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要黄泛区及东北人士”的招聘都鄙视了谁?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视知TV



推荐

作者:一万

来源:视知TV(ID:shizhimedia)转载已获授权

编辑:

猫豆腐


社长说

推陈出新的就业歧视,

黄泛区怎么了?黄河惹你啦?!



“不要黄泛区及东北人士”

的招聘都鄙视了谁?



最近某家知名互联网公司流出一份招聘说明

其中的PASS项是这样写的:


这份声明被曝光到网上,迅速掀起轩然大波。习惯各种鄙视链和地图炮的我知对前四条都表示见怪不怪,但“黄泛区”还是成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接下来你将看到:

   ● 黄泛区是在哪里?

   ● 只有这些地方是黄泛区?Too young!

   ● 新一代的“地图炮”究竟是什么鬼?


黄泛区就是黄河泛滥的地区


我们有些陌生的黄泛区,到底是哪些地区?这还得从遥远的抗日说起,背后是一段苦难史。


1938年6月,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在战场上失败后,在郑州花园口掘开黄河大堤,寄希望于“以水代兵”,用泛滥的黄河水阻碍日军侵略的步伐。


掘开黄河大堤南岸后,失去河道的黄河向东南方向奔流,分东、西两股,西股洪水是主流,自花园口至中牟入贾鲁河,经中牟、陈留、通许、鄢陵、扶沟、西华、商水,经安徽太和、阜阳、额上及正阳关,最后汇入淮河;


东股洪水则是在六月中旬黄河水位上涨冲开赵口后,一股向东南流向朱仙镇,与花园口的洪水汇合,一股绕开封城堤北面,折向东南,至陈留分为两支,一支沿铁底河,另一支沿惠济河,先后注入涡河。


于安徽怀远汇入淮河,自淮河经洪泽湖、白马湖、高邮湖注入长江,形成三渎合流的局面,影响到了江苏北部各县。


由于长年战乱,直到1947年花园口堵口,决堤后的黄河才恢复故道,9年间黄河就在这广泛的区域内泛滥成灾,给当地居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整个黄泛区共有三百九十一万多人外出逃荒,占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


黄泛区逃难的人民


其中受灾最严重的豫东地区,因灾逃亡117万多人,死亡超过32万人,淹毁房屋146万多间。黄河泛滥还使受灾区域土壤发生严重的沙化和盐碱化,加上随之而来的旱灾、蝗灾和战争破坏,1939-1945年间夏秋两季河南受灾区作物的减收程度平均为90%。


这次水灾中受害最深的主要集中在河南、安徽和江苏的44个县,其中河南省有20县、安徽省有18县、江苏省6县,这些地方被称为“黄泛区”。



从受灾地区上看,1938年回花园口决堤事件后受灾的区域与现在经常受到地域歧视的河南省、安徽省北部和江苏省北部有所重合,所以“黄泛区”三字以最少的字数做到了最大范围的地图炮伤害,而且以灾害作为地图炮的用词,更是冷血。


只有这些地方是黄泛区?Too young!


不过,你要以为黄泛区只是一个固定的范围,那就错了,“黄泛区”可是和“苏北”一样,是一个弹性极大的概念。


事实上在1938年的花园口事件前,就有多次掘开黄河堤坝以阻碍日军侵略的建议。1935年,日本一步步策划华北五省自治的时候,德国驻中国军事顾问团总顾问法肯豪森就曾提议“最后的战线为黄河,宣作有计划之人工泛滥,以增厚其防御力”。


抗战开始后不久,山东北部门户德州便告失守,因为消极抗日被蒋介石枪毙的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就建议:“北岸无活动余地,济南临近黄河,在北岸炮火的有效射程内,只有决开北岸大堤,以黄水阻止日军南进,才是上策"。


要是真的按照他的建议,在1937年末就掘开济南附近黄河北岸大堤,那么受灾的将会是黄河北岸山东、河北大片地区的人民。


到了1938年5月,徐州会战失败后,国民政府又发起兰封会战,原本已经把日军土肥原师团包围,却因桂永清面对日军进攻未作抵抗就撤退,导致土肥原师团占领兰封。随着日军援军的到来,围歼土肥原师团的意图已经破产,国民政府豫东全部兵力撤向平汉铁路以西地区,兰封战役宣告失败。


