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港股“自动驾驶第一股”来了,商业化处于早期阶段

易瑾 财经网科技 2024-03-06

知行汽车科技的营收依赖吉利集团这一大客户。2021年、2022年及截至2023年前6个月,来自吉利集团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53.0%、96.4%和95.0%。

编辑|易瑾


12月20日,知行汽车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后简称“知行汽车科技”)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正式成为港股“自动驾驶第一股”。股份代码01274.HK,开盘报29.55港元/股,每手100股。

 

截至发稿,知行汽车科技每股25.85港元,跌幅为12.82%,当日最高价为30.6港元/股,最低为26.55港元/股,总市值为58.51亿港元。


 

三年亏损超8亿


知行汽车科技是一家专注于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现拥有已商业化的L2级至L2+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并正为整车厂(OEM)开发L2至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显示,按2022年自动驾驶域控制器销售收入计,知行科技是中国第二大第三方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提供商,市场份额为26.2%;而按2022年自动驾驶域控制器销售收入计(包含整车厂自研的域控制器),公司是中国第四大整体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提供商,市场份额为8.6%。


业绩方面,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知行科技的收入分别为4.76千万元、1.78亿元和13.26亿元。2021年至2022年复合年增长率为427.2%,及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3.59亿元,增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5.43亿元。


招股书显示,2021年起收入快速增长主要是与Mobileye合作的SuperVision™开始销售。于2021年、2022年及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销售SuperVision™的收入分别为8.6千万元、12.48亿元、5.1亿元,分别占同期收入的48.3%、94.2%及93.9%。


据悉,SuperVision是一款可在各种道路上,全面运行的点对点辅助驾驶导航解决方案。


然而,由于其在大规模商业化的相对早期阶段,于2020年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知行汽车科技年内亏损分别为5.38千万元、4.64亿元和3.42亿元。


关于亏损原因,知行汽车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2020年至2021年年内亏损从5.38千万元增至4.64亿元,主要是由于按摊销成本计量的附有优先权的金融工具的财务成本增加。


2021至2022年,年内亏损有所减少,主要是按摊销成本计量的附有优先权的金融工具的财务成本因相关优先权于2022年终止而减少,且于2021年10月量产首个与Mobileye合作的SuperVision™项目后,业务增长令毛利增长。


经营亏损由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5.52千万元,增加至截至2023年6月30止6个月的1.01亿元,其在招股书中表示,是由于研发开支高昂。


2020年、2021年、2022年,知行汽车科技研发开支分别4.41千万元、5.49千万元、1.04亿元,分别占同年收入的92.6%、30.8%、7.8%。2022年和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研发投入分别为4.64千万元、1.03亿元,分别占同期收入的12.9%、19.1%。



截至2023年6月30日,知行汽车科技拥有250名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74.2%。


依赖大客户


据招股书披露,知行汽车科技的收入大部分来自向OEM销售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及产品,合共交付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约13万台。


自动驾驶系统可以笼统分为感知层、决策层和执行层,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是自动驾驶系统决策层的关键组件,主要负责处理传感器数据、做出驾驶决策,并触发执行器。通常与芯片一起被视为自动驾驶的大脑,业界也普遍有“智能时代、域控先行”的说法。


 

2018年起,知行汽车科技与Mobileye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主要提供SuperVision™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的基础版本。知行汽车科技介绍到其为极氪001提供的自动驾驶域控制器解决方案,是业内首批搭载Mobileye的EyeQ®5H系统级芯片(SoC)的应用之一。

 

2021年6月起,知行汽车科技获吉利集团聘请为非独家供应商,为其开发部署与其车辆上的L2+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该公司与Mobileye合作为吉利集团高端电动汽车品牌的三款量产车型,即极氪001、极氪009、极氪001(欧洲版)提供SuperVision™。

 

值得注意的是,知行汽车科技的营收目前很依赖吉利集团这一大客户。2020年、2021年、2022年及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该公司于报告期内来自吉利集团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0%、53.0%、96.4%和95.0%;来自为极氪提供自动驾驶域控制器解决方案分别占总收入的0%、48.2%、93.6%和93.5%。



除了向OEM提供研发服务以协助其自动驾驶项目外,知行汽车科技还向第三方销售已装配印刷线路板(PCBA)产品,如SoC、电阻器等。2020年该部分业务占公司总收入的89%,2021年、2022年降至32.3%、2.6%。


知行汽车科技表示这并非他们的核心业务,并计划未来五年逐步减少向第三方销售PCBA产品。但是会继续使用其SMT生产线生产PCBA产品,作为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及产品的组成部分。


成立至今,知行汽车科技获得众多投资机构青睐,一共进行了9轮融资,理想汽车、明势资本、国中资本、建银国际、中银粤财、国家混改基金、华强创投、讯飞创投、HL Klemove、乾融控股、招商启航等均参与投资。


知行科技表示,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的约45%将主要用于加强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和产品的研发;约35%将用于与研发总部、制造工厂和新生产线有关的资本开支;约10%将用于扩大销售和服务网络;以及约10%将用作营运资金和一般公司用途。


政策推动行业商业化落地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及网联化趋势下,预计到2035年,中国及全球的自动驾驶市场(包括乘用及商用车的软硬件以及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规模将分别超过1.1万亿元及3.1万亿元。


12月5日,交通运输部发布《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明确使用自动驾驶汽车在城市道路、公路等用于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各类道路上,从事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出租汽车客运、道路旅客运输经营、道路货物运输经营活动的,适用本指南。


11月17日,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对L3/L4自动驾驶的准入与上路进行了具体的规范,为L3/L4向商业化、规模化迈进进行了政策法规的创新引领与适度超前部署。


“本次政策出台,以试点形式推动L3、L4级别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不仅有利于我国补足相关政策短板、为未来自动驾驶立法积累经验,还将进一步促进自动驾驶产业链发展、技术产品迭代升级,加快推动技术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市场优势,助力我国在全球自动驾驶产业竞争中抢占领先位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分析称。


早在7月,《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正式印发,明确2025年前系统形成能够支撑组合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通用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将启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支持L3级及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商业化应用。


从技术层面来看,以ChatGPT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技术,正在给自动驾驶的发展注入新活力。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王晓刚在《财经》杂志、财经网、《财经智库》联合主办的“《财经》年会2024:预测与战略”上表示,大模型给智能汽车行业带来了巨大变革,一个是端到端的自动驾驶,另外一个是智能座舱形成了以大模型为基础的座舱大脑。


在大模型的巨大变革下,王晓刚过去的自动驾驶整个系统里面有感知、融合、定位、决策、规控等等很多模块,在所有这些模块里只有感知部分依赖于数据驱动,其他模块都是依靠手动的规则。


他进一步表示,当各个模块被一个神经网络串联进行数据驱动的时候,每个模块的性能将得到大幅提升。过去智能驾驶有各种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等等,未来将以视觉为主,大幅降低成本。第二,摆脱对高精度地图的依赖,使自动驾驶实现的范围更广,成本更低,且不依赖于高精度地图的更新。第三,能够做到可解释性、安全可靠、可迭代性强。


“我们期待在自动驾驶里面,大模型能够成为安全可靠的‘老司机’,它能够去学习各种驾驶行为和驾驶风格,在座舱里,全方位地感知乘客和驾驶员的需求,成为暖心和懂我们的好管家。”王晓刚畅想道。


综合自知行汽车科技招股书、证券时报、国际金融报等。



   推荐阅读   



END

微信号|Taigeeker

新浪微博|财经网科技

财经网科技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港股“自动驾驶第一股”来了,商业化处于早期阶段

易瑾 财经网科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