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城市可能性 | 理想之城,还能如何进化?

麓湖生态城 麓湖生态城 2024-05-28


我们如何预见一座城市的可能性?


万华20年深耕城市开发所历经的聚变重塑与创新探索,让我们有底气加入这场“没有标准答案”的探讨。去年我们用一整年的时间,通过《城市完成度》系统盘点了“大城已成”的麓湖十年筑城之路。今年我们又将在《城市可能性》的议题下,继续用一年时间展开全新的“思享漫谈”。


既内观“麓系产品”从设计规划、景观生态、空间装饰、商业产业、物业服务等不同角度切入,以「麓系观点」研讨总结万华开发、运造与文化集群三大创新体系对未来城市的启示;又着眼更广阔的世界,「思想聚会与来自国内外不同细分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城市规划、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等方面畅想城市未来。


本期,我们将简要回顾麓湖的新城实践,以此展开未来城市畅想。同时,我们将对话中国城市中心总工程师博士、教授、高级规划师张国华,基于成都与麓湖,聊聊未来城市“人与人才”的机遇及可能。





张国华,中国城市中心总工程师,国土产业交通规划院院长博士、教授、高级规划师。社会兼职主要有:中国城市交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专家、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研究方向包括新空间经济理论和新制度经济理论、“产业·空间·交通”的新型协同规划技术体系、城市群和国家中心城市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综合交通枢纽整体规划设计、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规划、TOD综合发展、智慧城市规划和智慧交通规划、基础设施投融资等新型城镇化领域。




如果我们将探讨城市可能性看作是一场关于创造力的“轮回”,要找到预言未来的“题眼”,首当其冲地便是回望过去。


以麓湖为代表的开发建设,是万华以“极致产品主义”为基石,一场大刀阔斧的新城实践——不只是标准规范的建筑设施、整齐划一的软件配套,也与生活紧密相关、浑然一体,它的定义可以内化成“精神、情感、观念”,也外延至“开放的行动联结和多样化的生活形态”。这成为我们理解“城市可能性”的原点。




霍华德在1898年提出“田园城市”构想,开启英国甚至整个西方世界的新城运动,为“二战”至今的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奠定了重要基础。21世纪以来,建设新城成为解决大城市发展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打破原有发展桎梏的同时,不仅制造着新的城市传奇,同时也将人们梦想中的未来都市带到了现实。随着在全世界范围内新城实践的风起云涌,“新城”一词的外延和内涵不断演绎,反映出人们对理想人居的不懈追求


从英国、美国、日本等先行者的经验来看,新城建设不仅需要从宏观层面通过法制保障和政策安排来施以综合引导和推进,需要从全局视角整体考虑功能培育和资源配置,也需要引入市场机制和建立良好的公共决策机制,提高多元主体的参与度,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协同作用。


始于1990年代中期的中国第一波大规模新城建设,以外延式扩张、资本型增长为核心特征,一度创造了中国高速城镇化时期的增长奇迹。然而,走到第十个年头的时候,粗放型增长主义弊端渐显,盲目无序地扩张、对生态和生活不管不顾,只会让城市在“虚胖”中丧失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甚至沦为“鬼城”,新城规划建设的理念和策略亟需实现重大转型——恰恰在这个时候,具有新时代新城规划建设探索性质的麓湖项目应运而生


 麓湖生态城一期手绘图 ©黄飞


法国哲学家列斐伏尔在代表作《空间的生产》中,第一次提出空间本身也能提供生产、创造价值,他呼吁“为了改变生活,必须改变空间,创造出新的空间形态”。那是2005年,我们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即将做的事,是在创造一种足以改变生活的新的空间形态。


值得一提的是,延续麓山项目的经验,我们一开初就选择了“规划先行”的方式来布局项目开发,即国际最先进的PUD开发模式(Planned Unit Development,计划单元综合开发),PUD不是简单粗暴的复制粘贴、不是资本扩张、不是浅尝辄止,在“慢即是快、少即是多”的开发哲学下,营造“大开放、小封闭“的城市系统,也为后续开发争取更灵活的实施空间,开创了新的建城节奏。



