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遇到校园欺凌,家长应该先这么做......

2016-12-14 法律讲堂

点击法律讲堂关注

来源 | 海淀教育微信公众号  法律博客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法律讲堂”投稿邮箱:2635079073@qq.com  交流合作:微信号zsm800418


我们的目的在于,让孩子增强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处理好棘手的事情”,学会怎么面对欺凌,不卑不亢是很好的态度,但是孩子不知道要怎样做到,我们就来帮他分解任务。最重要的一点,从经历中获得成长,让孩子亲身感受到什么是,任何无法彻底击垮你的,都会让你变得更加强大!


近日,“校园欺凌”再度成为舆论焦点


其实对于这种现象


无论家长、学校、还是社会


我们都抱有相同的态度


那就是零!容!忍! 


当孩子遭遇校园欺凌


如何帮助他们把伤害降到最低,


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首要思考的问题!


下面这篇文章,不但告诉我们遭遇欺凌时该怎么办;更提示我们,如何借助这样的事件帮助孩子提升处理“不公平待遇”的能力,从而真正走向内心的强大!


校园欺凌是每位父母都不愿看到的一幕,无论自己的孩子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不仅是因为肉体上的伤痛,更让我们心疼的是孩子受到沉重的心理创伤。


当我们不愿看到本应纯洁天真的孩子们被暴力、歧视这些糟粕所污染时,仔细想想,成人的世界里就没有欺凌吗?“欺负新来的”、“上级抢了下级的功劳”、“被绯闻了”,这些事情成人不熟悉吗?欺凌这种事只是成人做得更隐晦罢了。人性使然,形式不同罢了。


既然这可能是会伴随孩子一生的话题,那不如就让孩子在童年时期,在第一次遇到霸凌时,就增长如何处理“不公平待遇”的能力,并拥有良好的心态去面对这一切。


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那些没有彻底击垮你的,都只会让你更加强大!


要引导孩子在面对欺凌时“遇强则强”


尝试以下5+2个步骤


勇敢面对磨砺吧!



step1 家长先判断是否真遇到欺凌


帮助孩子认清事实很重要,不能夸大不能化小


对于没有是非判断能力的小孩子,因为没有生活经验帮他去判断这件事是被别人欺负还是孩子们的打闹,所以当孩子告诉父母,有同学打他的时候,父母就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仔细问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帮助孩子判断是否遭遇到了校园欺凌。如果只是孩子们用拳脚处理了他们之间的矛盾,那父母们就不用如临大敌了,谁小时候没打过架呢?




step2 遇到欺凌,一定先共情!



要给孩子充分的情感支持,才能帮助孩子更快走出阴霾


如果真是遇到霸凌,父母一定要坚决地站在孩子身后无条件地支持孩子,让孩子们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和关爱,如果孩子在面对困难时,他依然确信父母的爱与接纳,那么孩子会获得极强的安全感,并滋生出坦然面对的勇气。所以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共情。


孩子,爸爸妈妈知道你现在一定很委屈/生气/害怕(说出孩子的情绪感受),我们都很心疼你经历了这些事情,如果你还是很伤心,我们在你身边,你想哭就哭吧。这些事情都会过去的,我们能让一切都好起来的,爸爸妈妈陪着你。


这样做是为了给孩子两个信号:


01、认可孩子情绪的合理性


可会帮助孩子很快地走出被欺凌的心理阴影,心理咨询的基础理论就是“被看见即是疗愈的开始”。孩子的负面情绪第一时间被父母接纳后,他会知道自己已经安全了,噩梦就此终结,可以开始放松下来了。


02、让孩子知道他拥有终结一切悲伤的主动权


只有当孩子深入骨髓地透彻了解这点,他才能在每次遇到危险和伤害时,更倾向于积极地寻找出路,而不是过久地停留在“无所适从”或者“寄希望于别人”的被动之中。


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个阶段,孩子无论是希望一次次重复描述欺凌过程,还是闭口不谈,都应该被允许;另外,情绪释放的时间长短因人而异,父母不要急于让孩子从痛苦中出来。


特别注意: 这时的父母千万注意语言,切不可雪上加霜。


“你怎么这么懦弱,能让人这么欺负!”


“他怎么不欺负别人?肯定是你不好!”


“哭哭哭!就知道哭,怪不得别人专欺负你呢!”


