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保持爱情里的新鲜感?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解题者 Author 肖璟


推荐

作者:肖璟

来源:解题者(ID:imjietizhe)

编辑:

阿烦


社长说

看来只有读书才是发家致富保持爱情的必要手段。        


●  

如何保持爱情里的新鲜感?


「 1 」


朋友爱跟我聊亲密关系,我想是因为我常常会用经济学角度来谈感情。对特别理性的人而言,三言两语就可以把问题剖析得很清楚,虽然过程很血淋淋,但都说开了也就没有什么不能接受的了。


经济学讲供需关系。


你跟一个人在一起,是因为对方的供给可以满足你的需求,反过来也是。说得直白点,两个人都愿意继续一段关系,其实就是各取所需。双方被满足的需求带来的收益大于要提供供给要付出的支出,双方都有正利润了,这段关系就能持续。


这也是 1958 年 George Homans 提出的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


而所谓新鲜感,其实当你了解了对方后,发现对方的供给远超你对 TA 的需求(期待)。


而当你对一个人觉得厌倦了不新鲜了,除了柯立芝效应产生的原始冲动外,更多的是对方的供给与你的需求中间有了缺口。


供需缺口的产生其实有两种可能性:一是量,二是质。


「 2 」


先说说量,它产生的问题是供不应求。


换句话说就是「我想要的你给不了我那么多」。


随着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逐渐丰富,我们都被惯坏了。每天都吃好吃的,嘴巴容易被养叼,感情上亦然。


这个在经济学上叫做棘轮效应(Rachet effect),简单说,就是由奢入俭难。


以前皇帝夏天时候,有宫女扇扇子就是莫大的享受。但若他体验过一次空调电冰箱,你觉得宫女们的大扇子还能满足他吗?


我们对吃喝玩乐的标准被抬高了,对伴侣的需求标准自然也被抬高了。


当然,每个人对伴侣的需求是多元的,我们只谈最具共性的需求——「沟通」。


沟通可能是为了情感抒发,可能是为了交换信息累积知识自我成长,可能是为了输出看法输入反馈。


而伴侣是我们除了上班时间外每天相处时间最长的人,我们自然希望可以和对方有高质量的沟通,可以最大程度获取信息,并希望对方可以对自己的输出有所反馈。


木心先生在《从前慢》中写道:「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以前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是因为我们的需求没那么多,沟通没必要那么频密,所以老夫老妻就算在一个屋子里不说话也不觉得尴尬。


但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沟通频次几何增长,每天被无数信息淹没的我们几乎每个人都患上了错失恐惧症(FOMO, Fear of missing out)。


我们总觉得,如果我们做不到每时每刻都在学习、都在接收信息,就感觉会落下点什么,会焦虑。我们的注意力不能闲着。


所以一开始对方跟你可能「聊得很来」,你觉得跟对方沟通起来很愉快。慢慢的对方把你的需求标准给抬高了,但每个人的知识储备都是有限的,一旦把对方能聊的都掏空了没有新的输出了,便会供不应求,新鲜感自然就被打折了。


「 3 」


要解决供不应求其实很简单——「不要跟一个不读书的人结婚」。


这是好友 S 小姐几年前就教会我的道理。


前几天,S 小姐来北京玩,说要带我去见一个她刚交往不久的男朋友 Q 先生。


我认识 S 小姐蛮久了,她之前也经历过几段不怎么成功的爱情,但从来没有把男朋友带出来过。


这次说要带出来给我瞧瞧,我觉得很有意思,就问她:「你说我从你口中知道了你那么多个前任,为何这个是第一个你愿意带出来的呀?」


她想了想说:「你见了就知道了。」


见到 Q 先生后我大概明白了:Q 先生北大毕业,目前也在创业。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特别乐于分享,跟他聊天你会觉得是思维的享受是大脑的按摩——会有很多有趣的知识点不断被注入到对话里。而且跟他沟通效率很高,你可以省去无谓的解释和推导,提到一个概念他就会顺着接下去。


S 小姐事后笑着跟我说:「他是个读书人。」


当然,「读书」也并不是指字面意义上的读书,而是泛指一切学习。


也有人主要学习方式不是通过看书,毕竟每个人的学习方式不同。比如上次听邱晨学姐聊到,马薇薇的主要学习方式更多的是通过跟别人聊天。


对于技能型的专家而言,实战的学习也很重要。毕竟你除了读万卷书,也可以行万里路。


当伴侣的成长速度大于你的需求的增长速度,供不应求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当然,付出是双方的,你自己也要保持「读书」的习惯。


