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78期【怎样学习:微活动】班主任实务与NLP整合(操作篇)

2014-08-17 项恩炜 成为学习者

下 篇:怎 样 做

教师如何运用NLP开展实际工作(即怎么做),我以为是区分成教师与学生两条线索展开的:教师遵循“启动思想情感——确定过程体验方向——寻找开发工具与方法”,而同时学生正体验着“运用工具——过程全身心体验——思想情感升华”。

我简述一个“‘转眼球’调情绪”的案例,试着加以阐述。

曾经在凌晨做过一次家访,原因是晚上九点多,一位单亲妈妈电话过来,说因为孩子玩游戏,她请了舅舅来揍他,打得确实狠了些,结果舅舅走了,孩子恶狠狠地威胁她说今晚要她好看。这位妈妈很害怕,因为他知道儿子从小没有父亲管教,性格中确实有很暴戾的一面。我一面确认孩子有独立在家安全过夜的经历,一面劝说这位母亲先去亲戚家住一晚,同时我打车去孩子家做紧急家访,直面学生。

家门打开,母亲已撤,独留孩子垂头闷坐于床。他被打得满脸浮肿,额头发青,眼角溢血,右边的耳朵到脸颊那里一道长长的指甲印非常刺眼。看到我,他拒绝开口说话,把头埋得更深。看来情绪大得厉害!我得想法缓解他的愤怒情绪,回到理智来对话。

怎么办呢?我想到了NLP的眼球理论:眼球向下表示陷入情绪,眼球平转表示启动倾听模式,眼球向上表示进入画面想想模式。[1]看他现在垂头丧气的样子,我想,这样眼球肯定向下,陷入了消极的情绪。我得想办法让他把眼球转起来,转平转上,都可以。这样就可以帮助他从情绪里走出来。于是,向他提议:“走,太压抑了,出去走走!”我边说,边强行拉起他。他倒也不抗拒,跟着出来了。

记得当时外面很冷北风直吹。我指着前面的路灯问:穿过这路灯,可以到哪里啊?他抬头望望,回答了一声——这是他第一次眼球这么明显地上抬。虽然泪眼朦胧,但一下子感觉学校中的精神气瞬间流露了。“好,我们到那里去走走吧。”他没异议。一路走,“哇,你们这楼在这一片算高的了?有几层啊?”我边问边抬头。果然,他也跟着抬头:“哦,18楼啊。还是最高的,那里的楼比我们这里的高!”“哦,哪里啊?”我故意逗他。果然,他抬手举目,为我指点了一下。真令人高兴,他开始手臂也动了。更多身体器官的复苏,会帮助他走出刚才的状态的。穿过红绿灯,正好看到挂在人行道旁栏杆上的政府横幅被风吹散了一端绳结,在北风中狂扭。哈,就让我们一起全身运动吧。如果把这个横幅系好,那就得蹲下站起爬树,眼球肯定运动得咕噜咕噜转,绝不可能停留下下方情绪处啊。他倒也没意见,两个人开始干了起来。我很惊讶他的动手能力,很快把被扯断的绳子解开并重新系好。他有点开心,是啊,我初中老师一直说我动手能力强的。我体育也很好。说着,蹭蹭蹭地爬上了树,开始把绳子系到树丫上去。等他蹭得跳下,我对他初中的故事很感兴趣,缠着他多说说——希望他进入到回忆美好画面的状态啊。果然,随着故事细节的丰富,我们呢情不自禁地都抬起了头……乘热打铁,我继续不断引导,一路上基本没给什么机会让眼球长时间停留下面,快走回家的时候,感觉他已经完全从情绪中走出来了。

于是,和他商量起接下来做的事情。他也承认自己玩游戏是太过分了。愿意把家里收拾好,把妈妈请回来,明天想先躲在家里休息下,等脸上伤肿消退了再来学校上课……当场打了电话给妈妈,说了打算,并请她回来。这一夜的危机,算是顺利地渡过了。

回顾这次干预,让我们来看看教师是如何“启动思想情感——确定过程体验方向——寻找开发工具与方法”的,并稍作分析。

一:启动思想情感,接纳学生与家长。在个案中,教师启动了理智的思想,如:理解孩子母亲难处,考虑各方人身安全的,作出临时家访决定。只有理解孩子母亲的为难,才会有爱心与包容心宽容这次电话带给教师自己生活的影响;只有确保各方的人身安全,心理化解的工作才有展开的基础;只有做出临时家访的决定,才能在这场涉事各方已经没有回旋余地的情况下,以教师身份在其中穿针引线,加以疏通。而随后的家访现场,在确认孩子安全的同时,对孩子又有情感共鸣,而能够理解孩子被巨大的情绪所压抑并理智的寻找对策,这是后来转机发生的关键。