这些话会比来自同学的欺凌更陷孩子于万劫不复之中。被欺凌的孩子如果听到这些话难免陷入困惑,弄不清到底是谁对谁错?是不是自己就应该被欺负?受到了伤害是不是不应该产生痛苦的情绪?等等。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当再遇到欺凌时,不论是在亲密关系还是职场社会,他们不会反抗,并自动终结掉一切,解决问题的内动力就很小。所以,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请父母们在孩子遇到困境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是不是会造成二次伤害。



step3 重视第一次 家长态度决定孩子的境遇


知道欺凌者的心理动机,对症下药!


欺凌者一定是个自我价值感很低的人,必须要靠用各种方式来欺负别人、作弄别人,或者施行暴力来填补他内心缺失的那点价值感。“至少我很有力气,我可以打服别人”是这种人的逻辑。说白了,纸老虎一个。


但是这些纸老虎往往都具备一种能力,特别会寻找目标。新罕布什尔大学的家庭教育和政策专家,马尔科姆·史密斯发现,“恃强凌弱者会分辨出不合群的孩子或者因为抑郁、心理健康疾病、残疾或身高体重异常等受到孤立的孩子”。所以,这些纸老虎会去挑选那些“软柿子”捏,挑选的方法也很简单:先欺负一下试试,如果不反抗或者欺负完了也没有什么后果,那就留着以后慢慢再欺负。


所以,我们想要孩子远离欺凌的第一步就是,当孩子第一次遇到欺凌时,绝对不能放过!凡事都有个第一次效应,处理第一次的态度会深刻影响孩子以后面对这样事物的心态。第一次如果父母漫不经心地让孩子忍让一下,也许就会把孩子推向经常遭遇欺凌的深渊,很多因为校园欺凌而走向深重悲剧,甚至送命的,往往不是一次就能产生这样恶果的,它有个不断的升级过程,所以第一次很重要。


如果孩子在被欺凌时吓傻了,没有反抗,那么家长就要让欺凌者知道“欺负别人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沉痛的后果”,我们可以联系学校和对方家长一起教育欺凌者、或者自己严肃警告对方,一个原则:让欺凌者知道欺负了自己的孩子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


多方声音:父母亲要稳定下来,回到孩子身边!


此外,擅长治疗性故事育儿方法的专栏作家王阳对事件的思考也值得我们反思借鉴,让我们一起看看她的分析和建议(节选)。(作者:王阳)


《小学生》杂志、《长腿叔叔信箱报》故事专栏撰写人。心理育儿杂志、心父母等平台专题作者。超过10年创编故事经历,目前从事故事育儿方法的创作和推广。


12月9日早饭后正要出门办事,我的故事群里有人提问:“王阳老师,中关村二小事件里的孩子是我的亲戚,我们该如何帮助这个孩子重建心理呢?” 我感觉这事不小,不仅是事情本身不小,还有这位母亲处理这件事情的方式也不小。


父母亲的反应我特别理解。当下最重要的事情是父母亲首先要稳定下来,平静下来。这件事情对孩子造成了一个影响,我们都看到了。如果父母亲把这件事情看得像天那么大,我的孩子遭到多么大的凌辱,这对孩子来说“雪上加霜”了。


父母亲当时的愤怒,慌张,我很理解。不过,从此刻开始,要稳定下来。因为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校方的态度,不是对方的道歉,不是惩罚对方。而是父母亲稳定的状态。父母亲如何看这件事情比这件事情本身给孩子带来的影响要大。


眼下孩子受到刺激,孩子的自信心,自我价值感受到重创。好像一块布挡在了眼前,让他看不到自己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所以,父母亲要帮助孩子拿掉那块布,让他重新看见自己内在的光芒。


怎样让孩子看到内在的光芒呢?讲故事是很好的方法。比如:讲孩子小时候的故事,遇到什么样的挫折,如何化解了。父母亲特别欣赏这个部分。肯定孩子。讲父母从前的重创,每个人 40 37512 40 15288 0 0 3691 0 0:00:10 0:00:04 0:00:06 3690经历过大的挫折啊。曾经发生了什么大的挫折,当时觉得如何如何严重,后来如何化解了。也可以讲书上的故事,比如类似《生而为王》的故事,或者和他年龄相仿的孩子经历一件什么样的打击,后来在谁的帮助下,如何解决了。等等。


另外,父母亲有没有办法把这件事看作我的孩子人生经历的一部分,帮助他去化解掉。这样的经历化解掉,对他一生就是宝贵的财富。这件事情已经发生,想办法把这件事情变成一件好事,甚至变成一个礼物。


我的建议是不要把这件事情搞得众人皆知。我是一个母亲,眼下最重要的是我要保护我的孩子。不是说伸张正义不重要。眼下如果把焦点放到如何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件事情,怎么样让大家都关心这件事情,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伤害越来越大。


