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善良的人,往往最委屈” | 共情力过剩,才是不快乐的根源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壹心理 Author 壹心理



壹心理主笔团 | 罗文娟
壹心理-人生的重要命题在这里找到答案

今天,想和你聊聊:共感人。

一位朋友留言给我:
 
“我感觉好累啊,朋友们一有烦心事都爱找我说。
 
要命的是他们一找我,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去照顾他们的情绪。
 
结果,每次闺蜜哭完没事了,我却要好久才能缓过来。
 
有时候我都怕了自己。
 
明知道要有边界,可就是做不到。
 
我脑门上好像写着“来吧来吧,我可以听你的情绪垃圾”。
 
不管是发小,还是认识不久的同事,一有负面情绪,就爱来找我。
 
可是,心情好的时候,他们是想不起我的。
 
我听完后,陷在负面情绪中久久拔不出来,他们也一样不会在意。”
 
她就像一块情绪海绵一样,不断的吸收身边人的负面情绪。
 
这样的人,在心理学上叫做:共感人
 
不喜欢社交,只要去人多的地方,就想提前溜走;
 
别人紧张,他们身体也一样会出现紧绷感;
 
看到电影里有人挨打,他身体也会蜷起来,好像自己也在挨打;
 
很容易被传染,一间房子里有2个人在哭,他也会哭,然而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哭。
 
“共感人”感受力超强,对周围的人,极易感同身受。
 
别人的感受,他们一律照单全收,无论是好还是坏的。
 
真的是“心和身体都好累”。

共感力,和你的镜像神经元有关

 
人一出生,大脑里就有一种叫“镜像神经元”的神经细胞。
 
正是因为有镜像神经元,人们才能向他人学习,从简单的用筷子吃饭到为人处事。
 
同时,镜像神经元也能让人迅速地理解他人的意图、体验别人的情感等,这也是“共情”的生物学基础。
 
但是,每个人“共情”的发展程度是不一样的。
 
根据人们理解他人意图和情感的层级,可以分为四个层级。
 
第一个层级:迟钝人群。
 
天生五感迟钝。
 
可能和成长过程中压抑情绪有关,导致镜像神经元发展比较迟缓。
 
比如,我有个同学每天都乐呵呵的。
 
有时候,身边的朋友明明已经很伤心了,但她看不出来,还照样和别人开玩笑,没有分寸。
 
第二梯次,普通人群。
 
五感比较稳定,能分辨对方的笑,是真开心还是强颜欢笑。
 
大家突然不说话了,也会在几秒内感受到气氛的微妙变化。
 
第三梯次,高敏感人群。
 
他们的感受特别发达,外面发生的事情,会引发他们更深层的情感。
 
比如,一树花谢了,我们可能只是在想,这花期太短,真不适合庭院种植。
 
而林黛玉却会睹物伤怀,想到自己的悲苦身世,留着泪去葬花。
 
这些人,除了先天性格使然,更多的是因为人生中某些独特经历。
 
比如,我有一个朋友,妈妈超级严厉。家里经常吵架,氛围很压抑。
 
成年以后,她就对别人的情绪超级敏感。
 
老公吃饭时,放筷子的声音稍微大了一点,她就心里直打鼓,开始检讨自己是不是惹老公生气了。
 
第四梯次,共感人。
 
时刻“感同身受”。
 
据说爱因斯坦、戴安娜王妃,林肯都是共感人。
 
他们对光线、声音、气味等刺激,有着类似直觉的敏感。
 
这一点与高敏感人群类似。
 
但却更深度。
 
高敏感人明白信息来自于外在,他们是先观察到环境中发生的事情,再产生情绪反应。
 
而共感人却是直接感受到,比如:别人的身体反应、别人的情绪等,即使他还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但身体已经有了相应的反应,比如哭泣、颤栗等。
 
所以,对共感人来说,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被外界影响。

共感人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好友小觉,是朋友圈里那个诉苦时最受欢迎的对象。
 
好处一:你什么感受,她秒懂。
 
小觉社交直觉超强,感觉到别人今天状态不对时,还没等对方说。
 
她已经自然而然地问了:“怎么了,你这么难受。”
 
这样的问话,往往让朋友感觉到;
 
“哇,她真的懂我,在乎我。”
 
好处二:请她当树洞,特别妥贴。
 
很多人之所以不愿意和朋友诉痛,一个很大的顾虑是:
 
朋友可能并不懂我的感觉,还会乱出主意,甚至嘲笑自己。
 
所以,面对羞愧和被评价的危胁,会让人停下想要倾诉的欲望。
 
但共感人,不会让你有这样的感觉。
 
和小觉倾诉时,她会全身心地看着你,让你觉得:不管你有多狼狈,都不会降低她眼中你的重要性。
 
然后,当你还有纠结要不要说的时候,她已经进入了状态:
 
“这真的是很难受啊,你还好么?”
 