国民政府已经基本无力抵挡日军进一步侵略,日军于1938年6月6日占领开封、6月9日占领中牟,眼看就要直逼郑州,威胁国民政府战时首都武汉。


正是兰封战役失败后造成的危急局面,促使国民政府决开花园口堤防,寄希望于黄河泛滥阻挡日军侵略。这一举动也让河南、安徽、江苏的44县人民饱受苦难,大片土地沦为黄泛区。


历史的必然性在这件事上仿佛开了一个大玩笑——


假如韩复榘在济南就决开北岸大堤,沦为黄泛区的将会是山东河北两省、黄河北岸的平原地区;


假如桂永清没有临阵脱逃,而是英勇抵抗,以国民政府在兰封会战中投入的二十万兵力,也有可能全取得战役的胜利,国民政府也就不必决开花园口,一场灾难或许就能避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国破家亡的时候,谁都有可能是黄泛区的人。


历史上,黄河也曾多次改道,从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的二千五百四十年里,黄河一共决口泛滥1590次,达到了惊人的“三年两决口” ,26次改道。


比如北宋年间,黄河就在濮阳一带决口北流,在今天的天津一带入海,这次改道受灾的就是山东北部和河北南部的民众。


扩大版的“黄泛区”,你的家乡中枪了吗


所以如果有地图炮爱好者想把河南、河北、山东、安徽和江苏一起黑的话,把“黄泛区”这个概念稍微扩大一下就好了。


为什么黄泛区会被鄙视? 


“苏北”这个称谓,它的范围就从未明确过。扬州、泰州和南通避“苏北”唯恐不及,非要造出个“苏中”。江苏省内看不上高邮的时候,就说它是苏北,等到提起汪曾祺的时候,又不管他是长江北岸的高邮人,硬说他有江南才子的风范。


“黄泛区”与“苏北”类似,当用来作为地图炮攻击的时候,你所在的位置就很可能是黄泛区;当被拿来为某些人脸上贴金的时候,又和黄泛区毫无关系了。


这种“薛定谔”的黄泛区,完全存乎于使用这个词的人心中,想大就大,想小就小,既可以随意贬损一大片人,又可以在惹火上身后单独将自己摘出来——某地不是黄泛区,请不要对号入座。这可比“东北人”、“河南人”这种以僵硬的省域为名的“第一代地图炮”灵活多了。


苏北人汪曾祺


“黄泛区”三字,似乎在说明,正是因为他们历史上遭遇过绵延的苦难,他们的素质才会低下,招聘或其他社会活动中歧视他们是理所当然。


在人口流动比古代高出n个数量级的今天,很多地图炮其实毫无事实依据。比如广州市流动人口犯罪嫌疑人主要来自湖南、广东本省其它市、四川和湖北,黄泛区的河南才排第五。


那为什么这些以讹传讹的地图炮仍然不断出现,推陈出新,升级换代呢?答案其实是——鄙视链。


开头提到的招聘说明里,当黄泛区和东北人与“大众”、“中医”放在一起的时候,招聘者就是在表达他赤裸裸的鄙视:鄙视开大众的、鄙视信中医的、鄙视黄泛区以及东北人。


“黄泛区”这样一个新奇的、还需要人反应一会儿才能理解的地图炮用语,更是显露出了说明里自带的小聪明。只是这次抖机灵强加的地图炮与苦难挂钩,带着恶意,终于引起了全网愤慨。


参考文献:

曾利平:《浅析广州市流动人口犯罪现状及对策》[J].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1):25-29.

渠长根:《功罪千秋——花园口事件研究(1938-1945)》[D]. 华东师范大学, 2003.

冯艳:《论国民政府对花园口事件的善后处理》[D]. 东北师范大学, 2015.

奚庆庆:《抗战时期黄河南泛与豫东黄泛区生态环境的变迁》[J]. 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51(2):66-73.

  

▪ 视知 ▪

知识看得见


长按下方二维码

从此做一个有知有趣的人


●  

1

 社长问:

你还遇到过什么奇葩的“歧视”?

来吐槽一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