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郑泉水:帮助孩子为自己的激情和梦想全力以赴,是最大最无私的爱

深圳教育 2024-07-03

当AI飞速发展

不远的未来

整个社会将变成什么样?

什么样的孩子会成为

超越时代的创新型人才?

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

父母、老师应该做什么?

在院士看来

学校的科学教育、创新教育

主要任务应该是什么?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零一学院创始院长、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教授郑泉水做客新华网《读懂青少年》节目,分享了他的教育实践经验,并对上述问题阐述了自己的思考。




Q1:2009年开始,您就在清华大学带钱学森班了。我记得您对学生的选拔评价标准之一是「眼里有光」,这种「光」指的是什么?


郑泉水:他对某些事特别感兴趣,有藏不住的、自然散发的激情。其实,孩子面对任何事都会有「光」,只不过要看面对哪种问题。所以,「钱学森班」挑学生的方式之一,是我们(导师)和他深度交流,看他对哪些东西感兴趣。


此外,如果这个孩子一谈到实现大的梦想,眼睛老是在躲,甚至低着头,就说明一直以来他接受的教育让他受的折磨太大,或者受伤太大,丧失了追求梦想的动力。而「钱学森班」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人,希望他们依然心存志向,有好的心态。



Q2:在孩子成长学习道路上,您觉得最重要的素养和能力是哪些?


郑泉水:最核心的,他依然保有一种由梦想激发的兴奋感和意义感。这是一种会帮助他成长的内驱力。所以要鼓励孩子寻找自己的激情,寻找让自己眼睛发光的东西。


好奇心是另一种重要的内驱。要帮助孩子沿着他最喜欢、最擅长的方向探索,鼓励他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其实,小孩都会找有意义的事情来做。因为,做有意义的事,社会给他正反馈,做没有意义的事,社会给他的反馈是负面的。当他懂得选择有意义的事来做,自己就会成长。


所以,家长要教会孩子成长,而不是让他按大人的要求成长。


此外,要鼓励他稍微再往前走一点,更勇敢一点。坊间有一个说法,指出了教育的两难:「如果你不注意高考,可能就没有当下;如果你过于关注高考,就没有未来」。但其实有第三条路,一个全新的教育,可以照顾当下,更能顾及到未来,实现双全。


 在郑泉水院士创办的深圳零一学院里,高中、大学的孩子组队协作,通过挑战最前沿的科学大问题,亲手推进真实的科研工作,来超越知识学习的限制,打破所有学科的壁垒 



Q3:您期望学校怎样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


郑泉水:义务教育阶段,不能太功利。科学其实是一种能帮助孩子快速构建批判精神、创造精神、思维能力的工具,或者说一种途径。比如,理解科学的过程,会构建一个人的观察能力、逻辑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所以我认为,中小学的科学教育,不是为了「用」科学,其主要任务是为了帮助孩子成长。

创新教育更难。所谓创新,是基于好奇心来创造本来没有的、能给社会带来价值的东西,它内含一种「正确的价值观」。我关注如何用创新的方法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教孩子做出创新,进一步说,就是能不能通过帮助孩子创新实践来帮助他更好地成长。



Q4:我们现在正处于人工智能时代,您认为ChatGPT、AI这类数字技术手段会带给教育怎样的影响?


郑泉水:人类经历了几个阶段。一开始没有知识,后来出现很多知识,但只有很少的传播工具,而掌握知识的老师特别稀缺,所以在这一时期,我们说「知识是力量」。


到了今天,知识无处不在,甚至 ChatGPT 可以回答很多老师回答不了的问题。不远的未来,这类知识的教育就会转交给计算机,由它来实现更好的个性化。


下一阶段,社会可能演化分出三层,第一层是有创造能力和思维的人,因为凡是不需要创造的、已知的东西,机器人懂得更多、做得更好;第二层,可以把很多事情做得很好的机器人;第三层是「荒废层」,他们做事的能力不如机器人,也没有创造性。这种分层,每个家庭都很难避开。



Q5: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郑泉水:整个社会首先要意识到这一点:我们的目标是在10~20年之内,完成从应试教育到创新教育的巨大转型。


我相信人人都可以接受创新的教育——一种由创新来驱动牵引的教育,我称为「创动教育」,它会让人更好地成长,培养创新的思维及能力。


但这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怎么实现呢?


从人类发展角度来看,教育是一个长期的事,很难通过谁说服谁来实现转变,关键在于要让大家看到结果。比如,你的小孩走应试教育,而你朋友的小孩通过创新教育实现了飞跃式成长、全面发展。所以,让勇敢的人参与,并成功培养了人才,那么更多人也会随之改变。起初有10个人成功,接着,这个影响覆盖范围增加到20%,再过几年,或许所有人都改变了。


需要强调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想让孩子未来成为更好、更幸福的人,一定不能功利。不能为了「加分」,为了争取资源,让不喜欢艺术的孩子追求艺术,让不喜欢科技的孩子追求科技。只有孩子的内心会告诉自己到底想做什么,父母都不知道的。要给孩子选择,然后鼓励他去尝试。孩子就喜欢画画,为什么不能让他画画呢?一定不要把画画当作谋生工具,而是让孩子通过画画成长,换言之,要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构建灵感,积蓄创造力。某一天,他可能在同学间脱颖而出,形成自信,并尝试和同学一起探索挑战某件特别有趣的事,在相互启发、鼓励之间,又发现自己的能力可以超越之前的能力,慢慢找到自己的位置。


天下的父母,要放飞孩子,帮助并鼓励他们寻找到自己的激情、兴趣、擅长,或感到有意义的交汇点并全力以赴追求,这是对孩子最大的、最无私的爱,最有利于孩子更好的成长,更快乐的成长,更幸福的未来。


(内容整理自新华网客户端)




来源:新华网 深圳零一学院

编辑:罗悦媛

审核:蔡金花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本文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处理。


热门推荐

@全体深圳学生:今起,寻找这样的年轻力量!

捧回409个奖!深圳师生省赛大放异彩!

爱了!深圳学校的上课铃,竟然有这些“声音”→

关于教育,深圳校长的心里话,哪句打动了你?

国赛最高奖×3!深圳高中生的这些发明太实用了



深圳教育丨szs-jyj


感谢您关注深圳教育!动动手指,点击图片识别二维码
全方位了解深圳教育的点点滴滴









微信公众号







视频号







新浪微博
欢迎投稿:

szedu2020@163.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