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瓦洛佳:媒介融合汹汹来袭,考研学子如何答题? | 强势来袭的不看遗憾一年系列

2016-10-30 瓦洛佳 传播学考研必读

距离2017考研还有  55  天



一、写在前面,一些基本问题的总述:


前几天,有个姑娘问我一个问题:


“ 主页君,你好,能否请教个问题。最近一直挺纠结关于书本学习和当下热点学习之间的平衡问题。现在考研题目也越来越活,所以我也开始加大量看一些专业的热点分析,加了一些很有好货的微博微信,但现在会发现有点信息超载的感觉,因为这些文章都是从很专业的角度和较长的篇幅对一些问题进行论述,所以看下来几篇再消化一会儿就要话费不短地时间,想着隔几天看看吧,又觉得会错失很多好的推送,,所以就有点纠结。”



我的回答是:



“ 你学过画画吗?没有学过画画的人,总是喜欢画一匹马就去从马的头画起,模仿马头的每一个细节,然后画完了再画马身子,结果也许有人靠天赋某个角度能够画得很好,可是总体比例却总是别扭。而学过画画的人,他往往是先学习和思考总体的轮廓,整体的布局,然后再去描绘细节,这样不仅布局匀称,更重要的是,基础掌握好了,不仅是画马,还是画猫,画狗,都能够有大概的框架。



其实我们学传播也是一样,看书,书上的理论是一个个基点,借助它就是勾勒出轮廓,你可能嫌它不够具体,用轮廓画出的马不像人家画出来的那般好看。可是你细心发现,会发现这些论文的核心框架仍然属于书上的理论为我们勾出的范围,只不过在具体的描绘上更细了。那么,如果说试图靠记忆每一篇文章的观点硬背,这样学一幅画是一幅画,这就像是画马去找马一样,效率并不高。



相反,我认为目前阶段的你,读论文观点反而并不最重要,重要是了解了它涉及哪个或哪些理论,在知识体系上居于什么位置。其次,找到这些理论在书上的地方,相互印证,加深你的印象。第三,试着为这篇文章勾画出一个逻辑线索图和框架图,明白优秀论文是怎样从这些点延伸出来进行思考的。第四,在你品读书上理论之后,尝试着用自己理解的知识去把这个框架图“走”出来。最后,在理解并结果的同时,对文中的一些有用的细节进行总结记忆,用于我们答题之中。这样一来,你就有了一匹有皮有骨有肉的真马了。”


 

相信不少同学都有跟这位姑娘一样的体验,自从习大大关注媒介融合之后,很多同学开始关注起媒介融合来,这样当然是很有必要。不过另外一点就是,媒介融合涉及的点,论文太多,千头万绪,让人一下子无法选择。应该说,感谢社交媒体的发展,如今的考研同学可以方便接触到大量的资源,但是如何处理和对待这些资源,把它们跟之前的知识点相结合又是一件新的挑战。那么,如何对待这些资源呢?



先得看资源有哪些?我们得先把我们手里的资源分分类。首先,文章内容的权威程度非常重要。衡量文献的权威程度,可以看我之前的博客。其次,文章内容的分类,各自也有特点,传统的学术论文文献,具有较高的理论性和探索性,其中对理论的运用和学界的观点是我们要吸取的。但观点、范围有可能差距较大,需要我们消化后形成自己观点。政府官员的文献,例如刘奇葆同志的讲话具有权威性和概括性,提供的是国家发展的整体思路,不仅为是我们答题的基本方向依据,也让我们了解中国媒介发展概况,但理论性和具体程度可能需要补足。业内人士提供的资料,没有那么学术性,大多是具体的行为做法,MJC可以记忆一些,而传播学更重要的是记住一些他们的例证,以为答题的具体依据



然后我们看看如何答题,我认为,答一个题目,无非三点:“骨头”:基本的理论,以及这些理论构建的基本思维框架,要相信,除极少数特例外,没有一个题目涉及的基础理论不是从书上来的。这个是我们一般要掌握做题的要干和基础。如果做一题目毫无思路,那么我认为此时最好的不是去记论文的观点,而是论文的思维框架、涉及理论,以及阐释过程,(其观点如何跟我们已经学过理论勾连。)“肉”拓展知识点,以及对于知识点的深入阐释。很多同学差就差在这一点上,因为没有知识点的阐释,老师根本无从判断你是真的会用,还是“照方抓药”,用一些既定的模版应付所有的题目。(有些时候将很多知识点用在一句话里面,结果哪个点都涉及了,但是哪个点都没讲清楚)拓展知识点就是包括一些书上未提及的知识点,如果你是在做题有了基本的方向,但是写的东西“很硬很干”,那么你看论文更多的应该学它的阐释方式,还有一些书上没有的有用知识点,业界对于知识点的最新发展(比如媒介融合的具体过程)。最后的“皮”是什么?做题的例子。论文比教科书的一点优势,就是时效性更强,有更多的鲜活实例。例子并不是绝对必要,但是对于一些涉及实际操作的题目,这样的皮又是有用的。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其实对于现实中的媒介运作一无所知,因此,收集一些小的案例,然后分析案例的方式,在思路上和具体性上都比干干的理论好得多。



