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大纲 | 死亡的社会学思考

通识联播 2021-09-15

本篇推送展示的是本学期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教授与周云教授联合开设的核心通识课程《死亡的社会学思考》的课程大纲、课程介绍。


通过课程大纲以及对课程的介绍,博雅哥希望为读者们展现出本课的丰富与深刻。今天也是陆老师的生日,博雅哥借此机会祝陆老师生日快乐~


Vol.1053.1

课程大纲




死亡的社会学思考

课程大纲


开课院系:社会学系

授课教师:陆杰华 周云

学分:2


教师介绍




陆杰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人口学;社会老年学;人口经济学;死亡社会学等。兼任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等社会职务。1997年留校任教以来先后开设了《人口、资源与环境社会学》、《死亡的社会学思考》、《人口问题》、《工商人口学》、《性别研究前沿》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承担多个国家级或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周云,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文化与人口、老年问题、性别与生育、人口人类学研究。任教以来先后开设了《社会老年学》《东亚的人口与社会》等本科生课程以及《文化研究》、《西方女性学原著选读》、《人口人类学》等研究生课程。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少数民族地区生育水平与个体生育意愿研究”等国家级研究课题,出版《少数民族人口与生育水平的发展》、《少数民族生育意愿新观察》等专著。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课程简介



《死亡的社会学思考》课程是为全校跨专业的本科生专门设置的公选课程之一。迄今,中国大陆高校开设与死亡社会学或死亡议题相关的课程并不多见,与死亡社会学相关中文教材或者论著也是寥寥无几。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国内一些出版机构开始引进国外死亡社会学相关的一些代表性论著,进而引起了学界乃至全社会对死亡议题的广泛和持续性关注。为此,本门课程的授课重点从社会学视角审视在中国人口与社会经济转型背景下,尤其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宏观背景下与临终、死亡与丧亲关怀等相关的核心议题。课程主要讲授的主要内容包括死亡议题得到广泛关注的宏观背景、学科研究主要内容、相关理论基础、学科研究视角、学科最新研究进展等方面。本门课程重点从跨学科视角(尤其是社会学)、跨文化维度、跨国度层面对死亡教育、死亡过程、死亡类型、死亡测量、死亡制度、临终关怀、死亡应对等重点专题进行较为系统的学理性诠释和启发性的讨论,特别是对与死亡有关的争议性话题进行跨学科、跨文化、跨时段的深入思考。


本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在于:一是向学生们展现社会学视角认识和分析临终、死亡与丧亲关怀的重要性及其鲜明的特点。二是使学生们比较充分了解和熟悉不同国度和不同文化语境对临终、死亡与丧亲等议题的行为与态度模式。三是引导和启发学生从跨学科的视角(尤其是从社会学)了解和熟悉个体和群体的临终状态以及影响死亡的社会动因及其社会影响。四是通过实地考察和案例讲解使学生们了解和把握现阶段我国死亡社会学的主要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五是通过课堂讲解、课外阅读、期末文本设计等方式引导和帮助学生们重新审视生命和死亡的内在价值。



课程大纲


第一周

课程简介

第二周

死亡社会学产生的宏观背景

第三周

死亡社会学学科导论

第四周

死亡统计测量

第五周

名家专题讲座:如何缔结爱的遗产?

第六周

死亡制度分析

第七周

生命周期过程中的丧亲之痛

第八周

解读自杀

第九周

死亡社会学的案例分析

第十周

期末小组论文设计

第十一周

实地考察:八宝山殡仪馆

第十二周

姑息治疗

第十三周

实地考察:松堂临终医院

第十四周

临终关怀

第十五周

丧葬仪式


指定书目



1、杨鸿台主编,《死亡社会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

2、刘铮等主编,《人口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年。

3、涂尔干,《自杀论》,北京出版社,2012年。

4、迈克尔. R .雷明和乔治. E. 迪金森,《温暖消逝》,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年。

5、阿图. 葛文德,《最好的告别》,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 

6、 乔安娜. 丽莲.布朗,《最后的陪伴:如何面对亲人的衰老和死亡》,华夏出版社,2016年。

7、谢利.卡根,《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

8、维蕾娜.卡斯特,《体验悲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9、伊丽沙白.库伯勒.罗斯,《论死亡和频临死亡》,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年。

10、张杰,《解读自杀: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

11、傅伟勋,《死亡的尊严和生命的尊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2、刘燕舞,《农村自杀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

13、周云等译,《社会老年学:多学科的视角》,中国人口出版社,2007年。

14、Kastenbaum, R. J. (2012). Death, society, and Human Experience, 11th ed. Boston: Pearson

15、Michael R. Leming and George E. Dickenson. (1994). Understanding Dying, Death, and Bereavement (3rd Edition). Cengage Learning

16、 Michael C. Kearl.(1989). A Sociology of Death and Dy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ecilia Lai Wan and Amy Yin Man Chow. (2006). Death, Dying and Bereavement: A Hong Kong Chinese Experience. HKU Press


授课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本课程为2学分。本课程最终成绩的评定包括平时成绩(30分)、期中读书报告(30分)、期末小组文本设计(40分)。其中本学年期中报告推荐书目为《最好的告别》。延期返校期间采用网络直播教学。课程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会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专题分享。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按照惯例会有两次实地考察。


诗瑜 编辑 / 秋阳 校对


通识联播







精彩依旧继续

来稿请寄:tongshilianbo@163.com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