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分析罗一笑这事,为什么最不重要的就是伦理道德

2016-12-01 瓦洛佳 传播学考研必读

距离2017考研还有  23  



01


 

我已经很久没有就热点写一篇文章。然而今天可能要破个例谈谈罗一笑这件事。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件事人命关天。部分原因也是因为,这件事的热度、公共影响力,确实超过了我的想象。

 


还有第三个原因:这一天我一直在看大多数人对于这件事的评论,对于新闻传播学考研,乃至整个时代的新闻传播现状来说,这件事是一个很好的样本。解剖这件事,有一点像毛主席所说的解剖麻雀的作用。


 

先抛出观点,如果是一个新闻传播考研者,乃至研究者。在罗一笑这件事上,要关注,要发现的事很多。但是如果停留在探讨“罗一笑爸爸是坏人”、“网络营销可耻”这样的层面,就像是把所有的媒介问题都推给“媒介伦理意识不强”这样的万金油回答一样,是一种思维和智力上的懒惰。分析这件事上,最不重要的就是道德伦理。只有先把道德伦理先撇去,我们才能真正的看清和分析这事背后的成因。


 


02



媒介伦理怎么会不重要呢?尤其对于新闻、传播的考研,或者有志于学术的人来说,媒介伦理是新闻教育的核心,怎么会不重要?

 


原因在于,归咎于伦理这件事对于刚刚接触新闻传播研究的人来说,很容易产生一种副作用,认为考虑到了伦理就可以万事大吉。然而,伦理这件事,实际上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道德和伦理是一种个人的选择,能够识别谣言是一种重要的品质,但这两种好东西无法强加给别人。我们希望每个人都是好人,然而凡间并没有这样的理想国。绝大多数时候,我们只能和一群智力和道德普通的人打交道,并且努力比这种平均水平做的更好。凡事都先写“媒介伦理意识不强”就像期望世界上都是好人一样,是一种正确而无意义的废话。


 

新闻传播研究者,甚至整体的社会科学研究者,主要要思考的问题,并不是如何提升大多数人的道德(这实际上是非常困难)。而是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反思,思考如何达到这样一种机制:能够让人,无论他道德水准如何,都能够顺应社会的要求和规则,而不是起到反作用。实际上,伦理事件反映的往往是:社会环境中出现了新的因素,它与旧的规则出现了矛盾和冲突,而这种矛盾冲突给了一部分人以可乘之机。


 

罗一笑这件事,正是这件事的一个最好体现。看上去,这是一个父亲为了自己的女儿,所做的一些有争议的营销和宣传。但是实际上,它反映了一种冲突:新旧媒介交接过程中,对原有媒介传播和社会管理机制的挑战。如果从其本身而言,这是一个典型的,出现在新老媒介背景下,由“渠道失灵”而造成的公益传播事件。

 

 


03



如何看待罗一笑事件?这件事要回归到整个媒介环境的大视角看,我把它概括为,一个核心背景,三个主要矛盾。


 

第一个核心背景,我或许你听说过渠道失灵,这是由喻国明老师提出的概念。简单的说,渠道失灵是指,传统媒介曾经是人们获得信息的唯一渠道,因此获得了垄断地位,也因此获得了对受众的绝对的影响力。但是社交媒体出现之后,这种唯一渠道的特权不仅被打破,而且被消释。人们现在通过朋友圈,今日头条来看新闻,媒介仅仅作为一个信源而存在。用户的推荐和转发,尤其是意见领袖的转发,成为了信息流动的主要节点。

 


在公益传播中,这一个渠道失灵体现的很明显,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慈善事件是由申请人告知媒介,媒介进行扩散,获得公益组织关注,问题得到解决。而新的传播过程中,申请人直接在社交网络上发布,绕开了公益组织和媒体,通过社交网络迅速扩散,直接向其他人进行求助。直到刷屏之后,媒介才姗姗来迟。


