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1.17】说说上海,说说上海人

2017-11-17 馒头大师 馒头说

今天是2017年11月17日


这是馒头说第 203 篇文章


前两天说要来武汉签售


好几位可能是新关注的读者在后台留言:什么时候来上海?


看的我都笑了:


我就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啊


而且签售第一站就是上海


借着今天这个时间节点


就和大家随便聊聊


我们上海


以及我们上海人吧





【今日由头】

1843年11月17日

上海开埠





1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人说起上海人,自然而然会和一个词划上一个等号:“排外”。

 

与之相对应的一句话,叫做:“你们往上数三代,有几个上海人?”

 

后面这句话,倒也真是没错。

 

我的爷爷和奶奶,外公和外婆,当年都是从江苏来到上海的,属于那个时代的“新上海人”。虽然我的父母都出生在上海,但到了我这辈,确实还没离开“三辈”的圈子。

 

但这也可能正是上海这座城市的最大特色:移民城市。

 

上海刚开埠的时候,别说江苏省的经济中心,连松江府的经济中心都算不上——当然,也不算小渔村——当时上海的人口大概20万左右,在全国所有城市中排在第十二。


但到了1919年,上海就以240万人口的规模,成为中国第一大城市了。

 

为什么呢?

 

说起来挺有意思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上海不排外。

 

作为《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的城市之一,上海原来其实远不及广州或福州有吸引力,但广州作为岭南的经济中心,福州作为福建的经济中心,对当时的外国人都相当排斥,不让英国人进城——考虑到那时的民族情结,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

 

不过,当时的上海却对那些高鼻子蓝眼睛的洋人充满了好奇,是允许英国人在城内建立领馆的(广州直到1859年才允许英国人在城内建立领馆)。外国人在上海站稳脚跟之后,很快发现这个城市的人明显和其他地方的人不太一样:他们不算热情,但也不抵制,凡是先进的东西,他们都乐于接受,只要是能够做生意获利的事情,他们都乐于合作。


有意思的一件事是,英国领事巴富尔发现,为什么到英领馆门外围观的上海老百姓一天比一天多,仔细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有人在不远处售卖“围观门票”——上海人把他们当奇珍异兽一样参观。气得巴富尔自己主动把领馆搬到县城外去了。

 

可能有些人会嗤之以鼻:这难道不是标准的“崇洋媚外”?但我个人觉得倒还真的不是。在真正的抵御异族欺凌和侵略时,从近代到现代,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上海涌现出来的人物和事迹不胜枚举,如果要写,这篇推送全用来写估计都写不完。


1842年时描绘上海景象的画。必须承认的是:上海处长江入海口,地接江浙富庶地区,地理优势也是她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可能也会有人说:“排外”指的是对国内其他地方人的歧视。

 

这个有吗?我觉得,有。虽然从小到大,我自己以及身边的人从来没有对外地人有排斥感,但我相信,“排外”可能在每个大城市的本土族群中都或多或少存在,而上海,肯定也是有的,甚至是让外地人感受特别强烈。

 

这背后的原因也挺复杂的,这篇文章肯定也说不清。但我想说的是,时代发展到今天,所谓的“排外”早就不应该是上海的标签了,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表现是:


一个上海人如果表现出一种看不起外地人的情绪,他自己是会受到包括其他上海人在内的人的鄙视的。


为什么?因为如果别人的能力或境遇强过你,你看不起人家,说明你的水品太差;如果别人的能力或境遇不如你,你看不起人家,说明你的素质太差。

 

上海是一个承认能力的地方——这点我后面会说到。

 

所以,反过来也是一样:


如果时至今日,你依旧觉得上海是座排外的城市的话,作为你自己,我觉得其实可能有需要反思一下的地方。

 

2

 

上海之所以能从开埠后迅速发展,可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安全。

 

我记得我读初中的时候,每年都和一些要好同学有一个固定活动:国庆节骑自行车去外滩看灯。每次我们这些十几岁的孩子,一人一辆自行车,骑到外滩看完灯,再一路聊天一路玩,回家都要凌晨2、3点钟了。

 

但我们的家长丝毫不担心,因为他们觉得我们在上海,很安全。

 

“安全”,是很多“新上海人”和外地游客对上海的一个比较多的评价。其实,这也是从上海开埠以来,一脉传承下来的。

 

