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学艺术中心艺术课程 | 当爱创作时


艺径·第一期

Path to Arts


3月31日—5月12日,林奕华老师带来大学艺术中心的第一课——当爱创作时。回顾这横跨三月到五月的艺径课程,与其说是林奕华的四堂课,不如说是他带着经历和作品与我们的一次长谈。谈创作、谈自我、谈世界。尽管距离第一堂课已经两个多月,他的那些话却像埋了一条线在我们的生活里,仍不时跳出来,提醒着我们思考、创造。



课程感想

——by 温玮棋  

2015级理工学院、逸夫书院学生


01

“和我们说说你是怎样的一个人”



    第一堂课,林奕华看着我们的眼睛,没有和我们直接谈艺术、谈作品,而是抛出一个大问题——我们会如何做自我介绍。大家似乎都很熟于回答这个问题,在升学求职时甚至还有套路可循。但我们可曾思考过,为什么别人会需要我做自我介绍?为什么我会想要不出错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又可曾思考过,当回顾过去时,自己可以说出什么属于自己的故事?这一连串的问题背后,其实是在尝试认识“我是谁”、“我和这个世界的关系是什么”。当迷失在输入信息、回答问题时,我们是不是也只是将自己简单化为一个物件、一个标准样板,而非一个复杂的、有主动性的人呢?



林奕华说,细节与成熟相关,有故事的人都有一种关键的能力——将人生描绘成长幅画卷,由每个当下串连起的每段经历都被留在画卷上面。正是因为有了对细节的观察、记录、感受,我们才能意识到自己在面对各种事情时内心的反馈,才能更加清晰、完整地看到真实的自己。而创作正是基于这些细节,对自己勇往直前的一种鼓励。林奕华的创作是从小时候的撒谎开始的——为了想要的打针玩具而撒谎自己想当医生,是源于对自己的了解而主动为自己创造机会,而不是等待别人的赠予。“创作并不是一种“特例”,而是一种意识——我不想只是一个“样板”,我要拿回我的想法,我要拿回我的表达。”在这里,创作无须艺术形式,它更像是一种私人的、深入的、主动的思考与传达。


02

“创作,便是在和自己对话、和世界对话”



    戏剧,对于林奕华来说,是以艺术为媒介向外面的世界做自我介绍,分享他所思考的问题。不止于此,他更是通过创作关怀这个时代,启发人们去探寻自我。所以,卖票仅仅是一种手段,他的压力却是在如何创作出与观众对话的作品。他不想只是呈现故事的起承转合,也不想要给观众他们熟悉的东西。他想要用矛盾的、复杂的、多维度的叙事方式和舞台设计来刺激观众与戏剧、与自己、与身边人对话,让观众们感受到自己不是来接收经验的,而是主动创造自己的经验。林奕华希望,当观众走出剧院时,不只是简单地感叹“好看哎”“对啊,我也觉得”,而是会有很多的疑问想要交流、探讨,所以我们也总能看到他在微博上认真回应来自观众的想法。


于是,在林奕华的作品里,四大名著不再只是经典,他将原有的故事情节拆解,将个人的性格与经历、对当代人的症结的讨论,统统糅进了戏中。他在《水浒传What is Man》谈父权社会下的男性崇拜,谈磨灭个体价值的刻板印象;在《西游记What is Fantasy》讲因为彼此的欠缺而互相索取的亲密关系,讲拒绝意义、逃避思考的消遣娱乐;在《三国What is Success》中说爱与操控、说人们的急躁内心;在《贾宝玉Awakening》提“忘记是主动的放下,而不记得是不重视的遗忘”。


    有人会说,你又改变不了什么,何必为难自己?林奕华说,可是做艺术便需要如此,悲观却不消极。明知道地球可能没救,但也相信作品至少产生些许影响。创作也是做给自己看的,“我要维持一种自觉性”,在任何事情发生时,我至少可以掌握自己的选择,不去做一些未来会后悔的选择。


03

“勇敢思考,享受过程,接纳自己的成长”



