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都这样大的年龄了,该有对象了? | 你一言

冯雨桑 社会学了没 2020-09-12



原创

作者:冯雨桑

转载请联系微信号:isocialor

编辑:馕馕


社长说

每周五—你一言,我一语。本周主题为“如何直面找对象?”如果对本主题感兴趣,可以加入微信群进行讨论。先加如花微信(isocialor),由其邀请入群,通关密码:对象。


●  


话说看对象

过年为逃避父母催婚,你做过最疯狂的事情是什么?26岁的永嘉姑娘小徐选择“出逃”旅游,并把这一经历用漫画形式记录下来。她的“哈茶游记”一放到网上,便引来不少网友的共鸣和留言,越来越多的青年们被赶入了逼着“看对象”的行伍中。父母的催促,亲友的询问,自己的选择……种种社会压力在看对象的事情上凸现出来,今日咱们不妨话说一下看对象的那些事儿。


这“对象”不是那对象


红楼梦中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凝练出了为人处世的真经,而当咱们谈论起“人情练达”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奉行着一条金科玉律,那就是“说话看对象”——即说话的内容方式等会因为目标的不同特征而发生一定的改变。


而本文话说的“对象”,却与此义有些不同,这“对象”不是那“行动或思考时作为目标的事物”,而是特指恋爱的对方。也正是因为涉及了爱情、婚姻和家庭,说话看“对象”不仅是亲朋好友的焦点之一,更多时候也成为了我们的压力、负担来源的一大部分。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已是中国大众熟知的一句话,似乎更多时候,它也成为了我们被逼问有无对象的前言和有力佐证,这个逻辑式简化出来大致如下所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都这样大的年龄了——应该有对象了”。那么,这句话是不是一个公理呢?它可不可以作为有力证据来证明“大”的我们必须要有对象呢?


首先,它是一种定性的描述,而不是定量的研究。当我们回到这一逻辑式的核心内容就能够发现,它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大”,那么“男大”、“女大”,什么样具体的年龄才能“大”到“当婚”、“当嫁”的水平呢?通过亲身经历,笔者发现周围人对“大”的定义也是有潜在的规定的,比如仍在上学的孩子,无论中学还是大学本科,被逼婚嫁的仍是少数.


然而如果离开学校开始工作,甭管是一年还是五年,这个逼问一般是逃脱不了的——新年之际进入大众视线的一份《中国逼婚现状调查报告》中,正是印证了中国大多数青年正面临地“逼婚”、“逼看对象”的问题。报告中指出,全国各地被逼婚率普遍在70%以上,而在25岁至30岁这一年龄段中,被逼婚的人数已经高达86%——特别要指出的是,被逼婚的群体中女性比男性要高6%。很难想象我们周围的青年,平均每10个人就有近9个人会被父母及亲朋催着找对象,催着定下婚事。


当然这种现象在城市和乡村又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报告中体现出生活在二三线城市的青年们被逼婚的几率更高,而在一线城市则稍缓。这既是一线城市奋斗青年的福祉,也是现代社会快节奏城市生活的最真实反映:许多年轻人已然没有时间考虑恋爱,所谓的“对象”更多时候是需要组建家庭时大家寻找到的经济水平,家庭背景相当的合作伙伴;而在乡村,尤其是初中毕业或是高中毕业之后走向社会的青年人,结婚的年龄都远比城市的人们要低得多。




其次,它不是一个既定事实,而是一种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如何认识了解他人以及自身的社会研究。上文中我们发现逻辑式里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你已经足够大了”,它把社会认知和“亲友们询问对象”的事件连接在了一起,从社会认知的图式上来说,这个逻辑式也是一种社会事件图式,即社会事件的心理分类,包括社会事件在发生前后及因果关系上的普遍特征,强调的是社会事件发生的一定顺序和内容。


例如当我们说道“结婚”这一社会事件,典型地包括举办婚礼,宴请亲友等等。那么如果我结婚时没有做这些,是不是就不对了、不行了呢?并不然,现代社会有许多夫妻只是去领取了结婚证,连婚礼都没有举行,那么是不是意味着他们违背了“结婚”的本意呢?显然不是。同样的,在上文提到的逻辑式中,按照中国传统的理念,长大之后便是“成家立业”,那么没有成家,甚至还没有工作是不是就不是长大了呢?一样不是。




综合来看,当我们把“看对象”抽象成一种社会事件图式,就可以发现它更多的是生活在该社会的人们的一种习惯,而并不是看似不倒的真理和站稳脚跟的证据。因为现代社会对“大”的定义仍然较为模糊,到底25岁是“大”?还是过了30岁才叫做“大”?既然谁也无法肯定,我们又何必对这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如此耿耿于怀呢?倒不如等“大”的标准定量地公布出来后,再思考自身是不是离这个红线很近。


讲究还是将就?