近代以来,中国大地上的战火就连绵不绝,但上海一直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的状态,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哪怕中日双方全力绞杀的“淞沪会战”,但双方都心照不宣(当时日军也不敢进攻租界),而解放战争中进攻上海的战役,中共更是明令不允许使用重炮损毁上海分毫。

 

从近代来看,上海虽然占有交通地理之优势,但其他优势并不突出,为何会成为中外工商业扎堆之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上海每每能免于炮火侵扰,成为一块安全之地。

 

这种长期以来树立起来的“安全”标签,给一代又一代人心理上不断加深印象,对上海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时至今日,战火虽然早已不存在,但上海的治安不敢说全国第一,但完全可以说是全国一流的。对这样一座数千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而言,确实不容易。

 

3

 

当然,企业愿意聚集到上海,我个人认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四个字:“契约精神”。

 

上海是中国第一个有律师业务的城市,也是一个讲规则的地方,这是我最喜欢她的一点。

 

我曾经用麻将举过一个例子。

 

在全国诸多的麻将流派中,“上海麻将”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品种——它不如闽南一带的麻将那么复杂精细,也不如四川麻将那样简单血性,但它有一个很有趣的规则,叫做“包”。

 

什么叫“包”?就是如果你被下家连“吃”三口,或者被任何一家连“碰”三口,那么你们双方之间就产生了一种叫“包”的契约关系,或者叫“包了”:


如果这一把,你点炮给对方,那你就需要付给对方两倍的钱;


如果你抓了作为第三方的另两家中的一家的“炮”,那么和你产生“包”的关系的那家虽然没点炮,但也要赔付你一份钱;


如果你自摸,那就发达了:和你产生契约关系的那家要独自付五倍的钱,其余两家不需要出一分钱。


这种关系是相互捆绑的,对方如果点炮或自摸,你是一样的操作。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想,首先是为了防止四人中有两人暗自串通作弊,互相喂牌;其次是防止有人是真心打不来,祸害其他两家。

 

这种麻将规则,大概只有上海人想的出来,因为这背后就是一种“权责分明”的契约关系。

 

所以,和上海人谈生意,很少能碰到一杯酒下肚(或根本不用喝酒),就拍胸脯称兄道弟,豪言小事一桩的。上海人一般看上去不卑不亢,甚至会让人觉得有些冷淡,但他们不答应的事,就是不答应,答应的事,就一定会做到——我不会占你便宜,但你也别占我便宜。


上海人认真且精细,所以在那个年代,“上海制造”是全国范围内的一个标杆,随便报一报,就是一串耳熟能详的品牌:永久牌与凤凰牌自行车、上海牌手表、大白兔奶糖、蝴蝶牌缝纫机、红灯牌收音机、牛头牌弹子门锁、三枪牌棉毛衫裤……

 

“契约精神”的另一种表现,就是认规则,认能力,不认人情。

 

以前我出差到外地,很诧异有外地朋友说去政府职能部门办一件对方的份内之事,也要递烟赔笑,乃至要托熟人,这在上海真的是比较难想象的——一般来说,这类职能部门办事,该怎么就怎么,说好几个工作日就几个工作日,如果有态度不佳或者延误,直接可以投诉。

 

也有朋友中是“新上海人”的和我叹苦经:老家亲戚托过来,让他孩子进自己供职的公司。亲戚认为他是公司的高管,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甚至连面试都别要。我那个朋友一脸苦笑:“完全没法和他们解释上海是怎么样的一个地方。”

 

我不能说上海是一个绝对没有人情世故乃至开后门的地方,但相对来说,我觉得在全国范围内算是一个讲规则的地方。


尤其是,这座城市是一个承认能力的地方:你有能力,就会有平台,有机会,有上升通道,这和你爸妈是谁没有什么关系。

 

当然,讲规则或追求安全,也使得上海人中喜欢冒险的人不多,会有很多中产阶级,但很少会有超级富豪诞生。所以,上海也一直不是创业者眼中的首选之地。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性格和风貌,这是强拗不过来的。

 

4

 

拜沈阳人巩汉林老师的表演所赐,“上海小男人”的形象在全国深入人心。

 

伴随的往往还有一句:“上海人?呵呵,精明不聪明”。

 

有时候,上海人还真没什么好争辩的,所谓“半两粮票”,“假领头”这种东西,都是上海人发明的,说你上海人“抠门”,“死要面子”,你难道不服气吗?


