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决定带娃去清迈上学?

张海露Eric 张海露Eric 2024-04-30
昨天文章的评论区,有这样一条留言:


关于孩子来清迈读书,我可以以它为话题做内容,但一直都没做。

主要原因是:这些信息、方法,自己动动手就拿能够获得,如果自己这一步还做不到,只是想复制粘贴别人的生活,做起来很辛苦,换了个地方依然有新的痛苦。

生活不会因为花点钱,换个地方就变得更好。

金钱是工具,地点是环境的,最底层还是自己在乎什么、想要什么。怎么做背后是你想要什么,去做这件事情就要去学习去提升认知。

人有不同的性格,人生有不同的活法。

我们家属于那种随遇而安体验型。

我们并没有深思熟虑,也没有在短视频上取经,只是依靠基本常识和逻辑做选择。

我们没什么钱,对孩子也没什么期待,就觉得一家人在一起就好。清迈有一些国际学校,我们负担得起,就来了。

来都来了,我们会告诉自己:选择了,要努力热爱。

这和选择婚姻、生育一样,做了一个决定,要去为它负责。即使最后不尽人意,我们至少认真面对过。

当初对清迈没有什么期待,不行就撤呗。总之要做一个决定,要有一个尝试。会害怕,会不安,但愿意尝试。

为啥这么「敢」?主要是没有什么可以失去,没房没车、没有人脉和依赖,那么年轻,不能活得太舒服。


2017 年我支教结束,女儿出生。我俩没钱,没工作,家里也没矿。

两个月后,我们带着女儿去北京,因为相比老家大庆,北京更有文化更有我想要的氛围。

付完房租就没钱了,一个月后我们去澳洲旅行了半个多月,全程刷信用卡。

那时候就是年少无知吧,或者说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接着就是创业,然后女儿要上学了,我们也想做一些新的尝试。

依然不知道要做什么,会害怕,会不安,但愿意尝试。

来清迈第一年觉得这边可以保障生活品质,也可以让生活多一些放松,喜欢这样的氛围。第二年开始,喜欢上咖啡馆、摄影,然后爱上户外活动。

30 岁前努力做事,30 后学习如何生活如何玩,如何与自己相处、与他人和这个世界相处。从关注外面的世界逐渐变成在乎自己的感受,然后又重新去看这个世界。

如今在清迈已经 3 年,我又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我已经做成了一些事情,然后呢?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

今年做社群,明年做社群,然后呢?我能为别人带来什么价值,我能为自己带来哪些成长?我该如何面对与生俱来的孤独和迷茫,又该如何为一切创造意义,超越自我?

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我要做些事情,养家糊口先活下去。我知道越迷茫就要越踏实,读书写作,见人旅行,在每一个当下中完善品格追求智慧。

你看,写着写着我又绕到了这些又玄又虚的话题。这可能就是我一切决定的答案——没有答案。我很好奇还可以怎么想、怎么做,于是去试一试。

这些宏大的话题是我的生命力,至于孩子去哪里读书、以后做什么,对我来说并不重要。

他们有他们要面对的迷茫,我们能做的就是和他们分享我们自己的感受,一起成长。告诉他们一切都很正常,我们一直都在,即使我们消失,那些爱和智慧也一直都在。

女儿给我的父亲节卡片 Thank you for helping me grow

没有人告诉我我该去做什么,没有人帮我选择。爱我的人一直鼓励着我,看见我、相信我,这份爱让我敢于选择,并且为它负责。

写到这,浮现的画面是悉达多久跪在父亲面前请求离开,父亲说我从你的眼神中看到了坚定,你去吧,如果你找到了你想要的东西,我为你祝福;如果没有,我依然在这里等着你。


感到不舒服,可能是正在渐入佳境,成长一定需要不舒服;感到太舒服,反而可能是十面埋伏。

都是第一次活,也是最后一次活。与其在自己的世界里遥遥领先,不如试着把好奇心打开。学学英语,读读书,出来体验体验。‍‍‍‍‍‍‍‍‍‍‍‍‍‍‍‍‍‍‍‍‍‍‍‍‍‍‍‍‍‍‍‍‍‍‍‍‍‍‍‍‍‍‍‍‍‍‍‍‍‍‍‍‍‍‍‍‍‍‍‍‍‍‍‍‍‍

我们做了「正确的」决定吗?‍‍‍‍‍‍‍‍‍‍‍

我的世界里没有正确答案,选择了,就怎么做都对。生活是自己的,怎么活都是活。我们都只是在努力的活着而已,我只求每一个此时此刻都货真价实。

我们做了选择,然后体验了这份选择带来的一切,还把它分享给了更多人,这多好玩呀‍‍‍‍‍‍‍‍

猜你还想读:

· 小鹿在清迈上二年级啦!

· 今夜我飞去泰国,开始我的新生活

· 从北京搬去清迈,生活有何不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