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别再忽悠自己“学总比不学强”

张海露Eric 张海露Eric 2024-04-30

社群这个星期读完了 Outsmart Your Brain,有一些想法也记在这里。
几年前写过一篇《说点真心话扎心话》,继续补充几条。
1. 学总比不学强,强哪了?
如果总是抱着「学总比不学强」的心态看待学习,要我说就别学了。
关键限定词是「总是 」。
学总比不学强,容易产生惯性,一直陷在舒适区里不断安慰自己。
学总比不学强,强哪了?刷个短视频,从别人朋友圈抄了句话能学到啥?顶多学了一点稍纵即逝的知识,让自己心里舒服那么一会,殊不知可能还搭进去了学习习惯和态度。
学总比不学强和 just do it 一样是一种策略。比如可以用它让自己开始,可以让自己在疲惫的时候获得安慰。Outsmart Your Brain 中有这样一段:
There are two reasons why showing up every day matters. First, even when you foresee an unproductive day and you’re right, something is much more than nothing. You’re still making progress. Second, and more important, you are showing yourself that the work matters to you.
Something is much more than nothing. 我们需要学总比不学强,它是一碗鸡汤,是认知惯性,必要的精神胜利,但不该是战斗口号。
如果一直用一种方式做一件事情但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换一种做法吧。
刚刚开始,我们需要一些鼓励,划划水先进入状态也是必要的。但这不是长久之计。有了基本功,要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和目标,要加入一些「我选择认真对待」「我选择多做一步」。每次都是蜻蜓点水,自我感动,有没有进步自己清楚。
要学,就认认真真地学,有目的有策略有反馈的学习。如果还没有目的,那就认真地模仿、探索。
再谦虚一点,再踏实一些,让学习更难更有效一些。苦工夫下过了才能有资格做取舍做选择,否则绕了一圈还是在原地。

2. 努力是学习中最不值得一提的品质
Feel-Good Productivity 中说:Self-confidence = Perception of Ability - Perception of Standards
我们往往会把做事等同于做人,觉得学习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是自己太笨,觉得自己就不适合学习。
学习不需要你多擅长、多热爱,更重要的是你想发展什么样的技能,然后去做这件事情。
真正的自信来自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来自脚踏实地的做事。在做事中我们会和他人比较,各种羡慕嫉妒恨,各种自我感觉良好。这是人性。
如果要和他人比较,别比较那个结果,比较过程,然后从中学习。跟自己比较时,对自己诚实,警惕自我感动——努力是学习中最不值得一提的品质。除了努力要优化学习策略,学会学习,主动做事、寻求反馈,能让更多人愿意帮助你愿意给你反馈也是重要的学习能力。
3. 会学习是能从一切中学习
Outsmart Your Brain 最后在 Conclusion 中说我们难免会遇到自己不感兴趣的学习素材,是不是一定要硬着头皮学习?
作者说这本书提到的学习策略可以让我们对这个学习素材更感兴趣。我们觉得无趣,很可能是自己没有真正理解,没有主动应用,没有尝到学习的甜头。
学会学习意味着可以从一切学习素材中主动创造乐趣。这个能力我们都有,是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都说学习最重要的是兴趣,我想这个兴趣不等于个人偏好,而是相信自己可以从一切中学习,自己总有方法可以让一件事更有趣——see the world as brimming with hidden treasure。
别挑三拣四,等到环境优雅感觉良好万事俱备才能学习。学习和成长一样,是一个选择,要为这个选择热爱和奉献。
以上这些话,说给自己,也给你提个醒。
对自己诚实,对自己狠一点,别人做的自己也体验体验,别人没做的自己想到了就试试。
每一次都很难,都很怕,但每一次都会有进步。我们就在这样一次次中激发潜能,生命也因此拥有更多可能性

猜你还想读:

· 说点真心话扎心话

· 少打卡多学习,把朋友圈还给朋友

· 说点有关读英文原版书的大实话

· 学好英语的答案并不在技巧和方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