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最想移民国家排名”中垫底的日本,靠什么吓跑了老外们?

秋本 明 日本物语 2019-12-23
日本,作为亚洲最为发达的经济大国,依靠着让全世界都为之向往的文化宣传,每年都吸引着数不清的外国游客想要一睹“日本的真容”。
而日本也并没有让这些来到日本旅游的诸国游客们失望,在堪称具有世界上最高水准的卫生环境以及服务精神的日本,相信任何一国的旅客都可以度过一趟美好的旅途,并且对日本流连忘返,甚至在回国后大肆宣扬日本的美好之处。
然而就是这样的日本,却仅仅只是作为旅游观光的对象国很受欢迎,作为移民国,貌似并不是太有人气...
那么,为什么对日本赞不绝口的老外们对于移民日本这个事儿如此的拒绝呢?
双重垫底
英国金融企业HSB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在7月公布了一项名为“外国人が働きたい国ランキング”的问卷调查的结果。在全部33国中,日本成为了外国高学历人员想要就职的国家排名倒数第二。
而在另一项以亚洲11国为选择对象的高学历人员最想工作与移民的调查中,日本则彻底的垫底成为了倒数第一...
老外们是基于什么样的想法投的票呢?如果你对此并没什么头绪的话,就真的得好好往后看了。

靠上班时长来选择工作的日本年轻人
要说明为什么老外们不想在移民日本在日本就职的话,咱们首先得先来谈一下在日本人眼中的日本企业是什么样的。
非常神奇的一点是,在日本,几乎很明确的将所有的企业都分为“ブラック企業”“ホワイト企業”,即“黑心企业”“白名单企业”,能够正常时间下班且周末也不会加班,即使加班了也能好好的拿到加班费的企业普遍是“白名单企业”,而把员工像畜生一样使唤的则就是所谓的“黑心企业”了
而之所以会分的这么清楚,则是因为在日本,“黑心企业”的数量多的难以想象
并且在日本还有一个名为“社畜”的名词,意为“会社的畜生”,专门用来形容进入了黑心企业不得不日夜操劳而没有办法解脱的可怜员工,这些员工中有很多甚至最后会过劳猝死。
你可能会觉得,为什么这些人不换工作?
但这也正是日本社会的一个很奇怪的地方,很难换工作。
在被称为“信用社会”的日本,个人的信誉被看的很重,如果自己因为某些原因简简单单就把工作辞了的话,之后就会被看作是“没有责任心,工作干不长的人”,很难再找到下一份工作,而且日本的多数企业在引进新鲜血液时都倾向于招聘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这也就造成了中途辞职的社员基本没有可能性再找到新的工作,最后只能流浪街头成为在公园中住纸板箱的流浪汉。
你说在这样的环境中,员工敢轻易辞职吗?
而面对公司的加班要求,自然也不敢轻易拒绝。并且,提心吊胆的也不仅仅是普通上班族,就连大学生们也都战战兢兢的,在即将开始实习找工作的时候,甚至会一家一家的“秘密调查”
想到要是成了进了黑心企业成了“社畜”这辈子就搭上了,而黑心企业往往又不会自己明说自家是不仅要通宵加班还不给加班费的黑心企业。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聪明的大学生会在找工作给想进的企业挨个打电话,而这个打电话的时间就有些神奇,专门挑深夜两三点打,而且在打的时候还在内心祈祷千万不要有人接电话...
你猜这是在干嘛?
其实是在调查这些公司是不是晚上有人在加班,一般如果是黑心企业的话,新进员工都会被委派加班,如果深夜打电话还有人接的话,就说明这家企业的招聘宣传上写的无加班是骗人的,基本上就是“黑心企业石锤”,可以将这家企业从候选中划掉了。
但往往让大学生们感到绝望的是,打十家企业的电话可能八家都有人接...
这也就是说,在日本会真正明明确确的像招聘启事上写的那样安排工作时间的企业只是少数中的少数。
而这样的员工生活对于欧美人来说,可能是难以忍受的地狱吧。
当然不止如此,如果一个老外真的想要在日企上班,其实还要面临比日本人更严峻的问题。

