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学家研究蝗虫嗅觉 设计仿生学感知系统

2016-06-29 John IntelligentThings

戳蓝色字关注IntelligentThings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使用蝗虫的嗅觉,开发新的仿生机器人传感设备。

(图片来源于: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引言


昆虫,向来以嗅觉见长。一个甜甜的面包屑,就会吸引一大队昆虫“远道而来”。然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工程师团队,通过研究蝗虫的嗅觉,设计新的仿生机器人感知系统,有望应用于安全领域。


研究人员


该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生物医学工程副教授,Baranidharan Raman,使用高度敏感的蝗虫嗅觉器官,开发了“生物混合”型的鼻子。参与Baranidharan Raman的研究还有,工程方面的同事,材料科学副教授Srikanth Singamaneni,以及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教授Shantanu Chakrabartty。


灵感来源


据Raman称,生物感知系统,比实际工程中的人工系统更加复杂,包括负责嗅觉方面的化学感知系统。尽管,嗅觉是原始感觉,但它仍保留在很多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物种中。


“生物学正在聚焦于非侵入性,或者‘平衡’化学感知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样的设计和计算原则被到处复制。”Raman说,“所以,理解嗅觉器官处理的基本准则,对于受到生物学启发的工程解决方案,十分必要。


研究发现


几年来,Raman研究了在相对简单的蝗虫大脑中,感觉信号是如何接收和处理的。他和他的团队,发现气味促进大脑内的动态神经活动,让蝗虫即使在和其他气味混合的情况下,也能够正确的辨别气味。在另外一项研究中,他的团队也已发现,蝗虫经过训练后,即使在复杂的环境下,例如和其他气味混合,或者在不同的背景情况下,也能识别特定的气味。


“为什么要重新发明人工的东西呢?为什么不利用生物学的解决方案?”Raman说,“这就是他的哲学所在。即使很尖端的小型化学传感装置,也只有少量的传感器。但是,如果你观察昆虫触须(他们的化学传感器所在的位置),有成千上万的传感器,而且具有各种各样的类型。”


团队在昆虫自由移动,探索和解码他们所处环境中的气味的时候,监测昆虫大脑的神经活动。


具体实现


这样的解决方案,也需要低功耗的电子元器件,搜集,记录和传输数据。Chakrabartty,在他的自适应集成微系统实验室中,开发了小型化的电子元器件,和Raman合作开发了这项研究用到的器件。


团队计划使用蝗虫作为仿生系统,通过远程控制的方法搜集样本。Singamaneni,功能纳米材料的领域的专家,开发了一种等离子“纹身”,由“生物相容性丝绸”组成,应用在蝗虫翅膀上,产生轻微热量,帮助驱使蝗虫向着远程控制的特殊位置移动。镶嵌着等离子纳米结构的“纹身”,搜集位于它们附近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而研究人员可以使用更加传统的方法,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化学组成进行二次分析。


面临挑战


“狗的嗅觉系统,对于许多应用于工程的感觉系统来说,例如安全和医疗领域,仍然保持着领先水平,”Raman 说。“然而,训练这些动物的难度和耗时,以及缺少提取生物学系统相关化学传送信息的解码流程,构成了更大规模应用的主 53 27942 53 14939 0 0 3070 0 0:00:09 0:00:04 0:00:05 3070挑战。”


应用前景


科学家也透露,这个方案可以后应用于安全领域,例如爆炸物的安全检测等。


文章整理编译自:https://source.wustl.edu/2016/06/engineers-use-cyborg-insects-biorobotic-sensing-machines/




如果大家有什么关于物联网,智能硬件,创新方向的技术或者产品问题想了,请写评论告诉IntelligentThings,我会定期参看大家的问题,并选择一些来回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