现在媒体良莠不齐,不断重复这件事情,旧画面的色彩越来越浓厚,越来越难刷新。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刷新孩子的画面,把不好的事情变成好的,这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把事情搞大,让同学们都知道这就是谁谁谁,这个伤害也很厉害的。要特别小心这个部分。


即便同时要伸张正义,也要分开来处理。如果把这件事情弄大,孩子在这个学校呆下去真的很困难。老师的态度我不是特别了解,但是也不是一无是处,比如老师让孩子们一起玩,一起相处,我个人觉得也是不错的办法。


我最后还举了电影《美丽人生》的例子,父亲如何化解战争对孩子带来的伤害。这位母亲说,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同意。不过,对孩子来说,母亲是大地,不是战士。


step4 引导孩子理性并多元地处理问题


任何事情都有三种以上解决方案


当孩子的情绪恢复平稳,父母就可以开始理性层面的引导了,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想办法处理掉这件事。处理,并非回避!让孩子躲着点施暴者不能真正处理掉问题。一般可以有几个思路:


环境和资源


我们身处的环境中,有哪些是对我们有利的?班级的班风(班级文化)会对这些事持什么样的态度?资源,包括老师、校长、甚至教育局,有谁是可以帮助我们主持公正道的?


退回到问题的原因


为什么这个孩子会欺负你?要你帮他写作业?嫉妒你成绩好?欺负你成绩不够好? 那我们怎么从根源上解决掉这件事。


让孩子自己想应对方式


要不要联合其他被欺负的同学一起去警告欺凌者?向老师反映,寻求学校的保护?或者孩子自己决定要不要打回去?一切方案都由孩子自己决定!


我们告诉孩子“你不能受欺负,所以最次的选择是你自己打回去,或者爸妈帮你打回去,但是我们应该想出其他几个办法,再根据情况优中选优。”同时,一定要跟孩子强调以暴制暴是最后的选择,因为暴力会升级,一旦释放出了暴力这条恶龙,就很难保证它最终会伤到谁,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我们不用。


心理咨询常用手段NLP里非常强调一个观点:任何事都有三种以上解决方式。这件事也一样。这样说是告诉孩子三件事:


1、“父母永远在你身后支持你!”虽然我们成人不会也不能真去打那些欺凌者,但是这样的态度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无比的支持;


2、要明确告诉孩子:“你是不能被欺负的!”很多女性在婚姻里被家暴都不会选择离婚,就是她们潜意识里觉得自己是可以被欺辱的。男性在职场上遭人排挤却不敢言语,也是因为这样的心理动机,所以我们一定要让孩子充分认识到:“没有人可以欺负我,我不应该逆来顺受”;


3、“遭遇到不好的事情不可怕,我们应该冷静地思考并拿出解决方案,而不是冲动或是畏惧”:每个人一生都要遇到大大小小多少不顺心的事,如果孩子能遇事不乱,冷静处理,他又会少走多少弯路。父母可以根据上面的几种思路来帮助孩子。


多方声音:关于校园欺凌应对的十项具体措施


当孩子受到欺负时,有些父母认为联系侵犯者父母可以对暴力孩子的行为做必要的纠正。但现实生活中,往往效果不佳。芝加哥教育专家克拉克说:“喜欢欺负别人的孩子是在家里学会用暴力方式解决问题的,他们同样是受害者。


也有些父母们总是希望孩子能够积极反抗和自卫,以免养成懦弱的个性。但是,大多数父母同时又理智地认识到,打回去的教育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很多时候孩子间的打斗基本上都是暂时性、代表性的,并不存在原则上的敌意,他们今天吵明天好,在这一过程中互相磨合,逐渐学会交往。


如果轻易地教孩子以动手方式来解决问题,就容易使孩子的争斗升级,形成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激烈局面,最终造成更大的伤害。更何况,成人社会中,暴力行为最终也要受到社会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因此,教孩子正确的交往技巧,学会以智慧和能力取胜,才是孩子立足于未来社会,并在竞争中获得成功的根本途径。


具体的应对方法可以是:


1、给孩子的穿戴和学习用品尽量低调,不要过于招摇。


2、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去挑逗比较霸道和强悍的同伴;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


3、教育孩子上下学和活动时尽可能结伴而行;独自出去找同学玩时,不要走僻静、人少的地方;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学不要在路上贪玩,按时回家。