    很多人会说,林奕华的戏看不懂,讲的内容太多了。而林奕华则问,为什么会觉得太多了?和什么比较会太多,娱乐吗?当外界的资讯涌入感官,个人所产生的感受和表现出的反应其实都是自我内心的投射。有些人会因为航班延误而在机场暴怒发泄,有些人会在亲密关系中说出“你怎么变成这样”、“你为什么不主动一点”之类的话,有些人会没有耐心等待和感受剧中情感而将过程快进……



我们和世界是只有那些直接的反应关系吗?不像情绪(直接反应)、情怀(大家共有的经验),有些情感,尤其是我们独有的情感,是需要用时间、深度去陪伴与生长的。林奕华分享说,“在目前的全球科技取代人性、方便就是一切这种观念底下,我们似乎不需要问自己问题,因为有人应该更懂我们的需要、满足我们的需要。但是如果都不想,人云亦云,可能所有这些事情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跟你建立意义。这个意义可能就是个人独有的经验,而经验里可能就是一个过程,并不能一步达到目的的中间过程。这个过程不是按钮,也不是主观意愿就能达成的。不可避免地,它会与客观现实产生碰撞、捶击,甚至挫败。”



    但这些又和创作有什么关系呢?弗洛姆在《自我的追寻》说,最重要的创造对象是自己。在这个时代,我们似乎被喂养成了巨婴,沉浸在美好的幻想中,会难以避免地拒绝思考、拒绝过程、甚至拒绝自己的成长。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很多也复杂,但我们能抓住并把握的是那份自觉性。创作,便是一份对自己的爱,在拉回那个想逃避面对的“我”,认真对话。当爱创作时,当我们去问这个世界与我的关系时,当我们抓住主动创造的意识时,我们就会是独特的作品。很感谢林奕华用他的戏、他的话敲打我们。去探寻自己是谁的过程,可能很难,但这一路的所遇所得,都将会是我们创造的。


    

最后,引用林奕华的一句话,愿我们看到并找到自己,无悔当下。







    “人生本身就是跟所有的人跟物谈恋爱的一个过程。所谓人生,就是一个你怎么把时间用在你认为最值得的事情上的问题。”






TA 说


陈可(2018级经管学院 祥波书院)

向下滑动

在繁重的ddl和学业压力里,林奕华老师的讲座于我就像一个栖息地,可以在那里真正地静下来、思考一些平常不会去想的东西。四次课程,跟着老师了解他几部作品创作背景和思考主题;听着老师用温柔亲切的语气问着“直击人心”的问题,真的太喜欢老师的表达和思考了。而且老师也很幽默可爱,人特别nice!


曾经以为艺术创作离自己很远,但林奕华老师说创作不是一种很特别的能力,而是一种“意识”——be yourself,学会去preserve一些东西,留下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这给了我新的启发,让我们看待生活少一些焦躁与功利,多去保留些值得珍惜的记忆。


真心感谢林奕华老师给我们带来的几次分享交流,这场“爱的创作”,给了我很多启发、很多力量。


黄颖瑜(2018级 人文社科学院 逸夫书院)

超级幸运能有机会上林奕华老师的课!他领着我,告诉我怎么去做不一样的“自我介绍”,要想法子“让自己的今天被留下来”,讲述他在四大名著里读出的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想法,告诉我人应该要reflect而不仅仅是react。林老师带给我们的,其实更是与自己内心的对话。他说:“最重要的创作对象是自己。”是的,每天我们与外面世界发生的联系,就是一连串的问题,在不断拷问自己,带着我们去做出自己不会后悔的选择。再次非常感激有机会听林老师的课!期待下次再与林老师相遇!


蒋岚茜 (2016级经管学院 学勤书院)

向下滑动

林奕华老师的剧一直是以难看懂出名的,当然让人们看懂也一直不是他的目的。他更多的是希望他的戏剧能够引发观众的思考,给到我们一些新的角度,属于林奕华的角度。我觉得他的课和他的戏剧风格大体是一致的,“爱在创作时”并不是教你如何创作,只是老师分享他创作的故事,至于每个人读出什么自然是不一样的。对于我来说,这个课的收获有很多,这里想说一点:是对于答案的看法。很多时候我们与别人对话,回答别人的问题,或者回答生活中的问题,总是首先给出一个答案。包括对于未来的规划,对于人生的考虑,一个明确的答案总是让人很有安全感,没有空白,不会尴尬。很多时候这个答案是没有考虑过的,考试的时候我们习惯于先下结论,再去找论据支持。但是生活不是这样的,生活不应该是先思考过了,再给答案的吗。很多时候对话中的空白是很重要的,那个让你想清楚的moment是很重要的。老师的课给了我很多这样的moments,很喜欢也很感谢他。


