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风景园林》2019年专题征稿启动

《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杂志 2022-12-07

2019专题征稿 

2019 Specials Call for Papers

金秋渐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名单已经出炉,各大高校也迎来了开学季,在广大研究人员们开始了新一轮拼搏的同时,《风景园林》也已经着手于明年选题的筹备工作。

得益于本刊众多特约编辑的贡献,现确定2019年13个专题。专题顺序有先后,会根据到稿情况微调。

专题约稿不限于论文,包括相关作品。欢迎广大作者及读者围绕专题投稿(投稿时可注明专题投稿)、推荐撰稿人,或提出宝贵意见。

望辛勤工作的研究者们关注2019年的选题内容,《风景园林》期待与您互动,呈现更高质量的期刊内容。

专题名称 

Specials Issues

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

National Parks and Protected Areas


环境体验与自然教育

Environmental Experience and Natural Education


风景园林信息技术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

Ecological Wisdom and Ecological Practical Research


城市中的荒野

Urban Wilderness


公共空间更新与社区营造

Public Space Renewal and Community Building

 

三角洲城市韧性演进

Adaptive Urban Transformation in Deltas


乡村景观的演变

Evolution of Rural Landscape


文化线路遗产

Cultural Routes


历史名园和造园名家

Famous Gardens and Garden Designers in the History


设计思维·设计方法·设计研究

Design Thinking·Design Methods· Design Research


国土景观中的人文自然系统

Human Nature System in National Landscape


山地风景道

Mountain Scenic Roads


专题阐述

Special Description

 为便于广大作者更好地针对专题投稿,特邀请组稿人对各专题进行深入阐述,明确专题内涵外延。 

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

National Parks and Protected Areas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成为十九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迫切需求。伴随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政府机构改革等一系列重要举措,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建设的任务日益明晰,而对相关研究的需求也日益急迫。风景园林学科在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研究方面具有深厚积淀,同时也需要以此为契机,探索新时代风景园林遗产保护的方向、路径与方法,并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风景园林智慧。本主题围绕如何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如何建立中国国家公园制度展开讨论。包括以下3个方面:(1)中国国家公园的基本原则和本质特征,在借鉴国际经验和解决中国问题的基础上,讨论中国国家公园的基本原则和本质特征,如国家代表性、原真性、完整性等;(2)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统一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管理制度、多规合一等前置条件和政策背景下,如何构建中国国家公园规划体系,调整中国各类自然保护地规划制度;(3)在“最严格保护”的要求下,如何提出符合中国国情、解决中国自然保护地问题又适用国际通用规则的中国国家公园保护管理政策,以实现科学意义上最严格的保护。

环境体验与自然教育

Environmental Experience and Natural Education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趋凸显,在城市化日益割裂了城市人与自然环境的联系的背景下,已被边缘化、破碎化的环境教育又逐渐被大众所重视。环境体验与自然教育(Natural Education)理念在国内悄然兴起,从乡村到城市、从自然环境到人工绿地,形式多样的空间载体实践与户外教育活动异彩纷呈。现有环境体验和自然教育多在博物学教育的大框架上,融入更多个人情感的体验与深化:其一,倡导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仔细体察周遭环境,感受大自然的奥义,从而自发行程欣赏自然、尊重生命的自然审美,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活价值观,从而自然教育增加公众对生活环境的认同和归属感;其二,注重于从环境中获得信息、情感和审美的过程,亦是多感官共同参与的综合体验活动,从行为和感知上都具有积极性和动态性。

无论是从卢梭所倡导的自然教育还是后来的《第比利斯宣言》所倡导的环境教育,其本质都聚焦于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实现培养“自然人”的目的。两者从一开始出发,就与风景园林设计紧密相关,国外有着大量较为完善的教学理念及教学体系及与之配套不同类型的场地设计实践,多聚焦于通过空间不同要素教育教法的引导,从环境中通过充分客体感知、情感及行为反馈获得对自然事物、现象及过程认知和审美的过程。我国历来重视的环境“教化作用”引导自然审美观的形成,在当下时代背景下,环境体验及自然教育的体验认知顺应了传统和社会的双重需求,但在已有实践中对其类型和范围的界定相对模糊发散,亟待从理念、规划、设计、管理等不同层面对它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系统的思考,通过对所面向对象、教育活动内容及教育活动开展形式进行深入探讨,深入思考基于自然环境的不同类型、方向教育体系营建,特别是探索城市绿地的教育功能的拓展提升,以期为自然教育理念在当下中国社会背景下的发展方向及实现途径提供一定的借鉴。

风景园林信息技术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技术包括感测技术、通信技术、分析处理技术、控制技术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的采集、处理、共享和互操作在风景园林实践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善了风景园林保护、规划、设计、建造、管理的工具和方法,而且带了前所未有的能力,开辟了新的风景园林技术发展领域。

