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妇女报社会责任报告(2022年度)

↑↑↑
点击图片观看精彩H5



一、前言


1

媒体概况



中国妇女报创刊于1984年,由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亲笔题写报名,是全国妇联机关报。作为全国唯一的妇女日报,中国妇女报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形成以报纸为旗舰,报、网、微、端、刊和系列社交媒体账号构成的全媒体传播格局。主办《中国妇运》《花样盛年》《农家女》等杂志,运营全国妇联女性之声政务新媒体、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网、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官网。开通“China Women's News”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创办中国婚恋网,在全国设有24个记者站,初步形成“新闻+政务+服务”的新发展格局。


2

社会责任理念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妇女和妇女工作、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秉持“主流定位、特色表达、融合呈现”理念,紧紧围绕新闻宣传和妇女思想政治引领主责主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先进性别文化,大力宣传中国妇女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妇联工作创新发展,大力宣传各族各界、各行各业优秀妇女典型,切实为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鼓与呼,不断增强妇女新闻宣传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妇女事业和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为妇女儿童和家庭的美好生活服务。


3

获奖情况



通讯《盐巴女人》获第32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中国妇女报微博获评中央网信办“2022年度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百个成绩突出账号”,原创系列视频《百名女大学生讲述100个党史故事》荣获中组部第16届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二等奖,全国妇联女性之声微博荣获微博“创新应用与传播优秀奖”,中国妇女网快手号荣获快手“政务账号优秀创作者”,多篇作品获人大、政协好新闻及残疾人事业好新闻等奖项,一个部门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一个支部荣获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强”党支部称号。


二、政治责任


1

政治方向



坚持“女报姓党”政治定位,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妇女人心,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主线,全媒体精心策划、聚焦主题、内外联动、下沉基层、融合传播,切实承担起引领广大妇女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


用心用情做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活动、重要会议的宣传报道,把党的创新理论贯穿到每一个版面、页面;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十年足迹开展行进式采访,打造《喜讯捎给总书记·2022续篇》《习爷爷的话引领我们成长》《收到总书记回信之后》等品牌化主题栏目,生动诠释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家国情怀。


在全国妇联党组指导下,完成《习近平走进百姓家》重大主题图书的采访编写任务,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慰问过的家庭中选择32户家庭,派出50余位记者多次深入采访,后方编辑审核团队精益求精,力争使每一篇作品都是政治性和新闻性相得益彰、小故事和大道理融合赋能的精品力作,该书出版后产生广泛影响。


立体鲜活、浓墨重彩做好党的二十大主题报道,开设“巾帼心向党 奋进新征程”专题专栏,推出《踔厉奋发新征程》特刊,制作“团结奋斗向未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等专题。



全国妇联女性之声微信公众号开设“巾帼大学习”专题,推出“习近平‘家语’”等200多期原创海报;中国妇女网首页首屏常年置顶“习近平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的重要论述”专题频道;《新女学》周刊推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思践悟专题,邀请专家学者撰文阐释解读,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新闻化传播。



2

舆论引导


(1)引导社会热点




坚守“哪里的妇女权益受到侵害,哪里的妇联组织就要站出来说话”的职责使命,坚持依法维权,建设性开展舆论监督、引导。完善新闻评论、舆情监测工作协调机制,建强中国妇女报微博等网络发声主平台,打造《天天观点》《新闻壹段评》《女网时评》《女报评论》等重点栏目。



针对侵害妇女儿童权益行为,第一时间发声亮剑,主动介入,以先进性别文化塑造网络生态,以主流声音引导社会舆论,有效发挥在涉妇女儿童热点舆情事件中的“定音锤”作用。在唐山打人事件舆情引导中,报社评论先声夺人,既坚定维护妇女权益,又避免性别对立,强调依法严惩,并以海报、视频等形式多渠道分发,产生良好的首发效应,微博话题阅读量达5.2亿。


(2)注重改进创新


立足女性视角,突出女报特色,在报道内容形式和传播平台上不断开拓创新。《青春向党 不负人民 百名女大学生的青春誓言》《冰雪盛典》等版面、特刊,将图片、图表、色彩等可视化元素融合呈现,强化视觉艺术,提高传播效能;推出中国妇女报“动”新闻系列短视频,将纸媒视频化、立体化。