可能很多90后是不知道“假领头”是什么东西了。简单来说,就是当年上海人承担不起一天换一件衬衫的花费,但还是希望觉得体面一些,所以就有这种只有“领子”的便宜“衬衫”卖,穿在绒线衫里,外人是看不出来的。 


但说真的,我觉得挺自豪的。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上海人虽然顶着一个“我们大上海”的光环,但自己的日子过得如何,自己知道。在中国整个计划经济时代,上海以全国1/1500的土地、1/100的人口,上缴了占全国1/6的财政收入,而作为地方财政的支出呢?只占到全国的1/60。

 

所以,一言以蔽之,那时候上海人自己确实也穷啊!(所以我觉得这也是造成那个时代部分上海人歧视外地人的原因:歧视别人的人,大抵是自己也不富足,而需要借歧视证明什么)

 

所以我非但不鄙视,还很尊敬那个时代的很多上海人,他们生活虽然清苦,但从没有放弃生活的乐趣,生活的尊严,生活的追求。

 

作为“抠门”这个标签的衍生品,是“上海小男人”的不“爷们”。

 

比如,在上海,如果公交车 44 34515 44 15287 0 0 3306 0 0:00:10 0:00:04 0:00:06 3306或地铁里两个男人吵起来,吵10分钟都不会动拳头——这一直被很多北方男人耻笑。但我觉得这挺好的,吵架固然不能证明风度和文明程度,但打架更不能。

 

可惜的是,现在这种吵架也很少看到了,两个上海人如果在公共场合因为一件什么事吵上几句,自己都会不好意思。如果你能先闭嘴乃至主动打招呼抱歉,在周围人眼里其实是一种有风度的表现,是胜利者的姿态。

 

还有一个就是“上海男人怕老婆”,包括在家会烧饭,会给老婆洗衣服,工资卡会交给老婆。至于这一点嘛,我就不多说了,这事情是好是坏,问问女同胞就行了。

 

另外还想说一个的就是,“上海男人不能喝酒”。哈哈哈!这个我想我还是有点发言权的。别的不说了,我有个山东的记者朋友,前段时间写了篇文章,截个图吧:


以后有机会,我写篇当年和全国各地记者喝酒的各种段子和故事,不好看不要钱~


所以,以前曾流行一种说法:


对一个上海人说“你一点也不像上海人”,是对他的最高评价。

 

曾经有很多人对我说过这句话,那时也觉得没什么。但如果现在,还有人对我说这句话,我心里就会默默一笑:

 

对不起,说明你从没去过上海,或者根本就不了解上海。

 

 

5

 

我曾看到有人评价:上海是一座冷漠的城市。

 

我不是很认同。确实,作为任何一个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都很容易给人留下一种“来去匆匆,缺乏温暖”的印象。

 

但上海可能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

 

我记得1998年洪灾的那年,有一家安徽人一家五口到了我们小区,就在小区门口的垃圾站门口搭了个棚子。很快,棚子里就堆满了东西:被褥,衣物,食物,小孩的零食、玩具和书,都是小区里那些邻居们送过来的。那位安徽的大娘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把一个豁边的碗用袖口擦了擦,倒了一碗白开水请人喝水,一位上海爷叔端起碗就喝(我想他肯定不渴),那一幕镜头我至今记得。

 

上海开埠以来,历次战乱,上海都是难民涌入的主要目的地,而上海也每次都会开设多个难民点,接纳来自各方的同胞,例如1946年苏北水灾,上海在半年内就接纳难民8万人,提供安置点和各类生活必需品。

 

至于二战期间上海接纳犹太难民的故事,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上海市民用竹竿挑着食物送进犹太人隔离区的镜头,当初感动过无数人。二战期间避难在上海的2.5万犹太人,除了生老病死,全部幸存。

 

从历年的统计来看,上海人的慈善募捐,一直都位于全国前三位置。

 

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上海人那种淡淡的,却又蕴含无限力量的温暖。

 

2010年11月15日,上海胶州路的一栋高层起火,大火烧掉了整幢大楼,58人遇难,是为震惊全国的“1115特大火灾”。

 

从第二天起,被大火烧焦的高楼下,就开始出现了上海市民自发摆放的鲜花和纸鹤,没有号召,没有组织,很多市民都是路过,乃至特地去送上一束花。

 

