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伤害父母

社长的小号 社会学了没 2021-10-28


社长的朋友L又和父母吵架了。
 
她带父母去旅游,一路上爸爸抱着手机没完没了地要给她拍照:“这儿角度好赶紧过来,别磨磨蹭蹭的!把你墨镜摘掉,黑乎乎的拍出来反光!你就这样捻个花,听我的,这样最好看!......”
 
场面大概如图所示⬇


L出游的好心情在呼来喝去的指挥声中消失殆尽,争吵无可避免,L逐渐崩溃,冲着爸爸大吼:“你能不能不要总这么自私,逼着别人做你想做的事情?!”
 
话一出口,L就觉得懊恼不已。一方面,她明白爸爸只是很久没和家人一起出来玩了,兴奋得像小孩子一样。另一方面,她也埋怨自己为什么总是控制不住向父母撂狠话,每次跟他们吵架,都恨不得使出浑身解数找到一把最尖最利的刀狠狠插在对方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让对方哑口无言,好像拳皇里最后一招KO的瞬间。
 
明明是最亲密的父母,我们为什么却总会在不经意间伤害他们?
 

为什么总会伤害最爱的人:人际关系边界感缺失

在某种程度上,多数父母都曾怀疑自己是不是个好爸爸、好妈妈,怀疑自己是否为子女做到了最好。现代社会的育儿PUA,反映的是天下父母的普遍焦虑。
 
所以,John Jay College的心理学教授Elizabeth Jeglic指出,当孩子用言语伤害父母时,它刺中的是父母心中最深的恐惧和不安,让这些自我怀疑成为现实,导致更难摆脱的心理创伤。
 
越是亲密的人,伤害越深。无论爱情,还是亲情。


很多人认为,我们之所以总控制不住伤害最爱的人,只是因为情绪不稳定。
 
但除了情绪,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人际关系边界感的缺失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个“人际关系层次”,它是一个从内向外辐射的系统,亲密关系是我们最内层的核心关系,其他关系则依次向外辐射。越是处在外部的关系如社交、工作,情感亲密度越不稳固,便越需要我们调动防御、用礼节维护。而在亲密关系中,我们的情感亲密度更加牢固,人更放松,防御系统也会降低戒备。
 
这种状态让我们在家时可以毫不在意形象地大吃大喝、打嗝放屁,但也让我们的负面情绪不由自主地发泄。我们潜意识中认为,这种关系是“安全”的,我们发脾气的代价最小。
 
而同样,正如“亲密”和“不分你我”总是紧密相连,在面对家人时,我们的人际边界意识会降低,容易把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投射到对方身上,把自己脑补的内心戏当成现实。
 
“为什么?” “因为你是我儿子/女儿/爸/妈啊,我还不了解你吗?”
 
父母容易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让孩子学某一专业、找某一工作、嫁给某一个人;而我们作为子女,试图让父母丢掉“老套”的想法、劝说他们不要转朋友圈里“震惊!XXX”的文章,其实也不过是同样通过“投射”来模糊人际关系边界的行为。


伤害父母,是成长过程造成的?

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中,人际关系边界感缺失也来自于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完整的“自我分化”。从青春期开始,我们需要一定的个人空间,去培养与人交往时体验到亲密感与独立性的能力,心理学家鲍恩将这一过程定义为“自我分化”。
 
只有经历完整的自我分化后,我们才真正有能力辨析主观和客观,理解自我和他人的边界,意识到自己是独立于集体、家庭或任何他人的存在,并感受到自己作为“我”的价值。
 
但是,很多父母会错误地将青春期子女“寻找自我与他人边界”的正常心理过程视为叛逆,并进行打压:例如偷偷撬开孩子带密码的日记本,又或是坚决不让孩子锁上房门。父母不觉得这是“自我分化”,而是“孩子长大了要无法无天了”。
 
这种误区教育的结果是,当孩子已长大成人,却仍不清楚自己和他人的边界在哪里,不知道自己能够接受父母的哪些行为,不能够接受哪些行为。
 
或者,像《走出原生家庭创伤》作者朵拉陈说的“不知道该怎样在尊重父母的基础上,保护好自己。”
 

我们都或多或少处在和父母“不分你我”的心理状态下。在我们的内心里,仍旧对父母保留着这种小孩子般的潜意识愿望:“ 你不是别人呀,为什么不能对我更好一些呢?我在外面受了委屈,在你面前当然要弥补一下。”
 
虽然长大后的我们明白不管与任何人交往,都不能无条件地索取,却迫于不完整的自我意识和行为惯性,无法与父母平等沟通,内心冲突导致情绪化,最终,便陷入了L的处境:一边伤害,一边内疚。
 

如何减少伤害:减少“应该”,为且只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许多无意间伤害父母的人,常被两种情绪困扰:愤怒,和内疚。面对这两种情绪,我们是不是无能为力呢?
 
