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646期【教师生存记录】004:一个非典型性教师的一天

2016-04-04 张平 成为学习者



——图片来自网络


一个非典型性教师的一天


记录者:张平

记录时间:20160310


【时间】

6:20—6:35

【事件】

醒来,起床,喊儿子。

【感受】

闹铃声音一响,立即醒来,眼一睁,伸出手,按掉手机。掀起被子,拿起睡袍,边走边穿,早晨的凉意还很重,不禁把袍子裹裹紧,缩了一下脖子。打开楼梯道口的灯,眼前一亮,“蹭蹭蹭”上楼,脚踩在木楼梯上,发出“吱呀吱呀”着想。推开儿子的房间,拍拍小F,问:“儿子,你准备几点起来的?”小F动了一下,举起手,做了一个“ok”手势,明白,六点三十。我一迟疑,这三十起来,那是一点不能耽搁呀,还要洗澡,还要漫长地上厕所。我不能做其他事情,只能做在床边等了。时间一到,儿子准备起身,怕儿子醒得不彻底,我赶紧说:“儿子,你快洗过澡,妈妈再睡一会儿,你洗完叫妈妈。”儿子起来下地说“好的。”我顺势就躺在床上,假装睡了起来。

【时间】

635-650

【事件】

睡觉,等儿子。

【感受】

躺在床上,准备拿出手机看看,可是一想,又放弃了。如果儿子看到,肯定会说“你说睡觉的呢,怎么又玩手机。”想着昨天晚上也睡得晚,就闭着眼睛,休息一会儿吧。于是,调整呼吸,脑海里什么都清空。过了一会儿,听到儿子在隔壁房间“悉悉索索”穿衣服的声音。就问了一下:“儿子洗好吗?”“嗯。”看一下时间6:50,从儿子的床上跳起来,去洗澡。

【时间】

650710

【事件】

洗漱,穿衣,催儿子。

【感受】

快速洗澡,边洗边在脑海里出现衣橱的画面,穿什么呢,一路看过去,选了一件黑色的大衣。刷过牙,洗完澡,吹干头发,换上衣服。咚咚下楼,催正在上洗手间的儿子。“儿子,快,7:05分。今天自己去哟,不要妈妈送。”“为什么?”“我今天没有早读课,我不想去那么早。”“妈妈,你还是送我吧,今天有点冷。”“好吧,那你快点,我在车库等你。”

【时间】

710720

【事件】

送儿子。

【感受】

坐在车上,等儿子。拿出手机来看看有没有微信,随手看了一下朋友圈。还在浏览,儿子上车了,放下手机,点火发动,迅速开出车库。边走边跟儿子聊天,“儿子,今天会迟到吗?我已经被你们老师吓到了,怎么迟到了就要通报批评呢。”儿子看了一下时间说,“应该不会迟到,我已经连续几天不迟到了。”到了校门口,车流把门口堵得水泄不通。进不去,让小F在校门口下车。“快跑,还能赶上。”每天早上起来,就像是就像是在打仗。

【时间】

720810

【事件】

吃早饭,坐班早读,准备上课。

【感受】

到学校时,时间有点早,在车上,犹豫了一下,是在车上读一会儿书,还是去食堂买早饭?是去食堂吃早饭,还是把早饭买了办公室?想了一下,去食堂吃早饭,这是我很少在食堂吃饭的时间。买了一碗粥,一个手抓饼。和英语老师坐在一起,聊了一会儿班级。

吃完早饭,去了教室,早读老师还没有来,跟学生讲了一下常规,陪学生读了一会儿语文。

英语老师来了以后,我坐在班级后面,翻了翻学生的作业,又拿出了语文书,又回顾了一下昨天的备课。第一节课,数学老师有事,调成语文课。

【时间】

810915

【事件】

上第一节语文课。

【感受】

第二单元整组教学是集体备课。这节课,我主要是执行课件。没有做更大的改动。《苹果里的五角星》,《最佳路径》,《人类的老师》,这是一组“发现与创造”的主题阅读。 和小朋友一起,去寻找这三篇课文的共同点,不同点。

