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3,大国决胜

S婶 史客郎 2023-04-09

今天写条短的。

近段时间,不断有小伙伴在后台在问:明年会怎么样?
大家都是普通老百姓,这里问的,自然是明年的经济状况。
先说结论吧:明年,极有可能,会成为大国斗争的决胜之年!
近段时间,各种信号已经显露,这里就一国一国地,稍微来讲讲。
先从美国说起。
近段时间,美国人挺郁闷的:我们这么打压来自中国的APP,怎么还让它冒出来了呢?
哪款APP呢?
Temu。

前段时间,根据知名调研平台Sensor Tower数据显示,在上线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Temu在美国的安装量已经达到了1080万次,成为11月1日至12月14日期间美国下载量最高的App。
可能有小伙伴要问:这个Temu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能从中看出美国未来的经济状况了呢?
这里稍微介绍一下:它其实是拼多多旗下的跨境电商平台。
简单来说,就是为美国人打造的“拼多多”,人家的口号是“Team Up,Price Down”,大意是“买的人越多,价钱就越低”,正好和“拼多多”一个意思。
它是怎么异军突起的呢?
和拼多多是同一个逻辑:便宜!
便宜到了什么程度呢?
说两件事:
一件事是前段时间美国圣诞节,就有个熟人从它上面买了大堆的太阳能彩灯。
价钱么,差不多每个1到3美元。
货到手后,赶紧通电试验一下,结果发现绝大部分灯都不亮。
这个熟人正当感叹说:唉,在这个世界上,不管哪里,果然是便宜没好货啊!
就在这时,她突然发现:咦,这些灯……好像……带着开关啊!
然后把开关一个个打开,每个灯都是亮的。
顿时她目瞪口呆:这么便宜买来的灯,居然还带着开关,也太高级了吧!
另一件事就没这么好了。
有位兄弟抱怨说:国内的厂商,你做的衣服、鞋子质量都不错,但能不能在衣服上、鞋子上印的英文单词上用点心?要么拼错了,要么随随便便乱印,用的不是好词。
美国可是讲英语的国家啊,你把单词印错了,就跟你印错中国字一样,这衣服、鞋子哪怕质量还挺好的,人家一眼看去,还是会觉得low。
为啥美国人这么喜欢Temu?
简单来说,原因很简单,就这四个字:消费降级
现在美国经济也不行,美联储加息,通货膨胀也挺厉害的,要是放早年,美国的消费者说不定还会去看看牌子,来讲究一下什么的。现在美国人也不管了,只要东西能用,牌子什么的,统统都不管了,只要低价真香就行了。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美国明年的经济形势,恐怕是不怎么妙。

再来说说欧洲。
和欧洲比起来,美国差不多算在天堂。
为啥呢?
因为欧洲虽说也成立欧盟了,也有自己的欧元,但毕竟还是一堆小国和不承认自己是小国的小国堆起来的。
所以它从诞生起,在经济上,就一直有个“胎里病”:有统一的货币政策,却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
啥意思呢?
比如说德国,它经济好,愿意多搞社会福利,财政也没啥压力。
但西班牙呢,它可能经济没那么好,因为“看齐意识”,也学着德国,去搞了那些社会福利,财政就有压力,就得发行国债了。
借钱,总是要还的。
如果不是欧盟成员国,它还可以自家印钞票,但成了会员国后,就没法自家印钞票了。
结果有些国家就债台高筑,就要财政破产了。
那欧元的信誉就会受影响,只要一个国家不负责任,出了问题,大家因为是拴在同一条绳子的蚂蚱,就会谁也逃不掉。
那么,能不能由某个国家出面,来制止有些国家的行为呢?
很难。
因为大家都是要搞选举的,选举嘛,就是向老百姓承诺各种好处。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对欧洲来说,现在最迫在眉睫的一件事就是:意大利的国债怎么展期。
意大利的GDP,差不多是1.8万亿欧元,但它的债务已经超过2.7万亿欧元,今年它会迎来一个还债的高峰期。

意大利政府早就放话说:希望能找到接盘侠,让债务顺利展期。
但今年要命了,到现在还找不到。
其实不要说意大利国债,美国人也发现:连它国债的接盘侠,也不怎么找得到。
这事情就大条了:要是没法展期,意大利就有可能债务暴雷。
意大利要是暴雷的话,恐慌情绪将会正从它那里起飞,向欧洲大陆弥漫,“核爆”效应瞬间蔓延至欧洲金融市场!
后面排队的,恐怕是一大堆:西班牙、希腊、葡萄牙什么的。
当然,因为俄乌战争还在欧洲土地上进行,各种乱七八糟的事,还会继续冒出来,像各国的通货膨胀啦,制造业出逃啦什么的,反正是一大堆问题。
这些烂事要是发生连环爆的话,那整个世界说不定都会被拖入深渊。
再来讲日本。
日本搞出来的麻烦事也不少。
最麻烦的就是:前段时间,日本央行突然宣布把10年期日债收益率目标从±0.25%上调至±0.5%左右。

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

这是啥意思呢?

