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单 | 2022年历史学新书推荐(1)

历史人类学 历史人类学 2022-04-01

前言

2022年,历史人类学公众号推出固定栏目“书单 | 2022年历史学新书推荐”,推介国内外历史学最新著作。介绍中文世界的历史学研究的同时,还适当关注非汉语世界的历史学著作。欢迎各位读者提供资讯和投稿,投稿邮箱:history202201@163.com。本期为2022年第1期,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考古中国:15位考古学家说上下五千年

作者: 许宏 / 魏兴涛 / 唐际根 / 雷雨 / 刘瑞 / 王宁远 / 石峁 / 赵海涛 / 蒋文孝 / 全洪 / 齐东方 / 李岩 / 杨军 / 郑建明 / 于春雷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 2022-1-1

页数: 408

定价: 168.00元

ISBN: 9787521736168

内容简介

《考古中国:15位考古学家说上下五千年》是一本以考古视角呈现5000年中华文明的通识读本。精选15个代表中华文明的大遗址,包括殷墟、三星堆、良渚、秦始皇帝陵、南海I号、长城等,涵盖都邑、陵墓、水下、高原、沙漠、窑址等众多场景,涉及政治、宗教、军事、科技、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水利等方面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全彩呈现。考古学家们精彩讲述亲历的考古故事、生动阐释考古发现背后中华文明的大建设、大交流、大梦想。每一篇附考古小知识,零基础也能看懂。全书根据考古发现时间编排,从1921年至2020年,致敬中国考古百年、致敬中国考古人。



话语提炼与中国历史研究

作者: 蓝勇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壹卷工作室

出版年: 2022-1

定价: 99.00元

ISBN: 9787220125621

内容简介

《话语提炼与中国历史研究》是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西南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蓝勇近年来发表的历史地理学术论文合集,涉及历史地理与生物、天文的跨领域研究,历史地理与古代经济发展研究,古今地名、历史人物故居现象研究,历史地理与资源、生态发展跨领域研究,古代科技与生产力研究等领域研究。本书中不仅含有大量史学资料,更有作者跨越千山万水实地考察与访问的一手资料,增加了内容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也将成为珍贵的田野考察资料。作者具有非常强的现实关怀,如通过地理、生物、经济等多方面权衡,对南水北调工程提出异议,对移民问题提出独到的见解;通过大量考察与历史文学比对,对历史名人故居真伪提出质疑,从长远的历史观出发对当下各地为提升经济而造出的“遍地先贤”现象提出批判;对中国与西方在传统制造业的继承发展上在先进制造技艺和落后传承途径的不同进行详细分析,等等,这也体现了历史学在方法论上的作用,对于当下及未来的人文、经济、科技的发展,是有借鉴和指导的益处的。同时,作者在研究以上问题时,开创性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提炼出了属于中国历史地理的“话语”,如乡土历史重构、地域泛化、干涉限度差异、科学的历史与文化的历史等,都值得推广和传播。作者的出发点更是先验的,中国的学术话语应该有更大的影响力,而不应该盲目以西方学术理论观点为指导,特别对于中国历史的研究,"话语提炼”本身就具有开创性。

作者简介

蓝勇,四川泸州人。现为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西南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历史地理学博士点学术带头人。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评专家组专家、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会副会长、《历史地理研究》副主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委、《中国人文田野》主编。研究领域涉及中国历史地理、饮食史、慈善史、西南地方史等方面。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等纵横向项目40多项。出版《中国历史地理》《长江三峡历史地图集》《中国川菜史》等20多部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40多篇。成果获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提名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三等奖,四川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三等奖,重庆市政府优秀成果奖一、二等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奖励。