然后用格式化的语言,概括,这三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说出在三篇课文当中,创造力是什么?比如:第一课,《苹果里的五角星》,告诉我们,创造力,是从小处讲,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从大处讲,就是打破常规思维。

指导孩子们根据课文内容,在其他两篇课文中,创造力指什么?课堂不够生动。

【时间】

915--930

【事件】

跑操

【感受】

范围之,带领大家跑操。跑完操以后,跟他单独聊天,帮他找找自己身上的原因。奇怪的是小朋友并不想把班干部做好,他说做好班干部,万一同学不跟他玩了,怎么办?我很好奇他的想法,想下周跟他继续探讨。

【时间】

930—1010

【事件】

英语课坐班,批改学生的自主作业。

【感受】

今天的自主作业不是太多,昨天晚上上了晚自习时,建议孩子们不要做作业,但是还有很多小朋友做了作业,而且还非常认真,有创意。迅速地批改完,把做的比较好的,挑拣出来,准备在上课前进行点评。

英语课依然很吵,有两个孩子不听话,被老师罚坐在我的旁边。

上课时没有跟他们多说,准备下课跟他们聊聊。

【时间】

1010—1100

【事件】

数学课坐班,批改导练单,找顾明哲谈心。

【感受】

数学课,我在坐班,后排的顾明哲和谈好,不停地讲话,被数学老师,罚坐到我的身边。听了一会儿,我觉得他比较认真了,就让他回座位上去。没想到,他刚回到座位上时,就狠狠地拍了一下他的书,发出了尖锐的声音。我很生气,想立刻把她叫到就过来,正在上数学课,所以,克制住自己的怒气,下课把他叫过来,又进行了一次谈心。

【时间】

1050--1145

【事件】

上第二节语文课。

【感受】

继续讨论,发现与创造。

【时间】

1145—130

【事件】

回家、吃饭,午休

【感受】

有点疲惫,强迫自己什么也不要想,进入午休。




【时间】

130—210

【事件】

思考下周三,家长开放日的课程,准备上第三节语文课,和第四节语文课。

【感受】

大家都说我的时间精确到每分每秒。有时候真的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下周三,家长开放日;下周四,要参加市里面的公开课。每每想到这里,我感觉到,我心跳加速,有点想呕吐,不适感很强,有点排斥。本来这种课,还是能驾驭的,因为教研员,给了很多的框框,我意识到自己的反感,但又无可奈何,只好,抽碎片化的时间,努力调整。

【时间】

210—345

【事件】

上第三节第四节语文课,作文,《可爱的小动物》。

【感受】

简单地指导一下,如何写小动物。个别辅导。

【时间】

345—350

【事件】

夕会课

【感受】

和小朋友们讨论“受人尊重,被人信任”。(班级收费差了135元钱)

【时间】

350—445

【事件】

浏览学生的作文,准备下班,

【感受】

时间过得太快了,一天好像一直在忙,但又没有做多少具体的事。

【时间】

445—810

【事件】

帮师兄整理,书法教室,陪先生吃晚饭,思考公开课。

【感受】

师兄租了一间教室,从事书法教学,他人在徐州,赶不过来。星期五上课,今天晚上无论如何,要帮他收拾好,摆好课桌椅拖地打扫。

桌子很沉,一个人搬不动,正好先生打电话,请他过来帮忙,好不容易挪好了位置,先生的手又破了,又跑去给他买创口贴。

好不容易把地面打扫干净,座椅拉好。陪先生出来去蓝湾吃了一点快餐,并思考如何上公开课。

接到晓雪的电话,又回到家中,把大师兄所有的书法类东西,搬到教室。

【时间】

810-—915

【事件】

网络教研,写今天的练习。初步整理星期四的聊天记录,察看比较格式。

【感受】

这是一天当中最兴奋的时候,这个时候感觉自己还做回了自己。

【时间】

915—945

【事件】

接儿子回家,陪儿子聊天。

【感受】

有点疲倦,但不管如何疲惫,看到儿子,还是立刻把自己的精神状态调整到最饱满,听儿子聊学校的事情,并积极回应。

【时间】

945—1200

【事件】

准备作文备课,等儿子写完练习,初步整理群聊天周四的记录。

【感受】

在这一天当中,我的身份,不停地切换,是妈妈,是老师,是同事,是班主任,是师妹,是妻子,是学生。周四,是个忙碌的一天。


第641期【教师生存记录】003:一位平凡教师的日常一天


如果您我们的特色课程感兴趣的话,请继续往下看:


【公告】不练习,无学习! ——成为学习者特色课程,再次启航!