说罢,甚至留下了眼泪。
 
这时候,你会感觉灵魂都被触及了,感慨有这样一个朋友真好。
 
但其实,小觉自己并不开心,她只觉得自己好难。
 
一方面,在亲密关系中,她小心翼翼。
 
小觉的丈夫,极其易怒。
 
因为共感超强,她会尽量避免一切有可能惹怒丈夫的情况。
 
一旦丈夫生气,她就会感到“好像十级大风刮过”。
 
但关键的是,小觉很难告诉丈夫:“我需要照顾”。
 
因为,她预感到,自己一开口,丈夫就会退缩。
 
甚至已经共感到:先生其实很羞耻,他也拿自己的生气没办法。
 
所以,小觉干脆就放弃表达自己的需求和困境了:
 
“这是一种对自己很残忍的慈悲”。
 
另一方面,在与朋友交往中,她也经常觉得自己很累。
 
很多时候,即便好友不说话,她也能感觉到好友沉重的心情。那感觉压在肚子上,像整个胃都胀满了。
 
只有朋友倾诉完觉得缓解了,她才会跟着好一些,可身心却还是很疲惫。
 
另外,有时候朋友反而会怪小觉太敏感。
 
因为,她总能感受到,朋友们那些不想说也不想触及的情绪。
 
小觉的遭遇,其实是共感人相似的人生困境。
 
感官超载、情绪冲击,都会让他们感觉到精力地消耗。
 
很容易陷入“有力无力”的感觉。

共感,也是一种天赋

 
共感人这样敏锐的社交直觉,以及超强的共情能力,在许多职业上是很珍贵的,比如心理咨询师、理疗师等。
 
但如果不懂得控制,很容易因为自身高度代入,导致情绪被反侵扰,造成消耗。
 
专业的共情,是以维持自身的稳定性为前提的。
 
所以,共感人要做的,不是降低自己的共情能力,也无需自怜自怨。
 
可以尝试从以下四点入手:
 
a. 自我觉察
 
共感人的共情能力,其实是许多心理咨询师终生都在训练的能力,非常珍贵。
 
可以先看看自己现在所处的环境,是否真的发挥了自己的优势。
 
如果真的很不快乐,可以判断一下现在的工作是否适合自己,不要一味责怪自己适应力不好、太敏感等。
 
b. 练习情绪区分、转化与处理能力
 
感觉到被情绪感染时,试着问自己:
 
“这个症状或情绪是我的,还是别人的?”
 
当你靠近某个人时,突然感到情绪起伏,或是身体有了一些反应。
 
那这些情绪,大概率是别人传染过来的。
 
这个时候,可以先远离一下,或是深呼吸,并在心里默念“离开我,回去你主人那去”。
 
同时,也可以写写情绪日记。
 
每天睡觉前,把自己的情绪在纸上写下来,慢慢增强与自己的情绪相处的能力。
 
c. 给自己留出自我愉悦的时间
 
很多共感人都不喜欢进入人多的场合,这其实就是身体的自我保护。
 
所以,要有意识地降低非必要的人多场合,增加与大自然共处的时间。
 
野外徒步,野营,都是很适合共感人的娱乐方式。
 
d. 增强自身的稳定性
 
当自身的稳定性增强时,更不容易被外界的感受所淹没。
 
静心类的所有练习都适合共感人:瑜伽,内观静坐,太极。
 
当然,寻求心理咨询师的支持,清理可能存在的心理创伤,也是增强稳定性的好办法。
 
那么,如果你身边,有一个共感人朋友或者亲人,你要怎么和他相处呢?
 
第一,一定不要怪他太敏感,这样的指责,会让共感人很受伤。
 
第二,协助他认识到自己的特质和发挥自己的特长。
 
第三,支持他有充分的感官休息时间,不要过度使用共情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板。
 
很多时候,你以为的问题,只是缺乏自我了解而已。
 
你以为的性格不好,或许只是一种与众不同。
 
你以为的缺点,也许藏着没看到的优势。
 
自我贬低和内耗,只会拉开我们与真实自己的距离。
 
对自己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研究的心态,才会慢慢看到自己的真实。
 
点个“在看”,抱抱敏感的自己。
 
世界和我爱着你。

《大脑的情绪生活——大脑如何影响我们的思想、感受与生活》【美】Richard J.Davidson与Sharon Begley p56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有心事看壹心理。2000万年轻人的心理进化部落,人生的重要命题在这里找到答案。

关注公众号壹心理,回复【急救】即可免费获得解救压力和心理伤害的【心理急救手册】电子版。

作者简介:罗文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ASIEFT中国受邀助教及指定咨询师体验师。陪你在温暖的文字中看见自己,微信公众号:慈源心理成长(ID:ciyuanxinli)

作者:罗文娟

来源: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编辑:思妍


你可能还喜欢:


点个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