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博雅GE微访谈 | 吴艳红:行走在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心理学

2017-10-19 通识联播 通识联播

Vol.573.1

微访谈

吴艳红:行走在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心理学



博雅哥说


本文是通识联播独家栏目”博雅GE微访谈“对本期嘉宾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吴艳红老师的访谈稿。本学期,吴艳红老师开设了”实验心理学“通识课程。课程采取理论课与实验课相结合的模式,侧重介绍经典实验的实验程序,让学生明晰理论得以形成的过程,从而获得独立进行心理学研究的能力。

本次访谈中,吴艳红老师表达了她对通识教育的理解以及《实验心理学》这门课程的设计理念,并与我们分享了她的研究成果。实验心理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它如何能帮助我们理解自我、他人与我们共同生活的世界?本文中吴老师将就这些问题展开详细论述。针对一些人对心理学的自然主义批评,吴老师指出,认知心理学发展至今,开始呈现出“社会认知”的发展趋势,将社会的影响因素加入到了认知过程中,为自然主义的、看似冷冰冰的心理学注入温情与热度。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跟随吴老师走进心理学的奇妙世界。


图为吴艳红老师(中)、助教(右)与通识联播小编合影


实验心理学的教与学


Q:实验心理学是心理学系长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老师可否先介绍一下这门课开设的基本情况?



《实验心理学》是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主干基础课,由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组成。心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实验心理学》课程主要讲授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方法,即如何用实验法来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因此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建系起,《实验心理学》始终是心理学科的一门核心和主干基础课程。2004年,《实验心理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3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资源课程。就学分来说,这门课是心理学院目前学分最高的课程,《实验心理学》理论课程4个学分,《实验心理学实验》3个学分,共计7个学分。除了心理学院本专业的同学们要必修这门课之外,每年还有将近120名心理学双学位的同学以及其他跨院系选课的同学来选修这门课程。从院系的分布上来说,基本上全校所有的院系都有学生选修心理学双学位。


Q:老师刚才说双学位的同学需要选修理论课程部分,那么实验课程是不用选修吗?


新的教学计划开始执行后,从今年起入学的双学位同学也要选修实验课。学校目前要求一学位和二学位的课程同质,也就是说所有课程都一起上,要求也一样。从2017年开始,我们将开设2-3个《实验心理学》教学平行班,所有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不论是心理学院的学生,还是心理学双学位的学生,以及跨院系选课的学生,我们的教学和考核都是同质的。上学期我们开设了一个《实验心理学》双学位的小班课程,尝试把理论和实验结合起来,效果非常好。


Q:老师提到选修这门课的有各个院系的同学,包括部分文科生,他们在撰写实验报告上会遇到一些困难吗?


很多课程都会有一些先修课程的要求,《实验心理学》的先修课程是《普通心理学》和《心理与行为科学统计》。按照课程要求,心理学双学位中的文科生也要写实验报告,他们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一定要先修完我前面提到的那两门课程,否则他们写实验报告会遇到数据处理方法上的困难,除此之外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对话通识教育


Q:实验心理学这门课从今年起被北大教务部设定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之一,请问老师是如何理解通识教育的?这门课程在被设定为通识核心课之后,老师会不会在课程设计上做出一些调整?


把《实验心理学》这门课程申报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想法是这样的:我们在《实验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重视的是对学生逻辑和思维方式的训练,我们要教给大家的不是对知识点的机械记忆,而是要教会学生一套解决心理学问题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能力,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训练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申请了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之后,我们提高了对学生的考核要求,比如我们发现学生普遍在写作能力上有待提高,但写作能力不仅是一个人的词汇使用的习惯问题,也是其思维的表达方式的体现,所以我们在原有的课程考核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了期中作业,即要求每位同学写一篇文献综述,作为本课程期中考核的一部分。如果学生有需要,我们教学团队可以参与到学生的写作过程中,帮助学生整理思路,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除此之外,我们教学团队还会加强对学生实验报告写作的指导,争取满足学生个体化的需求。此外,我们还会让学生结成小组,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并在期末做成果的口头展示,届时教学团队的所有成员和学生将为各个小组的展示打分,并将作为实验课成绩的一个部分。


吴老师与同学们


心理学与我们共同生活的世界


Q:下面的一些问题涉及到老师的一些心理学研究。我之前看到老师的介绍里提到老师对于自我问题,尤其是对“少数民族文化背景下自我的特点”这一问题有比较浓厚的研究兴趣,“自我”其实也是周围很多同学感兴趣的问题,那么老师可否谈谈自己的主要问题意识的来源?