感测技术包括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航测技术、激光雷达测量技术等,为不同尺度的风景园林实践提供了信息获取手段,是信息技术应用的支撑条件;通信技术包括网络技术、无线电通信、多媒体通信等,是数据获取和传输的基础条件,为传感器、物联网技术与风景园林实践的结合提供了可能性;分析处理技术包括计算机数据库管理、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AD)、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是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结合最为紧密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日常工作无法缺少的工具手段;控制技术,如三维机械控制,开始在机器人建造、自动化施工等领域逐渐展开应用。

目前,风景园林信息化技术应用逐渐从以计算机为支撑的CAD、3S(RS、GIS、GPS)逐渐向以网络和通信为支撑的物联网、大数据、智慧城市等方向拓展。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快速发展,以计算机为支撑的信息技术应用同时也在发生质变,例如室外环境的仿真模拟等应用开始逐渐发展。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面前,风景园林信息技术应用是行业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必须深入研究的时代课题,也是风景园林实践一举摆脱技术水平低下、科学依据匮乏之不利现状的契机。

本专题主要探讨以下方面技术在风景园林实践中应用的经验、理论、方法、技术、标准等内容:

(1)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航测技术、激光雷达测量技术等感测技术;(2)传感器、物联网、信令数据分析等通信技术;(3)在规划设计实际项目中应用的CAD、BIM、GIS等计算机数据库管理和辅助设计技术,以及其他参数化设计技术;(4)三维机械控制、机器人建造等控制技术;(5)其他与风景园林实践相关的信息化技术。

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

Ecological Wisdom and Ecological Practical Research

生态智慧是指在特定的环境和时间和特定的人群一起做正确的事情的正确方式(Schwartz B. & Sharpe K.,2010)。它蕴含着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和因事制宜。生态实践智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和积累。风景园林是一个与生态实践不可分割的学科,自古及今风景园林都践行着生态实践,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富有生态实践智慧的成功案例。专辑将以学术论文为主,聚焦在生态实践智慧的原理、案例、评析和绩效等多个研究领域。

城市中的荒野

Urban Wilderness

在城市的迅速更新和扩张过程中,城市及周边大量呈现出自然面貌的荒野地或被彻底开发用于城市建设,或进行大规模的“美化”,改造为公园绿地。城市中能够按照自然本身的进程进行演变的土地日益减少,城市中的荒野景象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近年来荒野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潜在价值逐渐被环境学、生态学、地理学等领域的学者所关注,荒野对于城市的特殊意义也在各项研究中逐渐显现。作为一种景观类型,荒野不仅是城市中脆弱而有价值的自然资源,同时对于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生物多样性、美学和历史文化的价值也具有特殊意义。然而如今我国公众乃至城市决策者对荒野认知不足,许多人在观念上认为荒野的环境影响城市的风貌,管理上也存在一定困难,所以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荒野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因此,荒野在城市中的价值和利用方式是风景园林学科在当下时代必须思考的命题。

 公共空间更新与社区营造

Public Space Renewal and Community Building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背景的变化,城市物质环境与社会网络进入了缓慢、谨慎的更新阶段,以公众参与为基础、微小社区空间和公共空间设施为改造对象的局部更新方式,成为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建成城市空间品质的新方式。本专题主要包含3方面:(1)公共空间和社区环境建设方面的研究:强调采用小规模公共空间社区更新的优越性;认为“以小为美”和“有机拼贴”的城市社区才有活力;探讨小规模的商业和文化设施的培育和运营;(2)社区原真性方面的研究:强调社区更新应当注意保护与发展社区文化,通过结合原住民的日常生活,保障社区物质环境和居民生活的真实性,避免社区改造的士绅化;(3)社区共治方面的研究:通过研究社区和社群的结构、关联度和相互之间的组织协作模式,探讨多元主体参与规划的方式以及相关利益分配之间的关系,由此提出基于社区居民共治的社区营建方法。

 三角洲城市韧性演进

Adaptive Urban Transformation in Deltas

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邻近海岸的三角洲地区成为城市巨型城市的集聚地带。城市三角洲的人口密集程度高,并在世界生态系统以及全球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这些地区的生态系统处于极端脆弱地带并面临多种程度的威胁。为确保城市三角洲这一复杂社会生态巨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系统地制定能够应对与抵御多种威胁的新策略,以适应气候变化的威胁和降低城市发展的风险性。

乡村景观的演变

Evolution of Rural Landscape

在数千年的农业文明的发展历程中,经过世代的营造、积淀,逐渐形成了乡村地区和谐优美的空间整体,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具有文化、历史和生态的价值:乡村景观的传统风貌与空间肌理表达了地形地貌、河流水系、自然植被等自然环境特征,以及聚落景观、农业景观、社会结构、乡风民俗等人文特色。但从全球范围来看,进入20世纪,快速的城市化、工业化和全球化使得乡村地区的景观面貌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乡村地区的土地利用模式和功能组成。

