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设计 | 概论】从文化语境角度详细辨析“形式追随功能”、“形式追随销售”、“形式追随激情”

2017-12-09 Sujay Wu 设计史论


全文字数 3199字 | 您需要花费9分钟阅读完


最近一直在发有关设计的形式与功能的相关主题的文章

于是乎小伙伴要问了

史论君,史论君,

可不可以发一篇关于

“形式追随功能,形式追随销售和形式追随激情”的推文呀?

今天的推文就来满足这波小伙伴的要求!

下周的下周的今天

我们就要踏入考研的战场啦

各位小伙伴加油!


发生于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的两次工业革命,将人类社会由农耕时代带入机械化生产时代。能源利用方式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由之前的小作坊手工艺生产变为机械化大批量生产,随之而来的是以工厂为中心的新的聚居场所,进而带动了工业化城市的形成。同时,机械化大批量生产也导致了劳动分工的出现,工人阶级、中产阶级的数量逐步攀升。

新的社会环境催生了新的生活需求。机械化大批量的生产方式使成本大大降低,原本手工生产出来的高价产品可以在流水线上批量生产,以低廉的价格出售给大众,使更多人享受到了工业化社会的便捷。然而初期的工业产品工艺粗糙,外观简陋,难登大雅之堂,同时王公贵族仍在使用手工生产出来的“精美”产品。工业化并没有彻底改善人们的生活,反而激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在工业革命的发祥地英国,机器夺走了手工业者的工作岗位,导致他们对机械化的极度反感,甚至出现了打砸机器以捍卫手工业地位的情况。为了改善工业产品造型丑陋的情况并且提高销量,工厂请来艺术家画家对工业产品进行装饰,对产品加以各种夸张且没有实用功能的装饰造型。工业产品矫饰,手工业为贵族服务,手工艺人与机器生产的矛盾种种情况在当时并存


1851年英国伦敦水晶宫博览会展示了当时欧美各国装饰复杂功能简陋的工业产品,现代设计先驱约翰拉斯金威廉莫里斯受此影响,在英国发起工艺美术运动,倡导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反对过度装饰,为之后的现代设计运动奠定了重要基础,加之后来新艺术运动与装饰艺术运动,都对形式与功能的关系做出了一系列探索,然而受时代背景局限,他们的探索或多或少有悖于历史潮流。

推荐阅读 | 

浅谈“工艺美术”运动

现代设计的开端-“新艺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0世纪初芝加哥学派建筑师路易斯沙利文提出形式追随功能,第一次在设计上确立了功能与形式的主从关系。从此功能主义开始走上历史舞台。

推荐阅读 | 如何理解形式追随功能? What is Form follows Function?

功能主义在德国经德意志工作同盟与包豪斯学校的发展而走向顶峰,从而成为现代主义设计的核心思想之一。形式追随功能在二十世纪相当长时间内成为设计师工作的不二法则。技术与艺术结合,重视产品功能,反对过度装饰,倡导设计为大众服务,这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两次世界大战对现代设计探索过程产生很大阻碍,而没有受到战争创伤的美国则在此期间在设计上迅速崛起。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使美国经济遭受重创,民众购买力大幅下降,为了刺激消费,厂商开始着力于通过外形改变来引领消费潮流。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斯隆聘请亨利厄尔为设计师,通过年度换型计划有计划废止制度提高商品销量,其中的主要形式就是流线型风格。流线型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流行于美国的造型风格,最初起源于空气动力学,流线型设计能减少空气阻力,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设计领域。因为流线型风格受到大众的广泛欢迎,所以在一些不需要减少空气阻力的产品设计中也加入了流线型元素借以提高销量,这是形式追随销售的典型例子。销售是工业设计不可避免的问题,工业设计的职业化也是因商业竞争而产生的,飞利浦公司就把工业设计作为市场营销的一部分,通过精良的设计提高销量。