歷史的轉向:現代史學的風向與省思

作者:黃進興  

出版社:允晨文化  

出版日期:2022/01/10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00元

內容簡介

這本文集的主題毋論從大處著眼、或從特殊專題出發,不外是筆者聚焦兩次世紀之際(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葉,二十世紀末至二十一世紀初葉),史學學術風尚變化所作的省思;居中有破、也有立。此中,自然涉及史學與其他學科分分合合的故事。本書所選的十三篇文章,均是思索近年西方史學發展的趨勢,但願對中國史學的開展有所借鑑,甚或助益。要言之,19世紀乃是西方史學的黃金時代,歷史研究取得突破性的進展,以蘭克(Leopold von Ranke, 1795–1886)為首的名家輩出,馳騁西方學界,睥睨一切。1902年德國史家孟森(Theodor Mommsen, 1817–1903)得憑羅馬史的鉅著,獲頒諾貝爾獎的殊榮,便是一例。然而,反諷的是,自此史學的聲望卻從巔峰下墜,難以挽回頹勢。其故,無非世紀之際,新興社會科學的崛起;昔為「學問女王」(the Queen of Knowledge)的史學,驟成眾矢之的,備受挑戰。而史學應付無方,節節敗退,割地賠款乃是常事。甚而,歷史作為一門專業知識,致遭無用之譏。然而人類的活動原是時序的產物,欠缺歷史作為個人或群體記憶的指引,人們難免茫茫然,無所適從。或許如是,二十世紀末葉史學的發展居然峰迴路轉,起了極大的變化;原來失憶時間面向的人文及社會科學,終於覺識到歷史意識的重要,而有了明顯的轉變,進入了人文及社會科學「重新發現歷史」、史學研究眾聲喧嘩的時期。我將此一變化梳理成〈歷史的轉向—二十世紀晚期人文科學歷史意識的再興〉一文,以供學界參考。——黃進興。

作者簡介

黃進興,中央研究院副院長、院士。研究中國近世思想史、宗教文化史、西方史學理論,著有《歷史主義與歷史理論》、《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聖賢與聖徒》、《後現代主義與史學研究》、《從理學到倫理學》、《學人側影》等書,著作有英文、日文、韓文等多語譯本。學術論著外,尤擅散文寫作。嘗以「吳詠慧」為筆名,出版《哈佛瑣記》,風靡全球華文讀者,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學子,餘音不輟。



空间的敦煌:走近莫高窟

作者: 巫鸿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原作名: Spatial Dunhuang: Approaching the Mogao Caves

出版年: 2022-1

页数: 326

定价: 149.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108072870

内容简介

近一个世纪之前,陈寅恪先生在《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写道:“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如果百年之前的情况是敦煌文献和敦煌艺术的新材料将引出新的研究问题,今天的情况则是经多几代学人的积累,基础性调查和材料整理已相当充盈,需要更多以研究中产生的新问题带动对材料的再发掘。巫鸿的这部新作通过“空间”这一角度,调动读者自身经验,从敦煌城一路向西,来到凿有数千洞窟的鸣沙山;面对扑面而来的崖壁展开历史想象,并以人的身体为尺度,进入不同时期的洞窟空间,感受洞窟的功能、性质和参观方式的明显变化。在洞窟中,身体参与感知雕塑和系列壁画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最终目光视线落在单幅画面上,进入画面内部空间,完成精神层面的观看意义。因此,书中虽然广泛借助和征引了关于敦煌研究的原始材料,却试图从新的层面显示它们的意义,激发读者调动自己的身体和眼睛,在阅读中开启一趟敦煌莫高窟的历史文化之旅。

作者简介

巫鸿(Wu Hung),1987年哈佛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教学,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2008年被遴选为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并获美国大学艺术学会美术史教学特殊贡献奖,2016年获选为英国牛津大学斯雷特讲座教授,2018年获选为美国大学艺术学会杰出学者,2019年获选为美国国家美术馆梅隆讲座学者,并获得哈佛大学荣誉艺术博士,成为大陆赴美学者获得这些荣誉的第一人。



[美] 戴思哲《中华帝国方志的书写、出版与阅读:1100—1700年》

作者: [美]戴思哲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者: 向静

出版年: 2022-1

页数: 446

定价: 98.00元

ISBN: 9787208172616

内容简介

地方志是当今存世历史资料中数量最丰富、类型最复杂的文献之一。本书是迄今为止首部跨学科探讨方志内容的专著,也是英语世界中有关方志的最早专著。作者将方志视为“活的文献”,考察了从编纂动因、生产过程、传播途径到阅读使用的整体“生命史”,并从中发掘出丰富的个案,分析了方志对维系明帝国的政治版图、推动文化生产的重要作用,揭示出了围绕方志编纂,地方官府、家族、士人与普通民众之间的复杂互动。本书的细致考证与诸多新论,对印刷史、出版史、书籍史与地方社会史研究均有禆益。

