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颗小桔子带旺了一个村庄的乡村旅游产业

萍乡文旅 2024-04-16

▲点击蓝色「文旅萍乡」,一键轻松关注!



  


在萍乡,说起桔子,很多人首先会想到湘东区的老关仁村。时下正是柑桔采摘季节,老关仁村的柑桔园里,正是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连空气中都是扑鼻的果香味。


走进仁村,你会发现,这个以柑桔闻名的小村庄,不仅柑桔种植面积和效益连年增长,更开启了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成为我市“采摘经济”带火休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又一实例。



老关镇仁村村党总支书记 村委会主任 肖之萍:萍乡的气候和土壤都非常适宜种植柑桔,仁村的土壤更是适合种桔子。我们仁村自上世纪70年代初就开始种桔子,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近年来,柑桔种植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名声越来越响。村里几乎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会种上几棵桔子树,目前仁村的柑桔种植总面积有1000多亩。


硕果压枝迎风笑,柑橘飘香迎客来。仁村的桔子名声在外,不少游客专门开车前来采摘,因此这里的柑桔销售基本不用出村。一些柑桔园主和头脑灵活的村民顺势办起了农家乐,用桔园和村民家养的土鸡、自种的蔬菜瓜果招待游客,生意红红火火。




仁村果园负责人 文㕵:这个桔园有200多亩,里面种植了枇杷、桃子、梨子、石榴,还有桔子、柚子。到目前为止差不多采摘了2万斤左右(桔子),估计还有1万斤。我们还养了鸡、鹅,都是为了方便人家到这里旅游、吃饭,门前有个池塘,方便人家来垂钓。


柑桔产业逐渐成为仁村的一张“名片”。为了让这张名片更加闪亮,老关镇党委政府和仁村村两委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因势利导,大力支持生态种植模式,着力打造“柑桔之乡”品牌。在仁村,规模较大的两个桔子园均为村集体所有,村民承包经营。



老关镇仁村村党总支书记 村委会主任 肖之萍:这个桔子园政府部门投入了50多万元,(支持)乡村振兴产业基地,做了滴灌(系统),抗旱用;建了步梯,方便游客摘桔子。今年把水塔建好后,更是大丰收了。



仁村果园负责人 肖㕵:今年比往年的收成要好一点,因为今年装了这个滴灌,干旱现象就免除了。


一颗小桔子带旺了一个村庄的乡村旅游产业带动了村民增收



仁村桔子园负责人 肖瑶:我们这里除了桔子,还有脐橙、杨梅、柚子。


仁村桔子园负责人 肖桑:这边大多是萍乡的游客,还有湖南的游客,会来采摘,非常热闹。


村民 文叔明:我们就住在附近,在家门口做事,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里,挺方便的。


柑桔产业铺就了致富路,通过发展柑橘产业,仁村的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人居环境全面提升,村里还建起了接待中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让游客既能赏花摘果,还能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体验乡村生活。并引导村民积极参与,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老关镇党委委员 江美玲:这几年老关镇大力支持特色种植产业和文旅融合发展,仁村桔子产业是其中一个典型。目前我们正在打造乡村振兴产业基地,希望仁村桔子这个品牌能真正打响,争取让更多的村民通过特色种植和乡村旅游产业打开致富之门,走上富裕之路。

END


来源:萍乡市新闻传媒中心《乐居萍乡》栏目


往期回顾

引客入萍|香港中国旅游协会考察团一行莅临萍乡考察交流


“鱼和熊掌兼得”,萍乡这个网红村怎么做到的?


当一位农民迷上画画


萍乡文旅惠民卡怎么用?速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