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考失败、爱上渣男,我才明白毁掉我的不是父母,而是......

壹心理 壹心理 2023-06-24

大家好,我是葡萄。

一位曾被精神科医生诊断为比双相情感障碍严重,却又达不到精神分裂诊断标准的95后女孩。
很长时间里,我被一系列非常恐怖的、沉重的情绪困扰着。
我总是害怕、不安、焦虑,被无能为力和羞耻感所入侵。
这当然和经历过的一些挫折有关,但后来我发现,就算没发生什么事,这些可怕的情绪、意象,依旧不会消失,甚至越演越烈。
它们搞砸了我的高考、又毁掉了我的亲密关系,甚至日常生活、身体健康。
在一次次人生选择中,将我骗去最不该走的那条路。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故事,聊聊我是如何被问题情绪所支配,又如何从黑洞中成功出逃。


我被两次痛苦,改写了人生。
第一次,发生在高中。
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直到高二。
那时,一个朋友以帮助我学习为由,邀请我合租。
可平时打扫卫生、做饭洗碗这些事都是我在做,她只顾着埋头学习,从不帮我一点忙。
她答应过教我做题,却一道都没教过,问了几次都以在忙回绝,有一次甚至指责我太自私了,只想着自己,浪费她的学习时间。
我不懂好朋友为什么会这样,第一次感觉到“被利用”。原来,她只管她自己。
也不懂为什么被她莫名指责的我,竟会产生愧疚和羞耻感,仿佛自己真的做错了什么。
我不记得自己的高二是怎么度过的,只感受到记忆力下降,上课走神,每天都很想哭,偷偷用课本遮住泪水,也不敢出声,怕被同学发现。
后来,我的高考是拖着疲惫的身躯考完的。
作为乖乖女的我,听从了家里人的安排,以一个二本的成绩上了一所偏远的医学院校,因为他们说这是为了我好。
第二次,发生在大学。
刚上大学时,我以为自己可以开始新的生活了。
没有想到,第一段感情却以混乱和破碎收场。
我的前任是个擅长PUA的渣男,爱炫耀,爱贬低我,我却意识不到这样的关系是糟糕的。
那段时间,我完全忘记了自己,只有他,他开不开心决定了我开不开心,他满不满意决定了我做得好不好。
我的口头禅变成了“对不起”,为一切事情道歉,责备自己不够优秀,不够体贴,长得不够漂亮,身材不够好,家境也不好。
我把虐待,当成了爱。
直到前任突然提出分手,接着立刻和一个很漂亮的女生在一起。
我才意识到,原来我是一个玩物,一个备胎。
每天晚上,我都躲在被窝里哭,体重降了20多斤,甚至到了快得厌食症的程度,连喝口粥都想把它吐出来。
我足不出户,旷了很多课,我害怕明亮的光线,那些光线仿佛将我所有的缺陷暴露在日光之下。
到了大五,每一位医学生都要去医院实习,而我却总想着逃跑。
每天去医院看到别人痛苦,我也痛苦,看到别人想哭,我也想哭。
慢慢的,连日常的吃饭,穿衣,睡觉都成了一种负担,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有一天,看着镜子里骨瘦如柴的自己,我突然腾升起一种“不忍心”。
天哪,镜子里那个女孩是我吗,她在经历着什么,我为什么会忍心她遭受这一切?
那一刻,如同上帝之手倏然轻触我的额头,将我轻轻点醒,告诉我,你要好起来。
我试着改变自己,走出门,做一些也许对自己有用的事。
比如为自己做饭,增添更多营养;去健身房撸铁,增强肌肉力量。不再旷课,尽管我只敢坐在最后一排。
但我也知道我所要面临的问题,一个人解决不了。
虽然很努力想要变好,但有时正午之魔附身,一切就不在自己的掌控范围之内。
我发现自己看着周围发生的一切,很清醒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可身体却不配合。
该笑却笑不出来,该哭也哭不出来,觉得周围的一切都与我无关。
于是,我主动去医院做了心理评估,其中有一个项目提示我“人格解体”。
医生告诉我,我比双相情感障碍还要严重,给我开了药,并建议我进行心理咨询。
老实讲,那一刻我感受到的是“轻松”。
我很感谢那个医生,因为我真的好累,我终于可以正大光明停下来了,终于可以休息了。
随后,按照医生的建议,我推开了心理咨询的大门。
没想到的是,就在这里,我找到了一直寻找的东西。