面对有无对象的连珠炮式逼问,许多人打起了游击战;也有不少架不住一轮一轮的攻击,抓紧时间找个凑合的再说;不过还是有一些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大声说出自己不愿为了找对象而仓促恋爱甚至结婚,他们要寻找的是真正的爱情和伴侣。那么我们苦苦寻找或是催着被找的爱情是怎样的?“真正的”爱情由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


1、爱情将就?


从爱情的本质来看,它是人与人之间互动中以人际吸引为前提和基础发展的人际关系,是指存在于各种亲近关系中的爱,是人际关系中的接近、悦纳、共存的需要及持续和深刻的同情,共鸣的亲密感情。古往今来研究构成爱情成分的理论众多,较为经典也比较容易接受的则是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形理论。


在爱情三角形理论中,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对应的是所有爱情体验都包括的3个基本组成部分:亲密、激情和承诺,其中亲密是爱情的情感成分,指爱情关系中能让双方感到亲近、彼此关联的情感;激情是爱情的动机成分,指的是在爱情关系中带来强烈情绪体验的驱动力,外表吸引力和性需要可能是最明显的,其它动机如自尊等需要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激起体验的唤醒源;而承诺则是爱情的认知成分,指与对方相守的意愿及决定,包含两个含义:一是短期内爱一个人的决定;二是长期关系中为维持这段爱而作出的承诺或担保。




如果在爱情中“将就”,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这三个部分我们可以进行一定的挑选或者舍弃呢?假设我们选择了有亲密和承诺,却没有激情——斯滕伯格把这种类型的爱情定义为“同伴式爱情”——这似乎比较接近“将就”的人们想达到的目标,那就是平平淡淡地把日子长久地过下去。


但是当亲密随着激情的虚无而慢慢减少,同伴式爱情就会变成以承诺为主,缺乏亲密和激情的空洞的爱。这类爱在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社会中普遍存在,捆绑着夫妻甚至一个家庭的便是“责任”——对父母孝顺听话的责任,对孩子尽心照顾的责任,甚至是对一个宗族维持脸面的责任…这些责任让许多夫妻不敢也不愿意解散,没有感情的两个人却能熬完一辈子。尽管当今中国相比传统社会,人伦力量已经削弱了很多,被“责任”栓捆着的家庭却仍是数不胜数。


然而在这些家庭中,被粘贴在一起的是“责任”,存在的最大隐患却也经常是“责任”——一旦有一天责任的力量渐渐消退甚至几乎没有,那么这个家庭的存在似乎也就没有必要了。就如同许多家长在孩子高考完之后离婚,为什么?正是因为他们觉得已经完成了这个家庭最大的责任,以后不用负责各起炉灶岂不舒坦?因而,对象的寻找以及短时间内婚姻家庭的组建看似简单,但若真是选择了“将就”,从一开始埋下的风险实在不容忽视。

 

2、讲究亲密!


亲密是爱情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如果在两人的互动中缺少了亲密,即使有激情和承诺,却没有可以维持下去的要素,激情过后便如潮涨潮退,没有了下文。因而在寻觅爱情时,亲密关系的建立可要“讲究”。


美国心理学家莎伦·布雷姆、罗兰·珀尔曼和苏珊·坎贝尔的著作《亲密关系》中,对亲密关系有较为清晰的划分和定义,他们认为,亲密关系与一般关系的不同应该至少集中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分别是:了解(彼此经常有很多个人的、甚至是秘密的了解);关心(彼此有比对其他人更多的感情和关心);依赖(对彼此拥有相当的需求和影响,是经常的、强烈的、多元的和持久的);互动(彼此认为是一体的、融合的,从而拥有高度的互动性);信任(相信对方会尊重和善待自己从而对彼此坦诚)和承诺(对彼此的关系有认真的承诺,希望其永久,并因此投入很多的时间、精力和物力)。




亲密关系中,一个人会逐渐把对方看成是自己的一部分,人际交往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公平交换,互惠互利等原则可能并不会表现地十分突出,当人们和某个特定人产生亲密关系时,他人就成为了自己的一部分,让他人得到愉悦感也就是自己愉悦。


爱情也是亲密关系的一个具体关系体现,当我们能够与某个特定的人建立起这种亲密关系,具备了了解、关心、互动、依赖、信任、承诺的特征,也就等于同时满足了斯滕逼格爱情理论中的三要素:亲密、激情和承诺,这是他认为的完美的爱情,也与家庭建立的情感基础和法律基础相吻合。无论是从情感还是从婚姻家庭上面来说,都更具有浪漫性和稳定性。


愿成美眷属,莫要意难平




话说看完了“对象”,讲究的听起来似乎很是悲壮也很是坎坷,但好事多磨,终成眷属之后就是美满幸福的享受。是要讲究还是愿意将就,最终还在于我们自己的选择,只是莫要纵使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  


社长问:

你找寻另一半的要求是什么呢?

今日福利~留言区可探讨可表白哦~

我们帮你让他(她)看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