因此,从这个个案总,我们可以发现,启动思想情感,包含着这样几层意思:

(一)、以保护生命为基本的思想要求。无论如何,人身安全尽量降低危险的指数,提高安全的可能。无论是孩子的还是父母的,亦或是教师自身,无不如此。

如果基于这样的考虑,遇到以下情境,我们会如何思考呢:

1、 已经上课了,学生还没出现——该如何致电询问?

2、 上课的时候,学生趴下不动——该如何观察学生?

3、 放假的时候,学生组队活动——该如何组织策划?

对于情境1,我们是习惯性觉得生气不满——怎么迟到了?尤其对于之前出现过迟到行为的学生,或许会更加生气:怎么又迟到了?如果学生和家长迟迟不请假,就愈发生气——怎么连个假都不请了?一定还要打个电话批评下……

当然,面对情境1,我们也可以是在内心产生好奇与担心——发生了什么事情?希望在家里不要生病,但愿不是在路上出了车祸!家长也没有电话,是不是家里真的出了什么事情,但愿没事吧,赶紧打个电话问问看……即使是习惯性迟到的学生,我们也必须站在生命的高度,放弃侥幸,及时关爱。

只有理解学生,接受学生,后续的对话才可能发生效应——哪怕是批评。

至于情境2,也有实例:一位平时调皮的学生,上课时趴在桌子上,老师提醒也不理睬,学生小声议论是装睡,但作为教师,该怎么办呢?笔者身边的同事就遇到这样一个情境。她处理地非常果断:再次大声呼唤,确认学生无法被叫醒,马上打120,同时通知班主任与家长联系,并及时上报学校领导。直到救护人员到来将学生用担架抬出教师,教师才继续上课……我们已经无法判断学生是否真的晕厥过去,但是让我震惊的是,不久之后,高三年级一位因为头痛发烧而请假在家休息的孩子,因为父母大意没有带其就医,结果诱发脑炎,猝死家中。当时,我们唏嘘不已:如果作为教育者,我们能当从生命的高度,不存侥幸,该多好?

因此,但凡涉及到生命安全的情境,安全成了最高的唯一的要求,以此为基础理解学生、家长并开展相应的行为。那么,对于情境3,甚至更多的情境,我们该如何启动思考,应该也是不言而喻的吧?

(二)、以同情生命为基本的情感要求。对于真实的生命状态,以尊重并理解的姿态去面对。相信“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因此另一个人出现如此状况是正常的,对方需要的是被尊重与被理解。

如果基于这样的考虑,遇到以下情境,我们会如何思考呢:

1、学生上课一直睡眼惺忪,哈欠连天,无论走读住宿皆是如此;

2、学生理了个头发,非常短,并修剪出“LOVE”字样的发型;

3、教师按学校要求收手机,学生网络发帖点名调侃此事与教师;

对于情景1,教师会不会内心觉得不舒服,进而善意提醒,甚至严厉批评?亦或是开始表示关心,但日子一久,学生照常,就忍不住责怪,抱怨,甚至批评,失望……然而,如果当我们知道这与孩子被噩梦纠缠的痛苦经历有关,当我们知道孩子幼年的创伤时,知道身体的缺陷带来的持久精神紧张时,又会如何看待自己当初的批评或者所谓善意的关心呢?而要了解这些,没有对生命独特性、复杂性的充分尊重与好奇,是很难办到的。

对于情境2,教师会不会觉得惊讶、愤怒、心生排斥——“这肯定是个‘刺头’生”,然后软硬兼施,恩威并施,试图改造学生的发型,却屡屡受挫,学生顽抗到底,于是陷入了痛苦不堪的“持久战”……然而,如果通过家访,发现,原来孩子是单亲,无法阻拦父母的情感破裂,眼睁睁看着双亲离异,最后只能跟着父亲生活,而与亲生母亲的唯一交流方式就是过几个月由母亲帮忙修剪头发,留下母亲在其头发上“刻下”的深深愧疚与爱意——“LOVE”……除非你是看到了母亲当面流下的泪水,否则,你怎会相信,这竟然是班主任工作中真实遇到的个案呢?试问,倘若没有同情生命的素养,理解孩子的欲望,又怎能发现这个解读呢?