它所蕴含的规模性和长期主义,代表着万华的选择:尽管没有常规可循,充满种种不确定性,即使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亦要走一条系统、完整并且深耕细作的道路,用自己的方式搭建起“人与历史”、“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群体”的全新联系。


2009年11月,麓湖项目正式奠基,占地约8300亩。我们将原生地貌的生态保留与有机重构作为第一原则,让城市功能板块在自然的脉络上生长演绎,是一座以生态资源为基底,聚合居住、产业及休闲配套为一体的未来新城。


 以生态资源为基底,聚合居住、产业及休闲配套为一体的麓湖


一步一个脚印地,一个世界级水城的乌托邦梦想开始成为现实:对麓湖原生浅丘地貌的尊重保护与创新重构,给我们带来了约2400亩水系和约600亩湿地公园的机遇;岸线带状公园以及密集分布的景观节点带给公众全新的沉浸式自然体验和充满互动性的参与方式。


目前正在建设中的三期湖域,我们与更多的景观设计机构携手,创造更丰富、更精彩、更有参与性的自然生态体系。在这里,公园与城市相互渗透、人与自然亲密无间,一个延续水文化传统的城市地标“麓湖水镇”初具雏形。同时,步履不停地,我们跨越江海,在重庆、海南、武汉均已开启异地项目开发,新城的故事还在继续


 麓系生活方式继续浸润在重庆、海南等异地项目的“新城故事”中慢慢生长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我国房地产行业逐渐由增量开发进入存量运营时代,告别过去粗放式增长方式,精细化运营将成为行业主旋律——这本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而作为先行者的万华,已经在这条道路上走了二十年。



据《2022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止2022年底,成都常住人口已达到2126.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1699.1万人,城镇化率为79.89%。


从农业形态到工业先导,再到生态文明,我们的城镇化模式无疑正在进入新的阶段。在以人为"尺度"的建筑景观和人居规划之外,“非标”的麓湖亦为此开创着独特的城市样本。不断活化的文化商业空间和丰富的公共活动,连接起居民日常;以绿色生态为基底,构建起“公园即家,家即公园”的诗意生活;在“全龄友好、宠物友好、创作者友好”等理念驱动下成为一个由所有人共建共创共益的开放型生态城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上世纪70年代,建筑思想家雷姆·库哈斯在《癫狂的纽约:给曼哈顿补写的宣言》中,以“拥挤文化”预见了遍布摩天大楼的大都会都市主义充满“偶发性”和一切潜在可能性的未来,是新世纪以来造城运动最后的“癫狂”;到了21世纪,英国城市规划学者迈克尔·巴蒂又在《创造未来城市》中,从新城市科学角度预告,到本世纪末,世界绝大多数人口都居住在城市,以物理边界划定城市将越来越难。


虽然“城市”的概念也许会消失,但“城市生活”不会。因此,站在依然蓬勃生长与更新的热土之上,我们和所有对城市充满热爱,开放怀抱拥抱变化的人们一样,迫切地追问,我们的城市还将怎样进化?我们的创造是否正代表一种未来城市的可能性?城市生活又需要怎样的未来?