陈长丰(2018级 经管学院 逸夫书院)

向下滑动

不了解戏剧、不了解林奕华、课程时间与其他事情有冲突,没报名。要不是心力在第一次课后发了条朋友圈“林奕华老师真的好有灵气啊”,我就要错过这次课程了。谢谢心力!


有的人就是,能凭进门动作点亮你的眼睛。林导反复提到“自我介绍”,当然了,人无时无刻不在介绍自己,用打扮,用每个肢体和五官的运动。比如他走进教室那过程的几秒,我的大脑就收到了他的自我介绍。接着我解析大脑信息:你将不虚此行。那是“当爱创作时”的第二次课,他站定讲台边,黑圆的眼睛溜盯一周,我努力睁圆眼睛试图吸引对视。然后从他的第一个问题开始,我听到脑海里气泡酥裂的声音。他说:“最近有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啊?……一个月之前和现在,你有什么不一样?”那时候接触到的东西,加上一些社会新闻,正推我跨出一步,接触到之前试探着回避的世界,整个脑子处于有点甚至很混沌的状态。在这时候,我听到了我期望听到的问题。初识世事的人产生认同感和或获取被认同感就是这么轻而易举。


我遇上了梦寐以求的表达,我现有想象里的想象,话语密度高得溢意。


第一节课开头,主持人介绍完他之后,他问这种传统介绍模式会不会让人觉得尴尬,“我是你,我会尴尬”;最后一节课开头,Dorothy给他颁奖合影完后,他搓手耸肩露出大门牙,说“我对做大人的事情常常还是觉得,哇这是大人的事情。”哇,性情中人。再来个印证,他会说“好玩”。嘿嘿,我记下他说过并觉得特别,就是在表明我自己很喜欢“好玩“;而在打下这行字的时候,我看到眼下第三节课笔记,“你能记下来的关键词,提醒了你(自己)的什么问题,接下来你可以继续探索“,好吧,他怎么已经说过这些话了,还是我的潜意识在复制他,行吧,人的表达就是换着方式不断重复。


嗯,他讲了很多很多。要是想拎出一个个,我可以翻笔记,找出些所谓“话题”,随意摘录一些。


第一页:怎样看待压力,性别限制的自我认知,不同性别的思维模式差异,同一性别不同成长周期的差异;


第二页:水浒西游原著的叙事特点,他的改编思路;


第四页:“我”是如何产生的,手机为什么会那么重要;


第五页:没读过书的人比读过的对我来说更重要,“信息量太多”这种主观评价为什么变成客观,年轻人为什么怕”伤害”;


第八页:情怀不是情感,创作对自己的意义……


很多很多对自己、对自己做的事情、对群体和个体现象行为、对书的思考,不一一列举了。


其中有让我共鸣得不断点头的部分。比如:Personal的表达时常更有效;课后有同学问少数群体在创作时有没有什么特殊优势,他说“了解自己需要被人家包容,所以会去包容别人多一点”,我在回顾自己厌恶自己时,常用这样的方式自解,对自己说没事这样你会更包容别人。


惊喜的启发部分:性别想象(不知道为什么,我很想推荐身边一些觉得自己不太一样的人,尤其是男生,听一听他讲话);怎样思考书籍、产生联想、创作。


存疑且有点反对的部分:k歌行为内涵,可能是因为我没什么体验;男女视角歌曲内容差别,可能也是因为我没听过很多歌。


有点傻,感受好像有点太强了,这样会让人有点烦,自己也觉得有点危险;而这些分类会变的,根据时间带来的体验不断地变,获得取决于听众当下思考主旋律生出的所需,不同阶段的我也会从回忆中融化不同。