也许您会说,这些案例太特殊,如果是平常的状况又当如何呢?问题是,当这些案例中的学生出现这样的表现时,我们都很容易习惯性觉得这没什么特殊的,不就是上课睡觉玩呢提,不就是延时迟到问题,不就是仪容仪表问题吗?——而恰恰是这个先入为主的,经验性的想法,阻挡了对学生个体生命那种独特性的发现……

相信学生,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动力,不要轻易动用行政的解读,切记谨慎挥舞道德的大棒,如此,教育的魅力,生命的丰富,才会逐渐向我们展示。如果您认同这一点,那么,对于情境3,您会如何处理呢?

二:确定了过程体验的方向,明确问题与目标。在个案中,教师确定了过程体验的方向是“帮助孩子释放情绪”。这不仅是因为当时孩子情绪积压严重,还是因为一旦情绪未经处理,一切介入都是效果大打折扣。甚至说,清理情绪,是在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后干预介入的基本前提。因此,在最快的时间内,判断出接下来工作的目标,即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极其关键的。而绝大部分的问题,是情绪的问题,然后才是情绪背后的能力、价值、身份、信念问题。

如果基于这样的考虑,遇到以下情境,我们会如何思考呢:

1、学生考场作弊,被抓,你是班主任,怎么和学生谈话?

2、学生到办公室重默公式,大叫:老师,我死活背不出啊……

3、下课铃声响了,学生开始理书,你还有内容没上完,怎么办?

当情景1发生的时候,作为班主任,是失望沮丧,很没面子,还是幸灾乐祸,冷眼旁观,亦或是努力理解,积极关注?我想,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启动原则一,“启动思想情感,接纳学生与家长”,这些问题都不会是问题。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和学生谈话,要达到什么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失望?感受到做错事的恐惧?还是弄清楚作弊的动机?搞明白作弊的过程?介绍清作弊的后果?还是……我个人的了解是,先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为第一目标!帮助学生体会到此时此刻自己的心情是怎样的,此时此刻自己在想些什么,此时此刻自己准备做点什么……而将所有的理智的探讨,放到第二第三次交流或者这一谈话的第二第三阶段处理。而这第一次谈话,就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为下一次(或下一阶段)谈话的方向与方法做资料的准备。比如,学生A说:很难过,现在在想妈妈知道了会怎样,现在想把下面几场考试做好……学生B说:没感觉,现在就想学校会什么时候处分我,现在什么都不想做……

当情景2发生的时候,作为教师,是呵斥学生说,为什么其他同学能背出来你就不行呢?还是会判断出,这是情绪问题,估计和我作对?还是方法问题,能力问题,进而聚焦在学生背诵方法,记忆能力的层面和学生探讨,当场切磋示范……可见问题定性的不同,直接导致后续对话方向的变化,方法的差异,当然,最终会导致对话效果的迥异。

当情境3发生,拖堂是对学生身心发展带来创伤的严重事件,应该是一票否决。但现实生活中,却屡见不鲜。当然,如果面对学生的情绪,我们能够先处理情绪,或许对学生的伤害会降低。

三:搜索知识和经验,明确工具和方法。在半夜家访的个案中,为了处理学生情绪,我是有意识在各个知识模型中,选择了NLP的“眼动”理论。并根据当时实际情况,设计了外出逛街,引导他东张西望,并在脑海中前顾后盼,回忆畅想的方法。当然,起初他并不愿意外出,只是坐着,是靠我用身体力量强拉起来。

这里,我们会发现几个要点:

1、 要有可选的问题处理模型;

比如,如何确定学生问题,就需要一定的知识与模型,否则,连学生问题在哪里都搞不清楚,何谈对策的有效与否?如何判断学生问题的类型,我以为NLP中的“人脑理解层次”[2]有较强的解释力,笔者也将此转化为实践与记录,大致可以将学生问题从原因要素归类的角度分为:环境问题、行为问题、能力问题、价值信念问题、身份问题、系统问题。一个行为的产生,不会是单一层面的问题,但是总有较为重要的原因,或者易于快速解答的原因。在《学生课堂走神原因及对策——一次以“人脑理解层次”为参照系统的个个案总结》一文中,笔者面对孩子“不写字”的现象,启动这一思维模型,做了如下解读,并实施了相应对策[3]

六层次归因

具体假设

依据

对策

一、环境原因

没有写字的环境

其他同学在玩

请大家一起写字

二、行为原因

不想写,想玩折纸

对话中他的回答

发生相应行为

三、能力原因

是写字的能力跟不上?