11月21日,是事故发生的第七天,也是民间传统的“头七”。那一天,依旧是没有任何组织和号召,全上海大概有10万市民都先后去火灾现场献了花,那天,附近的上海出租车司机都自发免费接送前来献花的人。


 

整个献花的现场没有任何喧哗和骚动,只有肃穆和低低的啜泣声,大家自觉排队,献花,祈祷,鞠躬,然后安静地离去。

 

现场还响起了音乐——上海城市交响乐团自发赶到了那里,演奏了《圣母颂》,《爱的奉献》,《让世界充满爱》等乐曲,团员在演奏时都是饱含眼泪。

 

当时有南方的媒体撰文评论:“只有在上海,才会出现这样的景象。”

 

 

6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上海人文化的精髓,就是三个字:拎得清。


颇以为然。


“拎得清”这三个字,挺难解释的,涵盖了对一个人智商和情商的双重评价,甚至小到连挤地铁快到站时,知道早点换到门口,也是一种“拎得清”的表现。


有时候,会有不熟悉上海文化的人会觉得,上海人不够热情,但其实上海人觉得,很多事情,说出口就“不灵了”,最享受的过程,就是大家心照不宣,都知道该怎么做人,该怎么做事——这就是“拎得清”。


如果上海人用“这个人蛮拎得清的”来评价一个人,这大概是我能想象的到的最高评价了——这无关你的出身,你的财富,你的学识,你的权力,你的地位,而是一种大家都懂的认可。


如果说一个人“拎不清”,那几乎已经是带着一种“放弃治疗”的口吻了。


当然,我写这样一篇文章,其实也是一种“拎不清”的表现。


因为上海太大,太复杂,太多元,以这样一篇几千字的文章来评价,已经超出我的个人能力了。

 

所以,我只能强调,这完全是从我自己一个普通的上海人的普通视角,得出的一些零碎的感受。上海有好的地方,当然也有不好的。因为是自己的家乡,所以我今天说的都是我自己觉得好的方面。上海当然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信手举个例子——曾经是全国标杆的上海出租车行业,我就觉得近年来水准有连续下降的趋势。


好了,不多说了,还是收笔吧。



【馒头说】


今年5月的时候,我为我的东家策划过一个活动:


包下了上海地铁12号线一整列列车2个月的运行时间,在车厢里贴满了宣传画——不是宣传本报或我们的APP,而是只有一个主题:“爱上海的理由”。


我们事先从线上各个渠道,征集了超过1000条网友的留言——这些网友,有的是上海人,有的是新上海人,有的只是来过上海的游客。我们从中筛选了300多条,全部印上了地铁。


现在看看那些质朴但发自内心的话语,依旧很感慨:




 

“知乎”上还有一篇帖子,叫做《上海有什么好?》,下面得到了超过1000个评论回复,一度成为热门帖。


这1000多个回复者,绝大多数都不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他们有的是游客,有的是新上海人,他们的视角,可能更客观真实。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862436,需要复制黏贴到浏览器打开)


其中有一个网友的评论,让我印象很深:


有一次在地铁口遇见一个卖栀子花的老太太,满头银发,一口苏白。我给外婆买花,就和她闲聊:

“阿婆,侬年纪那么大了干什么还出来卖花啦,辛苦伐?”

“哎哟,你不懂,今生卖花,来世漂亮。”


虽然看上去似乎毫不相关,但我觉得,这可能就是上海这座城市的一个侧面。



欢迎关注来自上海的微信号 馒头说 mantoutalk,欢迎大家来上海!



最后再放出两个视频吧。


一个视频,是本报做的一个3分钟视频,题目是《上海24小时》,通过一天来反映上海这座城市风貌的(我总是礼貌但不失优雅地为本报打广告)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n05014yam7g&width=500&height=375&auto=0


另一个视频,就是上海人都很熟悉的“立波”啤酒的广告MV《喜欢上海的理由》(2001年拍摄,这个啤酒现在已经消失了),歌很老了,但唱出了很多上海人的心声。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p03313bxid6&width=500&height=375&auto=0





好了,最后的最后,和大家请个假:


最近确实比较忙比较累(大家从我越来越多的差错就可以看出来),周末又要飞武汉,实在没时间写周一的推送了,就请假一期,下周三恢复~谢谢体谅~






我的新书《历史的温度》,当当、京东、亚马逊淘宝各大平台有售,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可以直达。谢谢大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