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有些人喜欢在朋友圈评论,却不喜欢私聊?

2017-04-14 茹荷 社会学了没


原创

      作者:茹荷


编辑:

御寒


社长说

你朋友圈的迷人之处在于

有我。

    

●  

为什么有些人喜欢在朋友圈评论,却不喜欢私聊?

你们有没有碰到过那种特别喜欢在别人朋友圈下面聊天的人?


我就纳闷,想聊为啥不能自己发微信呢?


还有一种是你每次一发朋友圈,他一定点赞评论,可你私信找他聊天时,他就只回‘嗯’‘哦’‘对’‘是’,完全一副不爱搭理的样子。


咦?在朋友圈里不是聊得挺热闹嘛,私聊就不认识了?这是什么毛病?为什么有的人喜欢评论朋友圈,却不喜欢私聊呢?


我只要一点点参与度就好,高强度聊天太辛苦


《纽约时报》几年前做了一项关于人们为何在社交媒体中更新状态的研究,结论如下:1. 分享有价值和有趣的内容;2. 让别人更好地了解自己;3. 增进朋友间的关系;4. 实现自我价值,参与更多活动;5. 支持自己关注的事情。


从以上几点不难看出,朋友圈里更新的内容多是日常生活照片,标题显著的帖文,或是篇幅较短却明确带着发布者情绪、观点的文字,内容简洁明了,看到的人一眼就能明白对方想表达什么,不必动太多脑筋花更多心思去理解和深入思考,参与起来比较容易。私聊则通常是相对重要繁杂的事情或现象,需要交流双方认真理解,仔细组织语言,小心回复,展开比较深入的交流,对聊天双方参与程度要求比较高。


在传播学上,将朋友圈这种传递的信息清晰明确,接收者不需要动用更多的感官和联想就能够理解的媒介称为“热媒介”,媒介本身够热,受众便无需为此“热身”。报刊、广播、照片等都是热媒介。而像私聊这种要求受众用多种感官去感受,需要丰富的联想思考和参与度的媒介称为“冷媒介”,手稿、电话、口语等都是冷媒介。简言之,高清晰度低参与度的是热媒介,低清晰度高参与度的是冷媒介。



每个人大学期间应该多少都有过“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这样是不对的!)的经历吧!是不是觉得课程容量较大、老师主讲的思修马列毛邓三这类公选课相对轻松一些?而容量较小、要做报告做课题写论文的专业讨论课就相对紧张一些?同样的道理,大课老师主讲、考试形式明确、清晰度高,因此是热媒介,自然对学生的参与度要求就低,我们也就觉得轻松。而专业讨论课我们是行为主体,要完成大量的阅读、PPT、小组讨论、并将自己的观点写成论文,因此是冷媒介,要求更多的自主性、参与度和创造性,作为学生也就觉得更紧张一些。


回到朋友圈,其主要作用就是供大家娱乐休闲放松,想必谁都不愿为此花费太多脑细胞吧,高强度的私聊实在太辛苦,当然是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也不少,想发就发,不必太认真的朋友圈会更受青睐啦。


我生性腼腆,单独聊天怕尴尬


无论国内早期风靡的人人网和现在的微信Wechat (字面含义“我们聊天”),  还是国外比较普遍使用的facebook以及Whatsapp(音同 what’s up, 字面含义“什么事”), 单纯看名称就已经在提醒着我们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所带来的文化烙印。软件如此,硬件也不例外。比如国产知名电子品牌华为,解释为中华有为,一股浓浓的民族集体荣誉感涌上心间。而西方品牌则将个人放在首位,不信,你看看身边的iPhone,iPad,iPod, iWatch...


虽然我们并不希望被个人主义-集体主义这样的模式固见限制,但学界也早有研究证实了这一文化现象的合理性。荷兰社会学家吉尔特·霍夫斯塔德 (Geert Hofstede)曾在 1966 到 1971 年的五年间做过一项文化比较的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文化维度模型。他认为,大部分欧洲国家, 如法国常常具有个人主义倾向。相反,一些阿拉伯国家及亚洲国家则更倾向于集体主义。


这也体现在社交方面,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理查德·布利斯林(Richard Brislin)提出:生活在个人主义社会中的人,社会化过程中具备了一套社交技能,包括迅速结识陌生人,使别人感到自在,与人自如流利地交谈等。而集体主义社会中,人们无需具有这些技能,在与陌生人结识时通常依赖另外的中间人,借由第三方描述双方的成就和能力。


中国社会正是受集体主义文化的影响,很多人并不具备迅速开启一个话题的社交能力,于是相比于私聊,朋友圈多是图片或大家就特定事情发表的看法,对于性格内敛又不是特别熟的朋友而言,恰恰提供了 一个不错的话题切入点,更加就事论事,进而避免了私聊不知从何说起的尴尬。


点赞是一次快速轻松的点头,评论减少寂寞感


除了避免私聊可能带来的尴尬和高参与度要求外,朋友圈的点赞和评论还能带来愉悦轻松的感受,有助减少寂寞感,有益身心健康哦!


知名媒体人艾朗·摩尔根(Elan Morgan)为了更好地意识到点赞对自己意味着什么,曾做了暂时离开社交软件两周的实验,她记录到:“点赞就像是在一个喧杂的房间里默默地点头。是时间成本最低、最简单直接地表达‘是的’,‘我也这么觉得’,‘我喜欢这个’的方式。时间久了,如果一些朋友圈的更新我没有去点赞,我甚至会对此感到内疚,就好像刻意扣留了对于它们的感情,我的沟通能力被束缚了一样”。


值得一提的是,收到评论与收到点赞时我们的大脑会做出不同的反应:美国人机交互学家莫伊拉·伯克(Moira Burke)曾对1200名Facebook用户进行实验发现,相比于点赞的一键通信来说,评论更为令人满意。 她将人们点赞同时进行评论的交流方式称之为“合成通信(composed communication)”。接收合成通信的人变得不那么寂寞,而接收点赞这种一键通信的人对寂寞的感知并没有明显变化。相比私信,这种毫无时间紧迫感,一来一回评论的半公开对话方式,让大家的共同好友都能随时参与其中,营造出一种轻松没压力的互动,从而减少了评论双方的寂寞感。


朋友圈恰恰实现了这种合成通信,点赞也好,评论也罢,都满足了我们无处安放的寂寞感。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和我一样更加珍惜那些虽不怎么私聊,却孜孜不倦在你的动态下为你点赞评论的朋友们了呢?要知道,他们的每一个赞,每一条留言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内敛害羞,不善言谈,看起来清冷孤傲,内心却热血奔腾的灵魂呢!


参考资料:

Holmes, David. Communication Theory: Media, Technology and Societ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05: 70-71.

Seiter, Courtney. The Secret Psychology of Facebook: Why We Like, Share, Comment and Keep Coming Back. Buffer Social, 2015-04-23. Online: .

杨帆:中西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差异。载:《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9),62-63。


“社会学了没”正在招募内容编辑、内容编译、新媒体运营,欢迎来玩!

点击了解详情。


●  

1

总想找一群伙伴,一起搞事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