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腾讯@新新报丨“学生选题意识强,全程自主操作”

我是 新新报NewTimes 2021-12-22


距上周六巴黎恐袭事件已经有四天,除了全球各大平台和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外,也不乏一群中国学生媒体以其独特视角推出跟踪报道。今日,腾讯全媒派公众号约稿汕头大学白净教授,就四所大学的学生媒体对巴黎事件的报道进行呈现与分析,深大新新报平台也在其列。




腾讯全媒派推出的《学界PK业界:巴黎暴恐,中国校媒如何第一时间发出报道?》中提到,深大新新报公众号于11月16日推送了两篇巴黎事件的文章《恐袭,其实离我们并不远》和《13日,深大人在巴黎》,采访了深大在法留学生、深大的法国留学生以及深大部分师生。辜晓进老师表示,此次报道几乎没有老师介入指导,在他提醒之前,学生编辑就已经在跟进这个选题了。





腾讯全媒派微信平台推送的《学界PK业界:巴黎暴恐,中国校媒如何第一时间发出报道?》对新新报巴黎报道的分析


除了深大新新报外,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亦做出了学生视角的优秀巴黎恐袭报道。


南京大学三大媒体平台联动,联系了在法留学的新闻系学生,以报道手记的形式呈现该次事件,并拍摄了大量的图片和视频,得到凤凰网、澎湃新闻、全媒派的转载报道。


中山大学以深度思考为主,推出《巴黎恐袭的背后:2000万欧盟穆斯林何去何从?》、《【深度】全面呈现or克制表达:媒体如何报道恐怖袭击?》等报道。


中国人民大学除了采访在法留学生外,还深入分析了全球各媒体报道重大新闻的趋势,总结了突发事件的报道技巧。


以上三所大学的学生媒体均以不同的视角作出了有深度、有态度的原创报道。我报作为一家发展中的学生媒体,在深度、时效方面还需要向这些学生媒体学习。



报道背后的故事


11月13日,巴黎恐怖袭击事件发生。

11月14日早,新新报编辑部微信群沸腾起来,主编组建编辑小组策划本次突发新闻。

11月14日晚,新新报联系到目前唯一在法留学的深大学生黄宇翔。


由于深大在法留学生有限,新新报为此还采访了其他去过或想去巴黎的深大学生。全编辑部的记者都在朋友圈里求助,广泛搜罗采访对象,为本次报道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比较有趣的是,本报在联系深大的法国留学生时,遇到了交流上的困难。陈旖开玩笑称:“采访用光了全编辑部的英语脑细胞。”


截至11月14日晚,所有采访已全部完成。11月15日中午,记者陈旖、符丽娜开始写稿。11月16日凌晨,本次报道最终在新媒体平台上推出。



第60期新新报延伸版


突发新闻通常是一家媒体反应能力的重要表现。随着新新报的成长,我们越来越善于感知到突发事件中的“深大价值”,主动凑上去做新闻。此次对巴黎恐袭事件的新闻策划,是我们学生记者主动提出的议题。这让我们意识到,做媒体应当是社会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


感谢新新报读者对我们这次巴黎事件报道的支持与对报道错误的宽容,下一次我们会向你们呈现出更有深度的突发事件报道。


PS:11月20日(本周五),60期新新报新鲜出炉,敬请关注!



版式编辑 梁嘉慧






点击链接,查看新新报近期热门文章:


《13日,深大人在巴黎》


《在深大,我为什么没有奖学金?》


《新新报丨南区铁门,要安全还是要便捷》



— 学生立场 时代潮流 —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