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思考自己是谁、自己是怎样的人,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很难轻易地给出答案。人类是如何认识和反思自我的是哲学和心理学研究者长期以来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个体,“自我”从来都不是一个孤立或绝对的存在,每个“自我”都是相对于自己以外的客体或是他人而言的——个体与其所处环境背景中客体或他人之间的关系塑造了一个人的“自我”,并进而影响到个体对自我相关信息的加工。至于为什么做少数民族的自我研究,一是因为我自己是蒙古族,二是我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除了要了解自己之外,也要了解他人。我们的研究表明,我国不同民族亚文化会对自我产生影响,从而表现出不同的自我构念特征。我们目前主要做维吾尔族和藏族的自我研究,通过一系列研究,我们首次验证了在强调群体属性的文化背景下,个体具有集体自我构念。我们还发现藏族人更倾向从第三人称的视角来看待自己。从理论角度,我们希望这些少数民族的自我研究能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自我认知的理论;从应用角度,我们希望能为国家的民族团结、民族和谐做出一些贡献。


Q:之前我还看到老师的研究项目中有一项是“中国人自我结构与差序性道德认知特点及脑机制研究”,这个应该和您刚才提到的少数民族自我的研究有相同的问题意识倾向吧?


我们基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现实考察和诠释中国人社会认知的特征。我们创新性地以儒家文化下的“差序格局”理论为核心,以差序格局中所强调的“己”(差序性结构所约束的自我)作为中国人知觉对象社会性的核心,用中国人本土的文化理论解释和反思中国人社会认知的特点,希望建立更契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人社会认知的本土化理论框架。


Q:我很好奇,老师可不可以介绍一下在心理学中这种研究具体是怎么开展的?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质性研究方法和量化研究方法,一般要根据研究的问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在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研究范式,类似于一套标准化的程序。

举个例子,我有个硕士生的毕业论文题目是:差序格局下的婆媳关系,这个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婆媳冲突的成因,考察交往性和观点采择与婆媳社会距离的关系,以“自己人”和“外人”边界的渗透性为突破口寻找婆媳关系和谐的途径。研究一通过质性分析探明婆媳冲突的成因;通过量化分析比较各种因素的重要程度,即采用序列混合方法分析,从婆媳双方视角探明引发婆媳冲突的原因。研究二和研究三通过问卷和行为实验方法,比较婆媳和母女社会距离的差异,探索交往性和观点采择对婆媳关系的影响。


Q:老师,您刚才提到心理学很重要的是实验的方法,现在对心理学的一个批评就是说它有自然主义的倾向,也就是说把人的意识、情感等还原为物理过程进行研究,请问老师如何看待和回应这种批评?


心理学有不同的分支,有基础心理学研究,应用心理学研究等等。现在心理学在发展过程当中逐渐形成了很多交叉学科。传统的认知心理学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然后成为主导的发展趋势,现在社会认知发展很快,将很多社会的影响因素加入到了认知过程的研究中,目的是为了给大家所说的自然主义的、好像冷冰冰的心理学研究带入更多温暖的色彩,这是心理学的一个发展趋势。


Q:刚才跟老师谈了很多关于自我问题的研究,现在北大同学压力都挺大,很容易焦虑,不知道怎么跟自己相处,老师可不可以在最后给北大同学一些如何和自己和睦相处的建议?


我认为最主要的问题是要了解自己,每个人的自我概念要清晰,有准确的自我定位。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一般是跟大家比较着、竞争着成长的,在这个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遇到一些问题或困难。当遇到来自比较的压力的时候,如果学生能找到产生差距的原因,我觉得可能就不会那么盲目了。尽量不要跟别人比,因为每一个个体的成长都具有他过去成长环境的痕迹,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有他之前的努力和付出,以及促使成功的外在条件,所以不要跟别人去比,只要做好你自己。你需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价,不要让别人来评价你,这样你的内心才会慢慢强大起来,不至于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负面的情绪也会减少。积极向上当然都是大家的追求,正是因为有这种追求,所以大家才会有比较、有失落,才会对自己不满意。我认为了解自己,才能扬长避短,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这其实就是一个人的成功。现在对成功的定义有些太绝对化了,我认为,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更多地结合自身的条件和兴趣,结合未来的想法,做切合自己实际的事情。我从来不会给学生排三六九等,只要学生做到他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他就是成功的。我在课堂上常跟同学们说,你为什么要去争那前30%的优秀率呢?如果正常应对能够在前30%固然好,如果进不了那30%怎么办?那就要发扬在30%以外的优势,去发展你的职业,发展你的未来。


杨光 供稿 / 含莹 编辑 / 香怡 校对


通识联播,每晚六点准时播报

通识经典 丨 课程大纲 丨 微访谈 丨 走进课堂

通识讲座 丨 博雅沙龙 丨 讲习班 丨 阅藏知津



来稿请寄:tongshilianbo@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