 

渠道失灵,引发的,实际上是三个主要矛盾,第一个矛盾,社交媒介替代传统媒介,一般大众被传播赋权,但一般大众并不具备媒介精英的媒介素养和信源收集能力。


 

毋庸置疑,社交媒介替代传统媒介是有极大优势的:最明显的一点,是与传统媒介受众处于完全被动地位不同,它给了大多数人以传播的能力。而这种传播能力由于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又被加强了,它传播即时,范围无界。几乎在短短一小时内就可以传遍全国;相比距离遥远的媒介,它有更强的受众接近性,因此会形成更强的社会动员力;社交媒介的传播渠道复杂,因此可以不同渠道传播同一内容,互相影响产生更强效果(想象下自己被刷屏的朋友圈)。这些都是社交媒体的优势。


 

但是反过来,这一传播方案也带来了问题。一般人们只看到了赋权的好的一面,没有看到赋权所带来的传播专业性下降的现实。传统媒介条件下,媒介精英拥有事实核查的能力和义务,他们足以通过自身的专业素质判断事物的真伪(例如谁更需要帮助)。而缺乏新闻训练的普通公众,他们即使对传播的公益内容(甚至包括之后的辟谣)抱有怀疑,也无法进行核实。这样,普通公众实际上非常容易受到不完整信息的诱导。这就给了一批人以可乘之机。


 

公众另外一点在于,作为个体的公众不是一个严密的组织,因而在舆论场中更加脆弱,也更加感性。感性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人们愿意把社交媒介作为“后台”,作为一个释放自己,协调他人关系而不是理性思考,矛盾和争议的场所。因此,在社交媒介中,个人实际上仍然容易受到群体意见的影响(在相关个人道德的议题上显得更加明显),并且部分人可能实际上是“沉默螺旋”,被迫屈从于主流意见不发言。但在反面信息来的时候就会重新发言,而另外一批人则沉默,这就是“反转”的原因。


 

两者相加,就体现出了我们所说的社交媒体的跟风效应,和舆论经常容易反转的现象。在罗一笑事件上,就是这种刷屏-反转-再反转的现象。

 

 

第二个矛盾,公益传播中间的核心把关人的身份,由意见领袖所取代。而这些意见领袖却不具备一般媒介所要求的公信力。


 

作为涉及金钱和道德的事业,毫无疑问,公益事业,乃至公益传播,最核心的要素乃是公信力。过往,公信力的来源是专业组织,也就是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他们及相关媒介,也负责对公益事件和公益信息进行审核和把关。然而,整个新的环境之下,这一中介机构,被直接跳过。意见领袖成为事实上的核心传播节点。例如,我们看到这一次的罗一笑事件中,罗一笑的父亲,及他的朋友,就构成了第一批的传播意见领袖。他们的影响力,远远比公益组织额呼吁来得更大。由于他们的可信度,也驱动了很多人对这次捐助的行动。这种“意见领袖背书,广大网民参与”的模式,实际上替代了“专业组织-专业媒体-网民”的模式。

 


然而,这一模式也有缺陷,意见领袖拥有的是传播力和号召力,他们虽然也有可信度,但与公信力有区别。组织的公信力建立在它长期的基于某一件专业事务的良好记录。但个人的可信度,一是可能并非来源于公益领域(例如,在昆虫方面的专家,未必就懂得公益活动如何做,也不一定能够核实公益活动的真伪,但却不影响对于粉丝的影响力),也可能缺乏足够的持久性和准也行。二来,公益组织需要长期经营,往往比起个人而言,有更强的维护公信力的需求。这样它才能够长期保持组织的形象。而个人的选择,往往是一次性的(例如捐助一次就可以得到许多钱,这足以让很多人铤而走险),这使得他更加不稳定。也更可能出现道德、法律等一系列问题(因为对个人行为很难予以调节规范)


 

