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会不会说话,会不会,说话?!

刘娜 社会学了没 2021-10-28

说话是一门艺术。孩儿的话于心无欺,成年后的言语有了更多思考。

——社长说


文/刘娜 编辑/李菁
本文系原创,转载请联系微信号:isocialor

这话问得好生奇怪。问这话,一般设定的场景该是这样:谁家的孩子一岁左右了,亲朋好友来了,询问一番:这孩子,学会说话了吗?然后孩子的父母便会自豪地对孩子说:宝贝,叫大大叫阿姨叫姐姐,如此这般,以证实孩子学会说话了。其实孩子的父母在这里要证明的有两点,一是孩子的发音、听力器官没什么毛病,不是聋哑孩子;更进一步家长是想说明孩子的学习能力很强大,是“聪明”的。我们要说的当然不是前者,而是后者。其实在社会学中的“学习”,我们多数时候更愿意把它解读为“社会化”。可是社会化过程中,学“说话”光是模仿是不行的。中国有句老话说:教的曲唱不得。而罗曼.罗兰说:有些事情是不能告诉别人的,有些事情是不必告诉别人的,有些事情是没办法告诉别人的,而有些事情,即使告诉了别人,你也会马上后悔的。


社会化是一个过程,而语言是一种符号,一种工具,而且是一种必需的工具,它是最能够表达我们的心理的内在,使我们与这个社会联结在一起的工具。我们可以通过语言(当然,我们在这里所讲的语言不仅包括口头语言而且也包括书面语言甚至肢体语言还有其他一些表达方式)向别人表达个体心中的愿意和需求从而获取这个社会中他人的配合。而语言工具的运用是有技巧的,因而便有了罗曼·罗兰的上面的那句名言。下面让我们从心理学角度看看大师们是如何解释这种现象的,或者说罗曼·罗兰的这句名言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哪些社会心理现象。

1 戈夫曼——印象整饰


社会心理学家戈夫曼(E.Goffman)采用戏剧分析的方法,从印象管理的角度来揭示社会互动的特点。他的理论主要研究人们运用哪些技巧来在别人心目中创造形象,所以又称“印象管理理论”或“印象整饰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互动中的一方总想控制对方的行为,使对方通过对自己的理解,做出符合自己计划的行为反应。语言是印象管理工作运用的工具或技巧之一。


罗曼·罗兰的上面的那句名言告诉我们如何通过语言工具的控制来表达我们的内心,控制设定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所以,有些事情我们不能告诉别人,因为这些事情一旦告诉别人可能会不利于我们在别人心中的形象,别人的反应可能会不符合自己的计划;有些事情不必告诉别人,是因为这些事情可能与我们在别人眼中的印象并无多大关系,或与别人的反应并不相关;有些事情没办法告诉别人,是因为我们无法运用语言甚至其他一些技术来合适准确并能达到预期目的地表达出来;而有些事情,即使告诉了别人也会马上后悔,是因为我们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在别人心中的与自身期望形象设计或者表达的意思并不清楚从而使别人的理解出现偏差而未做出符合自己计划甚至做出与自己计划相反的反应。


2 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库利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人们总是在想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中形成了自我的观念。“一个人对于自我有了某种明确的想象——即他有了某种想法——涌现在自己心中,一个人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别人思想的、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这种类型的“社会我”可以称作“反射的自我”或“镜中我”。


库利提出“镜中我”的概念,是为了强调个人与社会之间是有机的、稳定的联系。他认为问题不在于承认个人或社会哪一个处在优势,而是要考虑个人如何存在于群体之中,以及群体如何存在于个人之中。与他的群体论相一致,他假定:“一个单独的个体是未曾经验过的抽象; 同样,一个社会,当被视为与个体分离的事物时也是如此。真实的是,人的生活可以从个人方面去考察,也可以从社会的,即总的方面去考察。”他的这种认识与极端原子论的个人主义相对立,而以相互作用或相互渗透作为社会研究的特征。


前面我们也说过,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中,要以“人”之面目存在于社会之中,必须通过种种学习进行“社会化”、习得这个社会中的种种并且自谓或他谓“合适”。因而,“有些事情是不能告诉别人的,有些事情是不必告诉别人的,有些事情是没办法告诉别人的,而有些事情,即使告诉了别人,你也会马上后悔的。”


正是通过这些事情的表达或不表达、能否表达、表达地合适与否的判断把他人的对自我行为意念的表达的评介当成一面镜子,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和举止,来使自身与他人、社会联结在一些。

3 认知相符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W.J.麦克盖尔首先提出的认知相符概念。它最初的含义相对较狭隘。W.J.麦克盖尔通过试验发现人具有自动维护自己理性面貌的倾向,他把这称之为“认知相符”。最初这个概念被W.J.麦克盖尔局限在人信念活动中,仅将其看作人改变信念、态度的原因,并指出,要使人改变一种观念,不必给他从外部施加影响,只要通过某种方式暗示他的观点或态度与他的其他观点或行为有矛盾,他就会从内部自发地调整自己原来的观点,以使其与正常的逻辑关系相符。


后来,“认知相符”于20世纪50年代末被发展成一种阐释人心理的内部动机状态对其心理活动和外部行为的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它试图以人的出发点,理解隐含在个体的社会心理活动背后的动机状态。这种理论的前提是人一般认为自己是理性的,合乎逻辑的,因此,在社会生活中,他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对外证明这一点。他通过将自己的内部状态与外部行为保持一致,避免逻辑矛盾来维护自己的理性的形象。这里所说的“一致”、“避免逻辑矛盾”的过程是发生在心理意义的层次上,而不是在客观现实的层次上。它又称之为“一致性理论”,探讨和预测人在接受了对有关事物的新的信息后会调整原有态度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而唐纳德·布罗德本特所指出的认知的讯息处理模式——一种以心智处理来思考与推理的模式。思考与推理在人类大脑中的运作便像电脑程序在电脑里运作相似。认知心理学理论时常谈到输入、表征、计算或处理,以及输出。


如此,把一些信息输入到大脑,然后,通过人的心智处理来思考与推理再输出之后,“有些事情是不能告诉别人的,有些事情是不必告诉别人的,有些事情是没办法告诉别人的,而有些事情,即使告诉了别人,你也会马上后悔的。”说明人都认为自己是理性的。经过理性的判断分析,“有些事情不能告诉别人”;又为了合乎逻辑,“有些事情是不必要告诉别人”;当内部动机无法表达时,“有些事情又是没办法告诉别人的”;而内部状态与外部行为难以保持一致时,“有些事情即使告诉了别人,你也会马上后悔的。”





最后,弱弱地问一问:你能分辨出哪些事情是可以告诉别人,哪些事情是不能告诉别人的么?你知道哪些事情是需要告诉别人哪些事情是不必告诉别人的么?你能够有办法把你想告诉别人的表达出来么?你知道你把事情告诉别人后,如何不后悔么?总之,你学会“说话”了么?口头的、书面的、肢体的还有其他的。



如果你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请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对作者进行打赏,鼓励一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