                           

                         

不练习,无学习!

——成为学习者特色课程,再次启航!




当林间的晨曦,摇晃着温暖的身子,挤上枝头,

当花骨朵的薄翼,张开满身的弧线,准备在世间绽放,

我们感受到一种召唤:

——别再等了,快来吧!



当墙根的蜗牛,留下一道发亮的轨迹,挪到房顶,

当天边的海浪,用触须撩拨岸旁的缆绳,涤荡而去,

我们感受到一种召唤:

——别再等了,快出发吧!

 

出发吧!

未知的世界在熟悉的伙伴的脸庞间闪烁,

缄默的知识在干渴的杯中汩汩作响!


出发吧,

看到青砖背后火石相淬的挥汗如雨,

看到孩子思考时电光交错的锐利顿挫……


出发吧,

在一花一叶一抹布中,

在一笑一颦一卧槽中,

在一支笔一道题一次懒腰中,

感受无限的自由与精彩!

              旅行方式



参与者

每天会接到一个小任务,完成并在群内与小伙伴交流。

比如“描述一次牵手的感觉”、“记录一次想骂人的瞬间”



旅程亮点是:

很好玩,特有趣:每天5分钟做一次心灵瑜伽!成本低,效果好,每天静一次。

有学友,不孤独:彼此看看不同的生活,达到心灵深处的链接。

有未来,无极限:慢下来,就能看见思维的流程,就能接触优化思维的可能。



船票订阅,请加群并咨询:

QQ群,学习者初级练习咨询群 370595704

已经完成初级练习的小伙伴们,会直接受到邀请。参与学习者中级练习群的练习,学习破解学生学习思维的学法咨询。


一路同行的学习者们与您分享:


小朋友写了一篇《昆虫记读后感》,我就引导他去还原自己看书时到某个点的瞬间感觉和画面。找真学习的感觉。小朋友练习,我就引导他去发现写好的那个字时的状态和心理。佳佳第一次帮小朋友修改出一篇作文,很开心与人分享,我就会引导她关注自己修改成功时的瞬间感觉。还有一个最大收获就是做家务能力提高。发现这一组练习真是太好了,可以随意转换,可以渗透到学习,可以渗透到工作,可以渗透到生活,可以渗透方方面面。……在练习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不经意间的幸福,亲情友情师生情俯首可拾,哪怕有一两次不开心,心境也能在不断练习过程豁然开朗。

——张平《“求牧与刍”——写法90则练习有感

通过这三个多月的练习,我更加关注我的周围人对我的看法,更加关注我带给他们的感受,我怎么样去做,他们能够更好的接受我,我怎样去做,带给他们的是不一样的感受,不管是我的家人,还是我的朋友,我的学生,我从生硬变得柔软,我从封闭变得开放,我从个性变得随和,我从冷淡变得温暖。我更加愿意去关注我打开的方式,我的打开方式对周围人的影响是什么,我的方式对不对,好不好,我会试着改变,然后反思,再改变。

——耿秀英《重回世界——参与学习者每日一练有感

练习久了,自己能有意识的关注身边的事物了,觉察自己的情绪,觉察瞬间思想的动态,觉察脑海里的世界,把脑海里储存的东西一点点挖掘出来,发现了不一样的自己!有点小小喜悦。当然,这个有意识觉察,目前还不能时时刻刻做到,有时还会走神,大脑还会空洞,感觉还会迟钝,但,终于可以偶尔是醒着的了。

——李贵琴《这篇文章最好倒过来看——鱼荷的90个练习

你心动了么?快加入我们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