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日本人每年都在大量新造汉字,来看看他们脑洞出来的汉字是否你认可?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日本物语 Author 虾酱

在英文的世界中,隨着新的生活习惯或生活型态的出现,每年都会衍生出新的单字,同样,汉字出现的数千年内,数量一直在增加。学者统计显示,甲骨文中一共出现4000多个文字,三国时《广雅》收录文字18150个,北宋《类编》收录的汉字达到33190个,清朝《康熙字典》共收字46933个。之所以汉字会增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时代发展过程中的表达需要,于是古人才造出新字,如武则天的自创汉字:曌。
到了近代著名学者、作家、曾任北京大学教授的刘半农先生,他见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只有一个“他”字,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就造了一个“她”字为女性专用,并沿用至今。
日本在古代是一个没有文字的国家,西元三世纪汉字从中国传入日本后,仓颉的智慧在日本诸岛开枝散叶,日本人假借汉字的草书创造了平假名,从汉字的部首想出了片假名,大和民族终于有了自己的文字。
日本是唯一仍在大规模使用汉字的非华族国家,现代日文有常用汉字2136个。明治维新后,日本大量翻译西方著作,经济、哲学、新闻、国际,这些在东方从来没有过的名词,都是日本翻译家创出来的【和制汉语】,而新创中国没有的汉字叫【和制汉字】,如峠、榊、躾、凪、辻、畑、桜……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访华时提到一段往事:“19世纪,日本率先学习西洋技术,运用中国的汉字,翻译西方思想,创造了大量的新词汇,不仅反向输入中国,还流传到了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这意味着日中的‘三方合作’从19世纪就已经开始了。”
安倍所言确实是汉字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但在此期间,并非日本单方面向中国输入新词。当时中日为了发愤图强,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思想,都各自翻译和创造了大量的汉字新词。这些汉字新词在中日两国语言中互相渗透,互相引申,对中日两国的科技和文化发展都起到重要作用。
我们的《康熙字典》中有46933个汉字似乎已经足够我们使用,而日本到了今天,每年都还在继续新造汉字,日本产经闻社与立命馆大学白川静纪念东洋文字文化研究所每年主办的创意汉字大赛,就是邀请男女老少一同创作新汉字,让民众们发挥创意,设计各式各样的原创汉字,这里面的作品或许个把也能流传到后世!
今年第14届的评选结果也在最近出炉了。以下就一起来看看,你能不能看出这些新造汉字的意思~~
第14届日本造字比赛(第14回创作汉字コンテスト)在最近公布了评选结果。由于每年入选和得奖作品众多,就从中挑选几个汉字介绍给大家。
以下是本届部分入选作品,汉字的意思写在每一个字的下方,大家可以试着猜看哦~~
作品1:
影子(ひとかげ)
作品2:
都市化(トシカ)
作品3:
愤怒(いかり)  —— 小编没领会
作品4:
仙女棒(せんこうはなび)
作品5:
不屈の精神(不屈的精神)
作品6:
落雷(らくらい)
作品7:
跳箱(とびばこ)
作品8:
蛙式(ひらおよぎ)
作品9:
缺点(けってん)
作品10:
滴水穿石(雨垂れ石を穿つ)
作品11:
锅(なべ)
作品12:本届的「最优秀奖」得奖作品
最优秀奖的涵义是「想太多」(かんがえすぎ)!
据悉每年日本都会有8000多的新造汉字,但最终能流传于世寥寥无几。可想而知,我们历史上应该也有很多古人创造的汉字没有流传于世而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看完了日本人新造汉字的脑洞,也是不由感叹汉字的伟大,凭一个字就看出表达的涵义出来,信息含量大。
日本设计师野村一晟的汉字设计,惊叹汉字的伟大!

资料来源:网络综合整理,完全瞎讲
如果喜欢我们的作品,请持续关注日本物语,并动动您的小手给我们加星标,以及文章右下角的“在看”!
面向全球华人推介赴日服务
别忘了点“在看”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