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人类就是爱玩梗!为啥?

社长的小号 社会学了没 2022-07-25



去年在《脱口秀大会》上杨笠一句“为什么男人看起来明明那么普通,但是他却可以那么自信”还在耳边久久回响,新一季的节目又带着爆梗扑面而来。


从“蚌埠住了”到“我听不懂,但我大受震撼”,各式各样的梗已经成为我们日常交流中的一部分。


如今,梗无处不在,却又难以名状。但什么是梗呢?

 

在《自私的基因》中,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提到了文化基因的概念。文化基因是指存在于社会文化中不停复制的结果,具体是指观点和话语通过文字、图像等媒介被复制、模仿、传播。梗就是可以被复制、传播、二次创作的文化基因。

 

梗这个字本身,原本是对“哏”这个字的误用,但经过不停地被传播和使用,也慢慢成为了大家都接受并且共用的说法,可以说,梗本身就是一个梗。

 

 


一个好梗的自我修养


梗被创造出来的时候,它的生命才刚刚开始。一个梗在我们的生活中能够停留多久,能被多少人记住,就看它自己的造化了。

 

1)“一看就懂”


梗的出现,往往带有非常具体的背景,也许是一部电影里的台词,某日的微博热搜,一部综艺里后期无意加入的特效,也因此包含许多复杂的意义和情绪。而一个好梗的精妙之处,就是即便不用语言解释,都能被理解。

 

“一起爬山吗”?是2020年热播的剧集《隐秘的角落》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梗。面带微笑的秦昊带有杀气的邀请,背后其实是一起精心策划的杀人案。



因为剧集的热播,许多网友在看表情包时,看到的就不只是字面意义。通过一句简单的话,能感受到角色张东升的笑里藏刀,还有剧集本身阴森森的氛围。

 

但梗也是有时效性的。热潮过后,已经鲜少人提起。因为脱离了故事背景后,说起“爬山”只让人觉得不知所云,需要更多解释,又加上内容本身并没有针砭时弊,这个梗也就变成了所谓的“老梗”。

 

2)可复制性

 

内涵丰富的梗,则可以不完全依赖原有的背景,在复制、传播、二次创作的过程中,不停地积累新的意义和互动。

 

现在遍布社交媒体的“高情商vs低情商”格式,就是一个可以被复制的框架。这两个穿着蓝色和白色衬衫的阿姨,原本是情感抖音号@惠子说情感的小视频。


因为过于一本正经,网友反而听出了阴阳怪气的味道,不但有网友p成不同内容的“高情商语录”,还有博主模仿了原作者的视频。于是,现在即便人们不知道惠子说情感是什么来头,也不阻碍大家纷纷使用“高情商vs低情商体”。

 

 

3)常用常新

 

有一些梗则因为造成的社会影响,经久不衰,历久弥新。

 

在2019年接受采访时,北大表演系博士翟天临一定想不到,自己一句天真的发问——“知网是什么东西”——会被年年传颂。后来,翟天临被发现学术造假后,各高校的论文查重率一降再降。

 

于是每年毕业季,在每个因为写论文和查重无法入睡的夜晚,都会有人想起翟天临的“学术门”,



但又因为对这样的规定无可奈何,只能在社交媒体愤怒地质问,“翟天临,你睡了吗?”

 

“翟天临”不再只是一个名字,也不只是个2019年的热点。因为写论文、查重的经历很普遍,每年也很有规律地影响着一批学生,让这个梗的地位在学生中稳如泰山。同时,它也不是一个单纯搞笑的梗,而是夹杂着学生的心酸和高等教育硬性规定的荒诞,在戏谑中的共鸣,也许也是让学生们撑过查重的一种方式吧。

 

这个梗如此阴魂不散,以至于出现了“天临x年”这样的说法(如2021年是天临三年)。谁能忘记一个新“朝代”的创立者呢?翟天临估计还要面临好几年的深夜问候了。

 

 

4)心灵的游戏

 

在《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里,他点评道,有时候节目中获得掌声的段子,却不一定会传播出去,可见传播还是梗形成最重要的一环。“想要真的传播,还是要和大家的生活有关系,和大家的心理有关系。你最好还是说真正的心灵活动,这和所有人的心灵都通的。”

 

看脱口秀综艺的朋友们,也许对一种“烂梗”并不陌生,那就是李诞一听到就面色难看的谐音梗。



但在这季的节目中,李诞却为一个谐音梗拍灯了。脱口秀演员小北说到想有自己的选择时,讲述自己小时候喜欢买疑似地沟油制造的路边摊零食。他受到妈妈的质问,“你知道这是什么油吗?”小北回答,“自由!”

 

虽然这是个谐音梗,但是因为“自由”和前面说到想有自己选择的空间相扣,反而显得更加巧妙。


也触及到了年轻观众们渴望独立、有自己空间的心理活动,所以是用谐音梗的技巧表达了自由的中心思想。



社交媒体时代,梗成为一种资本


在社交媒体时代,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没有一个人可以逃过梗的洗礼,它的传播范围是否“出圈”似乎是一个梗好不好的决定性指标。但梗一定是越多人知道越好吗?