推荐阅读 | 【设计 | 概论】美国的商业性设计:有计划的废止制

提到美国,就难免将其与商业性设计联系起来。美国早期工业设计师如雷蒙罗维及其事务所所做的一系列设计,都是通过外形设计而提高销量,而把功能设计放在次要地位。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靠换型设计而长期占有美国汽车市场的福特在短时间内被功能实用造型简约且省油的日本汽车迅速超越。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战后出生的一代人成长为社会消费的主体。他们的生活中没有战乱,生活富足。因而对消费品的需求不再局限于满足功能,而更倾向于个性表达。同时,功能主义经包豪斯大师们在美国的发展,在与美国消费社会融合过程中,现代主义的思想内涵被抽空,米斯凡德罗的“少就是多”的口号把现代主义推向形式主义的极端,“形式追随功能”原本提倡重视功能而使造型简洁,然而却发展为为追求简洁造型甚至可以忽略功能,这就也是后来现代主义逐渐演变为了国际主义。在这两个因素影响下,功能主义爆发危机。

推荐阅读 | 试比较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与国际主义建筑风格

从六十年代开始的一系列设计运动,包括后现代主义孟菲斯学派波普运动新现代主义等,都在倡导设计中的情感因素与个性表达,青蛙设计公司的口号“形式追随激情”确立了情感因素在设计中的地位。过去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已不再适用,新时期取而代之的是“形式和功能共同实现梦想”。

推荐阅读 | 浅谈形式与功能的关系

这里的梦想即用户的个体需求或者说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所达到的自我实现价值。菲利普斯塔克的外星人榨汁机,在榨果汁的性能上并不出色,然而人们在使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甚至仅仅把它当做装饰品而给人们提供交谈话题的作用却使它成为一件经典作品。


形式追随功能”是在本能层面行为层面对设计进行约束,“形式追随激情”是在反思层面给设计以新的内涵,即产品除了好看好用外,还应是因某种情感因素而让客户希望拥有的,这也正是“形式追随销售”所倡导的商业目的。


工业设计因商业竞争而发展,形式追随销售似乎是工业设计的最高原则。然而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提出了为不发达地区进行设计、绿色设计等前瞻思想,设计除了商业目的外,还应具有相当的社会责任。在交互设计日渐兴盛的今天,“功能”和“情感”都已上升为“体验”,无论实体产品还是虚拟产品,良好的用户体验必将包含功能因素和情感因素,当然也会有很好的销量。

无论是路易斯沙里文的“形式追随功能”,还是雷蒙德罗维的“形式追随销售”,亦或是艾斯林格的“形式追随激情”,都是不同时代对设计的不同的反思。

其实,“形式追随什么”一直都是建筑设计理论的核心问题。长久以来,以“形式追随功能”的影响最为广泛,在此对于这一观点进行比较、分析,指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答案,而在于其背后隐含的认为建筑形式的生成具有逻辑关系的思维定式。

任何建筑最终都必须以一定的物质形式存在,当然任何人造物(artificial)也必须以一定的物质形式存在。路易斯沙里文作为早期现代主义建筑师,首次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然后,数年之后,密斯凡德罗将其颠倒了过来,变成了“功能追随形式”,再往后,雷蒙德罗维提出了“形式追随销售”,到了战后,菲利普约翰逊又将其改为了“形式追随形式”,此外,路易斯.康提出了“形式唤起功能”,后现代主义大师罗伯特文丘里又提出了“形式产生功能”的口号,同为后现代主义大师的伯纳德.屈米又提出了“形式追随幻想”。甚至再后来有的当代先锋建筑师提出了“形式追随文化”、“形式追随虚构”等口号,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建筑潮流和工业设计潮流,以及各执一词的名家之言,我们确实无所适从。

那么在我们当今这个时代,形式应该追随什么呢?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认为形式应该追随什么?欢迎您在评论区下方发表您独特的见解。我们一起探讨一下现代设计,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产品设计,形式应该何去何从?


{  今日话题  }

今天,形式追随什么?

14天

距离考研|就剩下了

回复【设计史脉络】

获取设计史脉络高清大图

回复【工业设计史】

获取何人可老师视频课

回复【世界现代设计史】

获取王受之老师视频课

想要看到你需要的【内容和主题】

欢迎发送你的主题到后台

小编会认真考虑您的建议的

微信号:SuJAY_StuDIO

长按下方二维码添加小编微信

 • end • 

我是Sujay Wu

一个学英语专业却妄想成为“下一个马云”的

蹩脚设计师



只为圆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