外国人员工沦为“消耗品”?
外国人在日本企业上班很有可能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办法享受到和正常职工一样的待遇。
「日本の企業は外国人の目から見ると、非常に閉鎖的で、歓迎されていない感じがする。人種差別や偏見、性差別、いじめがあり、排斥的で外国人嫌いだ。また、外国人スタッフに対して、職業保障、報酬、訓練、キャリア昇進の機会などをほとんど与えない。そして、外国人は常に『二流の消耗品』の扱いを受ける。そして、給与は日本の生活コストを考えると、その他の発展途上国にも劣るレベルだ」
(日本的企业在外国人看来十分的具有封闭性,并没有欢迎的氛围。存在着诸多的人种差别与偏见,性别歧视,企业欺凌以及对外国人的排斥。而且,对于外国人员工来说,正常社员能够享有的职业保证,酬劳,训练以及晋升的机会几乎都是没有的。甚至有很多地方将外国人作为“二流的消耗品”来使用。再加之日本的工资与消费水平的对比的话,甚至还不如很多发展中国家。
以上是一位实际在日本工作多年的欧美朋友对日企工作的评价。而这段评价也很好的展现出了外国人在日本工作的一种现状。
首先日本企业的封闭性这一点也不得不说,真正在日本企业上过班的人也许会懂,在日本企业有着明确的“内”与“外”之分,所有人都会将同事认定为“自己人”,日本人管这叫“身内”。
这样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也能提高一些工作效率,但缺点也很明显,如果是一个外国人,虽然同样是社员,但因为和其他人不同而没有被当成“自己人”的话,会怎么样?
答案呼之欲出吧,没有被纳入“身内”范围的外国人会受到排挤,严重的话可能还会受到职权骚扰,就连一些不太合群的日本人都可能沦为这样的地步,更不用说一个外国人了。日本企业虽然在小圈子内氛围良好,但不欢迎外人,也不欢迎他们自认为和自己不一样的人。
另一点,就是该有的员工福利和保证无法享受,并且会被当成“二流消耗品”这个事儿,其实我们从现在闹得沸沸扬扬的诸多“技能实习工”身上就能看出来。
自日本迈入了少子高龄化,人手不足的时代以来,就已经开展了各式各样的引进外国劳动力的措施,其中一种最为常见的就是所谓的“技能实习工”,以我国以及东南亚各国为对象,引进大批的低水平劳动力,让这些人一边在日本的企业实习,一边学习技能,学习日语,最终通过考核的话就能够成为正式的员工在日本生活。
然而这样的计划却被很多“黑心企业”当成了蓄养“奴隶”的机会,小编至今为止就已经见过数不清的报道日本黑心企业压榨技能实习工的新闻了,
这些原本在自己国家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而抱着改变命运坐上了前往日本的飞机的人,在到达日本后,面临的却是工厂没日没夜的加班以及压榨,正可谓是出现在现代的“奴隶制度”。
而事情会变成这样或许并不是日本政府的本意,但也从侧面展现出了日本的黑心企业是有多么泛滥。
有了这么一档子事儿以后,自然也就更加的给老外们留下了“日本的企业都是龙潭虎穴”这样的印象。
往往就是,对日本企业有一定了解的人一般不会选择在日本就职,而不太清楚一股脑扎进去的人,也是好好的喝了一壶以后吓得不轻。
也就是以上这样的诸多原因。导致了欧美诸国的老外们对于日本企业敬谢不敏的现状。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日本企业的薪酬待遇与生活消费吧。以东京为例,一个人单身居住,租个差不多点的公寓最少也要月付七万或八万租金,交通费便宜点按一个月一万日元来计算,水电瓦斯费大概也是一万圆左右,通讯费和网费大概花不了多少钱超不过一万,吃饭的话按照每天2000日元的标准,一个月是6万元左右,一个月下来大概要花费十七八万,这还是其他什么都不干什么都不买的情况,而一般职员的薪资也就20万出头,更何况是难以晋升的外国人了,面对这样的生活状况,能在老家过的悠哉游哉的老外们自然是不想去碰的头破血流。
但其实对于我们国内的年轻人来说的话,尝试一下在日本企业的工作也是挺不错的,可以很好的锻炼自己的日语能力和抗压能力。
基本来说的话,就跟拿着不太高的薪水没房没车在北上广过活是一样的感觉,但咱们毕竟有退路啊,干几年学到点东西觉得腻了就跑路回国吧,至少不会像那些不敢辞职的日本社畜一样"DEAD OR ALIVE"。


▎这里还有日本物语的其他精品文章~可以来看一下哦~
日本人妻的“午后嘉年华”,日常出轨的[昼颜妻]们追求的是真爱还是刺激?
岛国网红花2亿整容成“法国人偶”、皆因儿时被骂丑,原本的她真的丑吗?
不再是爱情的坟墓,日本夫妻开发了离婚和分居以外的第三种操作?
沉迷于色情文化的日本人,为什么“人均变态”却又都是守法良民?
富甲一方又煞气冲天,江户时代的“死神一族”用来发家致富的方法有些骇人听闻...
以上です。





有趣的内容很难天天有,希望每晚都带给大家有意思的话题。喜欢我们的朋友,请持续关注日本物语,还有知日圈App,不喜欢的朋友也先别走,动动您的小手给我们加星标,以及文章右下角的“在看”你再走。



以下是星标的添加方法。 
经过我们后台分析:日本物语的粉丝群都是有知识、有文化追求,灵魂有趣的人,他们遍布大江南北,始终支持物语,是我们编辑部一生悬命的动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