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要闻】中国电子学会新增会士公布及介绍

2016-03-18 中国电子学会

根据《中国电子学会章程》和《中国电子学会会士评定工作办法》的规定,中国电子学会新增17位会士,现予公布。


新评定会士名单及介绍

(共17人,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秉中,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项目等重要项目20余项,在计算电磁学、天线理论与技术、微波无源器件、时间反演电磁学等领域开展研究。获省部级科技奖7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余项;在IEEE/IET系列杂志发表论文100多篇。


王雪松,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理学院院长。长期从事雷达与电子对抗领域研究工作,发表论文260余篇,出版专著8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一等奖4项。现为军委装备发展部精确制导技术专业组专家、《电子学报》等多个期刊编委、《雷达学报》副主编。


朱洪波,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子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泛在网络健康服务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无线通信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移动通信与宽带无线技术、泛在无线通信与物联网等。发表SCI论文106篇;申请发明专利289件,授权61件;近5年承担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技项目32项;获省部级科技一等、二等奖5项。



许稼,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微弱目标探测、SAR/GMTI、抗干扰等雷达信号处理领域取得多项创新成果并成功应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专项、探索重大等项目40余项;发表SCI收录论文45篇、EI收录16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入选IET Fellow、教育部新优、空军高层次人才、清华优秀博士后和北理工杰出中青年教师;担任IET 2015国际雷达会议主席、CIE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和Electronics letters等8个国内外期刊编委。 



李建东,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在我国率先开展了分组无线电自组织网络的研究,构建了大规模无线网络的异构自组织理论和方法,并为我国无线通信网络的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发表论文147篇,出版著作和教材4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2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奖13项。



李清亮,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专家。长期从事电波传播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先后担任某重大工程副总设计师、973项目技术首席和863计划重大课题组长,在目标及其环境特性、电离层扰动与传播特性等方面取得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李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获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称号等。一直从事高安全、高可靠通信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研究和设备研制。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课题,获省部级科技奖四项、以第一作者出版著作三部,发表论文一百多篇。


汪海勇,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研究员,首席专家,第五十研究所副总工程师,中国电子学会微波分会委员兼秘书长。主要从事雷达探测、电子测试技术的研究,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8次,专利授权20项,发表论文20余篇;2007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张文军,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图像通信与网络工程研究所所长。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带头人,IEEE Fellow。国家数字电视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教育部认定的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图像通信与数字电视、宽带无线传输、系统芯片设计与实现等方向的技术研究工作。曾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套高清晰度电视功能样机系统,为我国数字电视技术的推动和发展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以第一完成人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



陈尚义,教授级高工。任百度技术委员会理事长,兼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总体组专家和北航、合工大兼职教授,参与国家科研项目的顶层设计,承担多个国家级科研课题,开发的信息安全、电子政务、银行信息化、信息检索和软件工程等领域的技术和产品,数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发表论文数十篇,拥有多个发明专利。



祝宁华,中科院半导体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30多年来一直从事高速光电子学理论、器件及系统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测试和封装设计方法,积极推动了高速光电子器件及集成技术的发展。现担任美国光学学会Optics Express等期刊 Associate Editor。牵头组织了科技部和基金委“十三五”光电子领域发展战略规划研究,目前担任国家重点专项“光电子器件及集成”召集人。



高新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IET Fellow、IEEE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郭立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国际上率先开展电大尺寸目标波束电磁散射研究,成果得到应用;解决低仰角、大粗糙度地海面散射建模难题,突破了地海杂波建模和应用部分瓶颈;考虑耦合散射,解决粗糙面与目标复合散射中的部分关键问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康士峰,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副总工程师。中国电子学会遥感遥测遥控分会常务委员、微波分会委员,《无线电工程》和《装备环境工程》编委。曾任电波环境特性及模化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在微波超视距、大气折射和雷达杂波等研究领域获国防、军队和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项以及集团公司与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授权国防专利多项,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军标五项,出版学术专著《对流层大气波导》一部,发表论文百余篇。



谢菠荪,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声学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电子学会声频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华南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学院声学研究所所长。研究领域包括双耳听觉与空间声、声信号处理等。在双耳听觉与空间声方面做了系统性的研究工作, 所带领的课题组在空间声方面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近年出版专著“Head-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 and virtual auditory display”,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过二百篇,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八项。



潘长勇,清华大学研究员,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副主任。在数字电视、卫星遥感等宽带传输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为我国相关学科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完成数字电视领域6项国际标准并参与11项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获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励8项。获授权专利22项,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8本。



戴琼海,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计算光学与显微、计算摄像学、多视图三维重建与立体视频、合成视觉及其导航应用、压缩感知与稀疏表示理论及应用、图像(视频)检索及其挖掘等高维视觉信息处理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在立体视频和流媒体等技术的研究和工程应用方面,做出了开拓性和基础性的工作。获得2005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9年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2010年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14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12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排名1);200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