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1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安全与智能化应用研讨会成功召开!


2021年9月27-28日,由中国轨道交通网、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21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安全与智能化应用研讨会”在天津成功召开!




本届会议堪称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行业高质量盛会,重点围绕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如何保障安全与智能化的匹配发展等众多议题,包括浅谈“双碳”条件下地铁供电系统的机遇与挑战、供电系统智能化关键技术探索与实践、智能化新技术应用及展望、智能运维研究和发展等行业热点难点和痛点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本次研讨会由乾瑞传媒、宝瑞传媒承办,并获得了广州白云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山特电子(深圳)有限公司、常州太平洋电力设备(集团)有限公司、烟台金晖铜业有限公司、天津凯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协办。会议邀请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西安、南京、青岛、苏州、无锡、太原、石家庄等多地地铁公司、设计院、科研院所、工程商、设备供应商等200余人参加。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黎锋、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孙静分别担任了27日研讨会上、下午的主持人。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黎锋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 孙静 



开场致辞


中国轨道交通网总经理董双龙、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兴华分别为大会致辞。

中国轨道交通网总经理 董双龙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兴华


主题演讲


9月27日,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安全与智能化应用”主题,共有18位嘉宾进行了相关主题的演讲。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李力鹏:《地铁专用轨回流牵引供电技术》

李力鹏指出现有走行轨回流系统存在钢轨绝缘电阻及杂散电流腐蚀,钢轨纵向电阻及钢轨电位等问题,而专用轨回流牵引供电技术则具备投资较少、节能效果佳、社会效益明显等优势,可以彻底解决杂散电流的问题;避免对地铁内部土建结构的腐蚀;避免对地铁外部结构、油气管道的腐蚀;避免对电力系统的影响;避免了许多因杂散电流带来的问题,减小运营维护的难度;降低回流系统的电阻,减少线路损耗,增加再生能量利用率,使系统更加节能。此外,他还指出,目前,专用轨回流供电系统方案已取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市场效益明显。


广州白云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轨道交通集成项目总监 余龙:《白云电器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智能化关键技术探索与实践》

作为专注电气行业,逐步成长中国电力装备制造行业的重要企业 ,近年来,白云电器在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智能化关键技术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余龙表示,近些年,轨道交通供电设备的智慧运维已成为了行业内的共识与目标,白云电器顺应时势,建设了一套“运行更安全、功能更可靠、维护更高效、全寿命成本更低”的智能供电系统 。该系统包括系统全景数据感知预警(实时监测与大数据分析、故障隔离与处理)、设备健康管理、智慧运维辅助系统等内容。目前,该系统已经在广州地铁八号线北延段、18号线、22号线、七号线西延段,长沙6号线,重庆3号线等线路上得到了全部或部分应用,优势明显。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轨道交通行业总监 魏巍:《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智能化新技术应用及展望》

作为国家能源电力控制保护技术研发(实验)中心,目前,南瑞继保已经形成了包括“智慧供电”、“绿色节能”、“综合管控” 在内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体系,并根据行业需求和自身的技术积累进行了创新和优化。本次会议上,魏巍以 IEC61850 和 IEC61970 规范为基础,重点介绍了“基于IEC61850和IEC61970的智能化供电解决方案”,“地铁能馈首次提出基于IEC61850网络协议的无功综合补偿和能馈融冰方案”等南瑞继保城轨智能化方案,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他强调,未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必然是智慧、环保、高度自动化的系统,这是势不可挡的趋势。


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汇海科技副总经理 陈怀军:《天津地铁供电设备带电检测技术的应用》