 麓湖水镇设计效果图(仅供参考,最终以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文件为准)


无穷的想象力不会让我们得到千篇一律的答案,但并不阻碍我们大胆猜想——自然与城市形成更为紧密的有机体;全光纤网络加快智慧城市落成,全智能化将重塑我们的生活;生产制造业向生产性服务业转变;以TOD为代表的新型城市空间结构带来高效一体化的用地模式;城市真正关注到每个居住于此的个体,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休闲娱乐等生活体验……总之,我们对未来城市的期待,一定是智慧的、可持续的、宜居的、以人为本的


那么,让我们从这场“城市可能性”的系列对话与漫谈开始,让那些不断探索的好奇心以及对明日之城的无限创想,自由的相遇吧。




晚春的雨淅淅沥沥,喜欢在夜晚悄悄袭来。我们见到张国华教授时,正好在一个有雨的夜晚,地点约在刚开业的麓坊中心B馆。车经由龙骨桥拐进,夜幕之下,那个叫做「光之冠」的艺术装置浮现在建筑群之间的广场上空,成为一个明亮的标志。


这是张国华2023年第一次到成都。此前因为城市规划师和研究员的身份,他最少每两个月就要到访一次。这次他刚刚完成了一天对麓湖生态城的考察。谈及此次的成都之行,他讲,当你进入一座城市时,每一个街区、每一处商业氛围、环境品质乃至每一条慢行道,都反映着它的品位,“而成都,无论老城区,还是天府新区、东部新区,包括这次的目的地麓湖,从大的战略到小的细节,都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天府新区夜景


2012年,天府新区规划落定,麓湖成为新区内优先呈现的生态示范区。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成都视察,正是在天府新区提出“公园城市”这一概念,强调成都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


天府新区成为公园城市的首提地和先行区,而麓湖的发展路径符合政府层面对于城市发展规律的宏观研判。“公园城市”不等于“公园+城市”,而是公园形式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宜;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相融;“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这一走在潮头的现代化城市形态,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传统城市规划理念的升华,是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的新模式


麓湖生态城龙骨桥一隅


正如我们一再提及“人,才是一座城市的核心土壤”,我们相信一座城市应当对人有充分的尊重,这与张国华的研究不谋而合。他指出,新的城市化模式下,“人”才是“职住行”发展的新方向。


那么,“人”为什么重要?


在张国华看来,新的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首先要充分理解城市作为一种高度复杂的经济体带来的三大效应,即基础设施的共享效应、产业链条的匹配效应、知识信息的化学效应。而当城市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又会带来三大法则,即经济增长的超密集法则、基础设施消耗的亚密集法则、交通出行的简单法则。”


● 经济增长的超密集法则,即人口规模每扩大一倍,人均生产效率提高15%至30%。基础设施消耗的亚密集法则,即人口规模每扩大一倍,人均消耗的基础设施成本降低15%。二者一正一反,将达到30%至45%,显然,在相同的时间长度,人口规模更大的城市意味着更加高效的生产效率、成长速度和工资收入。交通出行的简单法则,即在出行成本可以接收的情况下,人们会选择更加快捷的出行方式。


他指出,新一轮的人口抢夺大战中,像成都这样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正在建设都市圈的超大规模经济体,贯彻五大新发展理念,处理好三大效应与三大法则,无疑意味着新的机遇与方向。


刚刚出炉的人口数据显示,成都人口比2021年末增加了7.6万人,增长为0.4%。据《成都统计年鉴2022》,这是2000年以来成都常住人口增量首次跌破10万“门槛”。有人说,成都的人口增量迎来了一个坎儿。但即便如此,在常住人口超2000万的城市中,这座城市的常住人口增量仍然排名第一。图©王勤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为了生活而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好而留在城市。”正如古希腊先哲对城邦的想象,今天的我们也一直探索着“理想之城”的模样。


张国华对此的理解是,一座“理想之城”,要有理想,而不能“理想主义”。他从就业、住房、公共服务、出行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尤其提到了创新对于一座城市的重要性,“是否能建立起一套具有破坏性的创造力,并能生成新想法的体系,是我们城市面临的挑战”。


 张国华在麓湖实地调研


在张国华的研究中,一直强调对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创新型服务产业的人群重点关注。为什么关注创新?或许,我们可以从美国新经济地理学家乔尔·科特金那个关于知识分子的有名论断和Garfield社区的“6%理论”获得一些启发。