对现在的我来说,他带来的最重要的不是上面那些内容。他非常直接地打开了我的感官,因为他敞开了他打开感官的样子。在过去几年里,我认为自己很想帮别人说话,现在慢慢地,我好像自己也有话要对世界说,也就是他说的“创作欲“。这两种感觉相互交融,但之间有微妙的跨越。我觉得我变了。但我又还没有想要被高效地听到,还没有迫切改变的愿望,可能是因为还没有能力、还有太多不确定。我的表达里充满了好像、觉得、应该、有点,不像他,口头禅/话语连接词是快快的 “你明白我意思吗”。


总体来说,我猜这次课程应该划到哲学范畴,他追求深度表达、就是要讲尽量深的体验,创作深处就是哲学吧。他讲的内容细节深入,他的感受细腻,他的反应迅速尖锐,他很用心在剖析传递着自己或许在旁人看来固执的见解,但他的目的是启发而不是给结论,他用最人性的角度和世界对话。让我再轻轻感叹一句:原来孩子气和敏感是可以保留且暴露的啊。


有的同学说比起课程,“当爱创作时”更像讲座。我对课程和讲座的内容没什么预期设定划分,但本能觉得要是有“作业”你便会觉得像课程了,哈哈。最后听满4次课的同学竟然收到证书了!有点羡慕,因为收获好多,我也想要纪念;有点诧异,因为觉得自己收获了,而并没有一定的付出输出。


在网上搜索他的名字,发现大家对他有较为一致的评价:人比讲座好,讲座比戏好。太好玩了。如果没听讲座来直观感受他特别的人格魅力,确实有点遗憾。但课上欣赏他创作的戏剧录像片段,我只觉得和他本人气质和说话风格完全相符,直奔心里直奔根源去的,当然话剧肯定表现得更荒诞,荒诞得让我兴奋到咬嘴唇。我也买了本他写的书《等待香港》,99-08年间写的一些文章,还没看完,里面一些内容比如唱k、歌曲中的“我”都有在课上出现过,除了口语比文字浅白、文字比口语组织周密,其他也没什么差别。如果你喜欢他的某一种表达方式,你会对其他也产生浓厚兴趣的。不过看多了真的会累,很适合刺激,刺激完,要让自己体验自己的生活。


好喜欢“爱在创作时”,谢谢UAC带来了这次课程。崇拜林导噢!体验美好而丰沛!


但他也说,他不会把被认同当为最好,有些观众现在支持你,可能只是因为在那个人生阶段,你刚好是被需要的对象。他还是在往前走。


我也在往前走,不知未来怎么看,鞠一躬先!


项心力(2018级 经管学院 祥波书院)

向下滑动

在“当爱创作时”的课堂上第一次见到林老师时,他倒扣鸭舌帽,一身年轻的打扮,用一个空瓶子开启他独特自我介绍。这自我介绍将近延续至第一节课的末尾,而其内核又十分发人深省——你真的曾了解过你吗?林老师仍旧是去年春山雅聚活动上与我们畅谈“聊斋与斋聊”时那样灵气十足的模样。他在课堂间与同学互动频繁、启发性十足,又坚定固守自己对世界的独特见解,寥寥数语间就让大家陷入沉思。


如果说艺术创作是自身对时代的一种镜像折射,那么林老师无疑是在指导我们趋向这一过程的最初——自我认知。记得第一节课上听到的哥哥的《我》,后来的很多时刻回忆起来也还是觉得那一刻听到的最动人至于感动得热泪盈眶。其实每个人都应该认识自己的独特性,每个“我”都是为了这个独一无二的“我”而活。由衷地感谢自己生命地存在、满怀自信地去做好“我”,是生命绽放的必经之路,也是艺术创作的起始。


第二节课上林老师一开始就发问这一个月有无印象深刻/改变你的事也令我印象深刻。的确,完成自我认知和认可后,我才会出于对这个“我”的热爱,去珍藏生命的细小时刻,由此开始创作。庆幸的是,那时的我在那个月间已经收纳了足够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变化而内心对这个问题已经有答案。更加有幸能在现场欣赏到林老师的作品,这大概就是自我观照对时代观照的作用了吧,并且加上对时代的关照,直扣现代社会性别固化认知、时代焦虑感、个人追求等命题,令人受益良多。


最后两节课因为final期赶论文而错过,实在遗憾,不过依然好多谢林老师在“当爱创作时”的课堂上启发了我去embrace myself, preserve myself , dare to be different and express myself.