作者简介

戴思哲(Joseph Dennis),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法学、历史学博士,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博士后。现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曾任北美明史研究会会长、威斯康星大学历史学系研究生部主任、德国柏林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访问学者、法国国家图书馆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明史、印刷文化史、法学史。



羌在汉藏之间: 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作者: 王明珂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22-1-1

页数: 488

定价: 69.00元

ISBN: 9787208172791

内容简介

《羌在汉藏之间》为历史人类学家王明珂的代表作之一。作者王明珂在十余年内反复出入四川省西部岷江和湔江流域高山峡谷中的羌族聚居区,进行了多点、移动的田野考察。基于考察所得的田野文本,以及丰富的历史档案资料,王明珂以“羌”为案例,深入讨论了“民族”由来问题,以及华夏边缘族群的融合变迁,提炼出众多具有创造性的历史人类学理论概括。全书三部分分别讨论了羌族社会结构中的认同与区分、羌族历的典范叙事与历史心性的形成、族群认同下的文化再造与展演。与所有其他“民族”一样,汉代的河湟西羌、唐代的西山诸羌,到20世纪前半叶的羌民,以及当今的羌族,都是历史的创作物,而他们也以各种表征与行动回应主流叙事,促成种种现实,并借此完成族群的内部塑造

作者简介

王明珂,著名历史人类学家,1952年出生于南台湾黄埔军校旁的眷村,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1983),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博士(1992),台湾“中研院”第30届人文社会科学组院士,曾任“中研院”史语所所长。长期从事于结合华夏与华夏边缘,以及结合人类学田野与历史文献的中国民族研究,其多点、移动的田野考察遍及青藏高原东缘羌、藏、彝族地区。主要著作有《华夏边缘》《羌在汉藏之间》《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游牧者的抉择》《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毒药猫理论》,以及《寻羌》《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等田野杂记及随笔集。


朱庆葆 、马俊亚等《近代长江下游地区城市转型研究》

作者: 朱庆葆 / 郑忠 / 董佳 / 马俊亚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22-1-1

页数: 388

定价: 78.00元

ISBN: 9787214266439

内容简介

对长江下游地区不同城市进行研究,探究城市生态移位与初步城市化、工业化转型、政治中心发展、贸易城市发展、地区整合等,把握该地区城市近代演化发展的轨迹,揭露成长规律,探索近代中国城市发展转型的历史过程。

作者简介

朱庆葆: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任,江南大学党委书记。

郑忠: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董佳: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马俊亚: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筑业中国:1914—1935亨利·茂飞在华二十年

作者: [美] 郭伟杰

出版社: 文化发展出版社

原作名: Building in China

译者: 卢伟

出版年: 2022-1

页数: 376

定价: 88

ISBN: 9787514227925

内容简介

本书以民国时期的中国为中心,重点介绍了亨利·茂飞的建筑和城市规划。这位鲜为人知的美国建筑师最初于1914年来到中国为雅礼协会设计校园,但后来他发现自己被持续二十年的专业和文化挑战所吸引:如何保护中国丰富的建筑传统,同时使用最新的西方技术设计新建筑。茂飞的建筑是一种妥协——他曾称之为“旧瓶装新酒”——本书从这些“瓶子”的视角出发,理解茂飞为自己在中国的建筑找到一个中间地带的追求,同时也审视了一个未来难以预料的动荡社会。茂飞建筑的意义不仅局限于美学或技术,它们无意中成为一种政治象征,因为中国的统治者,如蒋介石和孙科,都要求他提供城市规划建议,以满足他们对城市改造的期望。针对20世纪非西方背景下执业的西方建筑师的严肃研究很少,少数出版的相关著作主要集中在英国、法国或荷兰的殖民地建筑上。因此,该书对美国和中国的建筑史领域都有重大贡献。

作者简介

郭伟杰(Jeffrey W. CODY),康奈尔大学客座助理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建筑系教师,建筑历史学家协会、亚洲研究协会会员,主要研究亨利·K.茂飞,是中国建筑史和城市化专家,现在负责盖蒂保护研究所的东南亚教育计划。


