。


上午10点半左右会议结束,到下午3点,继续在驻地参加民进界别组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报告、预算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下午的讨论由姚爱兴副主席主持,发言一如既往的踊跃热烈,发言预约一个接着一个,很多人还没有发言的机会,我自然也不好意思抢话筒。


无论是上午的联组讨论,还是下午的界别讨论,汪洋主席和刘新成副主席都体现出了共商国是的特点。他们与大家平等交流,拉家常,讲故事,谈笑风生,讲史论今,给我们启发良多,委员们意犹未尽。


下午5点50分出发去全国政协,晚7点在政协机关小礼堂参加政协大会秘书处工作会议。李斌副主席兼秘书长主持审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政治决议(草案)。政治决议是大会的重要文件,每年秘书长会议都要专门讨论。


晚上8点后,才回到驻地,完成专栏文章后,抓紧时间跑步40分钟。一边跑步,一边在手机上听了本组蔡秀军委员发到群里的习近平总书记当天下午在医药卫生界、教育界联组会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总书记强调,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总书记的这番讲话,不仅被委员们连夜学习,也鼓舞了许多一线的工作者,我看到不少教育同仁的信息,都在自发地热烈商议。相信新的一年,强健身体的医药卫生界和强健心灵的教育界,都会有新发展。


□朱永新(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

编辑:何睿   校对:赵琳


推荐阅读:

集市变“汪洋” 摊位被冲走:“擅自开闸放水”当追刑责| 新京报快评

吴孟达去世:“小”配角有“大”人生| 新京报快评

对比家长收入歧视“穷学生”,愧对“教师”二字| 新京报快评

医生自证“用麻药一捂即晕”,科普亦需严谨避免变成教唆 | 新京报快评

高校推“大学先修计划”,当聚焦育才而非招生 | 新京报专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