 陈怀军介绍,带电检测因其测试方式灵活、方便,可实时获取设备状态,掌握设备状态变化趋势,及时发现设备的潜在性运行隐患等优点,天津地铁于2018年便开始在电气设备检测方面尝试试点推行。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天津地铁在掌握核心技术上坚持发展,已成立专业试验检测中心,掌握35kV等级试验检测、带电检测、电缆测寻等27项核心检测技术,完善修订了整套企标,正创建综合性试验室,针对轨道交通的安全、服务指标及设备设施的关键指标,开展设备运行状态判断及智能化运维阈值收集,判断设备运行状态,绘制设备全生命周期运行曲线,指导设备设施大中修,降低维护成本,构建设备状态评价体系,为智能化运维的构架提供基础数据。目前,根据检测数据,天津地铁计划编制“带电检测案例‘字典’”以及建立“带电检测专家系统”。




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供电分公司运维支持部经理 陈亮:《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智能运维研究和发展》

陈亮主要对上海地铁供电系统智能运维平台进行了介绍,他指出,上海地铁供电智能运维平台总体架构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感知层对供电13大类设备体系实施了12项监测应用场景,通过站内百兆网络和线网千兆组网形式,汇聚至供电智能运维平台中央。通过实践,该智能运维系统可达到解决人工成本控制应用、设备全过程管控应用、超大规模网络化管理能力高效提升的应用等多方面的成果。


山特电子(深圳)有限公司产品总监 杨帆:《领先科技,数字驱动,为轨道交通提供不间断的电力》

作为UPS专家,山特一直坚持高性价比。杨帆介绍,山特 UPS 为智慧轨交提供了适应恶劣环境、安全可靠的稳定性、高效节能运行、便利的维护、智慧监控、售后无忧六大供电保障。其中,山特前瞻性的锂电池方案,可观测关键元件的使用时间,创新的模块化的机房产品,能够准确的保障轨道交通的电力和数据,提高效率,降低维护成本。此外,他还表示,在产品迭代的过程中,山特不断深入洞察行业需求,在研发设计过程中前瞻性地考虑到轨交行业发展的需求,通过不断创新技术提升 UPS 系统的可靠性、灵活性、易管理性,并不断降低 UPS 系统复杂度,为轨交行业及其他工业应用行业实现安全稳定运营提供关键支撑。


常州太平洋电力设备(集团)有限公司经理 霍曙琴:《节能与智能化供电设备的研究与实践》

霍曙琴从“变压器节能的技术路线” 、“智能化产品的技术路线” 、“节能与智能供电设备的工程案例” 、“今后的技术研究方向 ”4个方面对常州太平洋节能技术及智慧方案进行了阐述。她指出,在设备方面,常州太平洋已经实现从传统设备到智能设备的升级,公司智能化的开关柜可实现多功能一体、功能扩展、多通讯协议。智能化的变压器便于运检维护、技术成熟可靠;而在节能技术方面,常州太平洋更是突破磁路连续实现难点,推出非晶合金变压器、卷铁心变压器等产品。此外,她还强调“供电设备智能运维整体解决方案”、“常州天平洋自动化云平台”、“H级敞开式干式自耦变压器”将是公司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研究方向。


深圳地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设备管理部副总经理 谢伟:《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智慧运维解析》

谢伟从数据接口标准体系、多维信息融合共享的信息平台、基于关联规则的综合智能报警机制、数字孪生的监控交互模式、变电所无人运维的系统架构五个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智慧运维进行了解析。他指出智慧信息平台的共享,可实现专业间数据融合互通、专业内数据共享应用,而无人化运维的系统架构则可实现全方位的设备运行状态监测和感知技术以及变电所自动巡检功能。他表示,随着,大数据、云平台技术的应用,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智慧运维必将迎来高速发展阶段。


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鲁玉桐:《北京地铁大兴国际机场线供电技术创新实践》

鲁玉桐主要介绍了大兴国际机场线供电技术创新及实践效果。他指出,大兴机场线系国内首条时速160km市域轨道交通快线,建设工期紧、技术标准高。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大兴机场线便创新的将全贯通式同相供电技术、时速160公里刚性接触网技术、接触网服役状态综合检测监测平台、变电所智能巡检系统等先进技术及方案融入其中,在满足系统供电能力、供电质量、运行方式安全可靠、运维智能化的情况下,大幅节约了工程投资,收获良好效益。