乔尔·科特金:“知识分子选择在哪里居住,人类的智慧就在哪里聚集;人类的智慧在哪里聚集,最终人类的财富也会在哪里汇聚”。Garfield社区“6%理论”:一个地区只要吸引6%的创意的人才,人就会源源不断地涌入。


为此,张国华特别分享了他在麓湖麓坊中心偶然看到的有趣见闻。在麓坊中心某新开的店铺,他读到了一则进行员工培训的内容:“和对的人一起工作,而非流程控制他们,我们因而建立起富于创新精神和自律精神,自由和负责的企业文化”。


这句话让他印象深刻,他说,这很难让人不对这里的创新精神产生信心。


 麓湖麓坊中心日常生活场景 


当然,创新是需要空间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阶段,城市的经济发展以商品交换为主导,进入知识文明和生态文明阶段,城市发展的主导功能转变为思想交流与信息交换,从而为创新提供土壤。


谈及此处,张国华提到了“73855定律”,其核心是创新型产业聚合以及线下空间、线下交流能够产生的巨大效应。



就像在剑桥的“下午茶”喝出了60多个诺贝尔奖,华尔街的“硅巷模式”在500米街巷内聚集着全球最顶尖金融从业者。所以,当我们再提到“太古里自由”,成都咖啡馆的爆炸式增长,天府之国茶馆文化的新变时,还能只谈这座城市人们的安逸和休闲,而对其中的创新可能性视而不见吗?



 

 通过A4美术馆、寻麓书馆、天府美食岛等众多业态构建起的多元交流平台,让每个在这里的人都成为了麓客


张国华如此理解在麓湖生长起来的“城市精神”,“一个人一生取得的成就,并非取决于工作8小时之内,更多取决于8个小时之外。”而关于以此延展出的未来,张国华总结道:





当前城市新区还有没有新的发展机会?张国华的回答是肯定的,但前提是破除服务供给的“悬崖”。


在张国华看来,“当一座城市的创新活力与人才的思想交流频率成正相关时,出行距离将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如何缩短出行时间。”同样,就服务均衡而言,“我们应该强调的是以中小学教育和医院为代表的公共服务的均衡”。


 天府新区麓湖小学(上)、麓湖云朵幼儿园实景


他以麓湖为例,位于成都“双机场”相对中间的位置,同时,地处天府新区核心区中心商务区板块,天府大道城市南拓发展轴,是成都都市圈区域驳接的重要节点和形象门户。


 麓湖区域示意图


在这里,我们能看到一体两面的"生态"与"生产关系":比如,十年造湖的“麓湖模式”,一方面实现了良好的水生态,一方面通过各种业态和消费场景的叠加实现生态价值的转化;再比如麓坊中心,以5万平商业+13万平公园的配比形成具备公园城市特色的非标商业。



正如张国华坦言,正是各种优势的叠加,使麓湖成为一个值得让所有人把“8小时之外”“浪费”在此的地方。  


 多样化的生活场景、社群活动与节日营造等,使麓湖不局限于一个房产项目






“通过对抗既有现实来改变,永远不会奏效,想要改变,就建立一个全新的模式,让现有模式变得过时。”美国建筑家、发明家理查德·巴克敏斯特·富勒早早给未来一种锐意革新的可能。即使我们眼中的未来未必如此颠覆,但变化一定永远在发生,正如我们相信不断更新的产品力必然凝聚新的情感和创造,催生新的生命力。


这是在充满“裂变”张力和多元想象力的当下,我们仍然希望在与行业各领域专家不断碰撞和对话的原因。希望将我们的造城实践与经验置于“城市可能性”的“议题皿”中,不断去捕捉和总结那些看不见的“成长性”和“可能性”。相信在这些探讨中,我们会诞生更新的开发思路、价值观念与行动准则。





容策万华营销中心·策划部

撰文 | you成都/有座山文化

新媒体呈现有座山文化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