暂无直接依据

提高写字能力

四、信念原因

不让我玩我就不写

暂无直接依据

让他玩

五、身份原因

不想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

想一起玩,愿一起写

一起玩耍一起写字

六、系统原因

家里、学校没意思,不喜欢

暂无直接依据

家长教师改变态度

在NLP中,处理不同层面的问题,会有不同的工具与方法,而同一种工具或方法,稍加变式,也可以助力于解决不同层面的问题。

2、 要有结合当下环境的方法选择;

NLP追求灵活,认为系统中最灵活的部分是最易影响大局的部分。因此,以问题判断为例,即便是同一现象可以做出各个层面的解释,但是在具体的情境下面,落实对策的可行性,却是有灵活机动的排序。以学生“不写字”的个案为例,可以根据当下环境中的可行性做出如下排序[4]

六层次归因

对策

可行性排序

一、环境原因

请大家一起写字

3

二、行为原因

发生相应行为

4

三、能力原因

提高写字能力

5

四、信念原因

让他玩

1

五、身份原因

一起玩耍一起写字

2

六、系统原因

家长教师改变态度

6

3、一旦确定工具方法,果断执行。

经由上面一系列的内心过程,一旦确定了工作目标,一旦寻找到了工具方法与执行先后,行动就显得尤其重要。只有在行动中,人与人才能发生彼此交互,才有影响的可能。因此,倘若没有行动,学生和教师,在这一问题前就会失去一次成长的契机。毕竟,前面的所有判断,才有可能得到反馈并加以调节的可能。因为再NLP看来,没有失败,只有反馈。

结语

或许,有朋友会问:NLP听起来听重要,运用到教育实践,感觉也有效,但似乎又觉得玄,如果我有兴趣,那该如何系统学习呢?笔者的理解是,NLP不求系统,也不唯一。许多老师即便没有学过NLP,但是并不阻碍他们有非常有效成功的做法,而这些做法,经过提炼,就与NLP的某些理论工具相匹配,或者直接填补、丰富了NLP的内容。因为NLP在保持开放的同时,相信: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有效果必定有道理。

我以为,正如心理学是解释世界的一个角度,NLP也是心理学中较有个性的一脉而已。NLP的追求是将日常的经历,经过有意识地抽象提炼,成为相对稳定的模型结构,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完善。此处,“有意识”、“提炼模型”、“实践”、“反思”成为了最核心的词语。我想,心中有此四词,大概也就是NLP了,或者也无所谓是NLP还是NLB、MLP了……



[1] P155,李中莹,《重塑心灵(修订版)——NLP一门使人成功快乐的学问》,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64月版。

[2] P101,李中莹,《重塑心灵(修订版)——NLP一门使人成功快乐的学问》,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64月版。

[3] P387,项恩炜,《学生课堂走神原因及对策——一次以“人脑理解层次”为参照系统的个个案总结》,《教师研修与专业发展(下卷)》,学苑出版社,20122月。

[4]此处方庆老师(深圳)亦有贡献。


作者素描:

项恩炜,浙江海宁人,是一位普通而有教育信念的80后行动者:相信岁月,相信种子。

他相信优秀的人都应来做教育,做教育的人都应变得更优秀!大学毕业,他以上海市百名优秀大学生身份,站上三尺讲台;从教8年,每年自主参加各类培训;每个班级,他都为其书写记录。在记录中反思,在实践中提升。

他相信教育教学是艺术也是科学,致力于转化应用其他学科知识来助力教育教学;他相信每个学生的精彩都与众不同,坚持走“自由-自觉-自我”的育人道路。从教以来,他做了数百个案,诊断咨询,认识学生;有意识做了两轮“班级文化”实验,开发“生命阅读”课程,尽力做好学生成长的美丽风景。



喜欢我们的文章吗?你可以这么做:

----微信订阅成为学习者

----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转发我们的文章

----登陆成为学习者网站

www.52xx.net www.beingalearner.com

----加入成为学习者练习QQ群176834581

.................................................

成为学习者,是一个民间教育实践研究组织。

我们致力于:

朝向成长关注成长中的点滴片段

专注学习关注学习中的真实问题

读行双叙通过实践叙事双重方式

互为背景成就彼此各自精彩绽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