最后一点是注意审题,注意控制,有热点但无热题。新闻传播的一个特征就是题目千变万化,再加上老师的反押题,希望看到一道题目,背下来,然后在考试时看到同样的一道题,这种想法是非常疯狂的,不切实际的,也是注定要失败的。关键在于领会逻辑,领会思路。不同的题目有不同的侧重点,列出一个思路,但是具体要依据不同的题目加以控制,有些部分增加有些部分减少。很少会有一个题目会让你把这些全都写上去。那么,一个总体的思路有了之后,要根据不同的文章,不同的内容进行不断增补,丰满。



(这一点让我联想到参考书问题,我还记得,所有人都惊愕了“要20本书?哪里看的完?是不是全都买?”有人嘲笑我开大量的书单,完全忽视了我在其中一再强调的,有些书仅仅需要读其中的几页,几章,而不是全部。有些同学甚至看了我的博客,回来还是在问。甚至一再解释了这个以后还是不知道,对这样的同学,说的严重一些,我认为你的思维方法并不适合新闻传播学,或者你的心思并不在新闻传播学上,这样考研恐怕是很难成功的。)



二、发掘媒介融合相关的可能问题:



我们都知道,解答一个题目的基础,是找到问题。这不仅仅是答题的要义,也是做科学研究,乃至任何事情的基础。但有时候,题目不能等于问题。



当我们有问题的时候,媒介融合这样的问题,是不是一个问题?当然是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而言,它太宽泛,仿佛没边没沿,一定是从大问题逐步划到小问题,小问题再逐步推出与之相链接的问题。问题与问题之间有了严密的逻辑性,能够环环相扣,知识点之间才能够彼此连接紧密。而知识点连接紧密了,行文才能顺遂流畅,一气呵成。



所有的题目,实质上都是一个关于“某人做某事”的叙事,我们将整个关于媒介融合的题目放过,所以,我们第一可以思考的是:先思考媒介融合的题目中,有几个关键的人物存在?他们各自有什么动力去投入媒介融合的事件中去?我们可以找出四个关键的“传播参与者”



直接参与者:传统媒介和新媒介——该事件的直接参与者,不用多说


间接参与者:政府——主要推动者(一般而言,由于媒介体制的原因,国内的媒介改革题目,一般政府是主要推动者。而国外而言,则是垄断财团、广告商等商业是推动者)

           

受众——受益者、某些环节下也是推动者和参与者(例如,媒介融合与媒介素养,这样势必受众就会参与)


因而整体实际上研究的是这四个方面的互动。如何互动呢?实际上,我们最后在卷子上的答案应该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过程,即


“定义——原因——表现/行为——影响——对策”



(注意,在做题目时。我们的思考途径可以不仅仅是这条线索,例如一种比较多的套路是使用5W,但问题是同学们会发现,有的时候5W这种线索对于找到相关理论是便捷的,但是未必适合最终呈现,例如,在用5W的时候,在思路上会互相交叉,也许你在传播者里一方面说明了传播事件的起因、另一方面却谈到了媒介素养这样的对策。另外,有的时候会出现割裂现象,比如传播者和受众在新媒体的语境下有的时候是不可分的。因而,我认为如果让整体答案看上去顺遂,还是应该有这样的一条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路线)此处我想敲黑板三遍



先看原因:原因往往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直接原因往往是传播者(可能是大众媒介或者媒介中的个人,也可能是新媒体中的受众)做这件事的源动力。这个动力是什么?有哪些具体的体现?



间接原因:系统论传播模式告诉我们,大众传播系统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子系统。它受到的是社会系统中的其它主体的影响,我们最简单的可以分为几种,政治上的(在中国语境下可以直接等同于政府的)、商业上的(其它媒体的竞争、广告商和经营压力)、受众的或社会的(舆论观感、公众的态度)等的影响,有些时候影响又可以分为推力和阻力。



(这里感谢要非常感谢《人物》的副主编张捷老师,她对于人物特稿的观点对我很大启发,一个人或者一个媒介,都是个人特质、个人意志与社会影响的综合结果。对于人来说,是人物的内心推动力和时代特质,而对于媒介来说,则是媒介自身发展和履行社会职能的需求,与社会中其它系统对它的影响。两者的交替互动,互相影响,最终形成了千变万化的媒介现象。)


我们把这个思路带入到媒介融合中去:

 

直接原因:传统媒介和新媒介都存在着媒介融合的动力。

 

基本线索:


1.传统媒介受到媒介融合的挑战。

 

这一问题又可以分为多个:

           

1.1新媒介为什么能够挑战?