大学艺术中心主任及行政事务处处长黄顺真女士

为林奕华老师颁发证书

Director of the University Arts Centre and Administrative Services Office, Dorothy WONG, presented the certificate to Edward Lam.



艺术课程第一期,感恩遇见林奕华






林奕华  

著名舞台剧导演/编剧

Edward Lam

Famous Artistic Director / Screenwriter


向下滑动

香港出生,中学毕业前曾在前丽的电视及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担任编剧。毕业后与友人组成前卫剧团进念·二十面体。

1989年至1995年在伦敦居住,期间组成「非常林奕华舞蹈剧场」,先后在伦敦、布鲁塞尔、巴黎与香港发表舞台创作。

1994年凭电影《红玫瑰白玫瑰》(关锦鹏导演) 获台湾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1995年回港后致力推动舞台创作,至今已编导了五十八部原创剧场作品。合作过的艺术家包括张艾嘉、李心洁、王耀庆、刘若英、吴彦祖、林依晨、张孝全、杨佑宁、许茹芸、梁咏琪、陈绮贞、郑元畅等。

2010年、2012年和2017年各凭《男人与女人之战争与和平》《红娘的异想世界之在西厢》和《红楼梦》获上海现代戏剧谷「壹戏剧大赏」年度最佳导演奖。 

1997年至今,林奕华一直致力于文化及教育工作,分别为香港大学通识教育、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香港演艺学院人文学科担任讲师。出版著作包括牛津大学出版社《等待香港》系列、《娱乐大家》系列和《恶之华丽》等。2013年著作有《恶之华丽》系列等。

2016年最新著作《什么人需要什么人-林奕华的心之侦探学》

2017最新舞台作品《聊斋Why We Chat》


Born in Hong Kong, Edward Lam has been working as screenwriter since middle school. After graduation, he founded their own theatre troupe - Zuni Icosahedron with friends.

During Lam’s residence in London from 1989 to 1995, he established the “Edward Lam Dance Theater” and released several stage shows in London, Brussel, Paris and Hong Kong. 

In 1994, he won the Best Adapted Screenplay Award for “Red Rose White Rose”, directed by Stanley Kwan.

Since returning to Hong Kong in 1995, he has devoted himself to theatre and directed 58 original works. 

He has worked with Sylvia Chang, Angelica Lee, David Wang, Rene Liu, Daniel Wu, Ariel Lin, Joseph Chang, Tony Yang, Valen Hsu, Gigi Leung, Cheer Chen and Joe Cheng, etc. 

Lam was awarded the Best Director in Shanghai Modern Drama Valley’s One Drama Award in 2010 for “Man and Woman, War and Peace”, in 2012 for “The Doppelgänger” and in 2017 for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 WHAT IS SEX”.

From 1997 on, Edwards has been enthusiastic about cultural and education services, working 

as lecturer for General Edu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cademy of Film at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and Liberal Arts at The Hong Kong Academy for Performing Arts.

His publication includes:  “Waiting for Hong Kong” series, “Amuse the Crowds” series and “The beauty of Evil”. All 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ina) Ltd.

Latest book in 2016 “Who Needs Who-Edward Lam’s Detective Exploration of Heart”.

Latest theatre work “Why We Chat”.




大学艺术中心

University Arts Centre


拉近学生与文化艺术之间的距离

让“梦·想”实现

To bring students closer to culture and art

To make the"DREAM" come true




主持人 | 张沁钰 2018级经管学院、逸夫书院学生

摄像 | 卢超仪 2017级理工学院、学勤书院学生

者林海 2018级理工学院、学勤书院学生

王彦 2017级经管学院、思廷书院学生

现场支持 | 杨筱纯 2018级经管学院、思廷书院学生

朱奕雯 2017级人文社科学院、思廷书院学生

排版 | Christine Tang (UAC)


大学艺术中心课程项目组

出品人丨Dorothy Wong (UAC)

策划丨Cici Tang (UAC)

协调丨Susie Liu (UAC)

支持 | Christine Tang/ Fiona Sheng(UAC)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