烟台金晖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曹建坤:《铜铬锆合金接触线城市轨道交通应用》

曹建坤表示,当前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线存在磨损严重、寿命短等多重问题。金晖铜业铜铬锆合金接触线对比铜镁合金接触线则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良好的强度(硬度)、良好的耐磨性、优异的抗高温软化性能等诸多优点;通过在北京地铁6号线一期进行6个月的挂网运行,验证了铜铬锆合金接触线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他还指出,目前的研究和试验检测结果表明,金晖铜业所研制的铜铬锆合金接触线在耐磨性和耐烧蚀性能指标上要明显优于铜银合金接触线,实现了的研究目标和任务,为我国轨道交通刚性悬挂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技术积累。


天津凯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工程师 宋金川:《新型轨电位限制装置及其保护控制技术研究》

宋金川表示,轨电位限制装置是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设备,地铁建设的蓬勃发展也对该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从新标准、新需求、新设备、新的保护和控制技术四个方面对“新型轨电位限制装置及保护控制相关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汇报。他指出,凯发电气依据新标准、用户新需求,研发出了更适合市场的新的硬件设备,包括快速大容量接触器、采用新型接触器研发的轨电位限制装置等;更适合市场的新的保护与控制技术,包括“VLD的控制器不采用PLC,改用直流继电保护的软硬件平台”、“基于IEC61850的MMS和GOOSE通讯服务架构”、“基于IEC61850的MMS和GOOSE通讯服务架构”等技术。通过实验测试、对比及实践应用,凯发电气新型轨电位限制装置及其保护控制技术得到了有效印证。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设计部部长 林云志:《轨道交通柔性牵引供电系统简介》

林云志指出,传统电气化铁路因其具有非线性、冲击性(随机性)、三相分布不对称性的特点,牵引供电系统存在诸多不足,如过分相、电能质量、供电能力安全保障、制动能量有效利用等问题。而柔性牵引供电技术能够改善传统电气化铁路和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固有不足,提高供电输送能力,具有安全可靠、控制灵活、节省能源等优点,有利于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接收消纳,具备绿色、低碳、环保等特点。此外,他还对轨道交通“网-源-储-车”协同供能技术进行了重点介绍,指出该技术适用于轨道交通的可再生能源和储能接入的电力变换与互联装备拓扑。


西南交通大学电力工程系副系主任 刘炜:《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钢轨电位和杂散电流问题》

刘炜认为,钢轨电位和杂散电流问题是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顽疾和通病,在我国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尤为突出。他通过对钢轨对地绝缘施工和检测技术、杂散电流相关设备设计问题的探究后,得出结论:应重视建设阶段的钢轨对地绝缘施工质量监管,运营阶段保持轨道环境“干净、干燥”维持较高的钢轨对地电阻值;应制定严格的钢轨电阻电气参数指标要求,并严格执行;排流柜的投入,增加了钢轨电位阳极区的面积,增大杂散电流泄漏;正线和段场之间的咽喉区不应再设置单向导通装置,应该以消弧装置取而代之;钢轨电位过高,导致部分车站钢轨电位限制器频繁动作。该装置复归时,其直流接触器截断电流将产生过电压过程,波及全线车站。产品设计制造时应考虑抑制措施,保护整定时尽量避开装置本身的过电压冲击。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林珊:《绿色变压器在轨道交通的应用》

林珊表示,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下,供电设备如何节能至关重要,从材料端、结构端来研究变压器,提高节能效果,减少碳排放量。她指出,广州地铁设计院牵头开展轨道交通立体卷铁心非晶合金变压器的研究,将高效节能的非晶合金带材与合理的立体卷铁心结构结合起来,项目产品的成功研发,不仅可实现空载损耗的大幅度下降,同时克服了非晶合金变压器噪声大的缺陷。非晶合金立体卷铁心变压器具有低损耗、低噪声、过负荷能力强、体积小及谐波滤除效果好等特点,相比传统变压器更适合城际轨道交通的使用要求。通过挂网运行分析,非晶合金立体卷铁心变压器能大大降低供电系统的自损耗,同时有着明显的节能优势,噪声满足规范要求,尺寸和重量不影响建筑规模及安装,综合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高级工程师 金静:《智慧城轨下西安地铁供电专业智能运维的探索与实践》