珍奇屋中的世界史

作者: [法]克里斯蒂安•格拉塔洛浦(Christian Grataloup)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鼓楼新悦

原作名: Cabinet de curiosités de l'histoire du Monde

译者: 范鹏程

出版年: 2022-1

定价: 66.00元

ISBN: 9787520389563

内容简介

作者从一件物品、一场事件、一个人物出发,小到缝衣针、茶杯把手,大到钢铁、人力车,从不同角度讲述了世界的历史,通过记叙这些寻常事物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来展现从古至今我们与世界的联系,这也是全球化的进程。本书切入点独特,我们司空见惯的事物背后可能是悠长的岁月、广阔的山河,每样物品都有其不同寻常的一面,在细节中探索它们背后的历史让人尤为着迷。本书包含的30余篇小文章,每一篇都是世界大画布的局部特写,它们有的是物质的,有的是精神的,充满异域风情,却让我们的生活异彩纷呈。

作者简介

克里斯蒂安•格拉塔洛浦(Christian Grataloup),法国地理史学家,生于1951年,曾在巴黎七大、巴黎政治学院任教,著书十余本。曾出版《茶杯里的世界:早餐的神奇历史》等书,其中《全球化的地理史》(Géohistoire de la mondialisation)在2007年国际地理节上荣获托勒密奖(prix Ptolémée),2008年,该书又获得法兰西伦理政治科学院颁发的让—圣得尼奖(prix Jean-Sainteny)。


希腊化时代:牛津通识读本

作者: [英]彼得·索恩曼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 The Hellenistic Age: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译者: 陈恒 / 李腊

出版年: 2022-1-1

页数: 276

定价: 39.00

ISBN: 9787544788694

内容简介

希腊化时代是一个文化全球化的时代,也可能是欧洲古代史上最令人兴奋的时期。公元前3世纪,你只要掌握一种语言就可以从罗马一直漫游到印度;从西西里到塔吉克斯坦,国王们在努力应对统治多民族国家所带来的挑战,而希腊城邦国家则在历史上已知最早的联邦制下走到了一起;托勒密王朝的科学家们在测量地球的周长,而极具开拓性的希腊阿尔戈英雄们则探险到了印度洋和非洲大西洋沿岸。在本书中,你可以了解希腊化世界的诸多方面,包括它的历史、文化、建筑、文学、科学和艺术,从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前323年),到罗马帝国征服托勒密王国(前30年),彼得·索恩曼为我们展现了这一时期的广泛历史回顾,以及个别城市和国王的叙事特写。

作者简介

彼得·索恩曼,牛津大学古代史副教授,在瓦德汉姆学院主讲希腊和罗马史,凭借著作《梅安德河谷:从古代到拜占庭的历史地理》(2011)于2012年获得声望卓著的朗西曼奖;与西蒙·普莱斯合著了《古典欧洲的诞生:从特洛伊到奥古斯丁的历史》(2010),并定期为《泰晤士报文学副刊》撰写有关希腊和罗马历史文化方面的文章。



但丁的生平

作者: [意] 乔治·因格莱塞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译者: 游雨泽

出版年: 2022-1

页数: 254

定价: 49.00元

ISBN: 9787108072726

内容简介

我们真的了解但丁吗?作为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文艺复兴时代的开创者,欧洲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以史诗《神曲》留名后世的但丁在他所处时代的文献中只留下极少的痕迹。传记作家们的讲述交织着真实的记录与添油加醋的传说。由于诗人在自己的作品中留下了带有自传性质的痕迹,我们才得以找到释读的线索。作者认为,与其尝试第无数个带着小说味道的重构,不如提出一个将可信的史实与合乎逻辑的传说相结合的解决方案。同时,邀请读者一同参与到对史学-语文学意义上的“确切”,有理有据的可能性,以及启发式的合理性的区分中来。因此,在不掩饰文本批评与历史-文学阐释之间差别的情况下,本书勾勒出了一种可能的“但丁自传”的轮廓。