一开始的咨询,我比较紧张,表现得有些拘谨。
潜意识里,我认为对面的人是个“长辈”,怕她像其他大人一样,将我的痛苦视作矫情,也不清楚在这里说的话安不安全。
但是,她在一开始就和我签署了《保密协议》,认真解释每一条的含义。语气非常柔和,给我一种很安心的感觉。
从一开始笔直坐在沙发,到后来随意猫在抱枕上,静心思考每一个问题,我想这是我和咨询师“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和咨询师说,最近自己易怒易暴躁,整个人不想动,没力气,总是责备我妈小时候没有给我太多的关爱,才导致我长大之后总被错误的人吸引。
甚至在一次吵架里,我一气之下把家里的镜子拍碎了,我妈吓坏了。
咨询师没有对我的行为有任何评判,只是问我和父母的关系如何。
我告诉咨询师,其实,我爸在我3岁那年因车祸去世了。
自我记事以来,母亲就一直在赌博。
放学后,我和妹妹两人自己煮饭吃,晚上我妈回来,输了钱就在那里哭。
还记得语文老师让同学们写关于家的作文,我写不出来,因为我感受不到家的温暖,只想逃离。
那时,我发誓要考上我们市好的高中,然后上好的大学,离开这个伤心的地方,永远不回来。
咨询室里,随着咨询师的提问,那些尘封的记忆逐渐在我的心里苏醒。
也是在亲口讲述的那个当下,我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感受:
为什么成长中那么多年的痛楚,如今追溯起来依旧撕心裂肺,却在长大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被我彻底遗忘了。
咨询师告诉我:“疼痛,其实是一个无言的、但唯一的证人。只是往往,我们把这个能帮助我们找到人生真相的证人给丢了。”
她让我明白了,我的情绪崩溃、痛苦、抑郁......所有看似不体面的“症状”,其实是我的反抗。 它们是我对被压迫、被失权后,最真实的抵抗。同时也反映着我的韧性,与内心真正的力量。

随着咨询的深入,每次去见咨询师,我都能从她那里看到我看不到的自己。
比如,我总是习惯性地苛责自己,觉得自己很丑,这不够好,那不够好,我不该对别人生气,不该对别人有负面评价,不停地给自己贴标签。
我告诉老师,我这个人,能得“六十分”都很不容易了。
可她却问我:“你有没有注意过,你在批评自己的时候,有什么感受?那个自我批评的声音,带给你多少痛苦?你愿不愿意去体谅那个听到这些话的自己呢?”
她没有给我什么具体的答案,但每一个提问,却比答案本身更有力量,为我打开了一道爱自己的大门。
是啊,内心的那个小女孩,那个真正的存在,她难过、伤心时,为什么连我自己都视而不见呢?
咨询师还教我可以和儿童自我建立一种全新的关系。
我们的儿童自我,往往是觉得自己不够好的那部分。
从那之后,每当我开始自我批评、自我否定时,就会按照咨询师说的,想象自己用胳膊抱着小小的自己,告诉她:
“不管发生什么,我都会在这里陪着你。”“看到你对自己的感觉这么糟糕,我也很难过,但这些感受会过去的。”
我无比地感谢咨询师,在我一次次负面情绪爆棚的时候,把我接住。
允许我愤怒,悲伤,指责,攻击,允许我停留。
帮助我理清身边的人和事,分清哪些是自己的事,哪些是别人的事。
“大多数人的全能自恋都在证明‘与我有关’,而你的自恋却在证明‘与你无关’”。
这句话,让我再次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自己,也发现了自己的优点。
也正是在咨询室里,通过咨询师的共情、陪伴与梳理,我才能慢慢重建关于自己生活的叙事。
我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也接纳了别人的不完美,仅仅只是允许一切事情的发生,让一切如其所是。
并由此更加坚定了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