并不是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伯恩斯(David D. Burns)认为,“认知”是情绪的引擎。一切情绪都由认知和思维产生,那么,通过调节认知,情绪便也回到了可控的范围内他的“新情绪疗法(New Mood Therapy)” 便是基于这一理论。
 
而这里的”认知“,就是树立人际关系边界感。
 
我们可以尝试通过减少”应该“,并将“应该”替换为“如果......更好”的做法来清晰地划出自己与父母的边界感。

1)面对愤怒:减少对父母的“应该”

在L的思维里,和父母出游,爸爸应该知道她不喜欢被呼来喝去,也应该知道她不喜欢捻着桃花摆中年妇女朋友圈必备姿势拍照,所以才会在爸爸没有满足自己的预设时而暴走抓狂。
 
但是,如果L一直“表面笑嘻嘻”地表示配合,又如何让爸爸知道自己其实是不愿意的呢?和家人出游,爸爸自然是兴奋、激动的,他为什么就应该时时体察、猜测着L的情绪,一旦觉察到什么不对就马上反省自己呢?
 
我们都可能期待:
 
父母应该更通情达理一些。
 
或者:父母应该可以猜测到并满足我的需要。
 
或者最核心的“恃宠而骄”心态:你是我爸爸/妈妈,你应该能够包容我的脾气。
 
如果父母做到这些,自然更好;但正如我们没法选择父母,父母也无法选择子女一样,如果我们不是完美的子女,便不必要求完美的父母。
 
这些认为父母“应该如何”的想法, 正是我们模糊人际关系边界的表现。
 
当然,不奢求父母的理解,不代表必须压抑自己的感受。但,在意识到了“父母也有独立于我们之外的想法和情绪”后,我们在沟通时,会少一点理所当然,更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愿望,而不是要求。
 
“如果你也能考虑我的感受,或许更好。” 而不是 “你怎么从来都不考虑我的感受?”

2)面对内疚:减少对自己的“应该”

和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父母相处,的确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如同《小欢喜》中不断压抑自己的英子。很多时候,我们总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够”,仿佛生而为人子女,便是带着亏欠父母的原罪。一旦伤害父母,便是十恶不赦。


但,如果我们陷入情绪化的自我苛责,不停批评自己“都是因为我”、剥夺自己的自尊,不但会触发内心的抵触情绪,甚至可能促使我们采取逃避措施。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把握好人际关系边界的原则,减少对自己的“应该”。如果我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也许更好;但谁说我们应该时时刻刻让父母高兴?谁说我们应该活出父母希望的样子?
 
我们没有义务保证自己是完美的。对于给父母造成的伤害,我们心平气和地沟通、及时补救和表示歉意,这是我的课题;但无论对方是大度接受歉意,还是不依不饶、拒绝沟通,都是对方的课题。
 
我们需要人际关系边界感,需要“愿望而非要求”的沟通技巧,需要面对错误的勇气,但不需要为他人的所有行为和情绪负责——哪怕是父母。

有一期《奇葩说》里,马东说,”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终究会原谅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
 
蔡康永却说:“那不叫原谅,叫做算了。”

 
我们在工作、学习中,习惯了“发现问题-寻找对策-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但人际关系中,冲突的消失多数也并不是因为问题“解决了”,而是“算了”。
 
面对普遍陷在“不分你我”怪圈中的传统亲子关系,我们能做的,也只是不强求父母,不苛责自己。
 
距离不是疏远。哪怕我们最爱的人也不能接受、不能理解这一点,我们也必须守住人际关系的边界。
 
因为我们不想把“亲密”作为伤害的借口,也不想将“独立”和“隔阂”混为一谈。
 
我们只有先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才有真正付出爱的能力。
 

1.David D. Burns M.D., Feeling Good: The New Mood Therapy. Accessed 22 May 2020.
2.岸见一郎 & 古贺史健,被讨厌的勇气. Accessed 22 May 2020.
3.张冬晓,为什么我总是伤害那些最熟悉的人?简单心理. Accessed 22 May 2020. https://zhuanlan.zhihu.com/p/64693176
4.Stacey Feintuch, Worst Things You Can Say to Your Parents. Reader’s Digest. Accessed 22 May 2020. https://www.rd.com/advice/parenting/worst-things-to-say-to-your-parents/

作者:狡兔三窟

编辑:留木


你可能还喜欢:

先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再去付出爱吧!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