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视频专访 | 河南工业大学副校长李焕锋:深化产教融合 创新协同育人培养体系

高教新闻,看→ 河南高教 2024-06-22


为加快高质量教育体系和教育强省建设,推动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同时为有关部门、高校、行业、企业搭建交流合作共赢台,5月18日,河南省高等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大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大会期间,“河南高教”融媒体记者对承办单位领导专家进行了专访。


科研成果只有在服务于产业发展时

才具有生命力




Q1 李校长您好,非常荣幸您能够接受河南高教的专访。过去在产教融合方面,其实我们有很多的卡点和难点包括高校科研转化率不高等等一系列问题。您认为在促进产学研用融合方面高校该怎么发力?

李焕锋:首先特别感谢此次的产教融合发展大会,产教融合发展大会在推动学校产学研用一体化上是一个非常好的促进方式。目前,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高校是教育现代化的主力军,也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重要的支撑点和关键点。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是我们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手段。

怎么样才能做好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呢?这是我们这些年来一直要破解的难题。其实我认为,更重要的还是在体制机制方面,如何能够把高校的产教学用打通,形成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我们要适应社会需求办专业,专业办学要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企业认为你培养的人是有用的,才会与学校进行更好的产学合作。第二个方面,我们要在专业调整过程当中,把一些服务于新兴战略产业的新兴专业,以及交叉融合性强的专业真正建好用好。再一个就是搭建科研、教学和产业一体化的平台。比如现在我们省里推进的,像现代产业学院、特色行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等等一系列的平台和载体。通过这些机制体制的创新,把教学科研和产业发展有效结合起来,以此实现真正的融合。

那目前存在的这些卡点和堵点,像你刚刚提到的科研成果转化等等这些问题,本质上还是因为我们的科研成果没有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而科研成果只有服务于产业发展时才具有生命力。就像我们人才培养一样,在人才培养中,专业设置、人才规格、课程内容,一定要紧跟社会发展。所以,我们现在必须通过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来实现人才与产业一体化发展,这样对高校服务产业、服务新质生产力都有很大好处。

李焕锋接受河南高教记者专访

专业建设要立足国家战略需求




Q2 您刚刚说到人才培养,其实,高校的专业设置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成效,河南工业大学作为省内重点建设高校,您觉得专业课程设置在助力产教融合和支撑地方高质量发展上,需要做出哪些调整或改善?

李焕锋:这些年来,河南工业大学也在围绕市场发展、围绕国家安全战略,不断推动整体专业建设和改革。

我们一方面是对过去的传统专业进行改造升级,同时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求,布局了一大批新型专业。希望通过专业的改造和提升,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第二个方面,我们根据学校自身发展,着重围绕整个粮油行业,打造了一批新兴专业。因为现在整个产业发展特别快、交叉融合的力度特别广,一些新技术、新发展在粮油食品行业里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上种种对于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围绕粮食安全领域的新兴产业,布局和发展了一些交叉融通的新型专业,争取更好的服务产业需求。

作为整个学校来说,我们还是要在学生的内涵建设、专业人才培养下功夫。河南工业大学近年来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因为学校本身与行业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所以我们更要打好产教融合这张牌,把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作为我们促进学生人才培养,促进学校和产业结合的一个最有效的手段,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创新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Q3 您刚刚提到,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一定要立足国家战略需求。近期,有一个词特别火,叫“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写入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的首位。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是核心要素,基础和先导靠教育。您如何看待高等教育与发展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发展新质生产力对高校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李焕锋:你这个问题非常好,也是高等教育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高等教育该如何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核心是创新,高校培养人才的要求,也是要培养具有创新性的人才,这两者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

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校的专业结构、课程内涵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面对社会市场的快速发展,关键一招就是要把把行业内的新技术要素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助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深度学习。其次,我们要结合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社会发展、产业发展中起到更好的作用,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基础。

Q4 近年来,“四新”建设可谓备受关注,“粮油”可以说是咱学校一个很大的特色,那在“四新”建设开展以来,您有没有什么感受或者经验想跟我们分享一下。

李焕锋:“四新”建设是这些年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向。我们学校围重点是围绕着新工科、新文科,重中之重是围绕“新工科”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学校通过制定新工科发展的规划方案,对每一个专业都提出明确的发展要求,来提升和赋予专业的生命力。

这些年来,通过新工科建设以后,我们感觉到我们的专业更加有活力了。一些新的技术、新的发展融入到了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包括学校的考研和就业都有一个比较大的提升,人才的整体社会适应度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改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