4、如果侵犯者偷你孩子的东西,就给孩子要带到学校去的学习、生活用具上贴上姓名。这样有利于证明这些物品都是属于你的孩子的,甚至可能起到防止侵犯的作用。


5、教育孩子,如果他在某些方面与别人不一样,这也没有什么关系。尽早地让孩子明白这一点,孩子会形成坚实的自我价值感,会认同自己,感到自己也同样值得尊重。


6、让孩子参加自卫训练。你也许并不希望孩子对侵犯者实施身体上的报复,但情况一旦恶化,让孩子有自我保护的能力总是好的。这些训练还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自我尊严,减小他成为受欺负者的可能。


7、如果欺负仅仅是口头或网络上的,告诉你的孩子不要理会那个侵犯者。有时侯,侵犯者在得不到回应或是被欺负者并未因此而担惊受怕的情况下,他们往往会失去兴趣,事情就过去了(当然,但愿他们不是继续去搜寻下一个目标)。


如果情形继续,让你的孩子告诉侵犯者,他给别人带来的感受是什么,并且要求他停止他的粗暴行为。有些侵犯者面临挑战时,会收敛和停止自己的错误行为。


8、如果遇到校园欺凌,首先可以大声警告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会受到法律纪律严厉的制裁,会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幼儿园的儿童可以说:你为什么打我,你这样做是坏孩子。)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大声告诉周围的老师同学关注欺凌者的行为,二是欺凌者大都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对,心虚,洪亮的声音可以起一个震摄作用。如果对方还是继续欺凌行为的话,应适当自卫,而不是忍受挨打。


自卫的原则不是以暴制暴打回去,而是同样起一个震摄作用,以行动告诉对方我们不是软弱可欺的。一般欺凌者都欺软怕硬,若看到欺负对象奋起反抗,多会心虚停止攻击行为,而如果被欺负者默默忍受,反而会让他更加得意忘形,从而持续攻击行为,直到达到目的为止。如果反抗后对方仍未停止攻击,应该在自卫的同时大声呼救求助,并且寻找机会逃走,保护好自身安全是最重要的。


9、如果遇到校园暴力,一定要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当他在公共场合受到一群人胁迫的时候,应该采取向路人呼救求助的态度,这种办法会免去一些麻烦。真正等到事情发生之后,到了一个封闭场所里面就比较难办了。如果呼救或者反抗的话,可能会遭来更加激烈的一些暴力。


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对方。唯一的就是麻痹对方,顺从对方的话去说,从其言语中找出可插入话题,缓解气氛,分散对方注意力,同时获取信任,为自己争取时间,寻找机会逃走,而不是准备在那儿忍受一切。


受到这种暴力以后,很多人都是被威胁报案的话会受到报复,但还是应该告诉孩子,碰到这种事情一个是不要沉默,再一个是不要再以暴易暴,要以法律的方式来解决。


10、事情发生后,父母有必要保持冷静,并把发生的情况告诉孩子的老师、咨询员、园长或校长。可以先问问孩子是愿意自己去告诉,还是由你去告诉。严重的暴力行为应以法律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


step5 心理后期建设 才真正让孩子强大起来


生活中的磨难才是让我们真正变强大的课程


当我们已经想出了解决方案,接下来就是要心理建设了。父母要帮助孩子理解为什么会有一种人喜欢霸凌别人,同时,向孩子提出能不能原谅这个孩子。提出而不要勉强。这是要教给孩子宽容和理解,让自己的孩子不会陷入仇恨和埋怨之中,因为谅解别人是为了让自己更好过,不让自己在负面情绪中徘徊。要注意两点:


1、理解不等于认同:理解是说我了解这个人行为的动机和他的苦楚,但是我并不认同他的行为;


2、谅解不等于再去交往:原谅是为了让自己好过,而不是我还要和这个人做朋友。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一个对身份的认知问题——欺凌者的身份如何定义?我们把他定义为“他是欺负我的人”、“他是打我的人”,那么从心理上不论怎样,那怕就论体力,他是强者我是弱者,我作为被欺负的,自然矮他一头;但是,如果我们把欺凌者定义为“用暴力让我更为强大的人”,那欺凌者是让我的能力、认知、心理状态等全面升级的“经验宝宝”!(游戏里陪玩家升级,增长经验的角色),经历了这个“经验宝宝”,我会更成熟更优秀。


现在看起来,是不是自己的孩子更高一头了?这样的身份定义还有一个好处,减少孩子对欺凌者的畏惧感。


step+1 给发现孩子处于长期被欺凌的家长


以上这些步骤,同时真的要反思家庭有没有给到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一般有三种环境下的孩子不愿与父母说这样的事。