    (新媒介具有哪些优势?传统媒介与之相对有哪些劣势?)

          

1.2新媒介的挑战表现在哪些方面?

      (1.1的结果如何影响媒介行为的实现?例如大众媒介的三个目标:政治宣传、商业性和公共性,或者四个功能: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和娱乐,新媒体是否做的比传统媒体更好?如何做的更好?)

           

1.3新媒介的挑战会造成传统媒介的哪些影响?

        (1.2的结果会引起社会的哪些方面的变迁或变革?是好是坏?)


        

2.新媒体也有传统媒介所无法达到的地方。

          

同样,这一个问题也可以分为几个

           

2.1新媒体总体或者在某一方面的劣势/问题?

           

2.2传统媒体在这些方面是否具有优势?哪些优势?


         

3.总结1.2 得出媒介融合的必要性

 

间接原因:


4.政府对于媒介融合的推动。

            

4.1 政府对于媒介融合推动的动因?或者不进行媒介融合,会对政府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此处“不进行媒介融合”的背景,事实上可以等同于“传统媒体在新媒体面前的挑战与劣势”,因而可以分为国内,国际两个不同渠道进行分析,对内,维护社会稳定,意识形态安全。对外,维护国家形象和外交只能)

 

5.受众对于媒介融合的推动。

             

5.1 受众对于媒介融合推动的动因


(不同于4.1,由于受众的原因相对明确,那就是媒介融合能够更加满足受众需求。问题是如何满足?怎样满足?)


           

不少同学一看到这里,感到慌了,这一写可以写多少呀?这仅仅是原因,那整道题目岂不是整张纸全部都是字?这里就涉及到审题了。例如,我们会看到,题目很少有直接问媒介融合,而都是在某一背景下的媒介融合。如果题目是强调媒介生产的融合,那么基本思路应该朝向新媒介在内容生产上的优势(例如多媒体性、互动性)如果题目出现了政府相关的材料,比如说习大大的发言,那么往政治靠应该是没错的。此外,依据不同的题目侧重点,控制分析深度和字数,也应该是审题时就应该有的。

 


有时候我们不需要写这么多,如果我们的重点是“媒介融合”具体的过程的话。比如《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由于重点是“如何推动”,因而原因就很简练。

 


 “新兴媒体发展之快、覆盖之广超乎想象,对传统媒体带来很大冲击。从媒体发展格局看,传统媒体的受众规模不断缩小,市场份额逐渐下降,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新兴媒体获取信息,青年一代更是将互联网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从舆论生态变化看,新兴媒体话题设置、影响舆论的能力日渐增强,大量社会热点在网上迅速生成、发酵、扩散,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面临挑战。从意识形态领域看,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



但是如果题目涉及到了原因,例如政治原因。那么我们可能就要多写一些。比如我尝试着写的媒介融合对于媒介政治宣传的关系的原因部分

 


“大众媒介的政治宣传目标包括宣传某种思想、灌输某种意识形态、提倡某种信念、行使某种权利或社会影响力等,在我国,媒介属于国有,负责维护主流意识形态,进而维护整体的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全。


   

而新媒介的即时性与无界性的特点,一方面使得传统媒介的宣传作用在时效性上和传播程度上无法与新媒介相匹敌,渐渐失去了传播的优势,

   


另一方面,互动性则使得传播者泛化,传受更加平等,这使得人们不需要依赖传统媒体来获取信息,传统媒体对社会的议程设置引导作用减弱。相反,新媒体由于有了更多传播者的参与,俨然成为独立于主流媒体的第二个舆论场。

   


其三,新媒体的全球性也可能造成大众媒介政治宣传目标的新问题,新媒介促进了信息的全球流动,来自其他国家的政治宣传和新闻信息得以绕过传统国界形成的壁垒,在侵犯我国信息主权的同时,也对我国主流媒介的舆论掌控能力和外宣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最后,新媒体的内容特性,多媒体性和碎片化等特质,其内容比起拥有传统的主流媒体的政治宣传工作和传统的宣传模式拥有高得多的吸引力,传统媒体引导舆论能力面对新媒体环境下的内容生产新态势,无疑在生产流程、内容形态乃至思维方式都需要调整与变革。”




瓦叔2017新传考研冲刺班正在招生中

下周六即将开课

Are You Ready to Join Us

戳下图可见详细的课表及课程解说




per aspera ad astra 尽吾之力 以达天际

我们致力于让你在新传考研路上 Make your dreams come true




瓦叔2017新传考研冲刺班暨热点班说明(同样适用于MJC)



陈力丹大大说他喜欢这样的答案!



传播学的知识点还串不起来?不要怕!因为瓦叔的传播学框架图迭代啦~! |   以及内含进群福利



关注

就代表你离考上又近了一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