金静表示,西安地铁正在构建智慧城轨智能运维综合管理体系,以支撑西安轨道交通智能运维生产管理。在供电系统智能运维方面,计划通过研究制定与运营管理及发展规划相匹配的供电系统智能运维体系标准,结合电力监控系统设备状态监测模块及巡检机器人、分布式监控、环境感知等设备,实现全息感知、智能诊断、全生命周期管理、业务流程管控等功能,协调推进供电系统智能运维顺利实施,指导供电系统智能运维布局建设,保障供电系统运营安全,提高检修效率,降低运维成本。目前该项目正在研究规划和初步实践阶段。此外,她还指出,智慧城轨建设不仅是技术的变革,更应是管理理念的创新,需要在运营组织模式、业务流程方面不断探索更新,唯有如此,智慧城轨的建设才会事半功倍。


天津市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龙赤宇:《浅谈“双碳”条件下地铁供电系统的机遇与挑战》

龙赤宇从“识别‘双碳’的误区”、“传统技术观念的挑战”、“地铁全过程节能的理念”、“机遇与商机”四个方面对双“碳”条件下地铁供电系统如何发展进行了探讨与分析。他认为在“双碳”条件下有利于地铁等公共交通的发展,有利于智能化的发展,有利于高效能产品的推广,有利于供电系统的专业发展,有利于产品的创新。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双碳”的技术路线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双碳”的政策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双碳”不应当成为理想主义。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 靳守杰:《市域快线供电系统新技术探讨》

靳守杰表示,随着国家城市化战略的深入发展,城市及城市圈的规模及空间将越来越大,对市域快线建设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如何建立安全、可靠、经济、绿色的市域快轨交通供电系统将是我们共同面对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研究解决。因此,结合实践案例,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DC3000V电压制式比较适合市域轨道交通,建议同时采用专用回流轨系统,以较好地解决直流供电系统的杂散电流问题;AC 25kV牵引供电系统中,同相供电系统较好地解决了交流牵引供电系统的电能质量、列车过分相、列车制动能量回馈效率,目前系统及装置方案需进一步完善;适应250km/h速度目标值的国产化刚性接触网的应用;牵引供电系统的智能化及其运维管理模式的优化,以进一步提高安全性、降低运营成本。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接触网所所长 皋金龙:《时速160公里刚性接触网的创新应用与提升探讨》

皋金龙表示如何实现自主知识产权的更高速度刚性网系统是目前世界各国轨道交通领域技术竞争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次研讨会上,他从“技术研发背景”、“高速刚性网的技术特征与关键难点”、“大兴机场线的创新技术方案”、“高速刚性网的综合效益”、“更高速度刚性网的提升探讨”五个方面对时速160公里刚性接触网的创新应用与提升做出了深入分析。他认为,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刚性网是快速轨道交通领域技术竞争和示范引领的核心内容之一,研发自主化、匹配国内建设运营水平、制造和施工能力的高速刚性网原创性技术,是我国市域、城际轨道交通技术和装备领域新的引领方向,市域/城际线路建设单位可适时开展高速刚性网的技术示范应用。

座谈讨论


9月28日,针对“供电系统未来设计与发展新思路”、“供电系统安全与智能化应用”、“供电系统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推广”等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相关议题,主办方邀请业内专家,行业同仁,共聚一堂,展开讨论。 本次座谈讨论会由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立天主持。






会场剪影
















至此,为期两天的“2021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安全与智能化应用研讨会”正式画上圆满句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