只有充分理解乡村景观的形成演变过程及其背后的原因,描述、分析、理解和揭示历史上和当今乡村景观在土地利用、文化价值、生态环境、功能组成等方面的变化,才能有效管理乡村景观,保护、恢复、维护和提升乡村景观特征,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本期专题拟征集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等学科对乡村景观的最新研究成果,科学地剖析乡村景观的演变。

文化线路遗产

Cultural Routes

文化线路遗产代表了人们的迁徙和流动,代表了一定时间内国家和地区之间人们的交往,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该专题拟发掘世界历史上区域之间的重要文化线路,以及讨论在新的时代背景如乡村振兴的需求下,文化线路遗产保护和当代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

历史名园和造园名家

Famous Gardens and Garden Designers in the History

园林的营造始终与园林背后的人物密切相关。中国早期的园林主要与园主相联系,如王维辋川别业、白居易履道里园、司马光独乐园;明清以来则更多地与造园家联系起来,如张南阳豫园、张南垣乐郊园、周廷策止园、戈裕良环秀山庄等。园主和造园家的思想、阅历和技艺,对园林具有深刻的影响。对于西方园林来说,也存在同样的现象。早期的古代园林与宗教、农业产生联系;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大量的别墅庄园与园主、造园者的联系愈发紧密;到法国古典主义时期,造园家勒诺特(André Le Nôtre)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到英国自然风景园时期,许多园林更是在不同阶段由多名造园家进行改造,例如威廉·肯特(William Kent)、兰斯洛特·布朗(Lancelot Brown)等都对斯陀园(Stowe Park)进行过设计。

本专题将历史名园与园林背后的人物联系起来展开研究,分析设计者在造园过程中的作用,探讨造园技艺的传播和传承,以期对园林与园林背后的人物间的关联有更深入的认识。

设计思维·设计方法·设计研究

Design Thinking·Design Methods· Design Research

风景园林设计知识的默会性特征、设计师思维的主观性,决定了设计过程本身无法被科学公式主导,也不能够完全遵从实证主义传统。设计理论具有一定的“抗解性”与“多元性”,现当代不断涌现出具有批判性、思辨性、开放性的设计思想及方法论成果。这一专题致力于引介现当代风景园林设计理论及方法论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1)现当代风景园林设计理论和方法论的发展:国内外不同时代与社会背景下产生的相关设计理论研究,以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师观点及作品研究;(2)其他学科知识影响下产生的风景园林设计思潮及设计术语研究,包括哲学、艺术、美学、现象学、图像学、材料学、符号学、类型学、文化地理学对当代风景园林设计理论的影响,等等;(3)风景园林设计思维及方法路径建立的相关研究:关注设计过程本身及其表达,研究风景园林的物质载体及空间表征的不同方式。

国土景观中的人文自然系统

Human Nature System in National Landscape

本专题中的人文自然系统包含了2层含义,首先是文化的本义即在土地上耕种,农业成为人文系统的母体。自然环境通过人类的改造,成为饱含人文气息的景观系统;其次,文化是人们塑造其社会环境的方式,即生存在自然界和组织社会的方式。我国广袤的国土,多元化的自然景观和由此孕育的农业具有极大的多元性,人们的人居物质环境及社会组织方式也具有多姿多彩的丰富性。本专题探讨国土景观中人工干预自然的不同方式,其整体风貌与空间肌理表达了地形地貌、河流水系、自然植被等自然环境特征,以及叠加于上的水利系统、农业体系和聚落系统等文化特色,并产生相应的社会生活准则,由此形成的不断演变和适应的人文自然系统。

山地风景道

Mountain Scenic Roads

道路是一种形塑人居环境的空间格局和社会行为的重要景观要素,其在山地特殊条件下更生动地体现出人与自然的紧密互动。当代城市的人口增长和平地短缺使山地成为新的发展空间,对可达性和安全性的需求导致不少山地道路被废弃、改造、取代或切断,其周边环境的生态和文化特征也随之发生剧烈变化。研究这些山地道路景观的形成和演化机制,不仅对于理解当代城市不可或缺,也对面向未来的国土规划至关重要。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各类道路与山地环境的关系日渐为学界所关注,目前相关研究侧重四个方面:第一种角度关注道路对山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第二种角度侧重道路对山区经济社会的影响,第三种角度研究道路对山地风景的视觉影响,第四种角度是道路与山地遗产资源之间的关系。就风景园林领域而言,山地道路往往与风景道、绿道、景观基础设施、文化景观遗产等概念相互关联。本专题致力于引介此类研究成果,为我国风景园林学科和行业发展提供参考。

如何成为《风景园林》作者

为了加快收稿审稿进度、更便捷地与广大读者交流互动,2018年本刊已全面启用《风景园林》杂志网站(www.lalavision.com)及稿件处理系统,诚邀各位作者投稿使用。详情请点击“阅读全文”了解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