作者简介 

乔治•因格莱塞(Giorgio Inglese,1956— )是一位意大利语文学家、文学批评家。自1998年起担任罗马第一大学文哲学院教授。他是“意大利中世纪文学与历史学会”管理委员会成员,《意大利学学刊》主编。自1982年起担任《文化》杂志编委会成员,也曾担任《Einaudi意大利文学辞典》主编。出版了多部中世纪意大利文学方面的论著(《理智与爱:十三到十四世纪的意大利文学研究》,2000;《<神曲>导读》,2002;《但丁的生平》,2015);教科书(《如何阅读评注本》,1999);但丁《飨宴》(1993)与《论俗语》(1998)注本,《神曲》注本(《地狱篇》,2007;《炼狱篇》,2011;《天堂篇》,2016)。获意大利国家科学委员会国家项目一等基金,现正编注但丁逝世700周年意大利国家版《神曲》注本(2021)。


破碎的生活:普通德国人经历的20世纪

作者: [美]康拉德·H.雅劳施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Broken Lives: How Ordinary Germans Experienced the 20th Century

译者: 王晨

出版年: 2022-1

页数: 476

定价: 108.00元

ISBN: 9787559845238

内容简介

20世纪20年代出生的“魏玛一代”德国人,经历了20世纪几乎所有重要事件:第三帝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屠杀、战后重建、冷战分裂,以及柏林墙倒塌后的统一与复苏。私人生活与历史进程罕见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当他们回顾一生的经历时,曾经的热情因看清独裁政权的真相而幻灭,有人忏悔,有人以无知和被蒙蔽作为开脱的借口,也有人声称德国人同样是受害者以博取同情。  基于七十多部自传和回忆录的一手叙述,《破碎的生活》描述了普通人视角下的20世纪德国。其中既有参与前线战争的士兵,也有在后方挨过萧条岁月的女性;有种族清洗的加害者,也有纳粹暴行的受害者。透过对德国民族身份的重新审视,本书试图回答:为何如此多人支持了希特勒的战争与纳粹的残暴,他们最终又如何与种族主义和独裁政权切割并重新拥抱人权,从军事侵略者变为欧洲的民主支柱。

作者简介

康拉德·H. 雅劳施(Konrad H. Jarausch),美籍德裔历史学家,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吕尔西欧洲文明教授。曾任美国德国研究协会主席,《当代历史研究》主编。早年专注于希特勒掌权过程的研究,后期转向东德研究、两德统一,以及德国的文化民主化。已出版专著或编著五十余本,其中《走出灰烬》获2016年欧洲学院布罗尼斯瓦夫·盖雷梅克奖、美国出版协会欧洲与世界历史专业与学术杰出出版奖提名。


Beyond the Book: Unique and Rare Primary Sources for East Asian Studies Collected in North America

作者: Jidong Yang

 Collected in North America

出版年: 2022-01

页数: 400

ISBN: 9780924304972

内容简介

Beyond the Book is the first ever book dedicated to the studies of rare East Asian materials collected by individuals and institutions in North America. Most of the materials discussed in this volume are in a non-book format. Beyond the Book not only reveals many interesting and forgotten stories in the two centuries of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East Asia and North America, but also provides fresh clues for East Asian studies scholars in their hunting for raw research materials.

作者简介

JIDONG YANG is Head of the East Asia Library at Stanford University.



Learning to Rule: Court Education and the Remaking of the Qing

学习统治:宫廷教育与清王朝重塑,1861-1912 年

作者: Daniel Barish

出版社: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出版年: 2022-02

页数: 328

定价: USD 140.00

装帧: Hardcover

ISBN: 9780231203289

内容简介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local leaders around the Qing empire attempted to rebuild in the aftermath of domestic rebellion and imperialist aggress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enthronement of a series of children brought the question of reconstruction into the heart of the capital. Chinese scholars, Manchu and Mongolian officials, and writers in the press all competed to have their ideas included in the education of young rulers. Each group hoped to use the power of the emperor—both his functional role within the bureaucracy and his symbolic role as an exemplar for the people—to promote reform. Daniel Barish explores debates surrounding the education of the final three Qing emperors, showing how imperial curricula became proxy battles for divergent visions of how to restabilize the country. He sheds light on the efforts of rival figures, who drew on China’s dynastic history, Manchu traditions, and the statecraft tools of imperial powers as they sought to remake the state. Barish traces how court education reflected arguments over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learning, the fate of the Manchu Way, the place of women in society, notions of constitutionalism, and emergent conceptions of national identity. He emphasizes how changing ideas of education intersected with a push for a renewed imperial center and national unity, helping create a model of rulership for postimperial regimes. Through the lens of the education of young emperors, Learning to Rule develops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late Qing era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narchy and the nation in modern China.