应用数字化手段,创新表达方式,通过“内容+科技+融合创新”,探索“新中国女性第一·元宇宙人物展馆”建设;强化技术创新赋能,首次运用关键词+SVG互动技术展现航天女性风采,大大提高趣味性和互动性。


3

舆论监督


(1)批评性报道


秉持在妇儿热点难点问题上不失语、不缺位、敢发声、有态度的理念,开展批评性报道,传递理性声音。《严厉打击拐卖虐待犯罪行为 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不尊重女性,会让你真正被“保洁”》《“公示性侵儿童罪犯信息”,为什么点赞这么多?》等评论,及时准确回应社会关切,激浊扬清、正本清源。



(2)调查性报道


聚焦广大妇女和家庭关注的民生话题,围绕新人口生育政策下中小学女教师的生育意愿,采写《推进家庭学校与社会协作式共同育儿》; 关注新就业群体,推出《如何织就灵活就业群体的保障“新衣”?》;针对未成年人“打赏”乱象,刊发《追回钱款远非治理终点》等重磅调查分析。常设深度调查类栏目《新闻深1度》《新闻观察》等。



4

对外传播


(1)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探索具有女性主流媒体特色的国际传播之路,创新对外话语,讲好中国和中国妇女故事。中国妇女网设立英文频道,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Facebook、Twitter等开通账号,突出柔性传播,触达海外受众近10万人次。



刊发《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妇女人身与人格权益保障的新进展》等反映中国妇女人权事业发展的重磅文章,开展年度性别平等十大新闻推选与发布;联合西南政法大学,建设对外话语创新协同平台,以妇女人权研究与传播为主责主业,展示中国人权事业的巨大成就,搭建妇女人权国际对话交流平台。


(2)促进文化交流


《环球女界》专版关注女性在世界政治经济、环保生态、科学教育、婚姻家庭等领域的参与和贡献,中国妇女网英文频道聚焦中国妇女儿童事业成就和女性人物风采,展示中华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推动中外妇女在跨文化交流与合作中凝聚共识、砥砺共进。



三、阵地建设责任


1

融媒体矩阵



报社已建成以《中国妇女报》为核心的纸媒传播矩阵、以全国妇联女性之声为核心的政务新媒体传播矩阵、以中国妇女网和中国妇女报客户端以及系列社交媒体账号为主体的网络新媒体传播平台、以中国婚恋网为旗舰的服务型传播平台,运营的各类平台达64个,用户覆盖超3500万,日均阅读量保持在千万以上。



作为妇联系统旗舰门户,中国妇女网设有包括妇联、女大学生等20余个频道、7个工作专区、8个服务版块,1个大数据中心。



对中国妇女报客户端进行页面、功能等全方位优化,改版后的客户端聚焦内容生态,24小时不间断更新,突出视频、直播,强化共情性、互动性、连接性。


2

融媒体报道


在党的二十大、全国两会、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重大主题报道中,强化融媒体产品生产和全媒体平台推送,让报道形式更丰富、更立体。




探索融合传播机制创新,成立中国故事女主角融媒体工作室,制作拍摄人物短视频《她改变的》系列,全网播放量超1.3亿,相关话题阅读量超5.4亿,屡登热搜榜,成为讲好中国妇女故事、弘扬新时代女性精神的重要窗口。



报社官方微博粉丝近1200万,活跃度高,具有较强的舆论动员和议题引导能力,全年发布内容近9000条,总阅读量突破23亿次。其中,话题#中国女性力量#,阅读量达2.8亿,讨论量9.7万,引发广泛关注;针对社会热点舆情事件开设的评论话题#壹段评#,总阅读量11.7亿;“三八”国际妇女节期间,融媒体评论《今天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什么女王节女神节不要来“碰瓷”》阅读量达945万,登多平台热搜榜。


3

融合采编平台建设



坚持一体化生产理念,实现新闻信息统一采集、多平台加工编辑、全媒体推送发布;提升融媒体平台智能化水平,通过智能辅助生产应用,提高新闻内容生产效率,视频、直播产品数量显著增加;通过全媒体指挥调度平台可视化展现热点新闻、舆情分析等信息,运用智能媒体大数据云服务平台,提供专业智库、社交媒体等数据资源;建立舆情监测分析系统,加强研判处置能力。