1、家长平时对孩子负面评价过多


这些孩子之所以不愿去跟父母说明自己在校时的真实困境,是因为在之前的经历中,父母总是批评自己的不是,告诉父母他被人欺凌,可能又会遭到父母的责骂,让自己腹背受敌,那何必冒着再被捅一刀的风险呢;


2、过往与人发生冲突时,不曾得到过父母的支持


由于父母与孩子的距离太远,远到让孩子感觉不到父母的支持,不论是地理上的距离还是心理上的距离,孩子认为父母是不会站在自己一边的,也帮不了自己,那何必再多此一举。


3、家庭负担过重,孩子不愿再让父母担心


介于第三种情况的成因太过复杂,本文不予讨论,只集中在前两点。


人的行为都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或者使自己逃离不利己的处境。对这些孩子而言,告诉父母自己遭遇欺凌这样的事情了,并不能真正地帮助自己摆脱困境,甚至还有可能受到第二次伤害,所以还是独自面对相对轻松一些。这是很让人心痛的行为动机吧!当自己遇到不公平的待遇时,却不能向自己的父母求救,孩子只能独立去面对那些辱骂和暴力。


但是最悲剧的是,这一幕经常上演,笔者就遇到过一个中度抑郁的小女孩,这孩子在被同学用各种恶毒语言攻击羞辱了一学期后,终于鼓起勇气向父母提出了转学的要求,但刚说到同学们经常辱骂她时,就被父亲粗暴打断了:“一天不好好学习,净干些乱七八糟的事!送你去学校,成绩不怎么样,还弄得跟过街老鼠一样,让人人喊打……”孩子再也不跟父母提起这件事了,直到老师发现孩子的反应力越来越迟钝,甚至连叫她名字也没有反应了。


人和蚌有同样的习性,对外部有坚硬的壳保护,但对内会暴露出最柔软的一面。孩子们本能性地会从校园欺凌中尽量保护自己,也真的害怕父母伤害他那柔软的内心,因为父母就是孩子的内部世界,孩子无法忽略这样的伤害。


如果在读这篇文章时,你发现自己已经这样伤害过孩子了,那么向孩子真诚地道歉。只要这样孩子才会明白之前的那一切是不应该发生的,那么家庭与个人才都会迎来从痛苦中涅槃重生的机会。 


step+2 如果孩子心理创伤严重


这里有一些家里可以操作的干预手法


1、一般创伤


音乐治疗就可以了。带着孩子在轻柔的音乐中调整呼吸,做简单的场景冥想;


2、较严重创伤


先调整呼吸三次,同时引导放松;放松好了,开始让孩子想像三个自己特别喜欢并带给自己愉悦感的物品或场景,一个彻底想清楚了再想下一个。三个全想完了,父母可以开始放/发出三种不同的声音,让孩子把注意力放在这三种声音上,一个一个来。结束后,再调整呼吸、引导放松。之后再来两组物品/场景想像,然后再放/发出两个声音,结束后,再调整呼吸、放松,再整个来一组。当这三组结束后,孩子基本就已经很放松了。


3、严重创伤


交给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他们有一系列专业干预手段,比如催眠、冥想等,几次下来孩子就能走出心理创伤了。


这一系列动作的目的在于

让孩子增强自信

相信自己“有能力处理好棘手的事情”

学会怎么面对欺凌

不卑不亢是很好的态度

但是孩子不知道要怎样做到

我们就来帮他分解任务


最重要的一点

从经历中获得成长

让孩子亲身感受到什么是

任何无法彻底击垮你的,

都会让你变得更加强大!


参考来源:人民日报、首都教育、王阳故事育儿、童书妈妈三川玲、搜狐母婴等


在线咨询律师:

如果您有法律问题需要咨询,可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页面跳转可在线咨询律师;同时,您还可以致电全国免费咨询热线010-56210066,我们会安排【法律讲堂】特别顾问盈科律师事务所全球总部合伙人张思星律师团队为您提供帮助和解答。另,因咨询人员较多,法律讲堂微官网已开通付费咨询功能,合作律师将优先回复付费咨询。付费咨询的好处:1.问题第一时间通知律师,快速回复,无需排队等待。2.咨询费用第三方平台担保,先服务后收费,确保100%满意,才会付费给律师。3. 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超值的法律服务,比去律所咨询更省时、省力、省钱。 敬请理解。


◆ 关注【法律讲堂】:

 居家必备、更涨姿势的法律类公众号!30万法律人共同关注,为您提供最实用的法律知识,这是一所没有围墙的法学院,教您如何知法、懂  法、用法,用法律的武器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长按二维码关注【法律讲堂】(微信号:yunlvshi)


 ↓↓↓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页面跳转可在线咨询律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