「 4 」


供需缺口产生的另一种可能性,是质,它产生的问题是供求不匹配。


换句话说就是「我想要的和你能给我的完全不一样」。


《亲密关系的秘密》里头提过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我们总是很容易被与自己不一样的人所吸引,不过对方吸引我们的地方之后也往往是引起双方矛盾的诱因。


书里举了一个案例:教育出版从业者 Susan 在一次出海旅行时爱上了船长 Jeff。Jeff 身上放纵不羁爱自由的气息吸引了平日按部就班生活着的 Susan。后来他们就结婚生子,但婚姻出现了不少问题——Susan 开始埋怨 Jeff 不够脚踏实地。其实「脚踏实地」是跟「放纵不羁爱自由」相悖的。


这跟我观察到的现象很一致:身边大部分朋友们经历过的虐恋无独有偶,都是这种类型。


原因也很简单,我们在认识一个人时,往往会「以己度人」,如果对对方有好感,我们会不自主地先假设对方跟我们是「一类人」,会在对方身上投射自己的特性。如果对方跟我们想象中差很多,比如具备一些我们所没有的优点时,你会觉得惊喜会觉得对方有趣,因为对方超出了自己的期待。


但这种「有趣」带来的新鲜感是不可持续的,一般很难超过「蜜月期」。


毕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的「质」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


你要是期待今天的 TA 是个活蹦乱跳的乐天派,明儿是个楚楚可怜的林黛玉,那你只能去 date 人格分裂人士了。


「 5 」


要解决供求不匹配,答案也很简单粗暴——不要在「质」上追求新鲜感。


找一个跟自己更相似的人在一起,持续的幸福感可能比新鲜感更重要。


这种相似,一方面是体现在双方的三观。


世界观还好,因为事实判断这东西真的争执起来比较容易有结论。比较麻烦的是价值观和人生观。(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如何区分可以回复关键词「judge」阅读)

价值观人生观高度一致的好处是——对方的需求也是你的需求,需求重合一起做同一件事情,你不会觉得是在消耗是在付出,因为付出的时间精力等资源对你而言也是回报为正的事情。


举个简单例子:如果你的对象爱shopping,你不爱,那你陪对方逛街就是一种折磨;但若你也爱shopping,两个人一起开开心心逛街就可以很愉快。


前不久有个很热门的话题——两个人在一起是不是要门当户对?


在我看来,门当户对虽不是必要条件,但从概率上来看,门当户对的双方自小养成的三观会有更大机会一致。


前不久重新热播的《流星花园》里,道明寺被杉菜的韧性所吸引是因为她的与众不同,但他们持续爆发的各种冲突其实本质上都是因为家庭背景不同导致的三观差异。


如果没有《泰坦尼克号》的船难,我相信 Jack 和 Rose 最后也很难一直走下去。


相似的另一个方面体现在性格。


我曾经提到一个叫 MBTI 的性格测试工具。有次公司组织 MBTI 培训,施测师跟我们分享了一个有趣的研究:「MBTI 性格类型一致的人比性格类型相反的人的婚姻更持久,离婚率更低。」


「 6 」


当然,如果你已经身处恋爱状态了,而你的伴侣既不「读书」又跟你不「相似」,让你重新找个对象也不是那么实际的事情。


但先别绝望,并不是说不读书的人就没资格谈恋爱,也不是说三观和性格迥异的两个人就完全走不到一起——只是双方在彼此满足对方需求的过程要付出更多。


只要足够爱对方,肯付出相应的代价,双方在相处的过程中价值观自然会慢慢趋同,这便是我们常常提到的「磨合」。


最后照例来张图总结一下好了:



不过话说回来,「新鲜感」这个要求的合理性对于有些人来说可能也不一定成立。只是因为伴侣是我们除了上班时间外每天相处时间最长的人,我们就要求对方可以持续给我们输出高质量的反馈,似乎有些强人所难。


我们其实也可以把信息获取需求匀一部分到朋友、其他家人身上。老夫老妻之所以令人羡慕,更多的是那种「两个人之间没话说但也不觉得尴尬」的自在吧。


●  

1

你可能还会喜欢:

腾讯研究了00后,发现他们的存款是90后的3倍…

“人才争夺战”中,不同级别城市pick哪些重点?

追求自由的我们,往往都在逃避自由



社会学了没

泛社会兴趣社区

理解社会 探索自我


微信 ID: socialor

合作请加微信:isocialor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