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何瑫:我如何从事特稿记者这一职业

2017-04-03 李梓新 传播学考研必读


两天前,我们曾经在公号发布了何瑫写作班的介绍。(你可以在文末看到它)在公号发出之后,有很多同学给我们发来了信息。除了报名之外,也有很多人想更多了解特稿记者这一行业。包括想知道:何瑫是怎样工作的?他又是如何找到采访对象的?以及最重要的,这次课他会教哪些特别的东西?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决定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我们请何瑫老师自己来谈谈,他对这节课的规划和对特稿的看法。第二件事,则是我们选择了一篇对他的人物专访,从这篇文章里,你可以了解何瑫是谁,特稿记者是如何工作的。



从业六年,声名鹊起的特稿写作者何瑫说话出人意料地有些腼腆。作为GQ杂志中文版的总主笔,他在近几年写出了几篇令人印象深刻的特稿.


比如描写FACEBOOK远征军的《帝吧风云》、鹿晗粉丝群体的《粉丝帝国》、90后创业群体的《风口上的孙宇晨》、2008汶川地震的争议人物《裸奔者范美忠》等,也包括《爱情猎头》、《小三劝退师》等触碰时代感情隐秘地带的文章。

 

15年前,何瑫还是一位在甘肃张掖山丹军马场里生活的少年。尽管地理位置靠近新疆和内蒙古,作为自古出名的河西走廊区域,山丹县水草丰美。这个两万人口的军事小镇,人与人的生活或多或少被体制的线索所牵连。




何瑫的父亲最早是中学老师,后来在部队里做文职人员,母亲是他的小学数学老师,教了六年。这是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成长环境比较稳定。父亲给他起的名字,瑫不是常见的“文韬武略”的韬,而是指一种玉剑,玉是有文化的,剑代表了男子汉气概。父亲希望他能两者兼具。 在一个年级只有一两个班,且都是附近子弟的中小学,何瑫一直是成绩上的佼佼者。 初二的时候,有一次何瑫对老师一道题的解法提出质疑:“我的解法更好。”老师说,你能不能谦虚一点? 何瑫说:“我为什么要谦虚啊,这个解法就比你好。” 老师也直截了当地说:“别看你现在成绩第一,你去张掖市里读书肯定没有第一!” 何瑫当时就软了,觉得老师说的对。 那个时候,张掖在他眼里已经是大城市,因为那里的中学一个年级有八个班。


初三的时候,父亲到市里的师范学院当老师。14岁的何瑫随家里搬到张掖城市里的中学。见到很多看上去很厉害的同学,他心里没底。

 初三月考之前,他和父亲说,一定要考进新学校全年级前50名。父亲说不要有压力,能考多少就考多少。 很快,成绩出来了,前10名的照片都贴在校门口,他是最前面的一个。结果全年级就炸锅了,这人是谁啊?他一到学校,周围的人就都对他指指点点。 

高中以后,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虽然文科也很好,但是很多小城市重理轻文的传统,都在逼迫着他去选择理科。他也不负所望,考上了北大微电子专业。




但是,北大的日子却没有想象中那么自由和轻松。反而在大一那年成了一个噩梦。

 何瑫很快发现,自己所在的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全校出名课业最重。计算机、物理、数学都要学,就像读“高四”一样。更残酷的是,他从偏远省份过来,实际基础比其他同学差很多。通过学科竞赛进入北大的同学在成绩上碾压全班,而且更气人的是,这些成绩好的同学还样样都好,多才多艺。何瑫非常沮丧。 大二的时候,一个学化学的老乡学长和他有类似的经历,对他说,1000个北大人有1000个活法,学习成绩不拔尖不意味着失败,要找到自己喜欢的事。何瑫说自己对写东西感兴趣。学长就让他加入了北大新闻网的记者团。 记者团的工作为何瑫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他开始跑各种讲座采访嘉宾。大一时候觉得学习不好,都觉得自己没资格去参加讲座,跑了很多讲座之后,他发现北大很丰富多彩。而且写了稿子,会发在北大主页上,觉得也很有成就感。 很快,他成为记者团里发稿最多的学生,压抑已久的热情被点燃了。 