看美国人之后的反应就看出来了:这是金融版的偷袭珍珠港!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它意味着日本退出了宽松货币政策,从此之后货币政策将正常化,同时也意味着全世界最后一个能零成本融资的货币消失了。
之前讲过:在美元体系里,日元扮演的是个避险币种的角色,也就是它不断地发生零利率的货币,然后借出去,让人拿去换美元、欧元什么的,在全世界购入一些高风险资产。
因为日元长期低利率,这些年你卷我、我卷你,大家早就把有限的一点盈利空间吃得差不多了。本来就靠着借日元几乎零成本,还能撑着,结果日元哪怕加一点点息,对很多搞风险资产,尤其是权益类、债劵类的,都会产生不小的冲击。
所以有人说了:如果说2022年,世界最大的风险是美联储加息的话,那么2023年世界要面对的最大风险,恐怕就是日本央行加息了。
但日本也没办法,因为它要面对的问题,实在太大了:最近几个月,日本政府发行的国债,民间根本不买,基本上就日本央行在买,如果这种状况再持续下去,日本自己先要被搞倒。
与其自己先倒,还不如尽量争取活,最后先把被人拖下水。
但这么一来,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就下子加大了,要是因为日元升息,把风险类资产的雷给引爆了,恐怕又是一场浩劫。
最后说英国。
英国的形势,也非常不妙。
这个国家的主业,说得好听点,是金融业;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利用自己过去的影响力、和美国的关系,外加地处欧洲的位置,搞一些金融上的灰色动作,弄点钱花花。
金融业对英国的影响有多深呢?
看这件事就明白了。
前两天,英国首相、那位印度人苏纳克作秀,跑去一个地方,给无家可归的人打饭。他一边打饭一边问一个流浪汉:要是有工作机会的话,你准备干什么?
没想到,这个流浪汉说:我准备干金融业。
苏纳克就是金融城出来的,他马上说:这种事,我可以帮忙啊……
没想到,这个流浪汉说:唉,我还是先混完这顿饭再说吧!
一个国家,连流浪汉都想搞金融,可以想见,这个国家已经到什么程度了。
所以英国的金融业,那是万万不能出事的。
但前段时间,英国的金融业,就差点出事了。
这事我具体说过:前段时间,英国特拉斯上台,上台之后,她就宣布大规模减税,差点把英国的养老金给引爆了,当时英国央行紧急出手,购买了不少债券,这才把已经“嗞嗞”作响的那根导火索给掐灭了。
但特大姐这么一搞,让英国凭空损失5000亿英镑。
她上台才45天啊,等于每天搞掉100多亿英镑。

本来就身受重创,近段时间更是雪上加霜。
又冒出这么两件事:
一是很多投资者觉得英国太危险了,纷纷撤出英国股市,跑巴黎去了,近段时间巴黎已经取代伦敦,成为欧洲最大的股市所在地了;
二是法国人也挺手黑,前段时间法国总统马克龙跳出来,说英国既然已经脱欧了,再让它挡欧元的海外结算中心,就不怎么适合了,所以欧盟准备它从伦敦转到德国的法兰克福。
这两件事要是搞成了,英国也差不多了。
大英说不定会从带嘤,要变成真的大阴帝国了。
说到这里,恐怕很多小伙伴已经发现:在三年的疫情之后,再加上俄乌战争,整个世界其实都不怎么好过,明年的整个形势相当严峻。
来个简单的总结吧。
在人类历史上,每当面对这种大家都非常疲惫的状况时,最重要的就是:无论如何,要让对手先倒下去。
像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和德国其实经济都快撑不下去,但德国先撑不住,希特勒发动了对波兰的战争,当时的美国决策者应该长舒一口气,知道这关自己是过了。
像苏联解体前,苏联人日子难过,美国人的日子其实也挺难过的,但苏联先倒下去,美国就赢了。
现在的世界,有点像远古莽荒的地球,谁是最后没倒下的那一个,就能扑在前面倒下的累累尸体上,吃得饱饱的,从而把自身的资产负债表给修复好。
所以要说三句话:
第一句话是无论对国家,还是个人来说,都是“坚持就是胜利”;
第二句话是:明年要是弄不好,将会是各国的决胜之年;
第三句话是:未来的世界,风高浪急,大家善自珍重!
了解更多国际内幕,请点击下方加关注,如文章引起大家共鸣,请点赞并转发,以支持我继续分析创作,谢谢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