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市值蒸发1.4万亿!谁导演了港股此轮暴跌?

机叔 港股挖掘机 2018-10-31


在内地人民喜迎国庆7天乐时,香港股市却“毫无征兆”地承受了开市3连跌。


自10月2日开市以来,恒指连跌三日,跌幅达4.19%,市值蒸发1.4万亿。


再经验老到的老司机都始料未及,因为“确实没有什么很明显的利空因素“。


恒指暴跌究竟因为什么?这类情况下该如何操作?还存不存在相对安全的区域?


这是我们今天试图解决的问题。


恒指史上第四次低于道指


首先有必要记录一个现象:恒指又又又又一次低于道指了


接连下跌,直接导致恒指低于道指,于是便创造了有史以来第四次的这种“奇观”。


此前道指3次高于恒指,分别为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美国911事件;2003年香港非典事件。


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机和A股2016年股灾时,恒生指数都稳高过道指。这只能说美股太强,恒指在前期低点还是有支撑的。


而且尽管周四跌467点(1.7%),收报26623点;但盘中曾见26551点,距离破底防线(9月12日低位26219点)只剩300多点。


说白了还是内外围市场不太平


智通财经《港股解盘》栏目曾做过详细的剖析,试摘录如下:


节前市场在一系列利好刺激下走势还比较强劲,节日期间恒指的走势再度回归基本面。出现下跌主要有几个因素——


首先,是欧洲方面不稳定因素成为了市场新的风险点。


近期意大利政府内阁通过了未来3年国家财政增赤预算案,将国家财政赤字调整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4%,超出意大利前任政府所承诺的1.6%目标。欧盟方面对该计划强烈不满,意大利或面临有条件财政制裁的风险。


今年11月将是欧盟审议成员国明年财政预算案的最后期限,意大利政府若拒绝改变财政增赤目标,欧盟或将否决该国财政预算案。届时,意大利与欧盟之间的矛盾危机将会进一步升级。投资者要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


其次,是英国脱欧的纷争升级。


投资者担忧英国保守党大会就首相特雷莎梅脱欧计划的纷争升级。英国首相特雷莎·梅表示,处理爱尔兰边境问题的最佳方式是通过基于契克斯提案的欧盟整体协议,并不反对达成爱尔兰边境的担保协议,只是在协议内容上有分歧。投资者认为当前英国脱欧仍然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恐慌情绪再度冲击欧洲市场,使得英镑下破1.30创近三周新低。以上利空因素导致避险资金再度涌入美元。


第三,便是国内的数据不给力。


中国9月官方制造业PMI50.8,预期51.2,前值51.3。9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8%,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52.0%,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以上数据虽然都在临界点之上,但增速缓表明经济的还处于修复阶段,还没有摆脱现有状态。


再看下油价方面。


10月1日,布伦特原油盘中突破85美元/桶关口,创下2014年10月31日以来的新高点,这已是布伦特油价连续第5个季度上涨,是2007年初以来最长的一个上涨周期。


还有美墨加三国协议。


消息面上,加拿大外长弗里兰和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发表联合声明,美墨加三国达成贸易协议,加拿大将加入替代NAFTA的美墨贸易协定,新协议命名为USMCA(美墨加三国协议)。


此外,11月4日美国对伊朗制裁的正式生效,伊朗供应短缺担忧成为第三季度油价上涨的重要原因。


原油价格的飙升,对于股市上原油能源板块是利好;对于交通运输服务板块来说,则是大利空。很显然,开盘首日(10月2日)的航空股大跌,便与此相关。


当然了,最后就是贸易摩擦,很多人在担心它会升级,这个影响还会更大。不多说了,大家都懂的。


要等美联储完成收水,才可能出现可持续升浪?


目前的市场环境使得机构对香港及内地A股都下调了预期。


渣打发表报告削减香港多项经济预测指标,当中包括将香港今年的GDP增长预测,由原本的3.8%下调至3.6%,以反映贸易摩擦对香港投资市场信心及出口情况的冲击。


摩根大通将中国股票投资评级由增持降至中性。该行分析显示,若贸易情况进一步恶化,明年MSCI中国指数企业盈利料有2.6%负面影响,企业盈利增长料由现时预测的15%放缓至约12.3%,其中能源、科技、工业三大板块将受最大影响。


信里昂环球股票策略师Christopher Wood称,量化紧缩及联储局加息续是全球金融市场最明显的风险,冲击亚洲及新兴市场,美股似乎成为“最后站立的人”。目前亚洲区市场不容乐观,要等美联储完成“收水”,才有可能出现可持续的升浪。


而我们回到盘面的情况看,上涨的品种都是超跌的品种,如燃气类,博彩类。显示主动性买票依然不活跃。


周四港股沽空额增加42.73%至143.83亿元,沽空比率17.93%,为2016年5月13日后新高,盈富基金(02800)沽空额逾10.16亿元,沽空率72.62%。


技术上看,恒指自再度跌穿50天,20天及10天线之后,整个大市已再重蹈反复欲试底之弱态,26219点一旦有失,技术上又再重蹈续寻底之中。


目前主要恒指成份股之平均市盈率已降至10倍左近,而息率也达到了3.8至4%,不少公司频繁回购,反映股份已跌至较低估值。


智通财经认为:


恒指在前期低点还是有支撑的,但目前市场之避险情绪持续升温,资金之入市态度仍较保守,操作上应谨慎从事,关注外围消息面变动,静待A股节后重启。


万绿丛中一点红,哪些“北方人”在安心过节?


今日的《智通港股早知道》认为,港股市场普跌已成事实,探寻原因之外,找找是否有特殊的“扛得住”的票,似乎更有意思。


市场这样下跌,不如趁影响因素少,刷下数据:


本轮反弹港股最高收盘是在9月24日,那么到10月4日收盘,都有哪些港股通股票还能扛得住,尝试看看内部逻辑是什么。


这些股票一共有84只,抛开那些大股东或者一致行动人持股比较高的;最近有特别事件发生的,比如中外运航运;再删除一些个人觉得不合时宜的高PE股。


剩下的一共也就不到20支,这些票如果说找最大的共同点,那就是:


1)绝大多数是国企


2)绝大多数是和基础资源相关,但是偏向于基础资源粗加工


3)在某种程度上,都有垄断且业绩和现金流出现重大改善的预期。比如中国铝业、中石化炼化工程,中海油,中海油服、中通服、深高速等,都是这84只股票中的佼佼者。


若范围放大到跌幅不超过3%,这些股票的特点就更清晰了,就是府要做强的公司,加上少部分香港高息股


退潮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四季度什么最安全,下跌的时候才一览无余。


市场有波动是正常的,能不能在众生恐慌时发现机会,才是少数聪明者应该具备的特质。


建议各位:操作上谨慎,思维上大胆,保护好自己,见机行事。(完)




智通财经-港股挖掘机发表此文,旨在传播更多优质资讯,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
感谢您的关注,让我们一起在大时代积聚能量。



再挖一挖


1.范冰冰税醒了,影视股睡醒了吗

2.冲刺香港IPO的168个小时|一线

3.真正有钱人和真正没钱的上市公司

4.地产股大跌,这个行业拐点降临

5.日本股市重回巅峰,失去的20年呢

@今日话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