于是,读了两年微电子之后,他决定转中文专业。转专业很容易,提出申请后面试就可以。好玩的是,当时所有朋友都告诉他不要选新闻专业。转专业后,他更加自由地施展在新闻方面的兴趣,成为了记者团团长,统筹五十多人的记者团队。


大四那年,何瑫在《中国青年报》实习了差不多一年。差不多全系的同学工作都定了,他还没定。当年5月底的时候,中青报告诉他采编部门不进人,如果你愿意来,就去发行部门,之后如果采编部门有空缺再说。学生时代,《中国青年报》是一张令他尊敬和向往的报纸,他决定先进去报社再找时机做记者。


他千方百计想着,能不能内部调动到实习的跑教育的部门做回记者,但却屡次碰壁。有一位报社领导对他说“你别再动做记者这种鬼心思了!”。报社内部的人事关系错综复杂,何瑫动弹不得。只能每天和一些年长的同事在发行部闲坐打发时间。


四年一轮回。他觉得好像又回到大一时的日子。人生无望,他只有一个念头:要做记者。


之前大四的时候,刚好是2010年南非世界杯,GQ杂志做世界杯的专题,专题组里的人需要找懂球的人做外援。机缘巧合,何瑫过去帮忙,认识了当时GQ的报道总监蔡崇达,差不多帮他们做了一半的专题文章。


于是,何瑫就继续用业余时间去GQ帮忙。白天在中青报上班,晚上去GQ熬个通宵后再直接去中青报上班,持续了将近半年。蔡崇达告诉他,你有潜力,但是还太稚嫩,GQ要招的是来之能战的人,你好好磨炼两三年,如果我觉得你行,再招你进来。


一年过去,何瑫还是选择离开中青报。开始海投找工作,最终他去了《21世纪经济报道》的金融版。经济报道他不懂,想尝试一下。


尝试并不成功。金融报道去个人化写作,每天在家里打电话采访,基本没有面访,何瑫认为和自己的性格志趣不符。那时他已经开始对特稿有兴趣,但还没足够信心。


那个时候是2012年,《人物》杂志刚创刊。何瑫买了一本,从头到尾仔细看了,觉得是自己喜欢的类型。他就联系之前同在中青报,当时任《人物》副主编的林天宏,表达自己的兴趣。面试时,林天宏让他把整本《人物》杂志的稿子从头到尾分析一遍,哪篇好,哪篇不好在哪里。


很快,何瑫就加入了《人物》,一开始做短报道的编辑。头半年,每个月写篇四页的稿子。后来《人物》改版,他又成了全职编辑,为写不了稿子而苦恼。就在此时,和他一直有缘分的GQ杂志向他抛来了橄榄枝,蔡崇达将他推荐给了GQ主编王锋,两人长谈一次后,王锋对他说,GQ欢迎你回来。


在媒体不断分崩离析的今天,GQ中文版的长篇报道已经成为国内特稿的一个重要阵地。三年下来,何瑫也成了这本杂志的总主笔。他自己却很清醒:“千万别产生错觉,别把平台给予的机会和自己的实际能力划等号。在美国,相对健康成熟的媒体生态里,像我这样的资历和水准,只能算是个’小跟班’,还处在给好记者做学徒的阶段。”


中国三明治也和何瑫就他的特稿写作进行了访谈。



三明治:为什么会那么喜欢做记者?


何瑫有位前辈说过,“做记者,人生的密度广度比别人大,看到东西比别人多。”这是很幸福的工作。 在GQ的三年,我不敢说自己写了多少出色的报道,实际上每一天都在为稿子做得不够好而焦虑。但另一方面,我对自己的职业状态还是比较满意的,过去三年一直保持着稳定和专注,没有什么大的起伏。这个状态再保持至少一两年没什么问题。


现在行业里大家普遍很焦虑,人员在大量流失,我相对来讲在这方面的焦虑感比较低,心态比较稳定。这跟个人对采访写作还保持着很旺盛的兴趣有关系,也跟GQ这个平台长期健康运转有关。公司和主编为写字的人创造了一个非常宽松稳定的环境,可以让你心无旁骛地专心钻研业务,不用因为任何其他的事情分心。工作气氛宽松自由的同时,主编对你的写作又提出了非常严格的高标准的要求,这也是非常关键的。这两方面对一个想把东西写好的年轻人来说都非常难得,我非常珍惜这样的环境。


关于行业人员流失的现象,我比较习惯于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件事:写作的人是变少了,但是市场上对优质内容的需求其实更多了,真正花心思采访写作的人其实比以前更容易让人认可。那为什么不去做呢?