如果说有些“烂梗”是因为传播不足,而没有办法引起更多人持续的共鸣,那么有一些梗的产生本身就是为了抱团,形成“生人勿近”的门槛。

 

有不少涉及专业文化、历史背景的梗都需要具体的知识来破译。比如前段时间被批判的“文科黑话”本身就是一系列非常专业、有门槛的话语。

 

“异化”“规训”“镜像社会”等概念虽然重要,但在一些用来凑字数的文章中往往不知所云。为了嘲讽这种自显得高级的文科话语体系,“文科黑话”就成为了一个梗。



在对这些词汇的吐槽中,被这些高级话语所困扰的读者,用嘲讽的方式,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有趣的是,能够对这些概念进行批判的人,也需要对于这些词汇的知识和文科的背景,学习理工科的人,是不太可能参与到这个梗的讨论中的。

 

在这种有门槛的玩梗中,人们有意无意地也显露出自己的文化资本和对事物似乎更深刻的理解,在不懂的人的面前,也能表现出有个性、很神秘的形象。

 

另一类有门槛的梗,就是越来越多出现在公众号标题的yyds,xswl,awsl等的缩写梗。其实最开始出现在论坛,后来在饭圈常见,用缩写替代人名,避免引战、清理黑评,就是一个区分圈内、圈外的方法。


 

现在网络用语中,似乎各种各样的短语都可以被缩写,比如srds(虽然但是),u1s1(有一说一),出现速度之快,所指范围之广,让许多不经常上网冲浪的人们经常摸不着头脑。

 

有人说梗是网络中的方言,有些梗甚至就是新的语言。比如用英文口音读中文的“岚语”,就自成一个体系,虽然人们表达的内容没什么特殊,但创造了一种对暗号的氛围,于是掌握了岚语的人们也能自得其乐。


但如果真的把这些相对排外的梗看作交流的语言,不但不能让沟通更加便捷,甚至还会因为各种误解和不透明,增加沟通的成本。

 

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让梗沟通和传播速度更快。这个更新迭代的过程,再加上算法产生的信息茧房,让人们的话语之间产生了隔阂。去了解“这是什么梗”不只是让自己显得有梗,更是社交媒体时代和人交流的必修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豆瓣上有专门的小组“村通网—网络黑话指南”,里面有“梗学”的专栏为在社交平台上遇到不认识的梗的人答疑解惑。b站上也有不少博主,会推出视频,解释不同的梗的起源和应用。梗已经成为了网上冲浪、社交的货币。

 

在商业和流量的领域,“造梗”也是宣传的一部分。过去暑假洗脑无数的歌曲《蜜雪冰城甜蜜蜜》,就是靠着一首魔性的美国民歌《哦!苏珊娜!》粗暴地刷着存在感。这首歌不但在人们的脑内不断循环,成为了微信表情包中不可缺少的一员,还被网友做成了不同方言的版本。



于是,即便只看得上喜茶的朋友,也逃不过“你爱我,我爱你“的魔音,在某个口渴的下午,想起表情包里的小雪人,都忍不住买一杯街边蜜雪冰城的果茶。


玩梗虽然爽,传播需谨慎


在一些情况下,衍生义让内容更加丰富,不用依赖于原本的背景也可以很有内涵;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对梗的源头的遗忘,或者造梗本身,会蒙蔽掉社会上不公的现象,也消解了应该被认真对待的沉重。

 

最容易引人发笑的梗中,独特的口音总是不会令人失望。

 

在2016年,一位广西南宁的小伙在情感收到打击后,在网上发布视频,说自己“难受,想哭”。但因为南方方言的发音和北方官话不一样,声母的l和n,平舌和翘舌都不怎么区分,所以说出来,变成了“蓝瘦,香菇”。

 

而《巴啦啦小魔仙》中带有广东口音的游乐王子,也在2019年,因为“雨女无瓜”“小朋友要有小朋友的亚子”出了圈。



在以标准普通话为主导的社会环境里,方言口音被认为是不正式的、小丑式的。但对于使用这些方言的人来说,这些口音是日常的一部分,人们用它对话、开会、作诗。而普通话使用者不经意的一个笑声,揭示了方言背后的等级,和需要被警惕的地域歧视。

 

对于方言梗,我们在忍不住笑的时候,需要反思和理解自己笑的原因;有一些事件,则从一开始就不应该成为梗。

 

2020年,来自杭州杀妻案等一系列针性别暴力事件让人们无比寒心,对于一些女性来说,这种暴力与被威胁的恐怖是时时都要警惕的事情。在大家都为这些女性鸣不平时,有一些男性却将这些悲剧变成“梗”,用“化粪池警告”“两吨水解决问题”等话语,站在一个施暴者的角度,威胁自己的女性伴侣。



对于男性来说,这是个梗,甚至可以彰显他在关注时事,但对于女性来说,这轻飘飘的语气和其中透露出的对性别暴力的冷漠,令人毛骨悚然。真实的死亡和暴力,竟然真的可以像谭维维的歌曲《小娟(化名)》中说的,变成“茶余饭后,谈资消遣”。

 


梗的产生和传播,不可避免地是一个娱乐化,甚至商品化的过程,也是我们自嘲以应对生活、获得别人的目光、宽慰苦涩的内心时必不可少的调料,人类的语言和交流也因此变得精彩。但“喜剧的内核就是悲剧”,我们玩梗最终是为了缓解悲剧,而不是用笑声掩藏它。


作者:恺晴

编辑:未未


你可能还喜欢:
玩梗时代,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