作者简介

Daniel Barish is assistant professor of history at Baylor University.



The Culture of Language in Ming China: Sound, Script, and the Redefinition of Boundaries of Knowledge

作者: Nathan Vedal

出版社: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出版年: 2022-02

页数: 320

定价: $35.00£30.00

ISBN: 9780231200752

内容简介

The scholarly culture of Ming dynasty China (1368–1644) is often seen as prioritizing philosophy over concrete textual study. Nathan Vedal uncovers the preoccupation among Ming thinkers with specialized linguistic learning, a field typic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llectual revolution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He explores the collaboration of Confucian classicists and Buddhist monks, opera librettists and cosmological theorists, who joined forces in the pursuit of a universal theory of language.Drawing on a wide range of overlooked scholarly texts, literary commentaries, and pedagogical materials, Vedal examines how Ming scholars positioned the study of language within an interconnected nexus of learning. He argues that for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century thinkers, the boundaries among the worlds of classicism, literature, music, cosmology, and religion were far more fluid and porous than they became later.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Qing thinkers pared away these other fields from linguistic learning, creating a discipline focused on corroborating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ancient texts.Documenting a major transformation in knowledge production, this book provides a framework for rethinking global early modern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s. It offers a powerful alternative to the conventional understanding of late imperial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 by focusing on the methods of scholarly practice and the boundaries by which contemporary thinkers defined their field of study.

作者简介

Nathan Vedal i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The Power of Persuasion:Becoming a Merchant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作者: Lucas Haasis

出版社: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出版年: 2022-01

页数: 600 pages

定价:  $75.00

ISBN: 9783837656527

内容简介

Lucas Haasis found a time capsule: A complete mercantile letter archive of the merchant Nicolaus Gottlieb Luetkens who lived in 18th century Hamburg. Luetkens travelled France between 1743-1745 in order to become a successful wholesale merchant. He succeeded in this undertaking via both shrewd business practice and proficient skills in the practice of letter writing. Based on this unique discovery, Lucas Haasis examines in this microhistorical study the crucial steps and activities of a mercantile establishment phase, the typical letter practices of early modern merchants, and the practical principles of persuasion leading to success in the 18th century.

作者简介

Lucas Haasis, born in 1985, is a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and the research coordinator of the UK-German Prize Papers Project. He is also a lecturer of Early Modern History at the Carl von Ossietzky Universität Oldenburg, Germany. His research focusses on 18th-century letter-writing practices, mercantile culture of the 18th century, materiality studies, and praxeological approaches in historiography and global microhistory.



Representations of Global Civility:English Travellers in the Ottoman Empire and the South Pacific, 1636–1863

作者: Sascha R. Klement

出版社: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出版年: 2022-01

页数: 260 pages

定价:  $55.00

ISBN: 9783837655834

内容简介

Perhaps unexpectedly, English travel writing during the long eighteenth century reveals a discourse of global civility. By bringing together representations of the then already familiar Ottoman Empire and the largely unknown South Pacific, Sascha Klement adopts a uniquely global perspective and demonstrates how cross-cultural encounters were framed by Enlightenment philosophy, global interconnections, and even-handed exchanges across cultural divides. In so doing, this book shows that both travel and travel-writing from the seventeenth to the nineteenth centuries were much more complex and multi-layered than reductive Eurocentric histories often suggest.

作者简介

Sascha R. Klement studied English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t the Universities of Kent at Canterbury and Exeter, eventually writing a thesis on eighteenth-century travel writing, for which he did research in the UK, Germany and Turkey. Hi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eighteenth-century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travel writing, the Frankfurt School of Critical Theory, as well as political activism and social change. He lives in Cairo, Egyp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