三明治:你在GQ杂志第一篇令自己满意的稿子是?
何瑫主编比较喜欢的一篇报道是2014年底写的《长跑人生》,觉得那篇文章的写作质感不错。但我个人觉得那篇文章相对简单,在最细微的文本层面,它的完成度不错,但是如果视角再拉远一点去评判,它是一个并列式结构,缺乏精细的谋篇布局,不能算是优秀作品。我觉得,好的特稿是充沛扎实的信息密度和优雅精巧的文本呈现二者结合而成的产物,文体结构的复杂、精细是特稿之所以成为特稿的尊严,也是衡量写作者功力的重要标志。 我个人相对而言比较满意的是2015年上半年写的《裸奔者范美忠》,网络传播的版本的题目是《“范跑跑”这七年》。这篇文章从各个层面来看,相对比较完整到位,没有太致命的缺陷。从整体的逻辑架构上看,它比较清晰准确地梳理呈现出了人物命运。在文本层面,也具备月刊写作应有的质感。后来的传播效应也不错。知乎上有一个如何看待这篇稿子的提问,有一百多个回答,其中不乏非常高水准的解读。文章能够引发这样的认可和共鸣,是写作者的幸运。当然回过去头看,这篇文章小的瑕疵依然很多。写作者注定会因为种种不尽人意的细节感到困扰和焦虑,但这没办法,只能努力去适应,这就是你的宿命。

 


三明治比起已经过了风口浪尖的“范跑跑”范美忠,好像《爱情猎头》、《小三劝退师》更让现在的大众感兴趣?
不管是自己的文章还是别人的作品,我从来不根据点击率去评判它的水准高低。“爆款”和“精品”并不是划等号的,一些“爆款”之所以成为“爆款”,是因为话题本身能够引爆受众情绪,与文章质量并没有直接相关关系。


说回《爱情猎头》、《小三劝退师》这样的文章,它具有非常强的可读性,但在我个人的评判体系里,它值得书写,但一定不是最重要的作品,也不是最能够代表写作者水准的作品。它不是这个时代最重要最值得书写的命题。


相比之下,去年写的《风口上的孙宇晨》,是我投入精力最多也是最重视的选题。从个体身上,真的能折射出这个时代一些最本源最值得静下来想想的事情。为了做好这篇报道,我和他面对面聊了八次,电话三四次,周边采访五十多人。他是时代的样本,身上浓缩了时代的问题,会激发大家去思考很多他个人命运之外的事情。这样的写作题材我更看重。



三明治:孙宇晨这篇稿子后来引起了一些争议?
何瑫这篇稿子主要是激起了受访者激烈的情绪反弹,因为和他本人所期待看到的“高大上”形象存在落差。但在文章的技术操作层面上,我认为不存在硬伤,文中每一处细节都经历了反复的验证,经得起考验。新闻业界对这篇报道的技术操作也不存在争议。


三明治:你说过不得罪采访对象的记者不是好记者。
何瑫那句话是在参加知乎做的《职人介绍所》访谈节目时说的,在这里可以稍微展开解释一下。说这句话的背景是,采访对象总是期待自己在文章里呈现给公众的是一个尽可能好的形象,甚至是完美的形象,这是人性使然。而记者的职责是全面真实准确地呈现一个人,他并不是采访对象的宣传人员,没有一味赞美褒奖的义务。这便会导致部分采访对象对文章的心理期待和文章的实际呈现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进而引发他的情绪抵触。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说两点,第一是,采访者应当努力让采访对象理解,他所期待的完美形象,其实是缺乏真实性和感染力的,读者会感觉不诚恳,不可信。恰恰是一些他眼中的“缺点”、“瑕疵”,反而会让读者觉得真实生动,有亲切感。