四、服务责任


1

信息服务



准确及时为公众提供最新政策法规和惠民信息,常态化开设“点透新闻”“专家解读”“女报专访”等专栏;《爱生活》周刊提供科学细致的生活信息服务,倡导时尚健康的生活方式。



开展10场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直播、7场家校社公益直播等,总观看量上百万;推出视频《防治新冠,老年人如何加强自我防护?》《妇产科普》等30余期,全力做好妇女儿童老人等重点人群的防疫宣传工作;中国妇女网微信公众号开设“特别家教”专题,连续发布超1300期,提供专业家庭教育指导。


2

社会责任


持续建设“网上妇女之家”全国总平台、妇女儿童家庭大数据中心等,为全国70多万个“妇女之家”和8000多个妇联新媒体账号搭建服务平台。覆盖广泛、受众细分、分发精准的“妇字号”传播体系逐步成型,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中国妇女网设有妇联、权益等频道,集新闻、政务、服务于一体;全国妇联女性之声微信公众号常设“温馨服务”栏,点击即可进入“女性公开课”等平台。



以“公益、公信、公营”为特点的中国婚恋网全新改版上线,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活动形式,为各类机关、部队和企事业单位的单身青年提供专业、精准的婚恋交友服务。



重视媒体智库功能,成立“知女研究院融媒体智库工作室”,向社会宣传性别平等理念,推动性别平等实践《新女学》周刊邀请专家从多学科多视角出发,对打击拐卖妇女儿童、反家庭暴力和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等建言献策。


3

公益活动


多形式开展公益宣传,刊登时代楷模、岗位学雷锋等公益广告10余则。


以创新思维开展公益事业,利用全媒体平台免费推广贫困地区土特产,网站、客户端发布凉山州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等10篇介绍广告,发布西昌葡萄、雷波脐等6幅产品广告,推动消费扶贫。



《乡村振兴》专版生动反映各地推动实现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的“两新”经验和做法。


继续实施“《中国妇女报》进乡村”项目,为中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妇联组织和妇女群众赠报,为农村妇女提供文化和信息服务;选派报社青年干部参加四川凉山州“树新风促振兴”妇女儿童关爱提升三年行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助力乡村振兴。


五、人文关怀责任


1

民生报道


积极回应妇女群众和家庭关切,持续关注三孩生育、医疗教育、养老服务等热点议题,通过专题、专栏、系列报道等形式,及时反映群众呼声,推动民生热点难点问题解决.



《发展》周刊开设“二十大报告与民生”栏目,聚焦民生新政,解读政策背后高质量发展的民生“密码”;中国妇女网开设暖心求职服务专区和职场频道,关注女性职业发展,保障女性就业权益;提供家庭教育指导,短视频平台发布“优生优育优教家家幸福系列公开课”系列视频32集,总观看量超千万。


2

灾难和事故报道

针对重大突发事件,制定应急指挥预案和快速反应机制。在重要版面开设“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专栏,讲述抗疫、抗震中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的女性故事。在四川泸定地震、河南安阳厂房火灾等突发事件报道中,始终把关爱生命放在首要位置,坚持深入一线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常态化聚焦暑期儿童安全,对儿童出行安全、防溺水、消防安全等进行重点推广,并通过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不断提升家庭和社会安全意识。


3

以人为本


将尊重人、关心人贯穿于新闻采编全过程,推出《深山女人的守护者》《爱,让她们不怕黑暗》等一系列有态度、有温度、有情怀的报道,生动讲述人间大爱故事,以专业报道服务妇女儿童和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充分发挥党媒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妇女群众提供贴近式服务。《权益》周刊以生动鲜活的案例和法律人士的专业分析,开展普法教育;《健康母婴》专版专注妇女儿童保健领域,呵护母婴健康;《乐活主张》专版关注生活方式和女性心灵成长。


六、文化责任


1

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开设专栏报道“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感人故事,引领广大妇女和家庭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好家风涵养社会文明新风尚。《家庭》周刊开设“树清廉家风 建廉洁家庭”等栏目,持续深化红色家风报道。在重要新闻版面设立《牢记总书记嘱托 做建设者倡导者奋斗者》《中国故事女主角》等栏目,引领广大妇女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评论专栏引导公众在喧嚣的舆论场坚守价值立场,激发向上向善的力量。


