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阅读中,到底该不该查生词?

张海露Eric 英语学习笔记 2021-02-10


是的,看我的朋友圈也能学英文#9


以下是我在朋友圈/微博上发过的一些心得感悟,写给自己也分享给你。


1. 

阅读中,该不该查词?


在微博上发了这条:



截图来自旋元佑老师的语法书《英语魔法师之语法俱乐部》。有朋友留言说“请问看不懂的也不查吗?


这又回到了那个基本上每天都有人会问题的问题:阅读时遇到生词,查还是不查?查或者不查是具体行为,更好的问题是“为什么查?为什么不查?”


在线下课《经济学人》读写马拉松中我把在阅读中学习词汇的方法总结为四个字:猜查弃记。我认为这是最朴素也是最高效的方法,不过养成这样的习惯和意识还是需要必要时间的,也就是需要“多读”。


多读,从读完一本书做起。想查就查,不想查就不查,你读上几本自然就有答案。就像你小时候读中文书一样,你会在读一本书前纠结查/不查的问题吗?读起来,像小时候那样好奇,享受文字带来的愉悦。


2.

读经典:企鹅小黑书


上面提到了“多读”,那读什么呢?


肯定是要从自己感兴趣的、熟悉的内容读起,这样更容易读进去、读完。除此之外还要有意识地读读经典作品,比如企鹅出版的小黑书系列就是很好的选择。



经典文章,中英双语,篇幅较短,是值得读、真的能读完的作品。这两天醒来睡前的功夫读了芥川龙之介的《竹林中》,哈代《萎缩的胳膊》,福楼拜的《一颗简单的心》,薄伽丘的故事集,还有爱伦坡和布莱克的经典,特别过瘾。趁着 618 有活动,不妨入手一套。


3. 

读《实战口译》有感



读《实战口译》,林超伦老师说delivery的四大要领:别停下,别露馅,别着急,别太久



其中两点我想对所有英语学习者也特别适用。


1) 不要在用英语时学英语。


用的时候就痛痛快快的用,不藏拙,不自责。用过后再跟自己“秋后算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改进制度,进行自我评估和查缺补漏,反思自己哪里说得不对、哪里卡壳了、哪里不确定。只有心中有数才能不断进步。



另外书中还提到了训练口才的“张口说三”方法:无论说什么话题都能提出三个论点或者原因。


这一招特别好用,我读本科时就强迫自己在极短时间内说出个 123 来,无论是上课回答问题还是给女朋友说情话都很好用。有了“张口说三”的意识,表述能力将会有明显的提升。



2) 把握说话的节奏。



我们会因为紧张、激动而不自觉地加快语速,这样可能会影响清晰度也会给对方咄咄逼人的感受。我在每期的晨读中也一直强调:节奏和发音同等重要。口语中说话多是双向活动,要照顾到对方的反应,说话时给自己留有余地,这样才能听起来从容、大方、得体。


这本《口译实战》前 50 页总结了一些口译实战中的坑和注意事项,后面全都是练习材料,如果不是想特别训练口译能力的话,并不推荐购买。




以上就是本期“看朋友圈学英文”系列的内容,也欢迎你把你最近的所学、所读、所悟分享给我。


特别推荐

成都站 | 《经济学人》读写马拉松

最新这期《经济学人》中有哪些标题梗?


朋友圈学英文系列:

· 是的,看我的朋友圈也能学英文(8)

· 是的,看我的朋友圈也能学英文(7)

· 是的,看我的朋友圈也能学英文(6)

· 是的,看我的朋友圈也能学英文(5)

· 是的,看我的朋友圈也能学英文(4)

· 是的,看我的朋友圈也能学英文(3)

· 是的,看我的朋友圈也能学英文(2)

· 是的,看我的朋友圈也能学英文(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