第二点,是记者要避免对采访对象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有些记者采访时有意识地避开尖锐问题不问,只问让他开心的问题,然后从周边采访中拿到令采访对象感到不悦的内容放到文章里。这样的操作我认为是有失妥当的。我的职业习惯是,任何对于采访对象的负面评价,我都会转述给他,听他自己怎样说。这样一是要公平,起码要给他表达的机会,二是通过这样的问题,你更容易理解人物的本性。


采访孙宇晨时,我在一开始就和他说过,你是一个有争议的人,我的稿子不会绕开这些点。他说没问题。那我还怕争议吗?他后来发表的声明找不到我在事实层面的硬伤。


还有,对采访对象的话不要掐头去尾。这也是不妥当的。

 


三明治你在写作上有哪些习惯?

何瑫我专门买了一个大显示器。因为要开很多窗口。把很多资料并排放在这。我很少在移动的环境里写稿,多数时候在家写。每天要写6-8个小时,事先规划好。早上7点半起床。9点开始写。


我从来没有拖延症,受不了拖稿的那种难受的感觉。或许这是理科思维给我留下的影响。每写一篇稿子前,我都提前做好写稿规划,把一篇稿子拆成几天的任务量,每天写多少字都事先规划好,逼迫自己一定要完成,久而久之这就成为了一种习惯,不需要用意志力驱动自己。凡是总需要很强意志力去驱动的事情,都是不可持续的事情,因为那很痛苦,人性总是趋利避害的,痛苦的事很难持续做下去。

 


三明治那么多同行投身别的行业,你会不会心生寂寞,如何坚守?

何瑫我觉得谈不上坚守,如果一个事需要用坚守这样的字眼才能说服自己继续做下去,那就真的别做了,何必用一种虚幻的自我感动来绑架自己呢?


行业不景气确实是客观存在的,谁也不能说没这回事,说我不在乎,那是一种自我麻痹。我之所以还愿意继续做下去,一方面我在物质上的压力不算特别大,另一方面,对这门手艺的兴趣确实还是很强,不写稿,手痒。如果在美国的媒体环境里,我这个年龄段只能算是个跟班。如果说写作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索挖掘的洞穴,现在充其量还只是在洞口徘徊,刚刚入门的阶段。没做明白一件事,就匆匆忙忙做别的,以后看来会觉得可惜。


我经常开玩笑说,写长报道,这是个凭良心的工作,究竟花了多少时间心思,除了你自己心里清楚,没人清楚。主编给你一个月时间,每天从天亮睁开眼开始琢磨,一直琢磨到天黑,也可以写。玩三周,花一周匆忙赶出一篇,也可以写。真要想写出一篇好的文章,一点都不轻松,焦虑感非常强。但我想把稿子凭良心做好。



三明治你的家乡对你有什么影响?会有一天去回头写自己的家乡吗?


何瑫家乡给我的影响是,西北人的性格相对而言做事比较踏实,比较稳。做事不要着急一定要得到什么结果,按照做事情应该遵循的规律,一步一步来。


我觉得自己要再过五年,或者十年才敢写家乡。现在的阅历积累还不足以写它,贸然写会写坏。




就像他所说的一样,特稿并不是一种天赋的手艺。这个手艺有天赋的成分,但是更多的东西是靠细心、耐心、专业操作,和对事实的更多理解。


而在下周,他会在我们的课堂上,为我,也为你们,去讲述这件事。他究竟如何去写作,究竟如何去构思。




丰富精彩的课程本身之外,何瑫老师还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几项专为本次课程定制的增值服务:


1. 一份对他本人特稿写作经历富有启发的书单。

2. 一份他认为真正具备一流水准的特稿篇目列表。

3. 一份神秘彩蛋,具体内容他将在课程上向大家揭晓。

4. 优秀者可获得GQ实习机会。


上课时间:


2017年4月13日晚 8:00—9:30

以及

2017年4月14日晚 8:00—9:30


上课方式


网络视频课程(并且提供可在线回看的录播)


课程费用:


399RMB (公开分享朋友圈半小时即可优惠50RMB)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直接扫码跟茜茜咨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