认识到自己改变了,来自于一次陌生人的注视。
从前,如果有男生盯着我看,我不是害怕“他是不是觉得我有很多颈纹”,就是害怕来自男性赤裸裸的凝视。
但那一刻,我的头仰了起来,并且挺直腰杆盯回去。那个男生立刻把眼神移开了。
人际关系上也是如此。
以前的自己,唯唯诺诺,不敢拒绝,生怕伤害到别人,总是想方设法满足别人的要求,直到满腔的委屈腐化为抑郁。
现在的我,能大胆地对老板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说不,在他试图压榨和剥削我时,不卑不亢地和他谈判。
是的,我变成了一个自信的女生!
我看清了自己的思维模式,学会了拒绝,知道如何捍卫自己的边界,也学会了表达自己。
我还染了很想染的粉发,拾起了自己的爱好,重新运动了起来。
如果有心情,就划上超级酷的烟熏妆。如果不想化妆,就素颜出门。
但我只是我自己,并不因外表或他人评价的变化,而区别看待自己。

是我的咨询师在关键时刻推了我一把,才让我看到人生能有如此之多且不同的风景。
心理咨询于我而言,是容器,是接纳,是包容。
咨询师总会告诉我,有情绪是正常的,悲伤是可以的,我们不必一直乐观正能量。
她肯定我的感受,告诉我,我的感受是真实的。
有的问题我不必一直向内归因,可以有许多归因方式,也可以有许多解决办法。
在新的生活方式中,我第一次看到了那些如同幽灵般被我压抑多年的感受,被我合理化的想法和行为。
找朋友聊天,找书看,都是在找寻自己已经认定的答案,或者是按照自己惯有的思维模式来思考,而不是通过咨询慢慢发现以前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不愿意面对的东西,开启新的思维模式。
我很幸运,碰见自己喜欢的,也跟自己匹配的咨询师。
但是我个人觉得,只要自己愿意去尝试,愿意去经历这一切,即便换了几次咨询师,也是值得的。
如今,在和抑郁焦虑相处了十年的时间后,我终于学会了接纳自己,爱上了那个不需要完美的自己。
我从不感谢苦难,我感谢站在深渊里依然望向光明的自己。
作者:来访者葡萄编辑:Lilith图源:Pexels

被亲密关系或人际关系困扰,陷入情绪泥沼,甚至导致抑郁焦虑,有时是因为生活的种种挫折堆积到了一起,有时看起来甚至不是多么严重的事情。  
但其实背后,都隐藏着比这些表面问题更重要、更深层的内心困扰。
每个人的内心,可能都是一个黑匣子,不往里面看,就不知道里面有什么。但是里面的东西,却持续指引着你的人生。
如果你也有难以解决的痛苦,那你也可以,像来访者葡萄一样,勇敢地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打开内心的黑匣子,驱散阴影、挖掘宝藏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选择咨询师,可以看看下面这位经验丰富、专业扎实的咨询师——张雅琴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困扰,可以扫码和张老师聊聊。为了鼓励求助意愿,张老师特地开通5个半价咨询名额,原价400元/次的咨询,现价仅200元

给自己一次改变的机会
↓点击即可预约↓

如果,你也存在抑郁焦虑、兴趣减退、压力过大等心理困扰,又想查看、选择更多不同风格的咨询师,不妨试试壹心理的「半价咨询」,找到更合适你的那一位咨询师↓
↓点击查看更多半价咨询优惠↓

↓也可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咨询优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