但这还不是意见领袖模式最大的缺陷,最大的缺陷是,由于这一传播方式,替代了专业组织的公共性。因此造成了传播的不平等,这一点我们会在下面详述。


 

第三个矛盾,由于这种社交媒介的不平等,造成了传播资源的加倍不平等。虽然人人都有话语权,但是并不是人人都有“被倾听权”。


 

刚刚我们已经提到,意见领袖的传播模式,不专业,并且缺乏长期性。但更大的问题是,意见领袖的传播模式加大了传播资源的不平等。这有两个原因,首先,网络意见领袖多半是现实生活中的成功人士,富裕阶级。其次,意见领袖之间关系可能更加密切,许多转发是私人内部的圈子式传播,比起大众媒介至少表面上是公器而言,实际上给普通人展示的机会更少。


 

具体而言,在传统媒介条件下,传播资源的不平等表现在部分人拥有媒介接近权(例如媒介从业者或专栏作家),而另外一些人无法接触媒介(例如普通大众)。在社交媒体阶段,理论上“人人都有麦克风”。但是实际上,由于粉丝资源的不平等,这种权利实际上是不对称的。富裕阶级原来控制大众媒介的问题没有被打破,反而由于现在控制了意见领袖(或者自己就是意见领袖),对媒介的垄断变得更强了。而草根大众,原先不能使用大众媒体,现在在网络媒介中,由于很难得到意见领袖关注,传播权名存实亡。

 


具体到这一事件上看,人们为这件事愤怒,其部分原因也因为此:并不是罗一笑父亲不能募捐,而是他获得的关注与他的情况不匹配。作为媒体人,他的三套房,两辆车,许多媒介关系,实际上是一种象征:人们非常担心这样的情况会成为之后的常态,拥有最多传播资源,最多意见领袖关系的人,会因此获得最多的社会资源。反过来,最多社会资源的人也拥有最多传播资源,成为新时代的马太效应。反过来,而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却无法得到帮助,例如一个愤怒的网民所追问的:有人关注罗一笑的病友是谁吗?她也得了白血病呀!


 

总结一下这个思路,那就是,渠道失灵造成的新旧媒介交替——旧媒介的机制被打破——新媒介的问题加剧传播的不平等——新媒介自身的社会化趋势——这三个矛盾造成的媒介不平等,会迅速的扩散成整个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平等。那么,针对性的,我们也可以看到,这还隐藏着一个部分,那就是新媒体对传统社会管理机制的挑战,政府传统监管的失灵与对策。(但今天写的太晚,有些写不完,留给大家作为一个思考题,大家也想想,这个方面怎么办?我会在后面的课上讲)

 



04



写到这里,不知不觉快要四千,本想停笔,但是还是想再说两句。


 

为什么很多时候,你记热点,做题目总感觉学不完?因为你搞错了方向。许多同学看问题是关注细节,一件事找到一些特征,然后把这件事找到对应理论去套。比如看到了有人谈这事是“营销”,马上去找营销的相关资料。有人谈是“沉默螺旋”,马上去找相关理论来对。这方式对不对?有一定道理,但是它忽略了一点,我们思考问题,既要见树,也要见林。

 


换句话说,具体问题具体事件固然重要。但与此同时,必须抓住几个核心的,大的矛盾。对整个时代的核心传播特征有一个鸟瞰式的观察,这样,才能够将一件事放在时代的背景下去观察,去描述。这是我最近两年新闻工作之后,才会有的切身体会。

 




per aspera ad astra 尽吾之力 以达天际

我们致力于让你在新传考研路上 Make your dreams come true



瓦叔2017新传考研冲刺班第二期课程说明(同样适用于MJC)



陈力丹大大说他喜欢这样的答案!



传播学的知识点还串不起来?不要怕!因为瓦叔的传播学框架图迭代啦~! |   以及内含进群福利



关注

就代表你离考上又近了一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