2

传承繁荣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周刊推荐主旋律影视作品,刊发热播影视剧影评、剧评,传播正能量;《什刹海》专版生动展示优秀书法、绘画艺术作品,以有趣味、有思想、有美感的散文、随笔传递文化、文明的生命力、影响力;《口述》专版聚焦中华文化的女性非遗传承人、文物修复者等,挖掘讲述中华文物古迹的故事。



在春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和二十四节气,“网微端”以图文、海报、视频等形式介绍相关知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中履职尽责。


3

推动提升科学素养

 


关注女性科技人员的成长成才,推动女性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常态化开设《科技创新·巾帼行动》等栏目;《绿色科技》专版聚焦科技新生活和绿色家庭,传播科学思想;策划推出《奥密克戎不可怕,做好防护坦然应对》《抗击新冠,别忘了遏制“新冠谣言》等专题报道,积极引导广大妇女和家庭科学应对疫情。



聚焦载人航天等科技领域的最新前沿动态,推出原创视频《孩子们给刘洋布置的三个任务,完成了吗?》《王亚平再次进行太空授课,冰墩墩出镜》等近40期。


七、安全责任


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制定完善的意识形态安全责任制举措,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和“网上网下一把尺子”要求,严格执行《个人网络行为承诺书》和备案制度,制定网络安全和突发新闻应急预案,全年未发生导向问题,未出现安全刊播事故,编校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八、道德责任


1

遵守职业规范


 严格遵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严格落实采编人员廉政风险防范措施,签署《廉洁自律承诺书》《采编人员职业道德自律责任书》,常态化开展新闻纪律教育,全年未出现违反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等情况;坚决不刊发虚假失实新闻,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内容;高度重视版权保护工作。


2

维护社会公德


在宣传报道中坚决维护社会公序良俗,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弘扬社会正气,讴歌美好心灵;报道各地移风易俗的好经验好做法,培育文明向上婚俗文化,倡树良好家风家教,助力婚姻家庭幸福稳定。


3

接受社会监督


严格规范采编行为,要求记者外出采访时主动出示新闻记者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公布监督举报邮箱、电话,主动接受、及时回复意见、建议和投诉。


九、保障权益责任


1

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支持保护正常采编行为;为工作期间身患重病的在职职工申请援助补贴、办理大病保险理赔;疫情期间,为从业人员采购配置防护用品及相关药品。


2

保障从业人员薪酬福利


严格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与新入职人员依法签订合同;推动绩效工资改革,努力优化考核评价体系和薪酬分配激励机制,积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持续提高职工收入,凝聚干事创业内生力量。


3

规范新闻记者证管理


严格执行《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按规定为采编人员办理记者证申领、年检、公示、收回等。


4

开展员工教育培训


开设“什刹海大讲堂”,全员开展“一核(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两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三懂(懂中国、懂妇女、懂媒体)”基本教育, 持续优化入职培训、加强分类培训,全年组织各类培训154人次。


十、合法经营责任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新闻出版管理等部门发布的各项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按年汇编报社规章制度,强化内部治理。规范开展经营行为,严格做到采编与经营两分开。驻地方记者站合规合法,采编活动依法规范。牢牢把握商业广告的舆论导向,强化广告审核管理,未刊播违法违规和低俗广告。坚持诚信守法经营,严格履行纳税义务,从未出现偷税漏税行为。


十一、后记


1

回应


对标对表媒体社会责任报告相关指标,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新闻传播规律、受众特点,持续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和创新转型发展,规范采编工作流程,坚定不移建设现代传播能力,增强主流媒体影响力和竞争力。


2

不足


舆论引导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融合精品生产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全媒体转型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
            

3

改进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国妇女报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紧扣主题教育总要求和目标任务,进一步提高报道内容质量,推出更多精品力作;进一步深化媒体融合发展,打造更多刷屏爆款产品;进一步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对外讲好中国妇女故事,着力以新语态阐释新思想、以新传播讴歌新时代、以新格局赞美新征程。



长按下方二维码订阅↓ ↓ ↓

2023年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运》




来源/中国妇女报(ID:fnb198410)H5制作/李凌霄
责编/陈晓冰审签/一帆监制/志飞

觉得有收获就点个赞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